激活宝宝的心理空间
作者: 丛 中 / 7996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2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r`q @4U0心理学空间&Gw q AB!]$E/W
丛中在“红孩子社区”的访谈记录
#CQ xj0W8hb+Z!P0
'|^$Z ^!n4b+L0  玉米妈妈:红孩子社区论坛的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光临我们的访谈间,今天我们为大家请到的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心理健康顾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的丛中老师!丛老师您好!
x)Txzc8W0心理学空间r B.m9J |xJN%U
  丛中:您好!
|-a:Q|` cU0
^-sWb9S0  玉米妈妈: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叫做如何激活宝宝的心理空间,我们的访谈间已经有一百多位专家做客,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提到心理空间这个词组,您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个词吧!
.sX.`:Tzo}0心理学空间 F~A|R7Z(pE||8vu
  丛中:心理空间是一个心理的概念,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就像我们坐在这儿,用眼睛看物体,知道它的远近。以及从感情上说,谁跟我更亲近,我的心向着谁的,我会跟谁走得更近,这都是我们内心的感受,也有物理空间的概念,也有感情的概念,所以我们把它叫心理空间。
:PX H0U+BW n0
't/Njf.kN0  玉米妈妈:现在,宝宝的心理健康发展,都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以前大学有心理辅导室,现在可能初中、高中、甚至小学都会关注到这些问题。也有一些研究表明,说婴幼儿接触的信息量越大,他的心理空间就会越大,存在这样一个因果关系吗?
W\r4p#p;_ r^e0
0eAP\P [u0  丛中:我们可以把婴幼儿和计算机做一个类比,跟计算机相同的是,都要往里装程序。什么叫装程序呢?上一回什么东西好吃呢?他有了这样的经验,他就记住了,下次肚子饿的时候,他会找上一回吃过的东西,相当于往心中装程序。但是不同的是计算机刚生产出来的时候,每个原件已经固定了,而咱们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有一些是有基本的联系。比如说孩子一出生,妈妈没有喂奶,到第15天,他就出现一个条件反射,就是妈妈抱起来的时候,他就会主动找妈妈的乳房。这样来说,就是人脑比计算机更需要环境这种经验的刺激,没有环境的刺激,人脑就没办法产生神经元之间更多的联系,人的心理就不会成为我们成年之后的成熟心理。心理学空间F] p}}6bOp.r

)D[pl$HKMn0  玉米妈妈:所以说,我们应该在婴幼儿的年龄段里给他更多的信息,而且最好是筛选的,取优质的东西给他。到底我们用什么样的东西给他,用什么样的方法激活宝宝的心理空间?心理学空间h/LD{w'g0S

dT"aV7?V%e0  丛中:比如说孩子一出生,老百姓就会讲吃与睡,好象孩子没有学习能力。实际上刚才我讲了,每天喂奶的这个动作都会被他记住,这是一个学习能力。孩子还有模仿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是需要反复的出现在它的脑海里,大概在出生后的第9天,就能形成这个条件反射。这就是说孩子的这些最基本的心理功能,在他出生后,已经开始了学习、记忆、模仿,而且跟妈妈之间有表情的交流。我们也可以说,还有心情的交流。
`a,zOp?5P9q/b+f X0
kWa2\*S%zO0  丛中:现在做爸爸妈妈的,都会想着说,怎么能够给咱们的孩子培养一个更好的、更丰富的、更健康的心理功能。从什么时候开始呢?2岁之后、1岁之后还是什么时候?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从出生开始。心理学空间x*J"J2[,r8T w6[

9^5RNo%i?1~?0  玉米妈妈:从出生几分钟开始做,然后做哪些事情呢?
.YFA;] Xk \$y hC0
O'K3}O+S-YvKV0  丛中:第一:喂养。不仅直接喂孩子奶水喝,还要有互动以及感情交流。正确的做法,是把奶头塞进他的嘴巴,妈妈眼睛盯着孩子,这时候孩子不是看乳房,而是斜着看妈妈的脸,所以妈妈要看着孩子喂奶,最好是妈妈要欣赏着、微笑着,最好默默地小声跟孩子说温柔的话。你可能会觉得刚出生他们又听不懂这话,听不懂也要说,因为他看到妈妈这张脸的时候,他会耳朵里听到声音,这张脸和那个声音经常一块出现,将来他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将来他看不见妈妈脸的时候,只要听见妈妈的声音,也会产生很亲切的感受。而且对于孩子来说,能够把视觉的信号和妈妈说话的声音结合起来,这样的感受,对于孩子心理内部的经验的整合,或者是大脑神经元之间建立丰富的联系,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i)q7O'W0k l!t*O%U0
;Ez|&Jf'm0  玉米妈妈: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心理学空间c.iOk](Y-AM!k8L
心理学空间\'|6AfV-E
  丛中:比如看一个4个月的孩子,怎么评价这个孩子健康不健康呢?假如:妈妈抱着孩子站在路边,陌生人走过去,孩子会眼睛主动地追踪陌生人,而且还会主动冲着陌生人微笑。这种孩子是心理最健康的,如果他就是眼睛能追踪陌生人,但是脸上没有微笑,这意味着他对人缺少那种愉快的体验,看到人不能引起他愉快的体验。最差的是妈妈抱着他在路边,陌生人走过去,孩子的眼睛不追踪,是直愣愣地固定地看着一个地方,更没有微笑,这是心理健康最差的一个情况。心理学空间9lZV-~Yo0l

-Z"gQHh0  玉米妈妈:正好如果有孩子在3、4个月的时候,妈妈们可以按照丛中老师介绍的这些心理健康指数标准衡量一下。心理学空间E4s-V0t`
心理学空间N"UE)tE
  丛中:到4个月就有这么大的不同,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你就看抱孩子的妈妈,她会不会笑?因为出生后9天对着孩子做鬼脸,孩子就能伸舌头,孩子是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的,如果孩子4个月都不会笑,怪谁呢?
A,E3['p$Z#N(U0心理学空间q+p^6U K"y/qzm
  玉米妈妈:怪妈妈。
_O(scE*[0心理学空间F5\JSW+W3d5M
  丛中:因为孩子都没有见过笑脸,没有跟愉快的体验结合起来,所以对外面的人,你出现不出现跟我没关系,更跟我的心情没关系,所以他干脆就不看人了。心理学空间6S"|[2F!rA YW
心理学空间:G LLdu!A9P
  玉米妈妈:也就是说在婴幼儿时期,虽然孩子不会说话,但是所有东西都是刺激他感官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多点引导、多点关爱,都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多的心理功能发展。丛中教授是北京“博博猫”全位脑力培育专家,您的这样一个专业性的工作,跟他们机构的项目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心理学空间3o A#@,^ tog;w
心理学空间xDTJIdW8t
  丛中:“博博猫”是一个专门针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产品,这里面有两个大的部分。一部分是给婴幼儿,比如说孩子一岁以内的时候,我们给他眼睛看什么?看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听什么声音等,怎样让他有兴趣,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Y6Wy'B}3M0心理学空间 D Z p,kQ6M
  玉米妈妈:也可以在红孩子的体验中心申请试用。
m7n#x!J:x.x0心理学空间VWP*|l&L
  丛中:这是针对孩子的。同时,我们还讲了一些妈妈是怎么喂养孩子的心理学知识。因为现在的妈妈都有心理健康的概念。妈妈们有愿望,关心孩子,望子成龙,可是我现在做的心理咨询工作,我挺感慨的。妈妈们经常是爱之切,操之过急,失之科学方法。着急培养孩子,很遗憾,科学方法用得不正确,甚至是损害了孩子的心理功能。心理学空间VM#Kj,WM'^ZA
心理学空间 F B-qs)g+x S5b2h
  丛中:举个例子说,7、8个月的孩子在床上玩玩具,他会把小熊、娃娃、积木往地上扔,妈妈会有什么反映呢?会说别扔了。有的妈妈会从地上捡起来,孩子更带劲,妈妈最后受不了了,就开始呵斥。最正确的办法,就是妈妈跟孩子一块从床上往地上扔玩具。最后玩具都扔完了,下一步怎么办呢?妈妈再抱着孩子一块,坐在地上,把地上的玩具往床上扔。这个做法有什么好处呢?妈妈跟孩子并肩作战了,站在一个位置,体会孩子的心情。孩子扔玩具的时候,不仅扔了玩具,还能体验到跟妈妈一块玩的乐趣,他还能模仿妈妈扔玩具的动作。孩子开头可能想不到从地上往床上扔,我们带着他扔,又给他另外一个角度。从床上往下扔容易,而反之则有点难度,这样就可以教他一个新动作。孩子不仅锻炼了扔玩具的动作,提高了难度和技能,在这个过程当中,跟妈妈的关系,是越来越亲近;妈妈跟孩子,也能体会到那种玩这些东西的乐趣。心理学空间GZ xWG5EU
心理学空间l"YF8B_RVX
  玉米妈妈:也就是说在这个项目当中,还有一些教父母如何养育孩子的。
{}-\lR%V ]0
|N Mk*D"M"~ |2tn0  丛中:对,所以我们分了宝宝版和妈妈版,宝宝版是给孩子看的,可以电视机里播出来,妈妈版的是教妈妈在孩子2、3岁的时候怎么跟孩子互动。心理学空间R xhE3W H+axp

&d|8q$e"o0  玉米妈妈:您作为专业的医学博士,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一些想法。因为我知道您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工作,您每天可能有很多成人的病人、有很多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到您这边来就医。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到儿童的心理空间、儿童的这种培育的过程呢?是什么能把这两者连接起来的?心理学空间;XS-_,M5n!y{

e V2l4Qr!{f0  丛中:这是蛮有趣的事情,我大学学临床医学,主要是学生物学、特别是大脑神经这边的。毕业以后做精神科医生。那个时候有两个寻找问题的方法,一个是看到是不是有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看他幼年经历的事情,是不是影响了现在的反应方式。就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做的是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会讨论幼年的心理创伤,造成他心里心理功能的一些问题。心理学空间Jt#bxp
心理学空间i c\Oq
  玉米妈妈:其实是安全感的问题。心理学空间urH?K&y+e4Dm
心理学空间&A P7iG&dXc/p
  丛中:咱们经常说3岁看大,3岁以前的养育,如果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个孩子将来心理发展就比较顺利和健康。如果3岁以内,没体会到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感觉不到活着的幸福,那就没有安全感、自信心,也不相信别人,这样的孩子长大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心理学空间 {duB4I}

8`^#Z ^-T6gs0  玉米妈妈:对。其实我们今天访谈有第三个特别重要的话题,备受关注的隔代关系对婴幼儿心理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因为现在爸爸妈妈们虽然是全职的爸爸妈妈,他也需要有更多的精力来陪孩子,很多年轻人说老人的观念会影响带孩子。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心理学空间wC$n0yY S

?$AG{J7fA&I0  丛中:简单地看,是一个隔代关系的问题,其实我们还要看,别管谁带孩子,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爸爸妈妈带孩子,方法不正确,照样误了这个孩子。所以,科学方法比隔代这个问题更重要。
ST{dh7}c2pG']U0心理学空间e/^!} y/B9T"zJ#\
  丛中:我们再看隔代喂养会产生什么问题?孩子不在于谁生,而在于谁养。谁养这个孩子,孩子就跟谁建立一种感情的联系。这个感情的联系,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较明显呢?比如说,孩子3个月以内的时候,谁抱他都行,不认生人。到了5、6个月的时候,他就认妈妈。如果妈妈之外的其他人说,来,阿姨抱抱你,抱一会可以,阿姨抱的时候,孩子的眼睛会盯着妈妈,过一会就要回到妈妈的怀抱里去。这时候,孩子对妈妈有识别,跟妈妈之间会产生感情的联系,而且会觉得在妈妈的怀抱里面是最安全的。这叫好妈妈对孩子的呵护,建立了心理上的安全的依恋的关系。对应的,就是孩子内心有安全感。心理学空间t"m i8hGH6] Q

4Ge"D@C3G @`0  丛中:再长大了以后,7、8个月,孩子看东西,就有距离远近的这种感觉了。这个时候,再看妈妈,妈妈离得我那么远。这时候他心里就想,我要吃奶,吃谁的奶?吃妈妈的奶,要想吃奶,走近妈妈,要想得到安全保障,走近妈妈。孩子最怕什么呢?最怕离开妈妈,因为离开妈妈的时候,就没了依靠,妈妈把好吃的也带走了,他心里边就没有安全感,特别得恐慌。这时候叫分离焦虑,7、8个月之后,孩子会害怕离开妈妈。
p"I+B;Q,L,` e0心理学空间m6hn.[/s D[&U%s|
  丛中:在1岁的时候,妈妈要给孩子断奶。这时候需要妈妈的陪伴,感情上不分开,这时候孩子要适应环境的变化、断奶的变化,心理上不会有太严重的反应。如果正好在这个时候,因为自己的忙碌而把孩子交给长辈的话,其实是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为什么说是创伤呢?因为那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完全地形成一个稳定的内心安全感。这个稳定的内心安全感,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形成呢?需要出生后18个月,也就是说1岁半或者再延长一点,到两周岁。这一段时间,妈妈一直安全陪伴,妈妈就像港湾,孩子无论离得多远,任何时候找妈妈,妈妈都在。那么这个形成的时间,一般得到1岁半到两周岁。所以,我们从心理的角度来讲,自己的孩子要想让他健康成长,一定不要离开自己,别以为生了他就是自己的孩子,别以为已经喂到一岁就可以不再管他了,应该是持续地守护在身边,达到两岁、或者三岁。心理学空间A~!HJu
心理学空间4b(w8{VeC;Or,@S
  玉米妈妈:可是按照丛中老师的观点,大概好多妈妈都要当全职妈妈了,全职妈妈也会有心理问题。心理学空间~/j3T'c}){+~5N
心理学空间:~"t:S6W9wd
  丛中:刚才讲的是有理想的模式,那么这个模式我们能不能打折。所以最好的办法,即使爷爷奶奶愿意带孩子,我们主张再找一个年轻小女孩做保姆,爷爷奶奶只负责监督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妈妈也能上班,孩子也能有人照顾,孩子的心理发展相对就健康了。心理学空间/?b'fEj |#k1uT'V
回复网友的提问!心理学空间"]Nz$wT7\5BK

w%C R7O1A1o8Br-G0  玉米妈妈:我们来回复一下网友的提问,水云间说,丛中老师您好!怎样才能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和她一直保持良好的沟通?心理学空间X-R.KDK)w*s
心理学空间"qjh%VT`,j;Ro/h
  丛中:这个良好的沟通,比如孩子跟你一起见陌生人时,不要先跟陌生人介绍你的孩子,而应该是先跟孩子介绍这是叔叔,然后再让孩子叫叔叔。如果孩子不叫,应该是允许孩子不叫的,你可以说,你是不是不认识他,没见过这个叔叔?跟孩子多讨论他的心情,这样能促进跟孩子的交流。交流越多,孩子的安全感越好。心理学空间9CM8U _4Lt

5Q'O)z"cW4f0  玉米妈妈:真的不错。我从您刚刚回复水云间网友这个提问的时候,我也想,我们大多数带孩子出来的时候,都会说,这是某某阿姨,这是某某叔叔,快叫叔叔阿姨好,有些孩子就是不叫。按照您的方式,应该把这个孩子当大人看,这样的话,给孩子有一个先介绍对方是谁,再让孩子叫,这样有一个缓冲感。而我们通常的做法,孩子就是有点愣神。
NnS:f'YHhC0
xgiA@3oiG;ELK0  丛中:应该跟孩子讨论心情。
.AZG1mBNM!p Gyf0心理学空间&~ z8{0A(J0d
  玉米妈妈:我感觉您在整个项目里的时候,会更加从心理学的角度。
Q`8N(JHs'we*z}0
+s.fo9CCWaK0  丛中:这就叫心理空间。心理学空间4{is[~s

(F'^{a.hs8B9sB0  玉米妈妈:从心理空间这个角度会给很多的指导性的东西,表达心情,一步一步来。那这一整套东西,都是非常好的科学方法,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去育儿。我们关注下一个问题,禹豪妈妈说,请问怎么培养儿子的好性格呢?
lY4D6dMht0
2IR _}:D)O0  丛中:好性格是一个广阔的词,其实我们叫健康的性格。健康的性格有一些基本的元素。比如咱们拿成年人来说,你会做菜吗?我会做,这叫自信心。你再问他,说你会做衣服吗?我会做,你学过吗?没学过,做过吗?没做过。没做过你凭什么说会做?他说我内心深处觉得我不光会做菜,也会做衣服,任何没干过的事,我打心里觉得我行。这叫自我效能感,这个能力就是还没形成的时候,一种内在潜力,我相信我有潜力做这个事,而不是我相信我有能力。培养孩子对妈妈的信任,就扩大到亲人、小伙伴、朋友、同事,长大后对人的基本信任,这些都是良好性格当中的最核心的要素。而这些要素,又是说小时候最早的生命阶段,他曾经体会过的一些东西,留在内心的资源,成为健康的要素。心理学空间'@/Zr@_H.~|
心理学空间A!hU^h+y)Bp `L
  玉米妈妈:这样的话,自然而然他会有一个非常健康的心理。心理学空间o3zRz-NfcyT
心理学空间v5a5B?&[9jquC
  丛中:对,健康的心理,来自于早年好妈妈的呵护。心理学空间L'Vx6^b M*^
心理学空间cEjp |zG6i
  玉米妈妈:还有一位妈妈说,让宝宝一个人玩,会产生他的寂寞情绪吗?
b f` OIK|F0
`b%^(vc!Q7]7vG0XgH0  丛中:这得看是多大的孩子了,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妈妈要守在身边,孩子长大了,一定会离开妈妈。那我们就说,小时候是一百米跑到了起点,是妈妈在那。长大了离开妈妈,那是跑到了一百米的终点。从起点到终点,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里有一个大方向,就是逐渐地能离开妈妈。怎么能培养孩子能自己一个人玩,能离开妈妈呢?正确的做法,就是孩子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妈妈陪着玩,妈妈不陪着玩的时候,妈妈也不能离开,一定要在孩子抬头眼睛能看见的地方。这个自己玩一定是妈妈在旁边的,孩子能看到的。逐渐地孩子信得过妈妈了,当信任已经成为信念的时候,安全感建立起来的时候,这时候他就会自己能玩了。
l\9F*i,L;h/X0心理学空间ANosj1R
  玉米妈妈: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发展。我们今天提问的妈妈比较多,有一位妈妈说,我家宝宝特别爱演戏,这样好不好?怎样能稍微控制一下?心理学空间s [(P*WZu s;D&Z
心理学空间X.c+}5Bd:x*o%b5}4\
  丛中:演戏是儿童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即使爸爸妈妈不跟他演戏,他也会手里边拿着小熊,说小熊你饿了吗?我给你吃的,你病了吗?我给你打针。这些娃娃是他的一个感情交流的方式,再往下,两三岁,小伙伴一起玩汽车,过家家。过家家其实跟在家里边演戏,性质是一样的。孩子需要有这种情感表达的机会,这种表达还经常需要借助于外物或者他人。这些有利于孩子情绪的表达,比如说他对妈妈不满,他可以转移到童话故事了。心理学空间NW [&uYB%X
心理学空间1AT J!O+s tE
  玉米妈妈:好的,可爱多多妈妈说,丛中老师您好,我家宝宝缺乏耐心,遇到困难总是求助于别人,性情急躁,怎么引导他?心理学空间3]e!d f$Z

B.Mw@.qb9@#Q F0  丛中:这个急躁跟先天有关,叫气质,就是那个孩子生下来,第一次饿的时候,你就看他哭的脾气大不大?有的只是哭得满脸通红,有的会哭得满脸发青,还有的会哭得背过去。后来他的生活经验会修改这些,就是说有一个先天的基础,但是后天的环境,可以培养他的性格。像刚才这位妈妈说的问题,那就是跟性格有关系了。性格是怎么样的?比如说穿袜子,特别想穿得好。这个想穿得好的目标是妈妈给他培养的,比如说我要穿袜子穿得好。穿得好是最后的结果,而这个能力的培养,妈妈先给他穿着一只,剩下的一只让他自己穿。这样的话,能力越强越不着急。所以,遇到孩子着急的时候,其实需要妈妈耐下心来,陪孩子一起做这个事情。
Bq!U d"D3t0
Bu^i{!^7e l0  玉米妈妈:可爱多多的妈妈可以更多地和孩子一同做这样的事情,身教更重要一些。
6PVV+@L#J-B p EE0心理学空间?&so`4{2_5i
  丛中:对,别管别人家的孩子花几分钟学会了,哪怕咱们花几个月也要有耐心。心理学空间*Kb2MV6a)U$V

m5U{7L0A+T#Wo&y0  玉米妈妈:程妈妈说,丛中老师您好!我儿子什么都谦让别人,这样好吗?
}G8QD!a/pT0
p5e Y-BVPH1j0  丛中:不好。孩子在小时候,他是不太懂礼貌这些外在的要求的。我跟你讲一个成年人他回忆小时候时是怎么做的,这个女孩子学习还挺优秀的,她不敢跟别人交往,越是遇到她喜欢的人的时候,越不敢看这个人。怎么会是这样呢?她说我小时候2、3岁的时候,喜欢吃蛋糕,看到蛋糕就眼睛盯着松不开了,妈妈就会说,怎么这么没出息?赶紧做作业。后来她一遇到喜欢的,就会把眼睛移开。这样就变得越来越否定自己,自己有什么内在的愿望、感情、要求都不敢表达,看别人的脸,说话的时候先考虑这句话别人会不会喜欢。说这句话之前,我的表情是不是别人能喜欢。结果严重到不敢跟别人打交道,要躲开人,越来越没有自信心。所以,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宁愿说先让他吃蛋糕,别让他吃不到的时候就让他做作业。比较折中的办法,就是既让他吃到,也让他学习,怎么做呢?先给一半让他吃,肚子不那么饿了,这时候让他回味蛋糕的味道做作业,然后做完作业再给他另外一半。心理学空间"z:W7Rb5?0EI+g

:E![g,Z7d9n0  玉米妈妈:好的,我们今天非常感谢“博博猫”全位脑力培育专家、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丛中老师做客我们的访谈间,给我们分享了如何激活宝宝的心理空间这样一个大的话题。那么最后,我们用一点时间为今天这个访谈做一个总结。
'N V6X/x3P J y0n0
Hv)G2{#bUW5~7g0  丛中:总的来看,就是我们越来越重视宝宝的心理健康发展。我们经常说做事的成功,在于做人的成功,而我加了一句,做人的成功,在于拥有一个健全、健康的心理。什么是心理健康?第一,重要的是活着有幸福感,第二,有比较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能够从事一些有建设性的工作,而不是一个人待着。我们做一些高兴的事情,这些事情并不是被迫的工作,还有一些有兴趣的。第四,就叫迎接挑战,包括挑战世界冠军,挑战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所以,要让一个人事业成功,而且能活得幸福,靠什么呢?靠心理科学、也靠爸爸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运用科学的原理,给他们创造一个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心理学空间r;w8Z7zt]|/ce
心理学空间^5I'p7yhhY-YJ
  玉米妈妈:好的,再一次感谢丛中老师,我们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再见!心理学空间G X8ea*~X

w6N1K-W c6m0 心理学空间$o1UO a;B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主体心理治疗 丛中
《丛中》
当知道女朋友不是处女»

 丛中

丛中

丛中,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副主任,精神医学博士,先后师从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许又新教授、沈渔村院士.现主要从事神经症。




微信号:丛中精神分析/firstb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