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Winnicott DW的<原始的情緒發展>1讀後回應與聯想
作者: 陳政雄 / 9418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1日
标签: Winnicott WINNICOTT winnicott 情绪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閱讀Winnicott DW的<原始的情緒發展>1讀後回應與聯想

  • 陳政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

F!k.|})Sq02010年是我服務的醫院脫胎換骨的一年,因為醫院的心理治療中心開始運作了,光看中心所排出來的師資陣容及即將開設的課程與後續的展望,氣勢就讓人震懾。曾有一位外縣市的心理師來醫院演講時提到,我的醫院在她心目中是精神醫學的聖地,而心理治療中心開始運作之後,恐怕也會是未來臺灣心理治療的重鎮。為了讓資訊的傳佈有效率,心理治療中心也另外架設了部落格,將一些相關資料放在部落格網站上,提供全世界的網路鄉民瀏覽2。這個部落格上面放了許多專業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我的科室主任邱醫師所寫的文章《閱讀Winnicott DW的〈原始的情緒發展〉》比較特別的是邱醫師在文章中提到了「唯識」這一個名相。「唯識」是佛法的名相,一般學佛人都未必聽聞過,更不用說是精神心理相關專業人員了,因此這個名詞出現在以西方精神分析心理治療為主體的網路空間中實屬罕見,雖然所佔的篇幅少得可憐,但如果能因此因緣而引發心理治療專業人員對佛法的興趣,終究也是一個不算太壞的開始。

D"Mc9n5wVj0心理学空间'N I!AdGnL0\

邱醫師的文章中引用了我在科室內演講時所提到的部分內容,但因為時日相距已久,我已經不確定當時是否作如是的表達,但邱醫師在文章中所寫到的:「七個月大的胎兒才有意識(第六識),在這之前則只有眼、耳、鼻、舌、身等五識,這是可相互參照的想法,只是不知道前人是如何知曉的。」這些敘述,其實是將當時我所講說內容作相當簡略的摘要,然而卻也有不正確之處。為了避免讀者們誤解,我覺得有補充說明的必要,也順便談談我個人在閱讀邱醫師這篇文章之後的一些想法。心理学空间bMs4RN,wu,?$Q

心理学空间0zgf/lg

佛教經典中,例如《大寶積經》或《佛說胞胎經》的經文內都有這樣的敘述:在第二十八週時,胎兒開始出現八種顛倒之想,而到了三十六週時,就出現了想離開媽媽肚子那個擁擠、黑暗環境的想法,並且會覺得自己所處的是臭穢、不淨的環境。從心識運作的道理來說,「想法」的出現必然是在意識心開始運作之後,因此可以推論,胎兒的意識心在二十八週之後,已經具有較為複雜的了知、思惟功能,因此胎兒才能生起種種不如理的顛倒想及不樂想。而在意識心還沒運作之前,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等五識)是不會運作的,因為若沒有意識心的配合,前五識也不可能單獨現起運作。如果再以國外的醫學研究資料互相參照的話,西方的醫學專家也認為胎兒要成長到二十三至三十週之間,其與痛覺感知有關的神經系統,才會發育成熟,也才能讓胎兒具有感知痛覺的能力,因此若在這關鍵的時間點(也就是二十三至三十週)之後施行流產手術,都必需要對胎兒施以麻醉,以免胎兒痛苦,有失人道精神3心理学空间%ee'iS1@)fE dU#~

心理学空间d7C)h { i bDU%M gP

痛覺的感受,也是意識心的功能之一,西方的醫學研究結果正好可以證明 佛於經中所開示的道理:胎兒在二十八週左右,其意識心確實已經開始運作,並且已經發展出較為複雜的思惟、了知能力。依於上述這些資料,我們可以推論胎兒複雜情緒的發展,應該要在二十七至二十八週之後才有可能出現。在這之前的胎兒,多半像是在熟睡或昏迷狀態之中,即使有可能已經發展出對環境粗略的覺知功能,但就當時的處境而言,能夠發展出複雜情緒的因緣應該還不具足。對這部分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參看我所發表過的文章4,其中列有較詳細的參考資料。二十八週應該是胎兒有複雜思惟、了知能力的時間點,也應該是複雜情緒發展的時間點,然而一個人最早期的情緒發展點,是否有可能比二十八週更早呢?心理学空间iUe3a&k%kIW ^

6m1GVk@(jm0{0邱醫師的文章所探究的主題是「primitive emotional development」,「primitive」這個字有許多不同的中文翻譯,可以是「原始的」、「未分化的」、「早期的」。如果從progression的觀點來看情緒發展,primitive就是原始的、早期的與未分化的;而如果從regression的觀點而言,primitive就未必是早期的,也可能是從已經發展完成的狀態,退化回去較原始與較未分化時的狀態。人類最早期的情緒是如何的發展?以目前的醫學知識與醫學技術,企圖談論這件事其實是不客觀的,因為都是在臆測,都無法有實證。但僅管是如此,還是有一些證據資料可以讓我們在推論時,不至於太離譜,甚至可以接近事實。

s"E0N8xmH boA0

5x"a1NWh)z:X\3W0依現在的醫學研究資料顯示,胎兒大腦的某一部分構造,要在二十三至三十週之間才會成熟發展,也才能讓胎兒感知到痛覺。既然可以有痛覺,表示胎兒的「意識心」以及其他心識已經開始運作並展現出分辨某些刺激的能力。當然在這個階段的胎兒是否已經開始在辨別諸如聲音、光線等刺激,目前尚未有科學實證資料,就不妄作臆測。但從唯識學的觀點來看,意識心及其他心識既然已經開始運作,也就代表胎兒已經具有分別、思惟的能力;而「意識心」等心識因為六根及其他種種的因緣而接觸了「色法5」、並進而了別「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色法6之後,才有因緣生起受陰、想陰等種種心行與身口意之種種作為7。「受」就是感覺、覺受,例如苦、樂、憂、喜、捨等;「想」就是了知,因於知而形成了後續的念頭、思惟;「行」包括身行、口行及意行,例如轉動身體的身行及見、聞、覺、知與籌謀、計劃、幻想等心識運行之過程的意行。心理学空间J|K*s(u|4K8j~

心理学空间klB0{ GYHd3V2S

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測,在二十三至三十週左右、已經具有痛覺感受能力的胎兒,應該是可以從外在環境接受刺激,並進而生起種種的感知、覺受與情緒(當然是比較primitive的)。在這個時期,胎兒的外在環境就是充滿羊水的空間,應該是一片黑暗,但可以透過水的傳導而聽到許多模糊不清、不同頻率的聲音;應該聞不到空氣中的氣味,但可以藉由鼻黏膜及舌頭味蕾的功能,而分辨充斥在羊水之中的種種味道;身體因為包裹在羊水之中,可以覺知到羊水的溫度,也可以覺知到因為媽媽不同速度的移動,對胎兒身體所產生的擺盪、搖晃所帶來的身體覺觸。因此如果要說胎兒最早的「客體關係」,應該是發生在尚未出娘胎時,媽媽的子宮內充滿各種刺激的羊水環境,才是其最早接觸的客體,而不是媽媽的乳房或嬰兒所吸吮的手指頭。心理学空间^1p9DVrx;h(pM9OW5l

I0e;A5j? K|!M ] n0在佛教經典《大寶積經》中,有部分經文記載 釋迦佛對人類胎兒從受精卵到成熟出母胎歷程之開示。例如《大寶積經》卷56:「復次難陀。如是應知凡入胎者。大數言之有三十八七日。」(CBETA, T11, no. 310, p. 329, a17-18)經文中提到胎兒長成到第「三十八」個「七日」(即三十八週)時就應該發展成熟,已經可以離開母胎而存活。這個知見,相信一般人不會認為是什麼真知灼見,因為只要稍加注意,一般人都可以從生活中的經驗累積,而得知懷胎的時間需要多長,這一點應該也是那個年代的醫學常識吧。但是經文內容中提到每七天、七天胎兒的生長變化,恐怕就不是醫學常識或那個年代的醫藥科技就能解釋的了。心理学空间dU'uZ"RL%DN

心理学空间jDd TQ:a_

邱醫師在文章中也提出了一個好奇:「前人是如何知道的?」這確實是大哉問!從人類醫學知識進展的歷史來看,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地區,即便當時的印度是文明古國,但其實那個年代的醫學專家也還不具有這種醫學知識,那麼 釋迦佛為何會知道並說出這一些細節呢?針對這一點,我自己其實也沒有解答,只能說 釋迦佛乃至十方諸佛就是知道,否則就配不上「正遍知、世間解、無上士」8等稱號了。或者也有不信的人認為,佛經中所提到的這些變化現象,只有在佛教經典內才有記載,恐怕也是 釋迦牟尼個人的憑空猜測。乍看之下,這種見解似乎有道理,但其實提出這種見解的人,也是對 釋迦佛的智慧胡亂猜測。除非懷疑者可以提出更科學的證據資料,以資證明 釋迦佛於經中所開示之現象有誤,否則就不能因為目前沒有工具可以檢驗這一點而否定其真實性之可能。心理学空间;\Lt5{)h&[

心理学空间-^oW'K'{F5oo

此外,在《大寶積經》卷56中也提到:「難陀。第三十六七日。其子不樂住母腹中。難陀。第三十七七日。於母腹中。胎子便生三種不顛倒想。所謂不淨想。臭穢想。黑暗想。」(CBETA, T11, no. 310, p. 330, c19-22)釋迦佛在經中提到,胎兒成長到第三十六週時,已經不再樂於居住在媽媽的子宮那個小小的空間,已經開始出現不樂意、不高興的覺受,這其實也應該是最早期、原始的情緒反應;這個時候的胎兒所出現之原始情緒反應,應該是一種對空間環境侷促的直接、單純的感覺,而不至於有太多內在心理動力的複雜思惟。這種情況就好像智能較駑鈍的人,對日常生活環境中不愉快的經驗,只能很粗略、很簡單的產生高興或不高興、喜歡或不喜歡的感覺,而無法表達出較複雜、分化度較高的情緒內容。心理学空间FSJW7u1w

心理学空间cA8H.o X+EY]

但是到了第三十七週時,胎兒開始出現三種不顛倒想,可以了知自己所居處的環境不清淨,充滿了臭穢,而且可以覺知到周遭是一片黑暗。為什麼說這時候的胎兒所出現的「了知」,是「不顛倒想」9呢?其實相對於這個時期的胎兒,二十八週大的胎兒已經具有「顛倒想」的能力了。這種「顛倒想」在《大寶積經》卷56經文中有清楚的記載:「難陀。第二十八七日。於母腹中。胎子便生八種顛倒之想。云何為八。所謂屋想。乘想。園想。樓閣想。樹林想。床座想。河想。池想。實無此境妄生分別。」(CBETA, T11, no. 310, p. 330, c6-9),由經中內容可知,這時的胎兒已經有作白日夢的能力了,明明沒有那種環境刺激,卻會在腦袋瓜中產生房屋、閣樓、林園、水池、車乘、床座等日常生活行住坐臥的資具之意象。就好像一般人在睡覺時,明明是躺在床上休息,哪裡也沒去,卻在睡眠之中遊遍大江南北、吃盡山珍海味一般,豈不是顛倒想的一場大夢嗎?差別是胎兒幾乎是一直處在那種境界中,而一般人則還有清醒與眠夢之區別罷了。心理学空间/S5PH0ddf e*@

^%B6PJ+i7}9f?q'^0目前的醫藥知識及技術發展的程度,已經可以讓我們看到胚胎在媽媽肚子內,身體方面的發育過程,當然也可以檢測子宮內的環境到底是如何。胎兒在成長過程中,會將媽媽所製造出來的羊水,每天吞進去400-500毫升左右,也會經由尿道排出等量的尿液,以維持羊水量的平衡。從這「羊水平衡」現象可以知道,胎兒其實是生活在自己的排泄物中,這些排出的尿液就使得羊水中充滿了胎兒肺臟中的甘油磷脂質、胎兒脫落的細胞、胎毛、頭髮、和胎兒體表的胎脂等物質。這一些脫落的細胞、毛髮其實就是廢棄物、垃圾,因此胎兒就像浸泡在充滿垃圾的羊水水池中。這種環境怎麼可能不臭穢呢?已經開始有知覺的胎兒,長期待在這種環境中,都不會有任何感覺、反應或情緒嗎?

[h]9v\2Wi.g W0心理学空间0|%\J+Jk[bG S"EF

不可能的!出母胎前的胎兒又不是猶如木石般的無生物,而是一個活脫脫的生命,不可能對這種環境毫無知覺。許多藉由對早產兒的研究所獲取的醫學知識顯示,胎兒應該在很早期的階段,就已經發展出對周遭環境了知的能力,而如果依上述所引《大寶積經》經文所描述的胎兒發展狀況來看,三十七週前的胎兒之所以不覺得所處的環境臭穢,是因為胎兒的生理發展不夠成熟,其五根的發育不完全,因此還無法與心識配合,而具足展現對周遭環境的了別;即使如同科學家研究之結論,胎兒已經在二十八週時開始出現粗略了別周遭環境的能力,但應該也還是無法作詳細的分辨,更不會發展出複雜的想法與情緒。要一直到即將離開母胎的前兩三週,五根的發育成熟之後,才能與心識的了別能力配合,而對媽媽的子宮產生了不淨、臭穢及黑暗之想。心理学空间#OF)v B8R[o;e

rKZDZJ2}B0胎兒對子宮環境所生起的「不淨想」是正確的,因為當時的子宮內環境確實就是如此,這一點我相信稍微具有醫學知識的人,都不會反對。由於胎兒對當時所處之環境所起的想是正確的,自然就是「不顛倒想」了!而藉由這一現象的說明,應該更可以理解我前面表達過的觀點,那就是母親的子宮內這一個環境,才是胎兒最早接觸的客體,而不是心理學家們所認定的乳房或手指頭了。依於這樣的觀點,研究客體關係的心理學家們或許會產生如此思惟:子宮這一個壅塞、不淨與臭穢的客體,對胎兒而言是好的客體或不好的客體?胎兒是否因為待在這種環境,就覺得委屈或受辱,並因此而遭受了創傷?甚至因此而在出生後生起對母親的懷恨,或相反地因為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之防衛機制而產生對母親的愛戀?這種想法終究還沒有人提出來過,純屬個人的想像。但即便未來真有學者提出這種論述,終究也只是戲論,畢竟親子之間或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所牽涉的因緣太多太多了,不是我們臆想猜測所能具足了知的。心理学空间 Emc"g7H

心理学空间 w*po\1v7g)hN/v

但經中所提到的,胎兒到後期時已經不樂於繼續待在子宮居住這一點,是可以依常理來理解的。因為在那個階段的胎兒身體體積增加,已經快把媽媽的肚子塞滿了,這種空間的侷促對身體所造成的壓迫,應該是會相當不舒服的。而胎兒在生起了這種不樂住的想幾週後,終於有機會離開母胎那個擁擠的空間,順利的完成了他/她的心願。對這個時候的胎兒而言,其感受及心境應該也會有些微的欣喜之情吧?許多人都認為剛出母胎的胎兒,之所以會一出生就哭泣,是因為生產過程的痛苦難過所致;然而從佛經中的敘述內容來看,我個人倒覺得剛出母胎的嬰兒,應該在其痛苦的覺受中還會摻雜一絲如釋重負與心喜欲泣的感受吧?而直到接觸了產房中週遭環境所帶來的種種不愉悅刺激,以及醫護人員又是擦拭身體、又是吸抽分泌物的粗暴對待之後,才又回到現實而感受到極麤重的不舒服與苦惱而放聲大哭吧!心理学空间-y%V(rGn&GW

心理学空间2Fk.}!^{\6lco

相對於三十七七日時的能力,二十八週大的胎兒就能生起八種顛倒之想。依照我們目前對人類腦功能運作的定義來說的話,這個時候的胎兒所生起的顛倒想,其實就是在作夢,而且是相當奇幻式的夢。只是,一直待在媽媽子宮內的胎兒,未曾有任何與外在環境接觸的經驗,其作夢的材料又是從哪裡來的呢?一般人所認知的夢境內容,是因為日有所思而被記憶起來的;精神分析師所認知的夢境內容,則是日常生活經驗中潛抑或壓抑的欲望、衝動所累積形成。但是這兩種理論觀點,完全不能用在七個月大的胎兒身上,因為在出現顛倒想的二十八週甚至更早之前,母親肚子內的胎兒只具有很簡單的了別能力,其見聞覺知的心識功能尚未具足運作,因此不可能會有複雜經驗的記憶,更不可能會有引發胎兒潛抑或壓抑其衝動欲望的生活經驗。那麼,能夠讓胎兒起顛倒想的記憶,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mJ]&k#w9a?QT0心理学空间4Te`cFc.BW4V

目前在心理學界已經有學者開始探討prenatal and perinatal psychology10的議題,也就是產前及週產期的胎兒心理學。這個領域企圖研究人類的認知與情緒能力發展之起點,與後續對嬰兒成長過程中所可能帶來的影響。學者們所引用的資料,可以溯及1981年所出版的一本書《The Secret Life of the Unborn Child》,同樣也是精神科醫師的作者Thomas Verny11在書中提到「We now know that the unborn child is an aware, reacting human being who from the sixth month on (and perhaps even earlier) leads an active emotional life. Along with this startling finding we have made these discoveries: The fetus can see, hear, experience, taste and, on a primitive level, even learn in utero… Most importantly, he can feel — not with an adult's sophistication, but feel nonetheless. 」12Thomas Verny醫師從臨床上的觀察所發現的現象,認為胎兒在六個月大(甚至是更早)時已經具有情緒的能力,也可能具有較粗略的學習能力。然而即便胎兒在母體內可以學習,也還是不可能藉由在母體內的經驗,而學習到佛經中所提到的八種顛倒想的內容。

]4t q,D!g:N0

c@M7u g/K$^0胎兒在六個月大甚至是更早時,就已經有感知能力及原始而未分化的情緒這種觀點,其實在佛教經典中也早就有所描述。在《大寶積經》卷56中,釋迦佛開示道:「第十三七日。於母腹中。以前風力知有飢渴。」(CBETA, T11, no. 310, p. 329, c1-2),「第二十七七日……若母多食或時少食。皆受苦惱。如是若食極膩或食乾燥。極冷極熱。醎淡苦醋。或太甘辛。食此等時皆受苦痛。若母行欲。或急行走。或時危坐。久坐久臥。跳躑之時悉皆受苦。難陀當知。處母胎中。有如是等種種諸苦。逼迫其身不可具說。」(CBETA, T11, no. 310, p. 330, b27-c4)經中提到三、四個月大的胎兒已經能感覺到飢渴,那就是說這時的胎兒已經有了粗略的了別與感知苦受的能力;而到六至七個月大左右,對於媽媽平時的飲食也會有反應:如果媽媽吃的東西口味過於極端、濃膩,或者平時動作太過於粗魯,也都會有種種的苦惱產生。胎兒的這種苦惱涉及到唯識所探究的「境界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與「覺受」──苦、樂、憂、喜、捨五受,這種種「受」其實是微細程度不等的受陰,也應該是心理學所探討的情緒形成及發展的基本要素與起始。因此如果要談論人類情緒發展的原始點,恐怕這時候的胎兒所承受的種種覺受與後續發展,要比Winnicott在其文章中所談論之嬰兒的情緒發展,更有資格被稱為是「原始的情緒發展」吧!

|g,@NTe#s"L0心理学空间i FKkE

文章寫到這裡,讀者們可以發現,佛教經典中之經文所顯示的資料,與西方學者透過臨床觀察所得到的結論,幾乎是一致的。但是要提醒讀者的是,釋迦佛的開示出現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而西方學者的研究結論也才是近三、四十年間的事情。西方學者提出這些理論與觀點,是集合了相當多的資料觀察所得,也是藉由現代化的種種科技才能一窺生命之堂奧。兩相比較之後,應該可以讓有智慧的人超越「前人是如何知道的?」這種思惟,而由衷的讚歎 釋迦佛與十方諸佛智慧之浩瀚深廣了。

C;ID9I!O wi2m0心理学空间!Z`C2p X*bB

此外,藉由以上這一些資料的呈現與比對,也可以引申出媽媽對其所懷的胎兒,該如何的去作胎教。胎教要作得好,要對胎兒有真實利益,並不是像時下一般人所認知的,聽聽靜心的音樂或閱讀溫馨的文章就足夠;其實日常生活的飲食習慣,吃東西的口味,乃至平時的行住坐臥四種威儀,其實對小小胎兒都有影響,都得要考慮到該項作為對胎兒所引發的感受。雖然在媽媽肚子內的胎兒,未必知道造成他受苦的原因,但是在媽媽肚子內所生起的種種覺受,還是會熏習成為種子而被胎兒的如來藏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等到出生後與媽媽相處一段時間,隨著生活中的衝突摩擦增加之後,這些惡覺受的種子就有現行相應的因緣,這時的小孩恐怕就會莫名其妙地加重與父母間之衝突,讓父母在親子關係上增加更多辛苦了。因此在胎兒長到大約四個月大時,懷孕的媽媽就得注意自己的行、住、坐、臥這四威儀以及飲食習慣,提供寶寶一個安隱的成長環境,對媽媽自己也是有利無害的。至於前面文章中所提到的,二十八週的胎兒所生起之八種顛倒想,其記憶資料是從哪裡來的,其實也涉及到如來藏與其所執藏的種子,這個部分則是另外一個議題了!心理学空间Gb.K2O[1p C%T-Eu

  1. 原文參見:http://blog.yam.com/thinktcpc/article/26426719
  2. http://blog.yam.com/user/thinktcpc.html
  3. 可參看:Fetal Pain: A Systematic Multidisciplinary Review of the Evidence, JAMA 2005; 294: 947-954.http://jama.ama-assn.org/cgi/content/short/294/8/947
  4. 原文參見:http://www.tap.org.tw/eletter/mag055/meditation.html#n8
  5. 此處所謂之色法指六塵。在《百法明門論》中將法塵──也就是法處所攝色,以及「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同樣攝歸於十一種色法之中。而既然需要有六根的因緣,就表示這個時候的胎兒,其「勝義根」──大腦神經系統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成熟度,才能展現其功能;當然這時候的胎兒之「浮塵根」──例如身根皮膚及傳導神經,也必須具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才能互相配合而成就意識心了知痛覺之功能。
  6. 在婦產科流產手術是否該使用麻醉藥劑的研究中,胎兒之所以會覺得痛,就是因為身體被產鉗碰觸擠壓所引發的觸覺。
  7. 此即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之關係。有情的心識,藉由六根接觸到六塵及了別六塵之後,會生起受想行三蘊而起種種的心行與作為。受想行三蘊就構成了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情緒、感受、思惟、念頭、想法及行為等等情緒經驗的要素。
  8. 佛陀有十號,參見《佛說十號經》卷1:「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CBETA, T17, no. 782, p. 719, c7-8)但佛之所以能具足這十號,也是無量劫以來的修學而成就福德與智慧的圓滿,才得以成就具足了知世出世間一切法之功德,而非如同其他宗教之信眾,對其創教者之信仰崇拜所尊封之虛名。
  9. 依於唯識法義而說,想就是知,如《增壹阿含經》卷28:「云何名為想。所謂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黃、白、黑、知苦樂。故名為知」(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6-18)由此經文內容可知,未生起語言文字時的了知性,其實就是一種極微細的想陰;而因於這些覺受所生起的語言文字想法,則已經是粗略的想陰了。
  10. http://www.birthpsychology.com/journal/, http://www.birthpsychology.com/
  11. http://www.trvernymd.com/
  12. http://www.theosophy-nw.org/theosnw/issues/sx-sbd2.htm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Winnicott WINNICOTT winnicott 情绪
«【網交甜心】醫師影評 陳政雄
《陳政雄》
没有了»

 陳政雄

台北市立療養院住院醫師
台北市立療養院主治醫師
美國密西根大學附設醫院自閉症特別門診進修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身心障礙鑑定學障組委員
財團法人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