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六)
作者: 陳政雄 / 6807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1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HTML clipboard
0FZG j?z'z0 唯識所提到到的第八識到底有什麼功能呢?在八個心識中第八識是最重要的一個心,因為第八識是宇宙萬法出生的根源, 即使是前七識也都是從第八識藉緣所出生。依《成唯識論》[1] 內容來看,第八識的另一個很特殊且重要的功能就是執持種子[2]。種子是什麼呢?種子即是「功能差別」[3] 第八識可以出生種種有功能作用的法,而每一種法之所以能出生,就是因為有其相對應的種子存在。例如有情眾生都具有的前七識, 具有令眾生見聞覺知及作主決定的能力,這是由七識心的種子現起所運作出來的功能;再如七識心都有其相對應的心所法,可以讓有情眾生產生種種感受、 情緒及思維等心理現象,也是因為有心所法的種子現行起作用的結果;三如有情眾生在每一世的生活中,所接觸的所有生活經歷的記憶, 以及接受知識、教育的薰陶教養所形成的個性及善惡心性,或一生中所學習的技巧工藝的能力等,也都會熏習成為種子紀錄起來, 也都有現行產生作用而表現出來的機會。現代的心理學所探討的記憶、人格特質或天生氣質等心識活動的紀錄或內容, 甚至是潛意識的內容或心理情結等,都只是唯識所探討的種子的意涵中很小的一部分[4] 一個人從小到大,所經歷過的種種見聞覺知的經驗,或是種種言行舉止的表達(佛教稱之為身、口、意行),都會透過熏習[5]成為種子保留下來,而由第八識執持( 就是被第八識收藏保存)。這些被保存的心識活動紀錄的業種,不管經過多久的時間,只要遇到適當的時節因緣,就又會再度表現出來[6]
h6i} z5{$?.rm0 心理学空间#C {P[?b
弗洛伊德對於人的心識功能的解讀,認為人們對自己絕大部分的內在心思與情緒是無法完全瞭解的。這一些無法被覺知及瞭解的精神心理活動的內容, 就被其歸類為潛意識。弗洛伊德認為我們從小到大的生活經歷中,那些被壓抑或潛抑的慾望衝動會儲存成為潛意識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從唯識的觀點來看的話, 這一些被潛抑或壓抑的慾望及衝動,也是與我們平常的心識活動的紀錄一樣,都會再經由熏息的過程加重其染汙性而被第八識所執持, 並不是匯聚形成第七識末那(潛意識)的一部分。紀錄生活中的種種經驗,是第八識的諸多功能之一,並且祂也是一個無容量限制的資料庫系統, 不但收藏了無量無邊的種子[7],也可以隨時更新資料, 更能讓這些資料產生功能作用。而第八識本身及這一些被收藏的種子,不論經過多久的歲月,即便我們這個銀河系毀滅了,也不會有絲毫的損毀[8] 佛教經典在談論到生命現象的時候,認為所有有情眾生的生命都會一世又一世的生死輪迴(唯除入無餘涅槃者例外),而且在這生死輪迴當中, 又都有因緣果報的現象存在。之所以能成就生死輪迴及因緣果報,都是因為每一有情眾生都具有這一個永遠不會毀壞的第八識[9] 以佛教唯識學的觀點來看榮格的集體潛意識,就比較可以理解榮格所描述的集體潛意識了。榮格所提出來的集體潛意識的種種功能, 基本上只有第八識如來藏可以完成,只可惜榮格談的並不是這一個有情眾生的真實心、宇宙間的實相如來藏, 而是我們這一個頂多可以存在一百年時間的大腦所產生的功能[10]。因此不管要從什麼觀點來看, 都很難讓修學唯識的人相信人類的大腦可以產生這種儲存全人類遠古以來的記憶的作用,而只能讓榮格的集體潛意識成為一種假設。 第八識不同於潛意識或個體潛意識的第七識,而第八識內所含藏的種子,自無始劫以來到現在,所有的眾生都本來具足無有差異,也都同樣具有現行表現的潛能[11],只是因為種子的染淨程度而有所差別而已。因為有第八識, 自遠古時代人類的記憶或生活經驗[12]就一直藉由熏習成為種子 的過程被儲存在第八識內,經過生生世世的輪轉而一直保存在自己的第八識內。因此,不管其個人是否絕子絕孫,或者是否一大族群遭遇到種族大滅絕, 這一些生存在過去年代的有情眾生都會再度的投胎受生而一直輪轉到我們這個年代或未來的年代。 當因緣具足時其第八識內所執持的種子的內容就會有現行的機會,才可能出現榮格所提出來的集體潛意識這種跨種族、 跨時空的共同性象徵(原型)的現象。經過這一番分析說明,可以知道榮格的集體潛意識如果想成為心理學上的理論依據, 如果想建立成為人類深層心理的實質而不是一種虛構假設,那只有認同唯識所說的「眾生都具有第八識如來藏」才有其可能!
tR8^v@5JJQv0
+GGt0uW)y/B0 除了集體潛意識之外,榮格所提出的陰影[13] 阿尼瑪及阿尼姆斯[14]的理論,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理解。 從佛教的生命輪迴觀點來看,目前生活著的每一個人(或每一有情眾生),都經歷過無法計算有多少次的生死輪迴, 而每一世的輪迴都可能會出生在三界中的其中一界,在六道不同類型的眾生中[15] 都曾經扮演了很多種不同的身分角色,也都曾經是男性或女性,或者是雄性或雌性。因為每一世生活的經歷及學習的結果, 都被收藏在第八識如來藏中,因此所有的人類,不管是男生女生,每一個人的第八識中,都記存了不同性別及不同身分或不同能力的資料。這一些業種, 有一部分是善性的,有一部分是惡性的,有一部分是無記性[16]的。這一些聚集在第八識中的惡業種子, 並不只是儲存起來而毫無作用的,它會在遇到相應的緣到來時現行產生作用力,而使得一個人不由自主的起壞念頭或壞的心行。 這種壞念頭或壞的心行的出現,並不是只會發生在惡人身上,即使是一般所謂的好人、善人,只要過去世造過惡業,也一樣會有出現的可能。 由於很多事實無法以這一世的生活經歷來解釋這種現象,於是心理學家就只能以陰影的概念來描述這一種真實存在的經驗; 再者,目前世界上的男男女女,不管其目前是何種性別,在其第八識中也都含藏了相對性別的業種,只要遇到適當因緣, 就會在不同的時間點表現出或男性陽剛或女性陰柔的特質。這種現象其實都是業種遇緣現行的結果,從唯識的觀點來看榮格提出來的理論,並不特別奇異。 只是一直以來佛教經典所談論的生命輪迴現象,因為一般人的知見認為沒有科學的實證證據可以舉示生命確實具有輪 迴性,而很難被一般人所接受,因此才會對榮格提出的陰影、阿尼瑪及阿尼姆斯的理論感到驚艷。但是,隨著越來越多輪迴轉世資料的披露、前世記憶的研究[17] 或是據稱有前世記憶的個案其身上的印記[18]或人格特質[19]的研究,生命是否會輪迴的這一個世紀大疑問, 其答案將會是如何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 《成唯識論》「凡十卷。護法等造,唐代玄奘譯。又稱唯識論、淨唯識論。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為唯識三十論頌之註釋書, 乃法相宗所依據之重要論書之一。西元四五○年頃,世親作唯識三十論頌。至五五七年頃,以護法(梵 Dharmapa^la)為主之唯識十大論師, 對唯識三十論頌各作註釋十卷,共計百卷。及至高宗顯慶四年(659),玄奘翻譯該論時,採弟子窺基之主張, 以護法之觀點為主,糅譯諸師學說,集成此書。」。(引述自《佛光大辭典》)
  2. 《成唯識論》卷3:「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謂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 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或名種子識, 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此等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CBETA, T31, no.1585, p.13, c7-13)」,經文中所說的意思是,有時稱第八識為阿陀那識時,就是專指第八識具有執持種子及執持有情的色身令其不腐壞的功能。
  3. 《成唯識論》卷2:「此中何法名為種子?謂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CBETA, T31, no.1585, p.8, a5-6),《成唯識論》卷7:「種子者謂本識中善、染、無記、諸界地等功能差別。能引次後自類功能,起同時自類現果。」(CBETA, T31, no.1585, p.40, a23-25),大意是說種子乃第八識本身能產生種種不同果報的功能, 這些差別功能涵蓋了善性、惡性及無記性三種特質。種子只能引發與其同類的種子運作而產生同樣的功能,不能一類種生二類果。
  4. 這一部分所涉及的是可被熏習的始起種子,第八識中還含藏具有自性功能的本有種子。如《成唯識論》卷2:「 種子各有二類︰一者本有,謂無始來異熟識中法爾而有,生蘊處界功能差別。世尊依此說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 如惡叉聚法爾而有。餘所引證廣說如初,此即名為本性住種。二者始起,謂無始來數數現行熏習而有,世尊依此說有情心, 染淨諸法所熏習故,無量種子之所積集。諸論亦說染淨種子,由染淨法熏習故生,此即名為習所成種。」(CBETA, T31, no.1585, p.8, b23-c4),論文大意是說,種子有兩類,第一類的種子為本有種子,又稱本性住種, 是無始劫以來就本來如是而存在第八識中,能引生五蘊、十二處及十八界等種種不同的功能差別; 第二類的種子稱為始起種子或習所成種,是眾生無始劫以來,不斷的在生死輪迴中熏習所成的無量無邊的染污、清淨的種子。 這些因熏習所成的種子,會因每一眾生在其生活的過程中,所造作的染汙或清淨業的程度差別,而形成種種眾生千差萬別的心行以及染淨的差異。
  5. 熏習與現代心理學所談論的制約現象類似,都是藉由長時間不間斷的作用所產生的影響,如滴水穿石之例子。
  6. 這一個現象就是所謂的「現行熏種子,種子起現行」。經由熏習成的業種是不會消失的,之所以不會隨時表現出來, 是因為沒有遇到恰當的機會及條件。就像植物的種籽,如果沒有泥土、水及適合的溫度等條件的配合也是不會發芽生長的。
  7. 第八識所收藏的業種,函蓋過去無量劫以來,當然也會一直到未來無量劫以後。因為第八識沒有「使用年限」 的限制,因此其所收藏的種子也是無量無邊的。無量劫是無窮數的大劫這麼長的時間,一個大劫為四個中劫,一個中劫又細分為二十個小劫, 每一個小劫約是一千六百八十萬年這麼久。因此一個大劫的時間是(16800000 x 20 x 4)年,可見其時間之久遠以及所受之熏染,簡直是無法想像的。
  8. 《大寶積經》卷57:「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CBETA, T11, no.310, p.335, b14-15),當我們生存的這一個宇宙空間,歷經成住壞空當世界壞滅時,生存在這一個銀河系中的所有有情, 就會轉生投胎到其他的宇宙空間,再受生為個別不同之有情而繼續另一世的生活,因此眾生所造的業不會因為世界的成住壞空而消失變異。 一般人所理解的,佛教徒常常會希望藉由修學念佛的淨土法門,以祈能夠在死亡之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一個類似的例子。 但佛教徒大多誤會往生極樂世界的方式,而用一神教及民間傳統鬼神信仰之概念去瞭解。一個人在這一個世間死亡之後, 他的第七識及第八識會藉由自己的福德資糧與願力,配合佛力接引的因緣,而從這一個銀河系(娑婆世界) 往生到另一個銀河系(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為方便說明表達,姑且隨俗說為「銀河系」)繼續下一世的生活。而依《佛說阿彌陀經》的敘述, 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這個銀河系之間相隔十萬億個銀河系的距離(一個佛世界就相當於一個銀河系的範圍)。
  9. 第八識有種種名稱,包括阿賴耶識、種子識、如來藏、真心、佛性或金剛心等。《心經》則說這一個第八識是不生不滅的心。
  10. 在目前這個年代,人壽約只有百歲。如果依科學的認知,大腦正常作用時才有潛意識及集體潛意識的功能表現; 當人死亡大腦沒有功能時,潛意識及集體潛意識就不復存在。假設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到死亡的生活經歷可以透過基因傳承給子代, 那麼沒有後代的這一些人的生活經歷,是否就會隨著其死亡而消滅?這麼一來,集體潛意識的內容,就無法是全人類都共通的了; 或者在遠古時代的某一族群,突遭天災地變而全數滅亡(例如馬雅文化),這一族群的生活經驗就無法繼承下來。如此一來, 集體潛意識中的內容勢必會有許多的缺欠,會與榮格所談的現象牴觸。
  11. 小至病毒,大至恐龍鯨魚等龐然大物,甚至具有廣大天身的天人,所有的有情都平等的具有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 也都具有成佛的可能。因此此佛經上才會說眾生平等平等,才會說眾生都有佛性,未來世都可成佛。
  12. 精確的來說應該是「自無量劫以來個別有情的心念及作為」。
  13. 榮格所提出來的陰影理論認為每個人的內在心靈,都有一部分的人格特質是自己所無法知曉的。就像人向光而行時, 會在身後留下影子一般,這一些不道德、反社會、邪惡的人格特質,也是躲在一個人心靈深處的陰影中, 並且會聚集成更大的影子而使一個人的光明心性蒙上黑暗染污的色彩。陰影是認知或感情的分裂特質,經過壓抑的心理歷程所形成, 往往是具有極端自私、任性、無情、自我中心與掌控的能力,是一種邪惡黑暗的力量。陰影屬於潛意識層次,因此無法由自我意識直接經驗到。
  14. 阿尼瑪(Anima)是男性內在心靈的女性特質或永恆意象;阿尼姆斯(Animus) 則是女性內在心靈的男性特質或永恆意象。這兩者也都是屬於潛意識層次的人格特質。
  15. 六道指天、阿修羅、人、畜生、惡鬼及地獄眾生,依其過去世及這一世所造作的善惡、染淨業多寡及輕重, 而牽引其死亡後會投胎成為哪一種有情。造人天善業者可以升天成為欲界天人享福,兼修禪定福業而得證者, 亦可往生色界天或無色界天,造惡業者則墮入惡道成為地獄、惡鬼、畜生道眾生接受折磨痛苦的惡果報。 天與地獄的區別與基督教所認為的天堂地獄的觀念看似類似,但基督教的升天堂或入地獄, 卻是看一個人對其教主的信仰是否虔誠以及是否忠實的踐履其教戒而定;佛教看一個人的往生處所乃是依其所造業行而定, 並非唯由某一個特定有情主宰所左右。兩者共同的是,都相信生命死亡後不是終止,而是另一個新生命的開始, 但是其他很多地方卻是不同的。地獄道及天人眾生所生活的空間,並不像一般人所認為的在地球中心或在外太空,而是在銀河系中的某一個宇宙空間, 甚至有些有情乃非空間觀念所能解釋的,如無色界有情乃純屬意識等精神層面存在。
  16. 無記性是指非善亦非惡的行為結果,例如學習工藝技術、繪畫雕塑,或者音樂演奏等等,這一些被歸類為工巧明的能力, 基本上其行為本身並沒有善或惡的差別,只是技巧能力的累積。因此有很多小小年紀就展現出某一方面的優異能力的天才兒童, 其實是過去世學習過該項技藝的無記業種現行的結果。醫學上也常有發展遲緩的個案,表現出某個領域的資優能力的現象。 這種所謂的“白痴學者”的能力表現,其實就是當事人過去生所累積的工巧明的無記業種子,在這一世遇緣現行的結果。這是一種與生俱有的能力, 不是訓練出來的,有許多家長在看到這一類的發展遲緩兒的特殊表現時,也會有想將自己的發展遲緩孩子訓練成那般優異的企圖, 但其實多半會徒勞無功的。如果瞭解了這一個道理,對於像“雨人”這種特殊的個人,就可以瞭解是怎麼一回事了。
  17. 可參看《當你的小孩想起前世:兒童前世記憶的科學調查檔案》 作者:吉姆.塔克,出版社:人本自然。
  18. Birthmarks and Claims of Previous-Life Memories,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 Vol.64.1, No.858.
  19.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ho speak of a previous life: A further field study in Sri Lanka, 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Vol.37, No.4, 525-544(200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五) 陳政雄
《陳政雄》
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七)»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