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无依 问道内心――《宗教与神话》读书笔记
作者: 刘建鸿 / 5167次阅读 时间: 2010年5月17日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一本好的书常常是读的时候觉得好,过后还会让你若有所思。《宗教与神话》(李亦园 著)就是,我最近还常常回过头去想里面的一些篇目。
C/z?6{5~w0  心理学空间+V+wj9]:Uh
  《社会变迁与宗教皈依》是我尤感兴趣的篇目。概因中国这一百年变化之大,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台湾七十年代开始经济起飞,其间的历程以及伴随着的民众心理转变都是最有意义的题目,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之今天的变化正是台湾在二三十年前经历的。当今中国各种宗教、类宗教、迷信的兴盛,背后正折射着民众复杂的心理转型。心理学空间$n w/Q y;j9Y$@@:? @
  心理学空间'Ny7o/Q#f_
  此篇以玛丽道格拉斯的理论为本,以个人的角色规范(称“格”)和群体约束力量(称“群”)为两个维度,将各种社会中的个人分为四种类型,群强格强,群强格弱,群弱格强,群弱格弱。中国传统社会是群体约束很强,个人的角色规范也很强的社会,想想中国人事如此多的义务(以及不服从的相应惩罚,各种族规),便可知道确实如此。心理学空间CrG%aZb(f
  心理学空间UE$[@0yqHH
  文中认为不同群格类型的人可能有意无意地将会选择和他们相适应的宗教类型。其中有一类称“反仪式主义的仪式”犹有意思。“他们反对仪式,认为那是空洞的符号,他们所看重的是内心直接的沟通,他们不修边幅,他们我行我素,追求自我心中的理想”。比如一种是“集体入乩”,类同于“为神附体”时的精神恍惚状态。来求诊的信徒查常常有“相当剧烈的入乩举动,包括跳跃、打拳、舞踊、歌唱,有时且有模仿“性”的动作等等,他们经常发出一些无意语,甚而说出一些并非他们自己母语的语言……”。心理学空间)r(j \&w'w1T6G\)]#g
  心理学空间F6i4l0p,B[ @Pc'o
  调查发现信徒中四分之三来自低阶层社会,多为“谋生不易、脱离原籍地的社会关系迁移到人地生疏的大都市”,“是一些无所归属、无所认同、个人角色地位极模糊得人”。用上面的术语来讲,他们的群和格都很弱。心理学空间-_/K8Aw],j
  心理学空间^{h*{ o`!k:T}
  和他们类型相似社会经济地位却迥异的还有另一类人,他们是高知识的个人倾向的人。这类人也反对“空洞的”仪式,追求与内心直接的沟通。我想到了魏晋南北朝的名士风流。心理学空间P*L&J5wVL-i&r
  心理学空间&U5k6db~ge5{4o
  魏晋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战乱连连,生命朝不夕保(看看那些名士们的下场就知道了),个人的无常感(反过来说也就是生命感)都特别强烈。儒家的思想这时候早已丧失了它的权威,大家乐衷于谈论佛理玄学。值此礼崩乐坏生命无常的时代,这些天资绰约的名士选择了什么了?或谈经论道,或对酒当歌,或假琴棋书画以寄意(这期间的艺术家不胜枚举。世说新语里几乎人人可称为“生活的艺术家”,而且还绝不是现今常见的一些小情趣,从武者到文人,都是直指生命真意的),其共同点都是“反对空洞的仪式,他们所看重的是内心直接的沟通,他们不修边幅,他们我行我素,追求自我心中的理想”。何其相似啊。
wP7O1pFP0  
$w%M RK){(q0  浮萍无依的都市边缘人和魏晋时的名士,时代不同,经济社会地位不同,文化水平亦悬殊,其内在机制却有相通处。心理学空间0t$~n Zo
  心理学空间R3JJGbL3\f%`|?
  这内在牵涉到一个大的命题,也就是一个群体/个人选择某一种信仰,其或显或隐内在实际都有一定“吻合度”方可如此切入人心。如在社会大的范围内流行,其民众内在心理机制犹有可察处。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心理定向与发展»

 刘建鸿

邮箱:liujianhong@gmail.com
曾用名:飞之鸿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曾在《心理科学进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译有《儿童心理创伤治疗》、《视读进化心理学》、《情绪:人性的历史》(第二译者)、《叙事治疗》。致力于积极教养的研究、推广与普及。

在这些地方找到我:知乎豆瓣微博
微信号:小鸿积极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