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辅导,鼓励“忘却”还是“存留”?――当代依恋理论的新视角
作者: 刘建鸿 / 5380次阅读 时间: 2010年5月05日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面对亲人的不幸离去,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帮助丧亲者?是劝说他尽可能地“忘却”与去世亲人有关的一切联系,还是劝慰他“亲人并没有离去,而在你我的心里”?丧亲者与去世亲人之间的心理联结是否无害甚至有益呢?
Az [Nd&V;s HRt0w V0  这是心理学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从事悲伤辅导的心理咨询师时常遇到的困惑。心理学空间k+q?4g/B%Hd
  传统上,人们总是鼓励丧亲者走出悲伤,尽快地融入现实生活中去。他们的理由很显然,丧亲者需要去接受亲人已经不在的现实,去尽早适应一个“不再有他”的“陌生”世界。然而也有心理学家认为,最理想的解决办法不是在心理上完全放弃。相反,他们认为,重新构筑与去世亲人之间的心理联结在一定程度有助于丧亲者恢复与他人的活动与联系。心理学空间k/c%x3Cs;~ \ ay
  最近,在刚刚出版的《心理学评论》上,荷兰Utrecht大学的心理学家Margaret Stroebe等人整合了以往的大量研究,提出应根据不同的依恋类型给予不同的悲伤辅导,为上述争论提供了一个新颖且颇为全面的解决方案。笔者拟用两期介绍他的主要理论和观点,也为悲伤辅导提供一个更具操作性的理论指导。心理学空间2s}+hM-d5g7t@W @d
  
3Z}D(s~yY?0  说来你也许不信,预测一个人在丧亲后的反应,居然要追溯到他出生后的最初几年……

依恋

*W4Kd#i0I0  依恋(attachment)是指婴儿从出生到三岁之间和照料者之间形成的一种温暖、亲密而持久的情感关系。一旦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婴儿乐于依偎在照料者(一般是母亲)身边,如果照料者离开,他们会探寻着、哭叫着召唤她回来。研究依恋的著名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认为,婴儿时期普遍存在的依恋现象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行为系统之一。通过依恋行为它让照料者随时留在婴儿身边,保护婴儿不受环境伤害。
3`&r k `4X"}7vJ0  然而依恋行为还不仅仅是保证婴儿的生理安全,鲍尔比在几十年的观察中发现,在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比如很难与别人建立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他相信正是孤儿成长过程中依恋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学空间\/dS0aT'a*ip L
  心理学家艾恩沃斯(Mary Ainsworth)应用“陌生情境测验”将婴儿区分为四种不同依恋类型。第一类是安全依恋型(secure),这一类人数最多,约占60%。他们与母亲分离时明显不安(担心、惦记等),母亲回来时主动迎接(热切地扑向母亲、要母亲抱等),与母亲亲热一会儿之后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耍;第二类是不安全-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这一类约占20%。 他们总是专注于玩具或周围环境事物,母亲离开时不哭不闹、无动于衷,母亲回来时似乎视而不见甚至回避,与母亲分离或重聚都表现得比较冷漠;第三类是不安全-矛盾型(insecure-ambivalent):他们表现为过份地“粘”着母亲,母亲离开时非常愤怒或十分消沉,母亲回来时却又行为矛盾,一下子哭着要母亲抱,真的要抱他了却又赌气似地“硬要”挣脱出来。与母亲重聚并不能使他们得到安慰并平静下来。这一类儿童约占10%。还有一类称为不安全-不规则型(insecure-disorganized): 他们时而表现为第二类,时而表现为第三类的情形,不太规则。后三种类型都称为不安全依恋型。心理学空间!V9z.jrb#d
  大量的跟踪研究表明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儿童成长到青少年后就表现出较多的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而安全型的儿童则更为和善,也更乐于与人交往,甚至在认知上也比不安全依恋型发展得更好。心理学空间$G"T?1nTZ n"q)S

依恋类型的形成及持久影响

*u7w-A"qf Q0  不同依恋类型是怎么形成的呢?除了和儿童自身的气质有一定关系之外,抚养者的气质特点及养育方式是最重要的因素。照料者如果对儿童冷漠、忽视,儿童则可能形成不安全-冷漠依恋类型,而照料者如果喜怒无常,婴儿无所适从,则较可能形成不安全-矛盾型。学者Kobak等人提出不安全-逃避型儿童发展出去活化策略(deactivating strategy),主动将注意从与依恋有关的信息上转开,尽可能地忽视那些痛苦线索,并试图超然于依恋经验之外。这样有助于个体忽视或减轻其自觉痛苦程度和对支持的需求。而不安全-矛盾性儿童则发展出超活化策略(hyperactivating strategy),他们似乎夸大那些引起痛苦的依恋线索,以便更多地唤起母亲对他们的关注。前者用冷漠来抵御照料者的忽视,后者用看似矛盾的哭闹来“抗议”照料者的忽视。不安全-不规则型儿童则由于照料方式的不稳定,所以也以较混乱的方式表现出不一致性来。心理学空间W-QY1UkA*T1Lt [
  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成人依恋研究,结果发现成人中有着与婴儿期几乎一一对应的依恋类型,各类型在人群中所占比率也几乎一样!这也许意味着依恋类型一旦形成,将终生受到影响而难于改变。这该如何解释呢?鲍尔比认为在依恋关系中,婴儿逐渐形成了一套“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也就是在婴儿头脑中无意识地表征了照料者和自我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基本的人际关系模型对世界和他人产生预期。表一列出了四种依恋类型的“内部工作模型”对自我和他人的表征。心理学空间d%^y$rB:F
表一、 四种依恋类型的“内部工作模型”对自我和他人的不同表征心理学空间$oF5v w.E | e Tu

心理学空间{#J%]n)]8sY\

p9^&_Hr%P0
 自我
他 人 ++ (安全型)+- (不安全-矛盾型)
-+ (不安全-冷漠型)-- (不安全-不规则型)

  一个得到悉心照料的安全型孩子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是父母是可靠的,能及时回应自己的任何要求,世界和他人也是安全的、没有威胁的。而不安全型的儿童可能产生3种不同的表征,分别对应于3种不安全依恋类型。不安全-冷漠型孩子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肯定自我价值但认为他人是不可靠、不安全的。不安全-矛盾型的儿童则肯定他人而否认自我的价值。不安全-不规则型则对他人和自我都不信任,没有什么能给他确定和安全感。 “内部工作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动化的、难于觉察的,有学者提出模型在婴儿期就已经神经环路化,因而在一生中难以改变。
Bi+B5UK0  也就是说,成人将很大程度上保留有婴儿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因而在面临丧亲事件时,不同的依恋类型将自然而然地有不同反应和表现。Margaret Stroebe提出悲伤辅导应以此为基础,因人而异地进行辅导。
X6e-yX#Y0LC0  丧亲事件中,不同的依恋类型的成人有何不同的表现?心理学家又提出了何种针对性的方案?笔者将在下一期的心灵探幽栏目中作进一步的介绍。心理学空间&gm!s3o }&j.sO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祭悼的形式与心理文化功能 说生说死
《说生说死》
悲伤辅导,鼓励“忘却”还是“存留”?――当代依恋理论的新视角(续)»

 刘建鸿

邮箱:liujianhong@gmail.com
曾用名:飞之鸿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曾在《心理科学进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译有《儿童心理创伤治疗》、《视读进化心理学》、《情绪:人性的历史》(第二译者)、《叙事治疗》。致力于积极教养的研究、推广与普及。

在这些地方找到我:知乎豆瓣微博
微信号:小鸿积极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