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镜子与建构
作者: 施琪嘉 / 7383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8日
标签: 建构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v;V5r2ck[O080年代末期,当德国人开始进入中国心理治疗学界,向大家演示德国人的心理治疗技术时,著名的家庭治疗师西蒙对一名病了许久,由家人陪同照顾的女孩说,好哇,您真是病得好哇!您应该继续病下去!在座的一些老专家大吃一惊,他们急忙确认,德国专家是否在一个严肃的场合开了一个不严肃的玩笑,或者,德国人根本就是昏了头或时差没调过来。而德国人很认真地说,我没开玩笑,我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回答让在座的很多中国医生很懵很受伤。

f(HC2JK!F4}-@0心理学空间)@ Qf6P&D ]2?'r

长期以来,我们接受的理念-“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在这里遭到了“建构”(construction),原来,疾病还可以用鼓励加重和维持的方式获得治愈的!

FP \`DrX\.\9a0

'F!_R~n9x+h0埃里克森是心理治疗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式人物,他年轻时曾患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有一段时间双下肢毫无感觉,也许这是他对帮助他人充满热情的重要动机来源。埃里克森写了不少有关青少年的心理治疗理论,对催眠治疗的实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他写出了很多重要的理论,但看他的治疗记录却显示出不出明显的理论套路,他的一个经典案例可作为用鼓励生病获得疗效的极好注解。

.XQX!m |#V7i0

%AZ1z.A5~h8xs!}0嗤,嗤,嗤: 一个15岁的女孩总是舔她的大拇指。她父母打电话给我,一直在哭泣。他们说这个孩子整天舔拇指,这让他们非常生气。她在学校巴士上舔拇指,巴士司机也很气愤。其他的孩子也是。老师也抱怨她舔拇指。他们已经告诉她,准备带她来看我。

s#o6ry N#D yz'GT0

}3Xbmxenp;MW'I0女孩进入我的办公室,很大声地舔拇指,像挑战一样。她的父母在另一个房间,所以听不到我和她的谈话。

N&\\ ~!`8OF\0

B+LW&^M.f/r9MQ Yn0……心理学空间sDo@)WY

Q\y(Hx7_IP|?0我会让你的父母保证不再评论你舔拇指的事。他们不会再因此说你。

ger7ZD sjJ0心理学空间8k6Vj w V@

所以,你上一个闹钟。今晚,晚餐以后,你坐在你爸爸旁边,舔二十分钟的拇指,发出嗤嗤的声音,让你的母亲洗盘子,她非常守规矩。她喜欢做缝纫。洗完盘子以后,她总会坐下来缝纫。你在你爸爸旁边呆了二十分钟以后,再到你妈妈旁边去坐着。看着钟,舔你的拇指DD嗤,嗤,嗤。心理学空间wG0f {:SQ|

.B g I2[Sl(sZ@^0我让你的父母都保证不评论你舔拇指。这样你就可以享受他们的痛苦了。而且他们什么都不能做。

B/h'U$AYU0

4`4|ZM~V Zq5h0至于巴士司机DD你一天只能见两次。你每天都会看见学校的同学。你在星期六和星期天不会看到巴士司机和学校同学。所以你向周围扩散就是了。现在,学生不喜欢那些特殊的男孩和女孩,所以使用你的舔拇指。每一次同学看见你的时候,你把你的拇指放到你的嘴里。并且嗤嗤的走开。每个学生都会不喜欢某个老师。现在不要再向其他的老师做无用的扩散。每一次你看见那个老师的时候,你把你的拇指放到嘴里,并且嗤嗤的走开。”

9h$M$@Hq+d0

x2H)c1Al1v([0gvB0不到一个月,她发现还有其它的事可以做。我让她的舔拇指变成了强制性的,而她不愿意被强制做任何事。

.dU(SRW_r&^0心理学空间-Iy#R#z~z7qioB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当我们的知识被颠覆,或者说被重新建构了(construction)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心理学空间"Qv;r&V6n]3|*ri n JQ

t [qZ6Y+L0什么是“我们的知识”?所有来的人有病,他们是病人,他们的症状需要被消除掉。建构后的知识为:来的人不一定有病,症状代表某种沟通的方式……。心理学空间h(z$I%}.^ uf)UE

w&HJ(~m0W0y0建构主义为后现代的重要理论,它强调对交互关系过程的理解。后现代家庭治疗师Harlene Anderson说:理解的过程就是把我们在他人水平上沁润的过程(the process of immersing ourselves in the other’s horizon, Anderson, 1997, p39)。建构理论对“知识”和“ 语言”进行再建构:所谓“知识”不是科学知识,也不是客观真理,而是社会知识和与个体经历相关的“局部知识”(local knowledge);语言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能够反应我们的内心,维特根斯坦甚至决绝地说“语言永远无法完全诠释我们的内心”。我曾与Harlene 交流,人们是否具备了精神病样的特点-总是质疑、总是允许思维飘逸、总是不那么抽象-才能获得后现代的真谛?她笑了,说,建构主义用于心理治疗正是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开始的。

JKy-OA+pf1YjY0

!E W1T\MP0对于精神病的症状,家庭不同的成员有着不同的“建构”,有时,你会惊奇“病人”症状精巧的象征意义,会从“病人”那儿获得很多“知识”。

lR1Y(i{0__:k[]0心理学空间 ]NX7gnA

埃里克森的时代还没有建构的概念,但埃里克森的临床实践显示,他就是一个后现代派的治疗师,是一个不折不扣建构主义者。一名母亲找到埃里克森,说她17岁的儿子脸上疯长粉刺,问埃里克森是否能够治疗,埃里克森说你儿子不需要来我这儿,你和你儿子去旅行,条件就是不带镜子,去一个没有镜子的地方。这位母亲带儿子去旅行,回来后说她儿子脸上的粉刺消失了。一般人都认为是青春期的激素催长了粉刺,而埃里克森对粉刺加以“建构”――是镜子、或者说是镜子中的影象导致了粉刺的生生不息,所以去掉镜子,就去掉了粉刺!

8wC8V/b)t$u/~0

+DIV @D.N0中国武功的最高境界为无门无派、无招无式。很多心理治疗的初学者容易问,您用了什么技术?或特别关注老师的理论学派并拼死捍卫之。心理学空间y%zV6{6yQW!n

心理学空间OF{ S L"~ tO)r

苏晓波曾写过一篇文章“成为病人”,他意识到治疗师的权威情结,建议我们要舍得放弃这个“权威形象”,“成为病人”就是要使我们能走入到来访者的内心,我们放弃了理论、放弃了心中的大师时,甚至连这种“成为病人”的情结也要放弃的时候,也许我们才能够和来访者一起构建一种属于双方的新的健康的历史。心理学空间9dXdOo8R

心理学空间Kf+d*o)S,Fs

施琪嘉,2008-08-25,武汉心理学空间.cug1U8hy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建构
«学而优则仕? 杂文
《杂文》
玫瑰为谁而送»

 施琪嘉

施琪嘉 教授
医学博士,中国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武汉市心理医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精神分析学组华中地区组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得德国对外学术交流基金(DAAD)留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及获得国家教委对外学术交流基金留学奥地利茵斯布鲁克(INNSBRUCK)大学。



微信公众号:人人江湖


施琪嘉老师的微课
微信扫码报名

创伤30讲



真正的疗愈,是内在小孩的成长




精神分析入门60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