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到事情应有的深度
作者: 荣伟玲 / 5718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8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o7F.b C o,^

够到事情应有的深度——荣伟玲
COoO]D^0——读李孟潮《身体是分析的本钱》有感
'xJ~ e#ix+F7@5~0
L$R%c[;sHW6z0孟潮君的文章我是熟悉的,无论是诗歌、小说、学术散文,还是一本正经的学术论文,只要能找到的,我都看过。有些憎其枯涩,匆匆浏览而过;有些则喜其严谨,反复推敲。无庸讳言,通过作品所关心的内容、写作手法、情绪基调、甚至篇幅长短,作者本身思想的流变和当前生活的感受,也可略窥一二。
/b!r.YM{{H0《身体是分析的本钱》,是孟潮君今年正经写的第一篇文字,长达一万八千字。能一气呵成写这样的文章,心理学界,大约也只有孟潮君一人罢了。
6qoudA0读到一万六的时候,我那一口气终于就接不上来,需停顿片刻,喝口水抽根烟什么的,才能继续。至少在这“一口气”上,就终于比不上孟潮君。
1G&|U8]+z0读罢两遍,良久兴叹!精神分析到近乎毫发必究的程度,超脱上升至宗教的高度,却又幽默嘲讽如此,在近乎病态的敏感细腻中,作者巧妙地平衡着天才般的和谐,孟潮君,终于从去年那种为理论所淹没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随感性的部分释放,带来了创造力的再度高涨。我为孟潮君欣悦!心理学空间Nl_"}PZ%\
文章开头便写道:心理学空间 T(UrB@X;N;gF
心理学空间(n q}(U:kB
据说,心理学空间A v@2R k9y{|
人可以对自己的心理撒谎,却永远无法欺骗自己的身体。心理学空间;k3EO'vm @#\,[
据说,心理学空间 f6t{g!J/z:tr4x
身体永远具有一颗忠实于真理的灵魂。
7Hz(iH6}0
.J]_\H+LO0我看到,心理学空间 ~%y-e0ER7u'f)R
一个纪录片上,一位领袖发表完慷慨激昂的演说心理学空间%zR:E&G t
然后,拿起一块手帕,慢慢地擦嘴。心理学空间g0{5q i\
检阅台前军队在斗志昂扬地前进、声彻云霄地欢呼,向元首致敬。心理学空间l6Oz3n)jb
而那位出身卑微的元首,身体在慢慢做着这个不雅的动作,心理学空间}s)s+a'{|.K)t K
慢慢的,一下一下地,从左到右地擦嘴。心理学空间7|6Y`#B `/up2m
身体出卖了他,泄露了那些宏大话语的秘密和宿命——这些史诗般壮丽的口号,必将被时间之手慢慢抹去,不留一些痕迹。
!D$CV"s$o'\!T7iV!p I0不过是一星两点的口角白色泡沫而已。就像战士们那看似健硕的身体,迟早要变成硝烟和粉尘。
-VTjl\_ o!d0心理学空间"bO:T;I)ZPk
文章就在这样的风格里开始,一种缓慢的讥讽在徐徐
x+}CY)x#U7i \"{0流淌……心理学空间&n]:b,Cu${w
心理学空间 B0g,oK^ u
噢,原来贴着理想的标志这块心田也可以种上性欲的稻谷,原来那块写着“自我”的牌子,也可以打个叉,写上“别人”两个字。
.R8by8[W8I#J[0据说领悟这一点,这些人就会发现自由的力量。
t5kk#a$o0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们需要躺下来,把自己的身体扔给那个软绵绵的、如同母亲怀抱的沙发。让他们的心泉以自由联想——自由联想,多么具有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色彩的词——的形式喷涌而出。
]ZG2Ag'F'V4z0身体躺下来,灵魂才可能站起来。
hg ]%eL:l-Fyv0就像必须让封建主义社会必须躺下来,资本主义社会才可以站立起来一样。
0rPV1u+\X Z0j0
U"Ly c)z0Yu4U#h x0可是,他讥讽的并不仅仅是别人,还包括他自己;他讥讽的并不是病人,而是整个人类的社会性特征和生物性特征的永恒冲突……心理学空间$R})z bb/X

m6o/\8])fk1N0孟潮君是医学出生,对医药学有了解,在熟悉德国精神分析理论框架的前提下,对拉康的理论也颇有心得,于是才有了以下这段:
4i0g(c5V%i0
Z2} KsA0精神科的病人最关心的问题是,“服药有什么副作用?”
8Yb{J!d4Q(nh0为什么不问药物的正作用呢?心理学空间3G A1ExJ5o&f5gNN
因为正作用对他们的灵魂不起作用,是的,药物会影响神经递质,但是那是对身体的作用。而不是对灵魂,灵魂关心的是,药物对我的生命有什么意义?
^;z8c7igZ1{-J0患者们关心的副作用,也就是权力利比多缺席的地方。心理学空间+Y{"N3nu/` S{ Cy
权力利比多在什么地方缺席?
+t)dK L.k5h cc7v0在权力利比多的中心!心理学空间8Irz"qb_2LR
也就是说,询问副作用的人,是一个需要靠近、整合死亡本能的人。
"Vf!f/k?ni0心理学空间 q m)u.k:b
正因为作者才华横溢,文章反令我感到遗憾。憾由何生?——文章没达到作者应有的思想深度!如上一段,讨论权利力比多的缺席,和病人无意识里死本能和生本能的冲突(症状欲望底下的死本能和治愈欲望底下的生本能冲突),本来是可以再深入下去的,但作者却霍然而止,开始下一小节。心理学空间:y }.{?rW-f
文章共有九个小节,讨论的面很广,包括有超我意识和本我无意识的冲突,虚无和意义的挣扎,物质生活和灵魂生活的悖论等等,每个小节都可以写一万八千字,但这样艰深的命题,作者却只分给每个小节两千字——仿佛广博,其实是东一锄头西一棒。心理学空间.]&V[ u/SQn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问作者。
Y9jn? Ht0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苦苦质问自己!心理学空间.w_.t:W MS]P'|
文章总是达不到应有的深度——这也正是我自身的问题。
`zw bac_W K0心理学空间K h)_V4Fn|6q(s
想来想去,无非以下几点:心理学空间6xj? m2~9zZud|
心理学空间 a6L x&dL#lS$a'W
一、 尚在做好承担阴影的准备中心理学空间'GYL"p"c`"eL@:|1h&h
作为受到精神分析理论熏陶的作者,应该比常人更深刻地观察到人性的阴影。作者的问题,在于有一种对自身的理想化。这种理想化底下,埋藏着一颗真正天真的灵魂。因为对完美的,精神性的东西,有着根深蒂固的迷恋,所以不忍、不愿看到世界固有的,无法抹杀的阴暗和缺憾。如果物质世界不能让我满意,我就转而寻找精神世界;如果他人不能让我感受到完美,我就在自身培养完美。
%c `/AQc LB0Perfect!灵魂苦苦地追寻它并不具有的东西。它从另一个世界来,还带着那个理想国的回忆——关于伊甸园的回忆,关于人没有犯罪以前的回忆。在这个伤痕累累的现实世界中,注定要失落的幻想,仍然苦苦折磨着这些追寻精神纯洁的人们!
8h:A Q"`6A-er0但是,真实的地狱高于虚假的天堂!如果我们无法以其绝望的悲哀,执着地凝视内心深处的淤泥——那些混乱、挣扎、贪婪,凝视那些可怕的荒诞的欲望,我们就会成为现实世界里人见人爱的正人君子,以及灵魂世界里的懦夫和撒谎者,成为埋葬自性化可能的掘墓人!心理学空间Tfd8|NIp
作者有其敢于面对真实的一面,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达到这样的深度;但作者又仍是为Perfect所桎梏的灵魂,他的内心,为虚空的绝望而发抖……
-WCk0aPc J'\0存在!我存在吗?我会丧失吗?他苦苦地追问,嗫喏着不敢去承担绝望,因逃避着死本能,而让与死本能紧密连接的生本能未被完全地激发,内心的巨人仍在酝酿,仍在等待……
`9DT*Ozg;w,[Vn0他会说,我知道阴影在那里,我说了它在那里。但是,我却不敢凑上前去,看个究竟!即使我看了,我也不敢对着世界说,我看到了些什么。因为我害怕这个世界会因我说出了关于人性和人生如此可怕的真话而唾弃我!心理学空间]{ Kz"G0Tz(]+f4f
作者喜欢米兰昆德拉,他还喜欢福柯。当然,他也喜欢弗洛伊德。为什么呢?喜其抵达真实的深刻。另外,这些人的成就已经获得证明。有一点我们不能忘记,当弗洛伊德写出《性学三论》的时候,整个欧洲如何地漫骂他是个流氓!但他坚信自己说出了的,是人性的真相——不那么乐观,不那么美好,但是真实。心理学空间?{"E"^,w:iE,S
他做好了被现时世界反对的准备。而作者,还在此准备当中……
r7QWvJ%v%w.nh0当然,我们这个时代,性,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每个时代都有它不愿去面对的阴影,我们这个时代的阴影是什么?是恒久的虚空感,是物质世界充斥着的灵魂匮乏,是快餐性文化和粗糙的情感,是意志力的丧失和绝望,是因为要排斥这种意义的虚空,所带来的人性中的破坏性。
-y3E0DE&B:Xz0我们要么破坏别人,要么破坏自己,要么既破坏别人又破坏自己!除了破坏,我们几乎没找到其他建立意义的方式——这就是现代人的悲哀。心理学空间q6L4S.y e f%L0ax
我说出事情的真相了吗?远远没有!
#z)H\D0Z U]0我仍在酝酿、仍在等待!心理学空间`+QX QM},n
酝酿什么?等待什么?酝酿和等待终于有一天,有人能冲破重重的桎梏,在内心深处获得这飞翔的自由,于世界的高处发出真实的呐喊——抛弃一切挡住视野的东西——他人的看法、伦理道德观的限制、虚伪的美丽假设、和对于世界和自己的理想化、美化的防御方式——获得真正自由自在的创造力!
2QPK$y!MN6Uwf\*@ YO0以大无畏的勇气承担绝望的真实,这也是我一直对作者寄予的期待!
/Ze!F(v:z_r0心理学空间/m(RYi:|VK
二、 力比多需要从自身封闭状态中得到释放
b L ]5Cs h7B0学精神分析的人,总不可避免地有着超过常人的自恋。自恋不仅仅带来对自身的理想化,还带来更为严重的限制——视野的局限性,即力比多封闭在自身。
$`CA+\} M0如果我们拒绝去接受自身的阴影,也必然带来无法接纳他人和世界的阴影。由于他人和世界具有我们不能承担的不确定性,只能转而试图控制自身。作者的目光没有获得应有的高度,我认为是因为,他逃避了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真诚关怀。对于作者来说,似乎他者的存在只是为了研究理论的便宜,理论是目的,活生生的人反而成了工具。心理学空间1C(r!`5Y6x(j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思想之所以具备价值,是因为对他者,对社会具备价值。价值并不是关起门来自己赋予的,而要看它对他者、对人群有多大的价值。如果我们丧失了对他者发自内心深切的关怀,我们也就将丧失自我人生的一切价值感和意义感。
S'b#|{;Z!x4m0如果治疗师以为通过知识的累积和自我修炼,可以“众人昏昏,唯我察察”;如果治疗师认为自己作为个体,可以独自抵达高处,那么极大的孤独感和虚无感就有可能向我们席卷而来。
?r\x6P O0f @0随着治疗师本身心理能量的进一步提高,冥冥中的某种守衡定律必将倾向于让治疗师的容器,吸纳更多的疾病、冲突或阴影进来,并予以消弭。否则,治疗师增大了的容器反而有可能变成无着无落的虚空,象练自伤拳一样,段数越高,对自己的伤害越大。心理学空间4Ct)vW$N\8Y
小乘佛教最让我感到不满意的部分,就是没有为“众生可以成佛”这个概念做出谦卑的解释。如果成佛是指让众生踩在我泥土般卑微的身上,舍身成为众生的桥梁,那么这是好的宗教。如果成佛是让人产生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狂妄,那么就意味着,人,篡夺了神的位置,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天赋只是用来获取属于自己的荣誉,我们就将象尼采一样,天才走向疯狂。
4WH6bv+C6N ?B8`0如果不能基于对他者的真爱,产生对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作者的天赋和才华必将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
-]v6YNJ_rA9MH0心理学空间;jyPL`'ig9s.oj
三、 超越理论、超越父亲
:x~G k Gh.r3J0作者一直是心理学界搞理论研究最为入迷的,在此领域,亦有一些成就。理论、书本,它象征着父亲,而且是一个理想化了的父亲,代表着正直、公义、真理等。有些时候,理论和书本简直就是上帝的化身,而人们也不知不觉对书本产生了迷信。
4n0G],Y T&u,Vp0这个认同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少在某一阶段是有很大好处的。因为理论和书本都可以让我们超越自身肉体所局限的小环境,超越我们的家庭和家族意识,而向广遨的知识海洋里汲取自性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因而这个过程对个体成长的需要来说是无法取代的。
\&DXE+FX(rc(^8g0但,人类心灵发展的需要始终是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过去对我们来讲重要的认同方式,也许正是今天最大的阻碍。
Iw cj/[7F z^2E%~0自我认同和他认同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他认同是基于适应环境的需要,而自我认同虽然也不可避免地在本质上是他认同,但它是基于自性化的需要。
%S0] As h:x0使我感到高兴的是,作者似乎已经开始为自己未能产生突破感到沮丧。这种沮丧的底下,酝酿和累积着反拨的能量。正如所有的“有”都是从“无”当中产生的一样,彷徨的虚无感之后,必定滋生新的思想力量。如果孟潮君一直满足于整理前人的思想,那也就不是我所认识的,具备高度自我反省能力的孟潮君了。心理学空间J"o,bE}-Bd

'wCf7UEQw Y;Z#\*Z.c0破题:
j)J+Bx `1AWV0身体是分析的本钱,是因为身体有欲望,而欲望永远在冲突中。没有身体和欲望的限制,就没有疾病,无所谓治疗,当然也就没有了精神分析。所以,身体是分析的本钱,身体提醒了我们灵魂受到了不可扼杀之肉体欲望的限制。事实上,身体也提醒了我们,我们无法成神的事实。
4NQsK(x}0如果我们想成为神,那么发现身体,就是发现绝望。如果我们去除了自我理想化,不再希求成佛成圣,则发现身体的过程,就是发现精神分析的过程,发现心理的过程。心理学空间;Uo;| uD9Qt$`w
孟潮君喜爱在学术性文章的前后都附上一首古诗,诗的内容常常是他这段时间里心情的写照。在这篇文章里,他引用的是这样一首:心理学空间n{ b2ssh

"M[3~+R+y8[ `0冻云著地静无风。簌蔌坠遥空。心理学空间5~^yf1X1e
无限人间险秽,一时为尔包容。
9w'[9l(gL)YR_$I2ea0
*p*v0d ^-o zU ]I0这本是心理治疗师的容器修炼后至高的境界。可惜,下面的几句是这样的:心理学空间7P"v*X!l U
心理学空间F9OL&mGa7u&Lg4v
凭高试望,楼台改观,山径迷踪。
@3n;[fJl1ID^0唯有碧江千里,依然不住流东。
+f pP7g)l'Y7zN_AJ0心理学空间#^bxDw
修炼到这样的境界后,带来的,却是更加惆怅与虚无!因着这样的迷惘,作者仍在徘徊,没有让这篇文章和他自己,够到事情应有的深度。
.G7}5N"{lkeio0于是,我希望改成这样:心理学空间:n&h9DMM Z+i
心理学空间3f y ZK3u1B!u"~
登临万里,心怀太极,何惧迷踪?心理学空间"j3c1^y;v1xg
化作润泽春雨,注海顺势流东!
q&p6M-b~z;x0
q {W-DDs,Je0后记:心理学空间 jN6U;Fy)_4^/}
心理学空间Al+R}w
写完此篇,曲指算来,初识作者于中德班,差不多已有十八个月了。十八个月,也正是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婴儿开始脱离原始自恋心态,发现他者存在,挫折中滋生思想的时期。
5T {$D w3D ht2_G0十八个月里,我对作者的文章,批评多,赞赏少,苛责太过。心理学空间^ J$x c Z
关之切,责之深,投射之严重,还望孟潮君海涵!
6zOu n l M}Fm/c6_n0心理学空间 {S5L1}2y&dxV%l
荣伟玲
UTC2imK0
eQ$ob n1QH:y7Fmj02006-2-18
xQd*AJ ~GI&k0

0[1x9jS[)M+z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阳光心理诊所》 荣伟玲
《荣伟玲》
性的困惑与救赎»

 荣伟玲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硕士研究生,德中精神分析连续培训班成员。历任重庆荣格心理咨询所心理咨询技术总督导、成都博时心理110咨询中心主任、成都心理咨询师联合会会长等职,有多年从业经历,是国内较早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型心理治疗师。研究方向为宗教哲学心理学。http://blog.sina.com.cn/weiyinj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