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你不知道的自己》书摘及其书评
作者: 曾奇峰 / 49394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8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s'q7g&` r2x~g9~0身处不断变化的时代,社会发展的压力使人们越来越难以找到自我焦虑、烦躁、愤怒、失落、紧张、恐惧等情绪在无形中蔓延,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日渐渐凸显,这已经成为困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主要问题。如何摆脱焦虑、烦躁、愤怒、失落、紧张、恐惧的心理问题,如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心理医生对你说丛书》将会告诉你,你不需要一定是他们的咨客,只要阅读资深治疗师所写的手记、随笔、杂文和小说,你就能得到你想要得到的健康身心,本书是其中的一册。

z+Cp7U-R H!?z@:dy0

5[h"o:U[ \2oD,R0心理学空间H}EMJ
心理学空间6tnfC5|YB

心理学空间8cc;qI IR

言说及其不可----文集自序心理学空间V"d5c OuXZ }e

y&aO1ETN5j0大凡什么事物到了最高境界,都多少会有点不可言说的特性。艺术如此,习禅如此,心理治疗也是如此。

]Rs/t|uF:B0

"x2]2?,o4IG sdd6L0言说之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被言说的内容过于庞大和复杂,你不可能将其全部说完,也不可能全部都说清楚。经常的情形是,你说出来的内容远远小于没说出来的,或者说出来一部分后便造成了对整体的扭曲和误解。盲人摸象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学空间(q0oG A"RD@

心理学空间 u"s!bgp

言说之难的第二个原因是表达方式的局限。如果仅仅是用语言和文字,的确有太多的东西是无法表达的。语言和文字是高度抽象的东西,它们在是言说者的工具的同时,又是被言说的对象,所以它们经常“假公济私”,在言说其他事物的时候全无顾忌地表现自己。至少我本人就是语言文字的这一特性的受害者之一,我常常对一篇文章的内容不太感兴趣,而对文章是怎么写的感兴趣;不管一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如果它的文字不好,我就不会喜欢。

[DhG$L1}3w?&k;M9[0心理学空间},N|7g3Y

所以为了不破坏被言说的事物的整体感,也为了防止言说工具搞鬼,很多人都反对言说。这是人类因噎废食的又一证据,是精神分析所谓抑制的自我防御机制表现形式之一,不言说是为了避免言说之后的自责和焦虑。心理学空间h-?4NJT ^d9i5Z

心理学空间1w2E3E-NU`5u6?;o

人是关系的动物。每个人都被关系制造,同时又是关系的一个环节。不言说简直有否认人作为人而存在的特性的嫌疑。不管是人还是人所体验到的任何东西,如果不置于言说的场景中,那它就是孤立的,而且也是没有价值的。

t2SM:e.a2xi%y0心理学空间N'z]RQi#t1t

每个人都需要把心灵内的东西向外界或者在关系中呈现,所以我们必须言说。言说的意义并不在于完整和清晰,而在于言说本身。言说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言说的现在进行时,就是生命本身的现在进行时。

H.if#qGJ%R0心理学空间K(b(gu*U:o3rwI}Z

Bion说,根本就没有被称为你、我、他的个体的存在,有的只是他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就是言说。那些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言说的人,如失语者或文盲,他们一样地可以言说,用图画、歌唱、音乐或者哭泣,向别人表达他们内心的爱恨情仇。

q va{j/L0

AZ,_E4a1U)f+p:O0实际上,就广义的言说而言,一个人根本无法不言说,他活着就是言说,以语言的方式,或者以其他任何可能的方式。比如他的眼神、表情、姿势,他的习惯、爱好、个性,以及他的爱情、婚姻、事业甚至疾病,都无一不在言说着他的内心。“桃李无言,下自成蹊”,那是因为桃李用它们的色泽和丰满言说了美味,便吸引了很多的人前往。心理学空间D]F{S |(k"x

QJ;] a L*i;}[0世界因为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言说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变得丰富和有趣。很难想象,如果人人都以不可言说的高深态度处世,这世界会是什么样子。那大概是一个荒凉孤独的世界,每个人都像一个孤岛,而且中间没有海水相连。心理学空间8m^'cpw,?!G

FUK K[Rja0这个文集,是十年来我本人“言说”的产物。总共约20万字。对一个曾经有过当作家的梦想的人来说,这个数字不会带来丝毫的欣喜,能够不羞愧已经很不错了。心理学空间wVz"LY;fi

心理学空间%lL4c D-\)Q-e0f'?

集子言说的内容,几乎都跟我的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关。当然,你可以认为,一切涉及到人的事情,都会跟我的专业有关。这个专业的确是一个“管得宽”的专业。

:gnc,uq^ p:R0心理学空间 _|tU U_%K v

言说的方式,相信多少有点“曾氏风格”。一位朋友在网上看到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感觉到有这样的风格,发给我看,问是不是我写的。我看了以后发现那就是我写的。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言说方式,也许是一个人一生的任务。但是,风格的形成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成熟的风格会使你在言说特定内容时得心应手;而另一方面,固定的风格也会制造言说的死角,让你永远地忽略掉曾经忽略的东西而不自觉。

8wWKh_%eb0

/b7vi(lu:w6wC0又一次想到盲人摸象的故事。觉得自己就好像摸到了大象的尾巴的那个盲人一样,高喊着大象像一条蛇。我们曾经认为这是错的,但我们现在可以认为这部分地对了,只是不全对而已。没有人全对,明眼人也不会全对,比如大象皮肤之下的脏器的独特结构,明眼人也不一定会清楚。也许只有说大象像大象才全对,但这等于没说。心理学空间T+S SV$T%o!p Mt

&klP0I4j"P;[0l0摸到了、言说了大象尾巴,下一步就是摸它的身子、腿、头和牙。就这样摸索着、言说着,生命就慢慢地走到了注定要去的远方。最让人欣喜的,是一路上还有许多的言说者同行,从他们的言说中,我知道了我没有摸到的部分可能是什么样子,而更重要的是,这让我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心理学空间~\z2{&^M~

\%u+xw!m#s'Rv02005年9月25日 武汉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2345678910
«《精神分析简介》序--简洁的力量 书序
《书序》
大 悲 无 泪——评方方的新作《风中黄叶》»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