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非自杀性自伤
作者: 凯文·莱曼 / 1123次阅读 时间: 2024年2月25日
来源: 《与青春期和解》
自残:非自杀性自伤 作 者:凯文·莱曼
出 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3-10
书 号:9787115624024
原 价:¥89.80元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心理学空间7Q&Nn[XL
梅奥诊所(一家美国知名医疗机构)是这样定义自残:心理学空间(u5t3j si%V+T7o/G
这是一种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比如割伤或灼伤自己。这并不是一种自杀企图,而是在应对情感上的痛苦、强烈的愤怒和挫折感时的一种不当方式。虽然自残可能会让个体的紧张感得到缓解并获得平静感,但随之而来的通常是内疚和羞愧,以及痛苦情绪的回归。自残也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甚至致命的伤害。

BYJzETq!K0那怎么才能知道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问题呢?按照梅奥诊所的说法,要注意以下这些蛛丝马迹:心理学空间L,y8n)c%HtEL

*}k+kQq [0

W sNHs'r+Y0
  • 疤痕,如烧伤或割伤;
  • 新鲜的割伤、抓伤、瘀伤或其他伤口;
  • 骨折;
  • 随身携带锋利的物品(如剃须刀、小刀);
  • 大部分时间都一个人待着;
  • 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 一直穿长袖或长裤,即使是在炎热的天气里;
  • 经常说遇到了事故或灾祸。
心理学空间*MgjEo8j

!w$Qn1B;Vi a(\0

q$J*[h]0心理学空间?E.[l Q,GR
心理学空间EOM }o#_

心理学空间k9j-u'F4tqg$b

如果一个孩子正在处理过去的创伤,或正面对日常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他可能会采用割伤自己或其他自残方法来应对。这可能会暂时让他感觉好一点,仿佛能让他再次掌控生活一样,但痛苦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形成恶性循环。

s;?S |$|#R0

c k:](y7Ky cg0有自残行为的孩子将此作为一种重新掌控生活的方式。心理学空间DpG"q2E3DZ

心理学空间N `#Weq[

有自残行为的孩子经常想要停止这么做,却又不知该如何停止。除非有人帮助他们了解为什么想伤害自己,帮助他们学会用健康的方式应对压力,并找到合适的资源帮助他们,否则靠他们自己是停不下来的。做出割伤行为的孩子通常会被归入“自杀营”,但大多数割伤自己的孩子只是将此作为一种重新掌控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寻死的方式。他们通常用这种方法处理强烈的情绪,隐藏情感上的痛苦(这样他们就可以只专注于身体上的痛苦),控制自己的身体或者惩罚自己,而且他们通常会偷偷地做这件事而不像那些为了引起注意试图自杀的孩子。

?6O Gft ^/xH:|0心理学空间qR'@"Fo3m

注意,大多数40多岁的人不会做这种自残行为。这种割伤自己的行为是青少年特有的。为什么?因为青少年体验到的情绪往往是大起大落的。那些割伤自己的孩子通常有抑郁倾向,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独自待在房间里。他们觉得自己无法控制生活中的任何事情。这些孩子迫切需要有人和他们说说话,即使他们不擅长维系人际关系。他们对自己的愤怒是指向内心的。心理学空间[v,_Q7W j

心理学空间{;l_c/S3_-y"q

父母通常会把很多事情归为“阶段性”而一笔带过。他们会说:“哦,这只是他正在经历的一个阶段而已。”但自残不是一个阶段。像神经性厌食症和暴食症一样,割伤以及其他自残行为是非常严重的。它的出现是源于深层次的心理或情感原因。心理学空间)` S F,a yKn

心理学空间%Z4n#dfscpP?p

如果有一头大象正坐在你家客厅的沙发上,你是会径直走过,假装它不存在,还是会挨着大象坐在沙发上,问它为什么在那里,发生了什么?心理学空间-{ r#F%^~o~8Q"] k

]$qauB+b7` nVl9Zq0如果你的孩子有割伤自己的行为,这并不代表你是一名失败的家长。但这是一个警钟,它告诉你孩子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情,他需要帮助。现在是时候为你的儿子或女儿寻求专业帮助了。

VD5s&D*|XR/}0

N7HK~k\7X9s\$_9I0应对之策:不要逃避。心理学空间:M'tWl:Q+e:c M^;Ly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自伤行为的精神分析解析 非自杀性自伤(NSSI)及其预防
《非自杀性自伤(NSSI)及其预防》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