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与成就感
作者: 曾奇峰 / 9516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8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4AT'xb-s N0 
,w:FV#``TSV F,E:UR)i0 疼 痛 感 与 成 就 感
0{ H(XI4Yq0 曾奇峰心理学空间 @ UAla^X7p&?!@
 
4{r&Xp1|0 女儿一岁左右的时候,能辨认出家里的几个大的物品,如冰箱、微波炉等。每次她指认对了那些物品时,我们都会用掌声和欢呼声来赞扬她和鼓励她,她也会因此高兴得嘿嘿直笑甚至手舞足蹈。她还能扶着硬物慢慢地走路。学走路肯定是要摔跤的,摔痛了就哭是紧接着的一个必然程序。每当此时,我和她妈总会抱着她百般劝慰,但效果不太好。她总要哭上好几分钟才能慢慢停止。
[+`+fQU z0 有一次,她又摔跤以后大哭,我抱起她来,突然灵机一动,问她:微波炉呢?她立即停止了哭泣,目光四处寻找,然后抬起手准确地指出了微波炉的所在,同时还发出“嗯、嗯” 的声音,相当于我们说“那里、那里” 。在从我的表情中得到了肯定之后,她得意地笑了,那种和着泪水的灿烂的笑容让我心疼无比也惊喜无比。她是忍着痛来完成任务的!而且,摔倒以后又岂止是疼痛而已!肯定还伴有恐惧、紧张、烦躁等负性情绪。但是,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却不仅可以使她能够忍受住疼痛,还可以使她的心情迅速地变好!
&v }T.TtQ9HN0 我一向认为,疼痛感和成就感相比,前者更为本质一些,因为人首先是生物性的存在,然后才是社会性的存在。但女儿的表现却证明这种看法不一定正确。一岁的孩子还没有学会撒谎,她可以向我们展示更多的人性的真实。
cm'oe7b7Bfa0 由此想到战场上的英雄们,受了重伤还将最后的子弹射向敌人,或者引爆最后一个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对他们而言,完成了任务的成就感的重要性不仅超过了疼痛,而且超过了生命本身。心理学空间x1X}1V0D/D&{Oc)|[
躯体的疼痛可以用成就感来减轻,心灵的痛楚也是如此。劳作和劳作以后的收获,除了物质的以外,还有无法测量的精神的。对很多人来说,后者可能更有价值。
LG1jWk7d n0 当我们烦恼的时候,做一点能很快获得结果的容易的事,并充分享受由此带来的小的成就感,也许是对抗烦恼的一剂良药。心理学空间3I hN NC_/Ove
有人说,烦恼即人生。如果这句话是对的,如果人们还有可能使人生变得不那么烦恼,那就需要把人生的路从起点到终点用大大小小的成就的果实铺满。因为,对人而言,成就感可以比身体的疼痛感和一切负性情绪都更本质一些。心理学空间\3WE,B3sk+n
不必怀疑。因为这有一岁的孩子为证。 心理学空间;[%f2xe"_4z|'C/h/T&H
2000/10/1 
~UzO)k^[0  心理学空间 X@Y%o?%pju

New Roman"">有一次,她又摔跤以后大哭,我抱起她来,突然灵机一动,问她:微波炉呢?她立即停止了哭泣,目光四处寻找,然后抬起手准确地指出了微波炉的所在,同时还发出“嗯、嗯” 的声音,相当于我们说“那里、那里” 。在从我的表情中得到了肯定之后,她得意地笑了,那种和着泪水的灿烂的笑容让我心疼无比也惊喜无比。她是忍着痛来完成任务的!而且,摔倒以后又岂止是疼痛而已!肯定还伴有恐惧、紧张、烦躁等负性情绪。但是,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却不仅可以使她能够忍受住疼痛,还可以使她的心情迅速地变好!心理学空间5M uO%Dh*M

我一向认为,疼痛感和成就感相比,前者更为本质一些,因为人首先是生物性的存在,然后才是社会性的存在。但女儿的表现却证明这种看法不一定正确。一岁的孩子还没有学会撒谎,她可以向我们展示更多的人性的真实。

6S;W)x3u-s0

由此想到战场上的英雄们,受了重伤还将最后的子弹射向敌人,或者引爆最后一个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对他们而言,完成了任务的成就感的重要性不仅超过了疼痛,而且超过了生命本身。

0oR!Q"Me&]Ib0

躯体的疼痛可以用成就感来减轻,心灵的痛楚也是如此。劳作和劳作以后的收获,除了物质的以外,还有无法测量的精神的。对很多人来说,后者可能更有价值。心理学空间X Bi dI~c

当我们烦恼的时候,做一点能很快获得结果的容易的事,并充分享受由此带来的小的成就感,也许是对抗烦恼的一剂良药。

vR*O8cTd0

有人说,烦恼即人生。如果这句话是对的,如果人们还有可能使人生变得不那么烦恼,那就需要把人生的路从起点到终点用大大小小的成就的果实铺满。因为,对人而言,成就感可以比身体的疼痛感和一切负性情绪都更本质一些。

(Ds#\ yj3qa#N$QF0

不必怀疑。因为这有一岁的孩子为证。 心理学空间3p{#l&B?6E/U(fO

2000/10/1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外表与内心 曾奇峰
《曾奇峰》
他和他们»

 曾奇峰

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曾在德国精神卫生机构进修两年。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1988年)。中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学组副组长、华中地区组长,德中心理治疗院(在德国注册的机构)中方委员之一,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精神医学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QQ:3046521800
电话:027-85308050
微信私号:zqfxl2014
微信公号:zqfxl2013
微博:http://weibo.com/u/2301865564


曾奇峰心理咨询中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