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型父母的20种表现
作者: mints 编译 / 6887次阅读 时间: 2022年9月12日
标签: 心理控制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父母往往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对孩子加以管控。
心理学空间6@F-|8v)R3I

拥有独立的自主权和控制感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然而,现实中有很多父母会控制自己的子女,他们期望子女实现自己的未曾满足的愿望,甚至有心理问题的父母想方设法控制、虐待孩子。心理学空间R w1td4A2{3U"P-\P

心理学空间%l}M Y1GJ

长久以往,这样的孩子会认为自己不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命运由其他人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这种无助感普遍来自于控制型父母的影响。心理学空间S-sh,C u~ Q!n0W

心理学空间X7`2[8^*q&N+h!Y.os

心理学空间 Rt5db [K{-E

w}C[.f0

-s,HZHgQW N A0

|Ms]H(]^;W0

;K#E0h0M5y4?CM0父母控制的类型心理学空间w])i1o5j(Jq

u*Eg6hJ1O.N0父母控制有两种类型——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心理学空间~@)c|#w5t

2vti?9[/i#x0行为控制

;b2K6aPf0心理学空间qM9\Ld6W2K4Z&@w

行为控制(Behavioral control )是指监督和管理儿童的行为。这些父母在管教孩子时,会监控他们的行踪,监督他们的社交生活——孩子和谁交往,是不是一些他们认为的“狐朋狗友”。

"Rt%Z`7GS0心理学空间Vd;mo2b2J%b[jI

行为控制旨在规范儿童的行为以符合家庭或社会规范。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自主和监管都是必不可少的。

/U;\4oR)k4g0

|*j.~ c7w8}0自主权允许孩子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发展出独立的身份认同。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就要开始为成年期做准备,这种独立的过程在青春期尤为重要。

ahXeKY0心理学空间],oeXsK"x?+eG

同时,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框架,以便让孩子学会抑制自己的破坏性行为,并从事社会可接受的行为。对于促进有利的人格发展而言,这样的行为框架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空间Us"[GX#o

)Izd3h)SNl0在某种程度上,旨在监控、教导和规范适当的行为的行为控制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父母过度控制孩子行为的每一个细节时,他们就会变得和控制欲强的父母一样,开始控制比他们跟弱小的人。

6Vs"y.w1F]0心理学空间[1|Y~K#m zmA

心理控制心理学空间YmK8m:l&Ur

心理学空间!|JS)G ^ZF

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 control)是指父母侵入了儿童的情绪和心理发展。控制型父母不会对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做出反应。他们限制、扼杀和操纵孩子的心理体验。他们也扼杀了孩子体验情绪的能力,当孩子的内心的情绪枯萎成为一片荒漠之后,这样的孩子失去了独立表达情绪的能力。心理学空间.f/p(ca Cb:{R$l

心理学空间(T7\O'Aa.s2\!fP|2b

这些控制型父母通过表现出失望、不赞成和羞辱,让孩子感到内疚、撤回自己的关爱等方式控制孩子的心理。控制型父母通过亲子关系来操纵孩子的感受、观念或想法。此外,他们希望让孩子在情感上长久依赖父母,并且纠缠不清。心理学空间2I6T#m.Fu dSa

~(D _8i5AU&Mx0心理学空间)sQ*\ hr ~

``5P1j)fh/Z`*Rv_Io0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心理控制的是侵入性的、过度保护的、占有欲的、指示性的和通过内疚来控制的。心理学空间F"x,`rw Q'rz!M

心理学空间3k;@M yh p

根据控制型父母使用的各种措施,可以发现,父母通过以下两个方向实现对孩子心理的操控:

{ O y_/O0wL6R M0心理学空间Dr;k{3mZi DZ}

内部控制(internally controlling):心理控制通常是通过微妙的、非语言的暗示来实现的。这些父母主要诉诸于孩子内心的力量和规则,例如,父母会激起孩子的羞耻感和内疚感。由于控制是更内在的、隐蔽的和不明显的,所以大多数心理控制措施都是通过内部控制进行的,因此,心理控制并不总是内部控制,除此之外,还有

,}l8qI(W'|P&P0心理学空间nF?N#Xe3Kx

外部控制(Externally controlling):外部控制的养育方式是以公开的方式进行的。喊、打、惩罚和奖励是用外部突发事件胁迫孩子的常用策略。一些父母会通过人身攻击或反复无常的情绪行为控制孩子,例如,不断地额在照顾孩子和攻击孩子之间交替。苛刻的养育方式、直升机的养育方式、严格的养育方式都是外部控型养育方式。所有这些养育方式都是专制的养育方式。心理学空间(d0fo'@)q

~p~"hk)Q0心理学空间,Fe!_#A@E p

Knc-XB8Rh*p"L;F0心理学空间~ U"HGX5A)r7cS,T

V&c^M%zT4w(W0心理学空间8kS g{-I)YF

心理学空间 d \[}9j

心理学空间e;Q+j~8pma

控制型父母的表现

yuk}'R_X)j0心理学空间l;H iuc+dm(A

父母是否在控制取决于几个因素的组合:心理学空间0I ~4@0kg

心理学空间dJn-d:QlX

■ 控制类型(行为与心理)心理学空间;]S AlM2g A

心理学空间2dm"u*f.Q;E{&}

■ 控制方式(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

4XY FKZ|\]D&c0心理学空间#}5y y8`O!S

■ 控制水平(中等 vs 高)

7tIYKw'K.Z0心理学空间.Px$sN!L7pu,P-]

■ 孩子的气质(孩子是否认为父母是控制者)

)D!J"C%]"q6|%lr0心理学空间G/w5vN R:T(Q0L

尽管辨别控制行为有很多的维度,但仍有一些认为是“大家都在做”的育儿方法也是控制性的。以下,就是控制型父母的20个迹象:

#Q!u)}xev%F1i0

V0p(Mc~g'{&Re01、要求盲从和从众

l-eR!S1Xwnf a/b(\0心理学空间2T$F4V|;s g j/k

2、不让孩子参与决、或质疑父母的决定心理学空间0FF;k9[G"`

6o] a.Zj6@Mf03、不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c@8F9qc t7Al0心理学空间;Y.k^%l4d|p'mh

4、不鼓励选择或独立心理学空间wT.Hh I

心理学空间o8X\`H!cwi

5、决定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学空间7g ]1O^r#X/`)I M5J5T

D bv v#u,m"N;K"wP`06、在孩子没有要求的时候,“帮助”孩子

OJuZ!b |3^0心理学空间9q Jk\(xIM*d

7、使用诸如“因为我就是这么说的”之类的言词来管教心理学空间#n"t Ip,hY+?P7y'F

(?#^\E*F|[$v.SH08、坚信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别插嘴

|]u @+?0心理学空间C{nQd[P G4g{0]

9、操纵和利用亲子关系,例如,内疚诱导或撤回自己的关爱心理学空间6?%?A,F\^

sOi$n!Z3G&k O7w010、通过惩罚和胁迫进行纪律处分

:n"~0m4OU;x0

g&K#G7G4X.T#A0M011、使用消极的、充满情感的表达和批评,例如失望和羞耻心理学空间3E6K H^(_/`O4wA-S[

心理学空间{me{[:IU

12、对孩子做出的所有选择进行批评

r@|1mY _ Ps0

EZ3djF)_%];?U x013、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和期望

z5w{%f&rJ6`*d0

6N X(l][Rx;tM014、许多死板的规则

yB|,x-\;m0心理学空间%e bJEi G@A(~

15、任意添加规则,控制更多心理学空间F*NcpW2H2@

心理学空间Dc5r:gV2] v]0\8D

16、对孩子缺乏同理心心理学空间:tS2MWw+wl9h

*L7pN J],J'y017、拒绝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F ozsc1F[%t0心理学空间&`K@ _ a Uc

18、相信自己永远是对的

_{)]] vF.]0心理学空间'W kgpr0q z{xD9WP

19、总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pUJ?TIO0

(Jw$~*?4p M(UZi9L020、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心理学空间0^ z"sPM&NAP

3D D Y h#L0心理学空间"r*H:jK^y

v+F#s.y E1]U|E[:I0心理学空间1s.\9SR skx yQ/E

心理学空间%F[:q.dM-h{"u/LL1l

心理学空间6Xja6}wtj by6@,z

0XFq5Z5pCE sq1}0心理学空间rP2M \qGf

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v Z"Rd1V0心理学空间Rs t-W8S7i$s

心理学家发现,不同的控制因素会对儿童,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不同的影响。长久以往,这些孩子会变得更加失控,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抑制破坏性行为的能力更差。

\;iY:v8D+Hz(f8q0

-_jJn Z5itq0适度的行为调节和监测对儿童是有益。例如,孩子付诸行动的情况更少,学习成绩也更好。

Ry2CM W&~0

WWI,O'`v}0但是,当控制处于高水平时,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可能是持久的,无论是行为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在行为或心理控制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青少年会觉得自己无能,并且显得无所谓。很多孩子会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eo;A @U%OyD0

/@ Cj_&f-EM7P3l0

7SV8xmt6Z K7zG/r;DZ0心理学空间J!l C@F0vs i6~$}

行为控制力很强的父母会削弱孩子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过多的父母协助和打断孩子解决问题,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最终结果就是这些孩子的自尊心较低。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过度表演,学业成绩较差。心理学空间Z@3M/vC8r

心理学空间 r{;k`bD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控制对孩子的伤害尤其大。内控的父亲或母亲所使用的阴险的操纵策略可能会导致一种错觉——即,孩子对父母极其忠诚,其实,孩子只是顺从了父母的权威。心理学空间@0d%P-C h_k.ZH R

心理学空间8{3V jM|+Y(J t

这些孩子之所以会顺从,只是为了避免感到内疚或失去父母的爱。因此,当他们被父母拒绝时,就会反感父母。孩子对父母的这种模棱两可和矛盾的感情混合在一起,造成了一种内在的紧张感。心理控制型父母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自尊心低下和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焦虑抑郁, 和反社会行为。

!Oz!?DF.z0心理学空间2w(HX?(i?9@

此外,外控型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孩子会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外部控制的孩子经常目睹父母公开的攻击和控制行为。他们更容易对他人进行身体攻击。他们更有可能成为欺凌者或欺凌的受害者。他们也倾向于将这种严厉的养育方式传给下一代。心理学空间2v(j5b R\5v

vB-x5w6M#DQ0
-O"?4yGz f(hF0

4T"R Nh!{ K_;X q0V~0心理学空间_bsvx/V#{@'\

如何应对控制父母心理学空间`.TqDo \9a

T'E;s L P*f'mv0如果你是一个不幸的孩子,父母控制欲强,的确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心理学空间5caI*d`,v:W#ss

心理学空间 db#i]kMa3O0}

儿童或青少年很难独自应对控制型养育,因为他们完全依赖父母。这样的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在学校寻求帮助,或者要求看治疗师,以便获得外部支持,度过难关。心理学空间`q}!p4{T\5`

心理学空间Y&Y+c,mi F4e9H{'hD

如果您曾经或之前是控制型父母,那么您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寻求专业帮助。 孩子们通常采用两种非自主的应对方式中的一种——强迫性顺从或对抗性蔑视。 任何一种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心理学空间!B~ xB6SM$D pT

J~v&C$|[y&d$E0您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减少自己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的控制:

B4x(|,\j B}l-B2~0

4f\.[5_ Sl;D0◎ 尽量减少、避免使用心理控制;

:ZI}/gg-q%c[+CU0

~)qJF.e0◎ 不要把父母间的矛盾、冲突波及孩子身上;心理学空间'Nqw%YK7C

Ce ji&a Pd,C,[r0◎ 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不要用亲情绑架孩子;

|JIO4q'u0

v M}!_)^L1d|v1Q0◎ 积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度的监管。心理学空间 Vc gwi}

z)j/KP3XL0如果您是成年人,有着控制欲强的父母,您一定会让您感到自己不受尊重。不幸的是,研究表明,父母的控制性育儿行为不太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jEDs(AU0心理学空间 T:ot}\N5G,q J#H

如果您有抑郁或焦虑症状,请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在寻求治疗帮助时,可以优先考虑精通关系疗法,以及善于处理控制父母问题的咨询师。图片

zM[~J/?U(Y G5?0心理学空间^7v4RP [,@HV

参考文献

p:T,E,y7^(\.o0

/`7|,},o?^k01. Dreher D, Feldman D, Numan R. Controlling Parents Survey.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Journal. 2014;32(1):97-111.心理学空间&Q.o-Tf JHZ-@

(~v8O/G btp$s02. Twenge JM, Zhang L, Im C. It’s Beyond My Control: 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 of Increasing Externality in Locus of Control, 1960-2002. Pers Soc Psychol Rev.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04:308-319. doi:10.1207/s15327957pspr0803_5心理学空间`%T!z-o y j!c;mp`3J

G [dBI+X*m03. Ballash N, Leyfer O, Buckley AF, Woodruff-Borden J. Parental Control in the Etiology of Anxiety. Clin Child Fam Psychol Rev.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7, 2006:113-133. doi:10.1007/s10567-006-0007-z心理学空间k:Q/j}+L3_

;tQ v%\!}04. Marcia JE.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1980;9(11).

;JCK"G%nxI]0

TL_4X Oy SX*t05. Lamborn SD, Mounts NS, Steinberg L, Dornbusch SM. Patterns of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among Adolescents from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991:1049. doi:10.2307/1131151

q3f't~/?,_ q H0心理学空间z)|;g7u4dUS.k

6. Kakihara F, Tilton-Weaver L. Adolescents’ Interpretations of Parental Control: Differentiated by Domain and Types of Control. Child Development.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09:1722-1738. doi:10.1111/j.1467-8624.2009.01364.x心理学空间*_G.m"\&E'M7xw2k

,^ |Qz&Y m6c7}07. Barber BK.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 Child Development.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1996:3296. doi:10.2307/1131780心理学空间'R:_?Y$R(?

4Hl"I(^ iO08. Barber BK, Harmon EL. Violating the sel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Intrusive Parenting: How Psychological Control Affec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15-52. doi:10.1037/10422-002

(d.xLI Y-y-`0

#I x*Fqb+P:L"w_09. Pettit G, Laird R, Dodge K, Bates J, Criss M. Antecedents and behavior-problem outcomes of parental monitoring and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 2001;72(2):583-598. doi:10.1111/1467-8624.00298

?9Z4dC7g`aX0

)i6y8\VK,u'i d4u8{:y010. Schaefer ES. A configurational analysis of children’s reports of parent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Published online 1965:552-557. doi:10.1037/h0022702

O1|V^`*Ml z!o3E{ y0

H;dgD(F/[011. Soenens B, Vansteenkiste M. A theoretical upgrade of the concept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Proposing new insights on the basis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Developmental Review.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0:74-99. doi:10.1016/j.dr.2009.11.001

2Xn9]W(f0

L4Lq^BBV)T012. Bean RA, Bush KR, McKenry PC, Wilson SM. The Impact of Parental Support, Behavioral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Control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Self-Esteem of Afric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03:523-541. doi:10.1177/0743558403255070

/l?J4k+]U ^lB|A0

7v@Y(?!~ ch013. Grolnick WS, Ryan RM. Parent styles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s self-regulation and competence in scho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ublished online 1989:143-154. doi:10.1037/0022-0663.81.2.143

S{VL&s:q0

pYy,{2H.i}\014. Ginsburg GS, Bronstein P. Family Factors Related to Children’s Intrinsic/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Child Development.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993:1461. doi:10.2307/1131546心理学空间"U rZY\ \$c

心理学空间X$rn Q$H(g*VP

15. McClure EB, Brennan PA, Hammen C, Le Brocque RM.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Published online 2001:1-10. doi:10.1023/a:1005260311313心理学空间+s#v+]FJHrC

心理学空间R%Gc$H+W

16. Barber BK, Xia M, Olsen JA, McNeely CA, Bose K. Feeling disrespected by parents: Refining the measurement and understanding of psychological contro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2:273-287. doi:10.1016/j.adolescence.2011.10.010心理学空间[Emq6^w6^9?

心理学空间#j7q-Z%B-} A

17. Joussemet M, Vitaro F, Barker ED, et al. Controlling Parenting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Duri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 Development.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08:411-425. doi:10.1111/j.1467-8624.2007.01133.x心理学空间}k&s M6p5RG

a n c z-~NE8U]?.K018. Simons RL, Whitbeck LB, Conger RD, Wu C.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harsh parent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ublished online 1991:159-171. doi:10.1037/0012-1649.27.1.159心理学空间0N g m9Yxq

心理学空间^ AyiV5V

19. Kuczynski L, Kochanska G.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noncompliance strategies from toddlerhood to age 5.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ublished online 1990:398-408. doi:10.1037/0012-1649.26.3.398

Y OTW}0心理学空间l(kemd9E [f

20. Barber BK, Maughan SL, Olsen JA. Patterns of Parenting across Adolescence.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2005;108:5-16.

](L0oFC9E0

(I,FD xsTO[w9Q021. Jordan JV. A Relational Approach to Psychotherapy. Women & Therapy. Published online June 13, 1995:51-61. doi:10.1300/j015v16n04_05心理学空间+Xl-Gg caWM

8P2^+y)U puE022. 李冬晖, 陈会昌, & 侯静. (2001). 父母控制与儿童顺从行为的研究综述. 心理学动态.心理学空间T)S Ht3^0@

心理学空间{4t#p4p2L"~ y

23 张珊珊,张野. 父母心理控制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校园欺凌的中介作用[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4):459-463. DOI:10.16462/j.cnki.zhjbkz.2019.04.018.

:P#sU GM0

\6U&q,\/]d"Q(VV \024 张珂;李湘晖 《父母心理控制、分离-个体化与初中生自伤行为的关系》心理学空间2D2Hp5@#v9`6b$}

Tx4e] mC!{2b$N0 

o3Z;}7vs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心理控制
«“棉花糖实验”新解:延迟满足的文化力量 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儿童社会性发展——加强社会性发展的9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