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发作(panic attack)是指你突然感受到一种极度强烈的、非理性恐惧,感觉“大难临头”或“死亡将至”、“失去自控能力”。这种状态可以持续几分钟到几个小时。我们往往不知这种感受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并且在十分钟左右达到顶峰。然而,如果你不采取任何措施应对或摆脱这种情况,它们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如果你反复遭受由不同因素引发的剧烈惊恐发作,你必须咨询心理专家。如果你不这样做,您会不断的尝试/努力摆脱困境,但不会每次都成功。您甚至会放弃抵抗,等待下一次发生。
在惊恐发作发作中,反复出现的感觉是恐惧、恐怖、震惊和恐慌。并且会伴随剧烈的身体症状——换气过度、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震颤、头晕、恶心、头痛等。此外,你可能会觉得你不想离开家或工作,你更喜欢和家人在一起,也不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干扰正常的生活
焦虑的心情,以及生理上唤醒),惊恐发作往往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前一秒还可以正常生活,下一秒就突然而至、意外地打断了你的日常生活。而且,即使在惊恐发作平静下来后,症状仍可能存在。
惊恐发作没有预警,可以在任何时间或地点发生。它们一开始是不断增加的痛苦(包括除了发作时的一些症状之外,还有一些潜伏的情况,例如,不稳定感、偏头痛、高血压、胸痛、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
惊恐发作有三种类型
情境触发型惊恐发作,即,当个体面对恐惧对象时发作,例如,恐高症的患者不得不乘坐透明玻璃电梯时发作。
情境预期型惊恐发作,即,对恐惧场景的期望引发发作,如某人要在公开场合发言,一周前就出现了惊恐发作。
无预期惊恐发作是指突然出现,没有特殊原因的发作。这种发作是一种假警报,因为没有对象、事件或情境预示着这种发作的出现。
虽然惊恐发作的持续时间很短,但它的强度如此之大,以至于当你遭受其折磨时,往往会认为从开始到结束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而不是几分钟。事实上,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就要死了,或者出现强烈的逃跑的欲望。当您逃不掉又无法回避死亡恐惧时,又会加剧自己的恐惧感,并影响你的理性思考的能力。
惊恐发作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2岁。人们认为这是由于和家庭分离(或你的青春期生活)或个人独立(不得不掌控你的生活)而引起。这些感觉包括失去控制或理智,感觉自己即将死亡,感觉需要逃离某个地方、情境或时刻,或者觉得正在发生的事情有一种不真实感。
什么导致惊恐发作?
由于每个患者或具体的发作情况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无法找到一个具体的清单罗列所有引发的因素。不过,有一些共同的因素会引起惊恐发作。
遗传倾向:这也可能与养育(环境因素)有关。例如,父母从小就将恐惧感植入了孩子的内心——极度恐慌的父亲/母亲,控制狂的父亲,以及童年的创伤等等。
生物学原因:广泛性焦虑、压力、强迫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维生素B缺乏、低血糖、创伤后应激、内耳紊乱等。
恐惧症:恐惧症也会在短期内出现惊恐发作,如果不治疗,就可能会恶化。例如,从蜘蛛到封闭空间,从飞机到人。
抑郁药,会引起惊恐发作。除此之外还有兴奋剂或镇静剂(咖啡因是最常见的)。
药物:有些药物,如抗持续的心理原因:总是消极地思考,对自己有不良的印象,对某事有不良的信念,压抑感,持续的怀疑,缺乏自信(当避免对抗,交流相当被动时)。
脱瘾综合征:当你停止服用某种物质时,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酒精、药物、烟草、药物等),也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的症状。
如何应对恐发作发作?
当您意识到自己出现了惊恐发作症状后,就必须面对这种情况。这需要时间和耐心,这样你才能开始面对恐惧而不是逃避它。
以下的黄金法则可以非常有效的应对惊恐发作:
- 记住,你的情绪感受并非真实的情况,是对真实情况的夸大反应。
- 这只是不愉快的时刻。它既不有害也不危险,不会发生什么坏事。
- 不要在发作的时候添油加醋的想象更多令人恐惧的负面观念。可以想象一些奇妙的东西,比如一只鸟、一朵花或一个日落。
- 闭上眼睛感受自己身体里发生了什么,而不仅仅是你的思想。
- 等待,让恐惧过去。不要反抗。接受它。
- 记住,当你停止思考那些令人不安/担忧的事情时,恐惧就会消失。
- 面对你的恐惧。不要回避它。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应对焦虑和恐慌的能力。
- 想一想你所取得的进步,不去管其他的事情。
- 当你感觉好一点的时候,看看周围,并对你所拥有的心存感激。
- 准备好后开始慢慢移动。不要用力或逃跑。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