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根本就不是内卷,那是退化!
作者: mints 编译 / 14796次阅读 时间: 2021年7月17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g)B(r'Wn F0心理学空间0kx5z$r.fj&c [

06防止教育内卷化需要构建恰当的家庭—学校关系

{1J0eL}3Z Y i-a0心理学空间*vNz6ibP

我想说的另外一个命题就是,在整体改善教育生态的过程中,家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心理学空间l y1T6L&S+C$b PzN+u"a

#SV}x ]$x0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现在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异常“亲密”,学校用微信群等,时时刻刻跟家长联系。很多微信群成为家长的马屁群,天天向老师谄媚:老师说“下课了”,家长就说“老师你辛苦了”……献“一束花”;一个家长“献花”,另外一个家长也得献,最后弄成一个群的家长都在“献花”——家长怕万一没献,别人献了,自己的孩子又吃亏了。这种家校关系(“家庭-学校关系”简称为“家校关系”)是非常扭曲的。心理学空间 k ];mM+U"T0II$u5C8Z

心理学空间T7f*^Q6Ku(I$Dy

现在“家校通”,教师也利用这种通讯工具在制造焦虑,无时无刻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比较:今天某某同学又得了一个什么优,得了一个“小红花”,言下之意就是没有得“小红花”的家长自己掂量掂量。这样的老师都在制造焦虑。这种现象是非常糟糕的。心理学空间d R FEe"Y

心理学空间p+PV;_[9h2_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在信息时代,如何构建和保持一个恰当的家校关系,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m wz!s7qe$]0心理学空间zOS l)BOD

我觉得,我们大陆现在没有多少人对这个问题有发言权:家校关系到什么程度是恰当的、合适的。心理学空间6Y8P~KW

Y-pjLk$leW0我问过一个台湾地区的老师,这位老师说:“我们没有这些东西。教师是专业的工作,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插话的;我们这些活动也不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我们按照我们的准则来做。”也就是说,学校和家庭是有隔离的,不应该时时刻刻、无时不在地紧密联系。心理学空间e1k5f9[/B:~;{

+SPpe])?l4{0这位台湾的老师说:我们有事情会给家长发通知,什么时候开家长会发一个通知,仅此而已,不需要时时刻刻跟家长打交道,否则会给学校带来很大干扰——因为家长的心态大家可以理解,但是每个家长都把自己的负能量释放到学校,学校就难以承受,学校的教育行为也要变形。心理学空间3}4Gq"T#].}

心理学空间(lqz,LrxI5{{1b

学校把教师的责任转移给家长、让家长给当助教,那么学校方面是有很大问题的。心理学空间%s'eRRLE

心理学空间6t$Z7lz!}:p \zj(a

最近,国家的文件里对这条也限制得非常严:教师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不能把家长变成助教,因为在教育理论当中,三种不同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场所或者边界。心理学空间2[r2e}yT t

4F6Je P_8S od:H0家庭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它的功能并不是帮助学校提分或者帮助老师改作业,完全不是这个功能,它的功能是什么呢?就是发现这个孩子与众不同的独特的禀赋、特长、兴趣、爱好,然后鼓励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实现。心理学空间.xPgWnh

$SRlK i;L0有一个美国的老师说得好。为什么在美国学校下午下课时间很早,一点半左右就下课?心理学空间7Z^ k.{5~2VO3|G

心理学空间$ia4l5c l]h?3B)I

这位老师说:我们必须给家庭教育让出必要的时间,不能让学校教育把学生的时间都占了,因为学校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老师不可能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特殊关注——这是家庭的责任.心理学空间9q5h.TUmRQ

ju(m2IL7hG*Z0家长面对自己的这个孩子,就应该完成家庭教育的使命,发现这个孩子独特的自我,并且鼓励、培养他们的特长、兴趣,让他们走上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

f\4Wc/G_0|-b0心理学空间3o8Yje$H8X

这是美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

IN@6f$Vc%sJ0心理学空间2E9sGNK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金钱买不到幸福么? 社会心理评论
《社会心理评论》
佛教的爱与世俗之爱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