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ein 1946 对某些类分裂机制的评论
作者: 《嫉羡与感恩》 / 8060次阅读 时间: 2021年3月28日
标签: 偏执分裂位 投射性认同 抑郁位 抑郁心位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对某些类分裂机制的评论

:K B([j~jo0
引言心理学空间i/CHH+vO
对菲尔贝恩近期论文的一些评论
4? @ K.o:BEA0早期自我的一些特定问题心理学空间-s]cY:a p-D s@uh
关于客体相关的分裂过程
r+rk*y2S8v)]Q I0与投射及内摄有关的分裂机制
M$bm&y#DN0类分裂的客体关系心理学空间(z-qJE5Rmko
忧郁心 理位置与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的关系心理学空间 m@I'u6i\So\
“类分裂”与“躁郁”之间的连接
[C`-r N,s ??B7`0某些类分裂防卫
OXn ?WW0类分裂的潜伏焦虑
1N+t9m|I%r/dy0结论心理学空间WJ`9F K4O7h
附录 
心理学空间 cy;z0NZ+K5[


rBv$j b;ph#R2D4w0

2D%KvBvc3{.G'u x0心理学空间`@s Iy%k%d1P ]SF

引言心理学空间%j9FMFz6a3C4O

`XY1S+gO0这篇论文是关于生命早期的“偏执”与“类分裂”焦虑(paranoid and schizoid anxieties)以及机制(mechanisms)的重要性。早在我说明婴儿期的忧郁过程之前,多年来我已经在这个主题上发表过许多想法。在我发展婴儿期“忧郁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概念的过程中,与这个心理位置之前的发展期有关的问题再次浮现,引起我的注意。现在我希望将我对于生命早期之焦虑与机制的某些假说作一些阐述。

1R8q0O#Zz3b[1O0

;P*l pU VRec M0我将要提出的这些与生命最早期发展阶段有关的假说,是根据对成人与幼童的分析资料所作的推论而得,有些假说似乎与精神医疗常见的临床观察相符合。为了要让我提出的主张更具体深入,需要累积详细的案例数据,不过因篇幅有限,我希望在日后能加以补足。

kr jeRC&wP0心理学空间.dbliS5D \]$h

首先,我把之前已经提出有关早期发展阶段的结论作一番简短的摘要说明,我相信这将对读者有所帮助。

v]h*bl&b0心理学空间X,AF%Bx#WY*`:U

在早期婴儿阶段所发生的焦虑,带有精神病的特质,导致了自我(ego)发展出一些特别的防卫机制。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找到所有精神病的固着点(fixation-points),这个假说让有些人以为我视所有婴儿都处在精神病的状态,不过我已经在他处充分响应过这点误解。婴儿期带有精神病性质的焦虑、机制以及自我防卫机制,对个体发展的所有层面(包括自我、超我〔super-go〕与客体关系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l2L?#ES'L0

@Bo-o D3a(T0我经常表达这样的观点,即:客体关系在刚出生时就存在了,第一个客体是母亲的乳房,而这个乳房对婴儿来说,被分裂为好的(满足他的)与坏的(挫折他的)两个不同的乳房;这样的分裂导致了爱与恨的断绝。我曾进一步指出,第一个客体关系隐含了在其中的“内摄”与“投射”机制,因此,从生命一开始,客体关系就受到内摄与投射两种机制,以及内在和外在客体与情境之间互动的影响;这些过程参与了自我与超我的建立,并且为周岁前半年开始的伊底帕斯情结作准备。

!J1y5E2bs0N^ B0心理学空间s+pI\{M

在生命刚开始的时候,破坏的冲动被导向客体,这种冲动藉由潜意识幻想中对母亲乳房所发动的“口腔施虐攻击”(oral-sadistic attacks)来表现;这种攻击很快地发展为对母亲身体极尽虐待所能的杀戮。婴儿具有想要抢夺母亲身体中好东西的“口腔施虐冲动”,又有想要将他的排泄物放进母亲身体(包括想要进入她的身体,以便能从里面控制她)的“肛门施虐冲动”(anal-sadistic impulses),这两种施虐冲动引发了婴儿的迫害恐惧(persecutoryfears),而这种迫害恐惧对于妄想症(paranoia)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发生是极为重要的。

7r-`$EE9wyNu0

`IH"w`Y0`0l0我曾细数早期自我的各种典型防卫机制,例如:将客体与冲动分裂、理想化、否认内在与外在现实、抑制情绪等,我也曾提及各种焦虑的内容,包括惧怕被毒害与被吞噬等,这些普遍存在于生命头几个月的现象,大多可以在日后出现的精神分裂症状中找到。心理学空间1gooF6UTx%R u

心理学空间+l)W-HYFB!cIEM

这里所讨论的早期阶段(我早先称之为“迫害期”),后来我将它命名为“偏执心理位置”(paranoidposition),❶并且指出其发生在忧郁心理位置之前。如果迫害的恐惧过强,而使得婴儿无法修通(work through)偏执分裂心理位置,那么忧郁心理位置的修通也将受到阻碍。这些失败可能导致退行性地(regressive)再增强迫害恐惧,并且强化了严重精神病(也就是精神分裂症)的固着点。另外一种源自于忧郁心理位置的严重病症,可能是常发生在中年的躁郁症(manic-depressive disorders)。我也曾如此下结论:在发展障碍比较轻微的个体上,与上述相同的因素强烈地影响他们选择了精神官能症(neurosis)。心理学空间 GY2i-sqq3G

❶当这篇论文在1946年初次出版时,我用“偏执心理位置”这个词与费尔贝恩的“类分裂心理位置”(schizoid position)有相似的意思。经过深入的思考,我决定将费尔贝恩和我的用语结合在一起,因此在我目前这本书里[《精神分析的发展》(1952),本篇论文首次出版在该本书里]采用“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

E)mr/o"})UngB0虽然我假设忧郁心理位置能否被修通,取决于是否能够成功通过其前趋期(“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我仍然把忧郁心理位置放在早期儿童发展的中心位置上,因为随着内摄完整的客体,孩子的客体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于完整客体之被爱与被恨的两面能够被整合为一,随而发生了哀悼与罪恶的感觉,这些感觉暗示了孩子在情绪与智能的生命历程上有了重大的进展,也是个体是否会出现精神官能症或精神病的关键所在。对于以上这些结论,我现在仍然坚信不移。

N5S8N-R1[$D ]0

_` | Kz O_0
,JVHu2tl%_8o|0

9@1vi P:bFz Cqs p0

;od0N$\I6e0对费尔贝恩近期论文的一些评论心理学空间#bNA$}eKO

心理学空间1` fL}If_ [

在费尔贝恩近期的数篇论文中,也相当关注我现在所要探讨的主题,我认为澄清我们之间论点之异同是有帮助的。我将在本论文提出的某些结论与费尔贝恩先生的一致,而其他部分则有根本的不同。费尔贝恩主要的着眼点是客体关系中自我的发展,而我的角度则主要是由焦虑以及它们的变迁来切入。他称生命最早的发展期为“类分裂位置”,并指出这个位置是正常发展的一部分,而且是成人期分裂人格与精神分裂症的基础。我同意这点看法,并认为他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类分裂现象”之描述,是重要且有趣的创见,对于我们了解类分裂行为与精神分裂症也有极大的价值。我也相信费尔贝恩认为“类分裂或精神分裂症这一组疾病,比以往所宣称的更为广泛”这样的观点是正确而且重要的;而他所特别强调的“歇斯底里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具有根本的关联”这点,值得多加关注。如果“类分裂位置”被理解为涵盖了迫害恐惧与类分裂的机制,这样的名称是适当的。心理学空间6g w1H:nBqd L

F\:rex8v3bL ~j8ex0先谈最基本的议题,我不同意他对心智结构与本能理论的修订,我也不同意他所认为的只有坏客体被内化,我认为这一点导致我们对于客体关系发展与自我发展看法的重要分歧。因为我认为被内摄的好乳房形成了自我的重要部分,从一开始就为自我的发展带来了根本的影响——影响了自我的结构与客体关系。还有—点不同的是:费尔贝恩认为“类分裂者很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去爱而不会用爱来破坏;然而,忧郁者很大的困难则是如何去爱而不会用恨来破坏”。这样的结论不仅和他驳斥佛洛伊德对原发本能的概念相呼应,也和他低估了攻击与恨意在生命初期所扮演的角色一致;这种观点带来的结果是:他不够强调早期焦虑与冲突,以及它们带给发展的动力效果。心理学空间|f J U7X;kr{

S%o.~A*c0
B.F{W)uA&pK;e] c ]0

'J \#U,YLu[0心理学空间]4s#V5tfI+]Sv

早期自我的一些特定问题心理学空间'fS7l?8Vx4Y`

w} M/n7@n0接下来的讨论中,我将挑选自我发展的某个单一面向,并且刻意不把它和整体自我发展的问题作连结,在此处我也无法触及自我与本我(id)以及超我的关系。

m,B'Tx.QW_oqX0

k#YsqK/|'F.v(h0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早期自我的结构所知甚少,某些就这点所提出的近期主张并未让我信服:我特别想到的是葛罗夫(Glover)关于“自我核心”(ego nuclei)的概念,以及费尔贝恩的“一个中心自我与两个附属自我”理论;在我看来,比较有帮助的是温尼寇特所强调的早期自我尚未整合状态。❷我也认为生命早期的自我大致缺乏紧密聚合,朝向整合以及崩解为碎片这两个方向交替发生着,❸我相信这些震荡不定的状态是生命在最初几个月的特色。心理学空间(W3Z,A#Zi)z

❷比较温尼寇特的《早期情绪发展》(1945),在此文中,温尼寇特也描述了未整合状态所导致的病态结果,例如一个女性案例无法分别她自己与孪生姊妹。
❸在生命初期自我凝聚力的多寡,应该被视为与自我忍受焦虑的能力有关,如我先前所主张的(见《儿童精神分析》,特别是第56页),这种焦虑是一个先天的因素。

sZ I+yF"e0我想,我们有正当的理由来假定:某些我们从后期自我所得知的“自我功能”,从生命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而其中较显著的是处理焦虑的功能。我相信焦虑来自于有机体内在“死之本能”的运作,感觉如同灭绝(死亡)的恐惧,以迫害的恐惧为表现形式。对破坏冲动的恐惧似乎随时可以依附在客体上——或者被经验为对无法驾驭、过于强大之客体的恐惧。其他重要的原发焦虑(primary anxiety)来源,是诞生的创伤(分离焦虑)以及身体的需求受到挫折,这些焦虑的经验在生命初期被感觉为客体所造成的;即使这些客体被感觉为外在的,透过内摄的机制,他们成为内在的迫害者,于是再加强了对于内在破坏冲动的恐惧感。

Z~"J/Cn F!g0

l nZ V.T:j0由于个体迫切需要处理这些焦虑,促使早期的自我必须发展一套基本的机制与防卫方式:破坏冲动被部分投射到外界(死之本能的转向〔deflection〕),而且,我认为它附着在第一个外在的客体(也就是母亲的乳房)上,如佛洛伊德所指出的,破坏冲动的其余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与个体内在的原欲(libido)结合。无论如何,这些过程并不能完全达到个体需要的目的,所以个体感觉到内在被破坏的焦虑仍是活跃的。就我看,这种心智状态如同缺乏了凝聚的性质(cohesiveness),当处于这种威胁之下,自我容易崩解为碎片。❹这里说的“崩解为碎片”,似乎是精神分裂症的去整合(disintegration)状态潜在的原因。

G(A$FPej-_%`0
❹费伦奇在《批注与片段文字》(1930)中提出对于不舒服的刺激,极为可能每种有生命的有机体都是藉由“碎裂化”的方式来反应,这可能是死亡本能的表现。有可能复杂的机制(指各种有机体)只能透过外在环境的影响而成为单独的个体,当这些环境变得不利时,有机体即崩解为碎片。

Z a6H+Bu6u RfH&g|0现在我们遭遇了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些活跃的自我分裂(splitting)过程可能不会发生在生命初期?如我们推测的,早期自我非常活跃地分裂客体及与客体的关系,而且这点可能暗示了某些活跃的自我分裂;在任何一种状况,分裂的结果是:感觉是危险来源的“破坏冲动”被消散(dispersal)了。我认为:有关害怕被内在破坏力灭绝的原发焦虑,以及自我对于“崩解为碎片”或“自我的分裂”的特定反应方式,可能在所有精神分裂症的病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

1QTdx^Y5~)~ v |0心理学空间Z5b D@ n{,t.Y

心理学空间 w/L6A]&S bNK I B
心理学空间@v9a*a0T

2P#x%Pw/LPW Z0与客体相关的分裂过程心理学空间$W^M/L w.S

t2dg(n-o?/L~&x7g6X0婴儿向外投射的破坏冲动,起初被经验为口腔的攻击,我相信对母亲乳房的口腔施虐冲动在生命初期是活跃的,虽然食人的(cannibalistic)冲动随着长出牙齿而又有增强(这是亚伯拉罕所强调的一个因素)。

R:L.?!F4c'i0心理学空间N*p8B0Cd%? E

在挫折与焦虑的状态下,口腔施虐与食人的欲望被增强,于是婴儿感到他已将乳头与乳房咬碎吃掉,因此在婴儿的潜意识幻想中,除了将好乳房与坏乳房加以区别之外,还有挫折他的乳房(在口腔施虐的潜意识幻想中受到攻击)也被感觉为碎片;那个满足他的乳房(在吸吮原欲〔suckinglibido〕之主导下被婴儿摄入)被感觉为完整的,它成为第一个内在的好客体,并且在自我中表现为一个据点(focalpoint),它可以反制分裂与消散的过程,营造凝聚力与整合,而且有助于建立自我。❺即使如此,婴儿对于内在有一个完整好乳房的感觉,可能因挫折与焦虑而动摇,结果是好乳房与坏乳房的分离状态可能不容易维持,于是婴儿可能感觉到好的乳房也被破坏为碎片。

@}X7w!L7N!v m+L"_0
❺温尼寇特从另一个角度提到这个相同的过程他描述整合与对现实的调适,主要是建立在婴儿经验到妈妈的爱与照顾上。

|z0mIm jfWr,S!_0我相信,如果缺少一个在自我当中所发生的相对应分裂,自我无法将(内、外)客体分裂。因此关于内在客体状态的潜意识幻想与感觉,对自我的结构有重要的影响。若是在吞并(incorporate)客体的过程中,有愈多的施虐冲动/行为存在,则这个客体愈有可能会被感觉到成为碎片,而且自我愈容易陷入与内化客体碎片有关的被分裂危险。心理学空间+|[W!q C3]

心理学空间2~)H |8y7?I f

我所描述的过程当然与婴儿的潜意识幻想生活有关,而且激发了分裂机制的焦虑,事实上也具有潜意识幻想的本质。婴儿是在潜意识幻想中分裂了客体与自我,但是这种幻想的效果是非常真实的,因为它导致了感觉与关系(以及后来的思考过程)真的被切断。❻

;U$xh N'VV0
❻史考特医师在本篇论文宣读之后的讨论中,提到了分裂的另外一个层面,他强调在经验的连续性中,断裂所占的重要性,这种断裂意指时间而非空间上的分裂,他提及“在睡眠与清醒两种状态间的交替发生”作为一个例子,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
心理学空间5E/Ps2u^r|m {+Q"Z

 心理学空间 X_z6Wn&z

心理学空间'N E+n FT9e

与投射以及内摄有关的分裂机制

2r c6V8eq0心理学空间%GScD!nIg Jg

到目前为止,我所特别讨论的分裂机制,是生命最初期的自我功能与对抗焦虑的防卫机制之一,从生命一开始的时候,内摄与投射也被用来因应同样的目标。如佛洛伊德所描述的,投射是起源于“死之本能”被转向外界;而我认为藉由将危险的坏东西从自我身上排除掉,这个机制帮助了自我去克服焦虑,自我也用内摄好客体这种防卫机制来对抗焦虑。心理学空间:O(}VjO:E+mp2P

;UR,R1Q,S0还有一些其他的机制与投射及内摄息息相关,此处我特别关心的是在分裂、理想化以及否认等机制之间的关联性。在谈到将客体分裂的部分时,我们必须记得孩子在处于满足的状态时,对于满足他的乳房会有爱的感觉;而在挫折的状态下,恨以及迫害的焦虑则会依附在挫折他的乳房上。

-B+o"ZQx3qA0

pyO;US6J0理想化与分裂客体有密切的关联,因为理想化牵涉到夸大乳房好的一面,藉此来保护自己、应付对迫害性乳房的恐惧;所以,理想化是迫害恐惧的产物,也是源自于本能需求的力量,这种本能需求的目标是无穷的满足,因而创造了一个永不枯竭且慷慨丰富的乳房图像,这个图像就是理想的乳房。

w0N!F0oEwK @0

~X[ lUC'?0我们从婴儿的幻觉性满足(hallucinatory gratification)中,发现了一个如上述分裂(cleavage)的例子。在理想化机制中运作的主要过程,也发生在幻觉性满足的过程中,这种运作过程也就是将客体分裂,并且一概否认挫折与迫害,挫折与迫害的客体与理想化的客体被远远地分开来;无论如何,坏客体不只是与好客体分离,它的存在也被否认了,就如同整个挫折与随着挫折而来的“坏”感觉(痛苦)都被全盘否认一样。这样的过程与否认精神现实(psychic reality)有密切的关系,对精神现实的否定,只有透过强烈的自大全能感才有可能发生,这种自大全能的感觉也是生命早期之心智状态的基本特质之一。自大地否认坏客体的存在以及痛苦的处境,在潜意识层次上等同于被破坏性冲动所毁灭,不过,被否认与毁灭的不只是一个情境与一个客体,而是一个客体关系在受害,于是自我的一部分(自我发散出对客体的感觉)也被否认与毁灭了。心理学空间9}9B5` pk+^

心理学空间*p;sf PS]0u

在幻觉性满足中,有两个互相关联的过程在发生:自大全能地创造理想客体与情境,以及同样自大全能地毁灭、迫害的坏客体与痛苦的情境,这些过程的基础,在于分裂客体与自我。

b_0A6UM0心理学空间H2y] }E!Y^

我想顺带一提的是:在这个早年的发展期中,分裂、否认与自大全能所扮演的角色,类似于潜抑在日后的自我发展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当我们思考否认与自大全能的过程,在一个充斥着迫害恐惧与类分裂机制的发展阶段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时,我们可能会记起精神分裂症所表现的自大与迫害妄想。

6TC6C4b(tyU0心理学空间Fxj[h ] X+U @q/z

到目前为止,在处理迫害恐惧的议题上,我已指出“口腔”的要素,不过,虽然口腔原欲仍然在主导,来自于其他身体来源的原欲冲动、攻击冲动以及潜意识幻想,也明显而活跃,造成了来自于口腔、尿道与肛门的欲望(原欲的与攻击的)融合在一起。对母亲乳房的攻击,也发展为对母亲身体的性质类似之攻击,因为母亲的身体现在被感觉为乳房的延伸;这是在母亲被感知为一个完整的人之前所发生的事情。这些在潜意识幻想中对母亲的屠戮,是依照两条路线在进行的:其一是以口腔冲动为主,想要将母亲(乳房)吸干、吃光、掏空,以及抢夺母亲体内的好东西(我将讨论这些冲动如何影响和内摄有关的客体关系发展)。第二种攻击源自肛门与尿道冲动,这种攻击意味了排除体内危险的物质(排泄物),将它们放进母亲的体内;和这些有害的排泄物一起在怨恨中被排除的,是自我裂解的碎片,这些碎片也被投射到母亲身上,或者,我会说是投射到母亲的身体里面。❼这些排泄物以及自我的“坏”碎片不只是被用来伤害客体,而且也被用来控制与占有客体。只要母亲能够涵容(contain)这些坏的自我碎片,她将不被感知为分离的个体,而是被感知为那个坏的自我。心理学空间-v)G b aN[{8]t

⑦❼描述这些原始的过程遭遇了极大的难处,因为道些潜意识幻想发生的时候,是在婴儿尚未开始使用文字思想之前。在这种情况下,举例来说,我用“投射进入另外一个人”来表达,因为这样对我来说,似乎是唯一可以传达我试图描述之潜意识过程的办法。

KRf%g @~0对自己某些部分的恨意现在大多被导向母亲的身上,因而发生了一种特别的认同形式,这种形式会发展成“攻击性客体关系”的原型(prototype),我主张将这种过程称为“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当投射主要是来自婴儿想要伤害或控制母亲的冲动时,❽他感觉到母亲是个加害者。在精神病人身上可以发现,这种将客体当作“被自我怨恨的部分”来认同,导致了病人对他人的强烈恨意。和自我有关的是,当自我过度地裂解,并且将碎片排除到外界,将会相当程度地弱化自我的功能,因为,感觉与人格中的攻击成分,在心智功能中,是和力量(power)、功力(potency)、强度(strength)、知识以及许多其他个体想要的(好)质量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空间d1m8R(hof

❽伊凡斯(M G Evans)在一篇简短未出版的讨论文章中(于1946年一月在英国精绅分析学会中宣读)提供了几个案例,他们显示了以下的的现象缺乏现实感、感到被分解、以及人格的某些部分进入了母亲的身体,意图抢夺并控制她,结果是母亲与其他遭受到类似攻击的人们变成了病人的代表。伊凡斯认为这些过程与一个最原始的发展阶段有关。

!a/Y S9qv0不过,不是只有自我坏的部分才被排除和投射,好的部分亦然。此时,排泄物具有礼物的意义,而自我的某些部分和排泄物一起,被排除并投射进入另外一个人体内,这些自我的部分是代表好的,也就是自我“具有爱”的部分。以这种投射为基础的认同方式,同样地对客体关系有重大的影响。将好的感觉与自我好的部分投射到母亲身体内,对于婴儿是否能够发展好的客体关系并且整合其自我,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这种投射过程被过度地操作,个体将会感到自我人格中好的部分都流失了,母亲因而变成了婴儿的“自我理想”(ego-ideal);这样的过程也会导致自我弱化与贫乏。很快地,这个过程延伸到其他的人身上,❾结果可能会变成过度强烈地依赖这些人,而他们事实上是他自己原本拥有的“好”部分的外在表征。另一个结果是害怕失去爱的能力,因为他所爱的客体,感觉上主要是被当作“自体的表征”来爱的。心理学空间,Q7\)a6e Z Z

❾史考特(W C MScott)在一篇未出版的论文(几年前在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中宣读)。描述了他在一个精神分裂症案例所看到的三个互相关联的性质,她的现实感受到严重的干扰、感觉周遭的世界是墓园,以及将她所有好的部分放进另一个人(葛雷塔·嘉宝〔Greta Garbo〕)身上,让这个人来代表病人自己。

.L~ w|,S!f3s9_0因此,自我的某些部分裂解与投射进入客体的过程,对于正常的发展与异常的客体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

t8l0b.`}LT.O0心理学空间 A8r {M%ww0ax(^

内摄对于客体关系的影响是同样重要的。将好客体内摄(首先是母亲的乳房),是正常发展的前提,我已经说过这个过程在自我里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据点,并且促成自我的凝聚。这种最早与好客体之关系(内在或外在的)的一个特征,就是将它理想化的倾向。在挫折或焦虑升高的状态下,婴儿被迫逃到他内在理想化的客体处,藉此来躲避加害者。经由这样的机制,发生了多种严重的干扰状况:当迫害的恐惧太强烈时,逃遁到理想化客体的动作变得过度,会严重阻碍自我的发展,并且干扰客体关系;结果是自我可能被感觉到完全顺从,而且依赖这个内在客体(自我只是个空壳子)。个体的内在世界若是带着一个未加以类化(assimilated)的理想化客体,于是产生了一种感觉:这个自我没有自己的生命与价值。❿我认为逃遁到尚未类化之理想化客体,使得自我必须更进一步地分裂,因为自我的某些部分想要与理想客体结合,而其他部分则要努力应付内在的迫害者。

'IQi4]6e_0
❿比较《论“升华的问题”以及“它与内化过程的关系”》(1942),在这篇论文中,葆拉·海曼(Paul Humann)描述了一种情形内在客体表现得像是外来物深植于自体(self)之中,虽然就坏客体而言,这一点更加地明显,但是对于好客体来说,如果自我强迫往地屈从于将它们留存,这一点也是真的。当自我过度服从内在的好客体,它们被感觉到是自我危险的来源,如同具有迫害的影响力。葆拉•海曼介绍了将内在客体类化的观念,并旦将它特别应用在升华的机制上。至于自我的发展,她指出这样的类化对于自我功能的成功运作,以及达到独立的境界来说,是最基本的。

X6a8p$V$E2~@0各种分裂自我与内在客体的方式导致了一种自我碎裂的感觉,这种感觉等于是自我“去整合”的状态。在正常的发展过程里,这些婴儿会经验到的分裂状态是短暂的;在其他相关的因素中,来自于外在好客体⓫的满足一再地帮助孩子度过类分裂状态。孩子克服暂时类分裂状态的能力与其心智功能之弹性与耐受性有关,如果自我无法克服分裂与随而去整合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发生太过频繁,而且持续太久,那么我认为这种状态应该被视为婴儿的一种精神分裂征象,我们在婴儿出生的最早几个月中就已经可以见到一些这种病症的指标了。成人病患的人格解组(depersonalization)与精神分裂的解离(dissociation)状态,似乎是一种退行到上述这些婴儿的去整合状态。⓬心理学空间 ?It x,V

⓫从这一点来看,母亲对婴儿的爱与了解,可以被视为孩子在克服精神病性质的焦虑与去整合状态时最大的依靠。
⓬贺伯特·罗森菲尔德(Herbert Rosenfeld)在1947年发表的论文《一个并发人格解组之精神分裂状态的分析》(1947)中,曾经报告个案描述了与投射性认同密切相关的分裂机制,如何导致了精神分裂状态与人格解组。在他的论文《评论慢性精神分裂病人意识混乱状态之病理》(1950)中,他也指出当个体失去区别好与坏的客体、攻击与原欲的冲动等能力的时侯,会发生意识混乱。他认为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中,为了防卫的目的,分裂机制经常被增强。
心理学空间p4`8H&pW4M;i"NaO;`

我个人的经验是:早期婴儿期过多的迫害恐惧与类分裂机制,可能对心智的初期发展有害;某些特定的心智缺陷因此必须被视为属于精神分裂症的范畴。因为这样,我们在思考任何年龄孩子的心智缺陷时,都应该记得早期婴儿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心理学空间#L3\1W ]DxZ

&D~\lKm0到目前为止,我已经阐述了在客体关系上过度内摄与投射的一些影响,有些病例因为某种原因而以内摄为主,其他病例则是以投射为主,但我并非企图在此探究各种因素的细节。关于正常的人格,我们可以这么说:自我发展与客体关系的过程,乃是由早期发展阶段中内摄与投射之间可以达到的最佳平衡所决定;这点又和自我的整合以及内在客体的类化有关,即使失去了这个平衡,而致使这两种过程的任何一种变得过度,内摄与投射之间总是存在着一些互动。例如,由于受到迫害恐惧宰制,充满敌意的内在世界向外投射,导致了一种内摄,也就是将带有敌意的外在世界摄取回来;反之亦然,将扭曲与敌意的外在世界内摄,强化了内在敌意世界的投射。心理学空间 ?BU/u'^'f

心理学空间j-BT2}$_G

投射过程的另外一面,如我们所知,是关于自我的某些部分强行进入并控制了客体,因为这样,内摄可以被视为由外而内强行侵入,作为暴力投射的惩罚。这可能带来一种恐惧,害怕不只是身体,连心智也被他人用充满敌意的方式控制住。结果可能是在内摄好客体时产生了严重的干扰,这种干扰会阻碍所有的自我功能与性发展,而且可能导致过分地退缩到内在世界。虽然如此,这种退缩不仅是肇因于对内摄外在危险世界的恐惧,也是源于对内在迫害者的害怕,以及随之而来的逃遁到理想化之内在客体。心理学空间pqr.FF.vH9`

心理学空间-Ou)g0n3C:P3N

我已经提到,过度的分裂与投射性认同导致了自我贫乏与弱化,这个被弱化的自我也因而无法类化它的内在客体,于是造成了自我被这些客体宰制的感觉;同样的,这个被弱化的自我感到无法将投射于外在世界的部分再摄取回来。这些发生在内摄与投射交互作用的种种干扰,暗示了过度的自我分裂,对于个体内在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有不良的影响,并且似乎是某些精神分裂类型的根源。心理学空间Y }-y\,L:yB

心理学空间#cd~P+xK

投射性认同是许多焦虑情境的基础,我现在就要来谈这一点。潜意识幻想中,强力侵入客体引发了焦虑,害怕来自客体内部的危险会威胁到个体,例如,想要在客体里面控制它的冲动,激起了害怕在里面被控制与被迫害的恐惧感。藉由内摄与再内摄被该个体强行侵入的客体,个体内在被迫害的感觉被增强了;由于“再度被内摄的客体”被感觉到包含了自我的危险部分,这种迫害感因而更加强烈。当这种性质的焦虑累积时,自我(如过去一样)被卷入种种内在与外在的迫害情境当中,这是妄想症的一个基本要素。

${r)XF%s6d)l0
⓭贺伯特•罗森菲尔德在《一个并发人格解组之精神分裂状态的分析》与《对于男同性恋与妄想症关联的评论》(1949)两篇论文中,讨论到那些妄想性的焦虑(与精神病替的投射性认同有关)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在他描述的两个精神分裂案例中,可以明显看到,病人被一种“害怕分析师想要强行侵入病人”的恐惧所操控着,当经由移情的情境来分析这些恐惧的时候,病情会改善。罗森菲尔德进一步将投射性认同(与相对应的被害恐惧)连结到女性性冷感及经常发生在男性的“妄想与同性恋结合”的情况。
心理学空间]t*y@H9}

之前,我已描述了婴儿关于攻击与施虐性地侵入母体的潜意识幻想,造成了各种焦虑情境(特别是害怕在母体内遭到囚禁与迫害),而这些焦虑情境则是妄想症的基础。我也呈现了害怕在母体内被监禁(特别是怕阴茎受到攻击),是造成日后男性性功能(不举)与幽闭恐惧症(claustrophobia)的重要因素。⓮心理学空间%f W[yZ

⓮乔安妮•黎伟业在一篇末出版的论文《日常生活与分析所见之偏执态度》(1948年于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中宣读)中报告了非常多临床资料。在其中明显可见投射性认同。强制整个自我侵入客体当中(藉以取得控制与拥有)的潜意识幻想,由于恐惧被报复而导致各种被害焦虑的发生,如幽闭恐惧症或是这类常见的畏惧症(phohas),像是害怕乞丐、蜘姝、战时被侵略等等。这些恐惧与潜意识中灾难的幻想有关,幻想被肢解、被掏空内脏、被撕成碎片,以及身体与人格之内在遭受到完全的破坏这些恐惧也和失去认同有关(它们是恐惧被消灭〔死亡〕的延伸,而且具有增强分裂机制与自我去整合过程〔见于精神病患〕的效果)。
心理学空间+Xe&QM_


(dRA8\5V I0
心理学空间GX*}_sb ]H

1G9o} f_xy2O |7or0类分裂的客体关系

j9h${W:Q C.M m"B7xuG0

#C,Yq B+`*]A0现在,我要总结在类分裂人格所见的一些被干扰的客体关系:自体的暴力分裂与过度投射,导致了那位受到投射的“他人”被该个体认为是加害者。由于自体将具有破坏性与所恨的部分裂解并投射出去,这个部分被感觉到对于他所爱的客体会造成危险,于是引发了罪恶感。此罪恶感是来自于自体,对象是那个“他人”;然而,在罪恶感尚未被处理掉的时候,这个被转移方向的罪恶感,在潜意识中被感觉到是一种对于那些“其他的人”的责任,这些人已经成为个人自体具有攻击性部分的外在表征。

&ygH b7[)C0心理学空间3s_;BpOir

类分裂客体关系的另一种典型特质,是其自恋的本质,这一点是来自于婴儿期内摄与投射的过程;因为,如我先前说的,当理想自我被投射到另外一个人时,他变得几近完全地爱着、赞赏着这个人,因为这个人拥有他的自体“好”的部分。同样的,与他人的关系若是建立在将自体坏的部分投射在他人体内的基础上,这个关系就具有自恋的性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客体同样相当程度地代表了自体的一部分。这两种自恋的客体关系通常呈现了强烈的强迫特质(obsessional features)。如我们所知,想要控制他人的冲动是强迫精神官能症的一个基本元素,在某个程度上,控制他人的需要,可以用控制自体某些部分的趋力被转向来解释,当这些部分被过度投射进入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只能透过控制这个人来控制它们。因此可能在那种来自婴儿期投射过程的特殊认同中,找到强迫机制的一个根源;这个关联也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些经常渗入修复(reparation)倾向的强迫元素,因为个体想要修复的,不只是一个令他感到罪恶感的客体,也是自体的某些部分。

Oy7YC3NS!L i0

} a JyF)[Y-F0所有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了个体与特定的客体间形成了一种强迫性的束缚关系,或是另外一个结果,就是从人群中退缩,以免自我的破坏性部分侵入他人,以及受到他人报复的危险。对这类危险的恐惧,可能在客体关系中透过种种负面的态度表现出来,例如,我的一个病人告诉我说,他不喜欢那种太容易被他影响的人,因为这些人变得太像他自己,而使他对他们感到厌烦。心理学空间(Vd8He&wVmE0G%F

5X%`P(M,sA c0类分裂的客体关系的另外一个特征,是明显的造做与缺乏自发性,与这一点息息相关的是对自体的感觉发生了严重的困扰,或者,如我以前说的,是与自体的关系发生了困扰,这个关系也显得造做,换句话说,精神现实以及和外在现实的关系同样地受到了干扰。心理学空间*aA;eE1s

hP {6Yd Wiu0自体裂解的部分投射进入另外一个人,基本上影响了整体的客体关系、情绪生活与人格。为了说明这个主张,我选择了两个普遍的现象作为例子,这两个现象是相互关联的:孤单的感觉与分离的害怕。我们知道,伴随着与人分离而生的忧郁感觉,其来源之一可以在个体对于客体遭受攻击冲动破坏的恐惧中找到,不过更确切地说,是分裂与投射的过程形成了这类恐惧的基础。如果在客体关系中,攻击元素居多,并且被分离挫折强烈地诱发,个体感觉到自体的裂解部分(被投射进入客体)用一种攻击与破坏的方式控制了这个客体;在此同时,内在客体与外在客体一样被感觉到处于同样的破坏危险当中(自体的一部分被感觉到留在该外在客体中),结果造成自我过度的弱化,感觉没有东西可以支撑自我,以及相应的孤单感。这个描述适合精神官能症的患者,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k9|#n fI0心理学空间}2`.Qp#[4D"uX8WX/R

以下这个事实我们不需再多做说明:类分裂客体关系的某些其他特质(我之前所描述的),也可以在正常人身上看到其较轻微及较不明显的形式,例如害羞、缺乏自发性,或是在另外一方面,对人有特别强烈的兴趣。心理学空间2|?G&U^1R*_?0o,m

心理学空间9H9iH4J^5N'|Q?;c

同样地,思考过程的正常干扰与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有关,因为,我们都难免会发生暂时性的逻辑思考障碍,也就是思绪与联想被切断、情境经验被分裂成彼此失去连结的片段,事实上,这就是自我暂时被分裂的状态。

^\Va;w1Y%z}m0

fK t aJocB0
:Q8K.nLU:|w&M0
心理学空间 `!Rt1C[eQl;`w

Qh QP~(S$p.Y0忧郁心理位置与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的关系心理学空间6U;Ep7t|4@

心理学空间)f6A!J x)^9f2lY

我现在要探讨的是婴儿的后续发展。之前,我已经说明了生命最早几个月所特有的焦虑、机制与防卫方式。随着婴儿将完整的客体内摄,显着的整合发生在第四到六个月的时候,这件事暗示了客体关系的重要改变。母亲被爱与被恨的部分不再被感觉为互不相干的,结果是害怕失落的感觉增加了,这种状态类似于哀悼与强烈的罪恶感,因为他(现在可以)感觉到攻击冲动的目标是他所爱的客体,于是发展进入了以忧郁心理位置为主的阶段;接着,感觉到忧郁的经验具有进一步整合自我的效果,因为它不仅带来内在与外在情境之间更好的合成(synthesis),也增进了个体对精神现实的了解以及对外在世界的感知。

Rj|g{VZ%C0心理学空间 kdtkbN9o;g

在这个阶段,明显的修复趋力可以被视为对精神现实有更多洞视以及合成增加的结果,因为此趋力显示了个体对于哀悼、罪恶与恐惧失落等感觉(导因于对他所爱的客体的攻击),有更为符合现实的反应;由于想要修复或保护受伤客体的趋力,促成了个体发展更满意的客体关系以及升华,这个趋力随而增加了合成,并且对自我的整合有所贡献。

#}hh%`-e6MS _#B#z2Be0

`+]9^F,}6Y0在满周岁前的下半年里,婴儿的发展在朝向修通忧郁心理位置的目标上,出现了重要的进展。即使如此,虽然类分裂机制作用的形式有所调整,其程度也较轻微,但仍然持续作用着,在这调整的过程中,生命早期的焦虑情境被一再地经验着。迫害心理位置与忧郁心理位置的修通过程,持续延伸在孩童期的头几年,并且在婴儿期的精神官能症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焦虑减弱了,客体变得不那么理想化、也比较不那么吓人,自我变得更加统整了。这些都和现实感与现实调适增加有相互的关系。心理学空间4?6kUM;?#il

心理学空间*H~;}0C{cI0j

如果通过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的发展未能如常发生,而且婴儿(因为内、外在的某些原因)无法应付忧郁焦虑的冲击,那么将会发生恶性循环。因为,如果迫害恐惧与相关联的类分裂机制太过于强烈,自我将无法修通忧郁心理位置,迫使自我退行到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而且再增强了较早期的迫害恐惧与类分裂现象,于是埋下了日后各种形式精神分裂症的基础,因为当这种退行发生的时候,不只是在类分裂心理位置(schizoid position)上的固着点被强化了,还有可能发生更严重崩解的危险。另一种结果可能是增强了忧郁的特征。

{.s2F bT R%A}7F0心理学空间-B-]iaoV

外在的经验在这些发展过程中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一个表现出忧郁与类分裂特征的个案,分析的过程鲜活地带出了他婴儿时的早期经验,这种经验如此鲜明,甚至在某几次治疗中,发生了喉咙或消化器官方面的身体感觉。这个病人在四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妈妈生病而突然被断奶,甚至有足足四个礼拜他没有见到妈妈。当妈妈回来的时候,她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很多,之前他是一个活泼、对周遭感兴趣的小孩,而之后变得全然失去兴趣、面无表情;他还算能够接受替代食品,但是不再渴求食物,体重下降,并且产生许多消化方面的困难,一直到将近周岁的时候,接触了其他食物,他的身体才再次有不错的发育。心理学空间+hW `$t*t0\G

心理学空间B7E8@3j1`_'Iuf

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见到许多这种经验对他整体发展的影响,他在成年后的观点与态度,是源自于这个早期阶段所建立的模式。例如我们一再观察到有一种被他人以非选择性的方式影响的倾向,也就是贪婪地拿取任何他人所提供的东西;而在内摄的过程中伴随着极度的不信任,这个过程总是受到各种来源的焦虑所干扰着,这些焦虑也促成了贪婪的增加。

_u^X0Q p0心理学空间@e3UrLX g$k`U

将这个分析材料作为整体来看,我得到了如下的结论:当他突然失去了乳房与妈妈的时候,这个病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与“完整的好客体”的关系,毫无疑问他已进入了忧郁心理位置,但是无法成功地修通在这个位置上的困难,于是退行性地增强了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这点表现在他的淡漠(apathy)反应上。而在此之前有一段时间,这个小孩对周遭事物已经能够表现出鲜活的兴趣。他已到达忧郁心理位置,并已经内摄完整客体的事实,经由许多方式表现在他的人格中,事实上他拥有稳固的爱的能力,而且对于完整的好客体具有强烈的渴望;他的人格显露了以下特质:想要去爱并信任他人,以及潜意识中,重新获得与再次建立完整的好乳房,这个乳房是他曾经拥有,也曾经失去的。心理学空间"H!@0A0T?B]0k M~

^hl @4|zI3`#HV0心理学空间;dzB AF[ w"v

l&~kq M4r.i;^0

n,\Awr:N0“类分裂”与“躁郁”现象之间的连结心理学空间m~sr@#EL

心理学空间]"k6FD'b1N _`!g

个体总是会在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与忧郁心理位置之间来回摆荡,这是正常发展的一部分。在这两个发展阶段之间没有截然区隔的分界线存在,甚且,调整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里发生的,有一段时间里,两个心理位置的现象保持在互相交织与互动的状态;我认为,在异常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互动影响了某些精神分裂症与躁系症的临床表现。心理学空间'o0v I~sxC-g

fqAS%ov q |9s;w{!{5z0为了描述这个连结,我将要简短地介绍一些个案,我不准备在此报告个案的病史,而只是选择某些与我的主题有关的部分来讨论。我所记得的这个病人明显是个躁郁症患者(不只一位精神科医师对她作此诊断),她表现了这个疾病的所有特质:在忧郁与躁狂状态间的转变摆荡、强烈的自杀倾向导致了反复的自杀行动,以及各种其他躁郁症状。在分析的过程中她达到了一个阶段,获得了真实而重大的改善,不仅躁郁周期停止了,而且在她的人格与客体关系,发生了基本而重要的改变;除了真正快乐的感觉(不是躁症的那种快乐),多方面的生产性发生了。接着,部分因为外在环境的缘故,另外一个阶段发生了,在这最后的阶段(持续了几个月),这个病人在分析过程中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与我合作着,她规则地来分析、相当自由地联想、报告她的梦,并且为分析提供材料;然而,她不但对我的诠释没有任何情绪反应,甚且表现出相当的鄙视,对于我所提示的部分,几乎没有任何意识层面的确认。不过她对于诠释的反应所呈现的材料,反映了它们的潜意识效应。这个阶段显现的强力阻抗,似乎完全来自于人格的某一部分,而在同一个时间中,人格的另外一部分则对分析有所反应。不只是她人格的某些部分未能和我合作,她的人格中不同部分彼此之间似乎也不能互相合作,而当时的分析无法帮助病人达到这些部分之间的整合。在这个阶段里,她决定结束分析,外在环境强烈地促成了她做这样的决定,于是她约好了最后一次分析的日子。心理学空间/Xmz-{DF8s

心理学空间a;R+e'j5~D

在那个特别的日子,她报告了如下的梦:有一个瞎子对自己的失明感到非常忧心,但是他似乎藉由“触摸病患的衣服”及“试图找出她的衣服是如何被弄紧的”来获得安慰,梦中的衣服使她想到她的一件连身女装,扣子一直扣到脖子处。病患对这个梦有两个进一步的联想,她稍带抗阻地说,那个瞎子是她自己;而当提到那件扣子扣到脖子处的衣服时,她认为她再度走进了她的“隐藏之所”。我提示她说,在梦中她潜意识地表达了她看不见自己的困难,而且,她生活中各种情境,乃至于她对于分析所做的决定,都和她潜意识的知识相违背。这点也经由她所说的曾走进了她的“隐藏之所”而显现,走进“隐藏之所”意思是指把自己关闭隔绝起来,这种态度是她在前几个阶段的分析中所熟知的。因此潜意识的洞视,甚至一些在意识层次的合作(认识到她是那个瞎子,以及她已经走进她的“隐藏之所”),仅能来自于她的人格中一些孤立的部分。事实上,在那个特定的一个小时里,对这个梦的诠释没有造成任何效果,也没有改变这个病患要结束分析的决定。⓯

1V7P#e3E5vh9p0
⓯我要声明这个分析在中断一段时间后又恢复了。

$O4V~ G7r7_!o s?0在这个病患与其他个案的分析当中,所遭遇的特定困难之本质,在她中断治疗前的最后几个月,就已经更清楚地显现出来了,正是“类分裂”与“躁郁”的混合性质决定了她的疾病本质。因为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甚至在早期阶段,当忧郁与躁症最为活跃的时候),有时候忧郁与类分裂机制会同时出现,例如:持续数小时病患沉浸在无价值感之中,泪水从她的双颊流下,她的姿态表达了她的绝望,然而,当我诠释这些情绪的时候,她说她丝毫没有感觉到这些,于是她责怪自己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完全空无一物。在这几次分析里也存在着意念飞跃的情形,思考似乎被切断,它们的表达也是不连贯的。

M|^ `Ad3B0心理学空间y$@T*F/h

在诠释了潜藏在这些状态底下的潜意识缘由之后,有时候在几次分析当中,情绪与忧郁的焦虑能够完全流露出来,在这个时候,思考与言语也一致多了。心理学空间P%Tq%V%SB8O

)`&B5m{HX0这种在忧郁与类分裂现象之间的紧密连结,虽然藉由不同的形式持续显现在她的分析中,却在分析中断前的最后阶段(刚才所描述的)变得非常明显。心理学空间d]o[aSE0n

&{z |D5c"IM&w0我已经提到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与忧郁心理位置之间在发展上的关联,现在浮现的问题是:这个在发展过程上的关联,是否为这些躁郁混合症状(我甚至认为精神分裂症亦然)的根源?如果这个假说能够被证实,结论将会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比我们原来所认为的更为密切相关,这点也解释了那些难以鉴别是重度忧郁(melancholia)或是精神分裂症的个案。如果任何同仁藉由丰富的临床观察,能够对我的假说有更多的阐明,我将会非常感谢。

$\:W:~ q a Tnt5I0心理学空间 u"B%^m4`7~E

心理学空间+r Z{AE7BI#c
心理学空间l!\T*a2Y$_

心理学空间*q O^8U%_ ]\]#k

某些类分裂防卫心理学空间kV z F.V

l/OUnp_[6{ n{0一般都认为类分裂病人比躁郁症病人更难分析,他们的退缩、缺乏情绪表达的态度、在客体关系中的自恋元素(我稍早曾提到这一点),有一种分离的敌意散布在和分析师的整个关系上,产生了一种非常困难的阻抗。我相信主要是分裂的过程,说明了病人在接触分析师时的困难,以及对分析师的诠释缺乏反应;病人自己则感到被隔绝与距离遥远,这种感觉和分析师的印象是相对应的:即病人的人格以及情绪有相当多的部分是无法触及的。具有类分裂特质的病人可能会说:“我听见你说的话了,你可能是对的,但是那些对我没有意义。”或者再一次地,他们说感觉他们不在那里。这些个案所表达的“没意义”并非暗示他们对诠释的积极排斥,而是提示了他们人格的某些部分与情绪已被裂解,因此无法处理被提供的诠释;他们既无法接受它,也无法拒绝它。心理学空间&{z]|K6tb

心理学空间T'Q S*IG Q`Z\X

我将藉由一名男病人的片段分析数据,来描述造成这种状态的潜在过程。我记得这个病人在这次分析的一开始就告诉我他感觉到焦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接着他拿一些比他成功、幸运的人们当作例子来比较,这些评论也提到了我,明显地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挫折感、嫉羡与哀伤。当我作出如下的诠释(现在提到的只是我诠释的要义):这些感觉是指向分析师,而且他想要摧毁我,他的情绪突然改变了,他的声调变得平板,用缓慢而缺乏表情的方式说话,他说感觉到和整个情境脱节了。他补充说我的诠释似乎是正确的,不过这是无所谓的,事实上他不再拥有任何愿望,而且没有什么是值得烦恼的。

:U!U]/Bh6m;Y0心理学空间!])k+OIDT:s5o_

我的下一个诠释重点放在这种情绪改变的原因上,我的提示是:在我诠释的当下,把我摧毁的危险性对他而言已经变得非常真实,立即的结果是害怕会失去我。以往在分析他的某些特定阶段中,在这种诠释之后会出现罪恶感与忧郁状态,现在不同的是,他试图利用一种特别的分裂方法来处理这些危险。我们已经知道,在两难、冲突与罪恶感的压力之下,病人通常会分裂分析师,然后分析师可能在某些时刻被他所爱,而在其他时刻被他所恨;或者,他和分析师的关系可能以下列方式被分裂:他自己维持在好人(或坏人)的状态,而他人则成为相反的人物。但是,这不是发生在这个案例的分裂方式;这个病人裂解掉自己的某些部分,也就是他感觉到自我中对分析师有危险与敌意的部分,他将他的破坏冲动从他的客体转向到他的自我上,结果是他的自我有些部分暂时“不存在了”,在潜意识幻想里,这将导致部分人格的消灭。将坏冲动转向自己人格之一部分的特定机制,以及随后发生的“将情绪分散”(dispersal),能够把他的焦虑维持在潜伏的状态。心理学空间d3raU|2O;kF

心理学空间"jF{9v8ou

我对这些过程的诠释,再次地改变了这个病人的情绪,他变得情绪化,表示他感到想哭、忧郁,但是觉得比较统整,此时他也表示感到饥饿。⓰心理学空间 vbC;{Zx/|P

⓰饥饿感意指在原欲的主导下,内摄的过程已经再次被启动了,虽然他对于我初次诠释他的恐惧(怕会把我毁灭)的反应,是立即暴烈地裂解并毁灭他人格的某些部分。现在,除了得以稍稍缓解这些忧郁焦虑。他能更充分去经验哀悼、罪恶与害怕失落等情绪。焦虑的妤解导致了分析师再次代表了一个他可以信赖的好客体,于是想要将我内摄为好客体的欲望能够表现出来。如果他可以重建内在的好乳房,他将能强化并整合他的自我,而且较不害怕自己的破坏冲动,事实上他能够因此而保存自己与分析师。
心理学空间7v7\HU$w

在焦虑与罪恶感的压力之下,将人格的一部分暴力地裂解并且摧毁,依我的经验看来,这是一种重要的类分裂机制。现在简短谈谈另外一个案例:一名女病人梦见她必须应付一个执意要谋杀某人的邪恶小女孩,这个病人尝试去影响或控制这孩子,并且逼迫她招认(这样对孩子有利),但是她失败了。我也进入了这个梦,病人以为我会帮助她应付这个小孩;然后,病人把这个小孩绑在树上,以吓唬她并防止她去伤害别人。当病人要拉扯绳子、杀死这个孩子的时候,她醒过来了。在梦的这一段落,分析师也在场,但仍旧是袖手旁观的。心理学空间 ^?IuT6ZZ

-B9e7V*?c9t3c(M0在这里,我仅提出我从分析这个梦所获得的许多结论之精髓。在梦中,这个病人的人格被分裂成两部分:一个是邪恶难驯的小孩子,另一个是想要影响、控制小孩的自我。这个孩子当然也代表了各种过往人物,但是在这个情境下,它主要是代表病患自我的一部分。另外一个结论是:分析师就是那个孩子想要谋杀的人,而我在梦中的角色部分是要防止谋杀发生,杀死小孩(这是病人所必须采取的方法)代表的是“消灭”她人格的一部分。心理学空间!t3u+A(agF8yZ2{

心理学空间+{8k|v Le

现在,浮现的问题是:“消灭一部分自我”的类分裂机制如何与潜抑发生关联,如我们所知,后者为的是要应付那些危险的冲动,不过,这一点是我无法在此加以探讨的。

cA+usCu1y9K'k0

B`9M)B#\~V4L+Q;_0情绪的改变,当然不会总是像我在本节所提出的第一个例子那样,在单次分析中显现戏剧性的变化,但是我已经一再发现,诠释导致分裂的特定原因,会带来在合成方面的进展,这类诠释必须仔细地处理当下的移情情境,当然包括与过去的关联,并且与促使自我退行至类分裂机制的焦虑情境之细节作连结。依循这些方向的诠释而促成的合成,会伴随各种忧郁与焦虑的发生,这种阵发性的忧郁状态(随后有更大的整合)逐渐导致了类分裂现象的减弱,以及客体关系的根本改变。心理学空间/k,W f9S2?.B.\3O

心理学空间!C.Mi6K R#HsC3{D4U x

心理学空间 M#h%zc;wK

R X&_i E*E^'C2q0

JQ n0FSA^.P0类分裂病患的潜伏焦虑心理学空间$xwhx6^'E

(| Lh$X8j*FC0我已经提到缺乏情緖使得类分裂病患无反应,伴随着看不到焦虑,于是缺少了一个支持分析工作进行的重要因素;因为对于其他类型的病患来说,由于他们具有强烈明显或潜伏的焦虑,这些焦虑经由分析性的诠释获得了纡解,这样的经验将促进他们在分析过程中的合作。心理学空间(t3w-[@%a$cOp

心理学空间P5^E[Fg2bdj\

这种缺乏焦虑的情形在类分裂的病人身上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类分裂机制意指情绪的分散,其中包括了焦虑的情绪,但是这些被分散的元素仍然存在于病人身上;这类病人具有一种特定形式的潜伏焦虑(以特别的分散方式将焦虑保持在潜伏的状态),感觉到去整合、无法经验情绪、失去客体,事实上就相当于焦虑。在得到合成的进展时,这一点变得更清楚了;病患当时经验到的极大纾解是来自于这样的感觉:他的内、外在世界不只更为结合了,而且再次恢复了生机。回溯性地看,在这些时刻里,当缺乏情绪、客体关系暧昧不定,并且感到失去了人格某些部分的时候,一切似乎都死亡了,这些全都相当于一种非常严重的焦虑。这种焦虑藉由分散而被保持在潜伏状态,在某个程度上是一直被经验的,但是它的形式与在其他类别的病患所见的潜伏焦虑不同。心理学空间'N(B$b!jy%p b `

心理学空间 {#{$U;K0?j+b#t

目标朝向“将分裂的自我(包括分散的情绪)加以合成”的诠释,使得焦虑逐渐得以如此被经验到,虽然在持续很久的一段时间中,我们事实上也许只能将思考的内容汇聚一起,而尚未能够引发焦虑的情绪。

P0k8\E3W8p|6l l\0

k _p$Mw7fA0我也发现诠释类分裂状态,特别需要具备下述的能力:用一种条理清楚的形式来诠释,藉由这种形式来建立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连结。当然,这点永远是我们的目标,不过,有时候它显得特别重要,那就是当病人的情绪无法被触及,而我们似乎只能诠释他的理智(不论它是多么破碎)的时候。

we&KCdm6{pu'@0心理学空间q([I2^#a+BG

我所提出的一些提示,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也能应用在分析精神分裂病患的技术上。

)F+N%QX_Tf;bOI0心理学空间T6rZ!J^8X

心理学空间4P.F(b@_np
心理学空间#|]U!xV

心理学空间IB0Fc6|9a

总结心理学空间vvQt&| gdc0gx

心理学空间"CZg:Fk)W2v

我现在要将本篇论文所提出的若干结论作个总结。我的主要论点之一,是提出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当中,婴儿的焦虑主要是迫害恐惧的经验,而这种性质的焦虑促成了一些特定的机制与防卫方式,这些特别的防卫机制也就是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的重要特质。在这些防卫机制中,特别突出的是分裂内在与外在客体、情绪与自我的机制,这些机制与防卫是正常发展的一部分,而同时也是日后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基础。我描述了藉由投射而发生认同的一些潜在过程,这些过程总和了将自我某些部分裂解,然后将它们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我也描述了这种认同对于正常与类分裂客体关系的某些影响。开始进入忧郁心理位置的时候是个关键点,此刻,类分裂机制可能藉由退行而被增强。我也提出在躁郁症与类分裂疾病之间有密切关联存在,这种关联的基础在于婴儿期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与忧郁心理位置之间的互动。心理学空间O"Yr/~AOW@

UmFh?"| t"K0心理学空间.R9x(l#q%_ls e0x
心理学空间/RT ~!V-yM}~/i

心理学空间@0D,f2cK"|Y

附录心理学空间EP}?x!Q

7^ ?3X.OAg7s K A?+M0佛洛伊德对史瑞伯(Schreber)案例的分析,包含了和本篇主题极为相关的丰富材料,不过我在此仅从其中提出几点结论。

)Hkdk]bxkA0心理学空间`,^-lM bPV7PZ}Hu

史瑞伯生动地描述了他的家庭医师——佛莱克西(Flechsig)(他所爱与感觉迫害的人物)的灵魂分裂情形。“佛莱克西灵魂”曾经引进了一个“灵魂分解”(soul divisions)系统,在其中灵魂分裂为四十至六十个“次分解体”(sub-divisions),这些灵魂不断增加,一直到他们变成了“讨厌的东西”,上帝对他们扫射,结果“只有一种或两种形式”的佛莱克西灵魂存活下来。史瑞伯提到的另外一点是,佛莱克西灵魂的碎片慢慢地失去了他们的智力与力量。

/f[7Y$@_ hK0

N9t3kN8W)h m@d0在此案例的分析中,佛洛伊德获得的结论之一,是迫害者被分裂为上帝与佛莱克西,而且上帝与佛莱克西也代表了病人的父亲与兄弟。在讨论到史瑞伯有关世界毁灭的各种形式妄想时,佛洛伊德说:“无论如何,世界末日是在他(史瑞伯)与佛莱克西之间爆发冲突的结果;或者,根据他妄想的第二阶段所采纳的病因来看,世界末日是在他与上帝之间已经形成无法消解之连结关系的结果……”心理学空间1^0f&azxb|S|

q1k4]LQ7p?6i A R0我要提出的是(与本章所勾勒的假说相关),佛莱克西灵魂分解为许多灵魂,不只是客体的分裂,也是史瑞伯感到自我分裂的投射,我在此仅提出这种分裂过程与内摄过程之间的关联。结论本身的提示是这样的:上帝与佛莱克西也代表了史瑞伯自我的某些部分;史瑞伯与佛莱克西之间的冲突(佛洛伊德认为这一点对于形成世界毁灭的妄想占有重要的角色),在上帝扫射佛莱克西灵魂的行动中找到了表达的方式。以我的观点来看,这个扫射行动代表了自我的某一部分将其他部分消灭,我认为这种过程是一种类分裂的机制。有关“内在的毁灭”与“自我的分裂”的焦虑与潜意识幻想,和这个机制密切相关,它们被投射到外在世界,并且形成了世界毁灭的妄想。

? q(K}&ZpJu%z0

I6Qi2U8B0关于在“世界末日”妄想底层的某些过程,佛洛伊德获得了以下的结论:“病患已经从周遭的人们以及外在世界中,广泛地将他们曾经投注的原欲灌注(libidinal cathexis)抽离出来,于是任何事物对他而言都变得无所谓、不相干,而且必须透过一种次发的合理化过程来加以解释,如同被‘神奇化、仓促而表面化地即席创造出来’。世界末日就是这种内在灾难的投射,因为自从他将爱从他主观的世界中抽离出来时,他的世界就已经走到尽头了。”这个说明特别和客体-原欲的干扰,以及随之而来与他人及环境关系的崩解有关。不过,佛洛伊德更进一步地考虑到这种干扰的另一个层面,他说:“我们不能忽略这种可能性:原欲的干扰可能反应在自我灌注(egoistic cathexes)之上,就如同我们不能忽视相反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一个次发的或者被诱发的“原欲过程”干扰,可能导因于自我当中不正常的改变),事实上,有可能这种过程形成了精神病的特质。”特别是最后两个句子所表达的可能性,在佛洛伊德对“世界灾难”的解释与我的假说之间提供了连结。如我在这一章所提出的,自我当中不正常的改变是源于早期自我的过度分裂过程,这些过程与本能的发展及本能欲望(instinctual desires)所引发的焦虑密不可分。佛洛伊德后期有关生、死本能(取代了自我的与性本能的概念)的理论,发现对原欲分布的干扰预设了破坏冲动与原欲之间的去融合(decision)。心理学空间]5AjC:\&_H

心理学空间;R2VCn I`

我认为自我的一部分将其他部分消灭的机制,构成了“世界灾难”之潜意识幻想(上帝对佛莱克西灵魂的扫射)的基础,这个机制暗示了占优势的破坏冲动凌驾了原欲。接着,在自恋原欲分布上的任何干扰,和与内摄客体的关系有密切的关联,而(根据我的工作)内摄的客体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自我的一部分。于是,自恋原欲与客体原欲之间的互动,对应了“与内摄客体的关系”以及“与外在客体的关系”之间的互动。如果自我与内化的客体被感觉到是碎裂的,婴儿将经验到一种内在的灾难,并且会延伸到外在世界,被投射到这个世界。根据本章所论及的假说,这种和内在灾难有关的焦虑状态,发生在婴儿期的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时期,并且形成了日后精神分裂症的基础。照佛洛伊德的看法,早发性痴呆(dememiapraecox)的决定性固着点是在发展的最早阶段,提到早发性痴呆(佛洛伊德将之与妄想症区别),他说:“决定性的固着点应该比妄想症落在更早的阶段里,而且应该大约位在发展期开始,从自体情欲(autoerotism)进入到客体爱的时候。”心理学空间NoUj X\

*UCUU MS,NP0我想从佛洛伊德对史瑞伯的分析案例中,再提出一个结论,我认为扫射(导致了许多佛莱克西灵魂被减少到只有一到两个)是企图康复的一部分,因为扫射是要抵消,或是有人说,藉由消灭自我裂解的部分来让自我的分裂愈合,结果只有一到两个灵魂存活下来。如我们所推断的,这些灵魂会重新获得它们的智力与力量,不过,这种朝向康复的努力,受到自我为了对付自己与被它投射的客体所运用极具破坏性的方式影响。心理学空间f+N e(aL!VP,IZ2r

)aXa7jPZ8l0佛洛伊德对精神分裂症与妄想症等问题的探讨,其根本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他的史瑞伯论文(在此我们也必须记得,佛洛伊德所引用的亚伯拉罕的论文)开展了我们了解精神病及其潜在致病过程的可能性。心理学空间YIt%Oe

心理学空间z.m|*p ~+U
心理学空间zU8h0l1RsNoN.G&^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偏执分裂位 投射性认同 抑郁位 抑郁心位
«处理三人关系的婴儿 梅兰妮·克萊茵
《梅兰妮·克萊茵》
克莱因精神分析诊断量表(KPDS)»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