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幸福不是要一直幸福
作者: mints 编译 / 4337次阅读 时间: 2020年8月08日
标签: 创伤 创伤后成长 享乐主义 幸福观 Hedonic eudaimonic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i5s!eU%Wk(C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积极的心理学通过追求幸福、人类潜能,让心理学研究变得更加光明。积极的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家不仅应该只研究精神疾病,而且还需要研究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心理学空间;` SX d3\s[

ibu}[7T:{#T$i0积极心理学的创始者马丁·塞利格曼将幸福描述为频繁体验到积极情感的状态,这些情感包括快乐、兴奋和满足,并且伴随着更深刻的意义和目的感。心理学空间:WM+~SP

心理学空间iV1m @7aPIQg

心理学空间"H"eQ!G9LL

a!k$`0a.{(F0心理学空间+v$M7|h!H*S]#AA/_

幸福意味着目前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Y-]*}Gm$M{9o0

%e?5mr@e!Y _0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学专家认为,幸福并不稳定,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特质,幸福是我们可以努力并最终努力实现的柔韧和灵活。心理学空间 j&}/TWQnHq^g0U

A9YO(F:NG]w0201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1],心理灵活性是幸福感的基础,也是幸福感增加的关键所在。例如,不要带防御地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以及忍受不适时期的能耐,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心理学空间Mm/cF+W T3v

R:y+A6Y;s:WD'Q\iu02005年的另一项研究表明[2],我们应对生活环境的方式比事件本身对幸福造成的影响更大。短期内承受压力、悲伤和焦虑并不意味着我们长期无法幸福。

Vj'nG-t#{5do0

ou{G$r v&jq0
dYN d|X0心理学空间"s] Yv(z\

+z5j;ALPz1VVc U+u0通往幸福的两条道路心理学空间Z$D{!Y:m*\/t^

5_5I s'txOG z0从哲学上讲,享乐有两种途径,享乐主义Hedonic)和幸福观eudaimonic)。心理学空间,e'c+h~v|7[.K

-['?(@A QUEmo{ A0享乐主义并非如同其文字表面那样,是尽情享乐的意思。享乐主义又称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心理学空间flb)n} w+HE

m Qd,}e,Xow$i#k0称伊壁鸠鲁奉行的生活是离群索居,在清贫的生活中只有面包和水为伴,向往着美好的友谊,追求着心灵上的安宁与平静。心理学空间g%PJ"T"vBd

心理学空间 t;p'Xa9eX7{ j"mi

伊壁鸠鲁并不反对追求快乐和感官的愉悦,他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没必要去谴责或者禁欲。他反对的,是那些过度的、不必要的欲望,当我们追求这些过度的欲望之后,就成为了欲望的努力。最新的研究表明[3],享乐主义带来的幸福和自控力一样重要。

8H4E!eN:jZhDA6M0心理学空间Z]jI2Ha;hE}

心理学空间C3B{A/?c

心理学空间6X VI1P y$dX,[

与短期享乐带来的幸福不同,幸福观方法具有长远的眼光。

}1NJ2z pe~0心理学空间%Xf!iz~k(yl

幸福观认为,我们的生活应该是真诚的,这样就会带来更大的利益。我们应该通过仁慈,正义,诚实和勇气追求意义和潜力。

g nfDK6gP4H!V*v0

0p5P~(f7D.D0如果说,享乐主义带来的幸福是短暂的,那么,幸福观带来的乐趣和经验就会更长久一些。

lQTl_ ]0

^6f$E)P8gbw.v@/H0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带来不愉快的经历和情绪,但通常会带来更深层次的喜悦和满足感。过上幸福的生活并不是要避免困难。它能够让您在逆境中成长,可以让您有效的应对逆境。心理学空间H*d.@[2A@s^

6e ?0I?P S!e0
?#}V}1CCtx0心理学空间.yT"m'M$ifx_

Ftj\Zc4?'mi0从逆境中成长心理学空间+gp8M*O!Nsso

CMa+k]d0研究表明,不利的经历实际上对我们是有利的,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这些逆境。

4~b0g4Q$`-vw0心理学空间al9~7d4\+r

允许存在苦难,可以让我们更有韧性,并使我们在生活中采取行动,例如换工作或克服困难。

P'ox'~$C| _0心理学空间&\+j9OKg

创伤研究中,许多遭受到创伤的人,认为他们的创伤体验是一种催化剂,催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转变,从而导致了被称为“创伤后成长”的现象。那些遭遇到困难、疾病或损失的人,往往会把这些经历描述为幸福和意义的源泉。

i |7K?X[[4i)p0

9],X ?D\_0感到幸福是一种短暂的状态,而过上幸福的生活,通过寻找意义实现了个人成长。幸福的生活意味着接受人类的跌宕起伏,享受积极的情绪,并利用痛苦的情感来发挥我们的全部潜力。心理学空间;qn%K s{(c Qq

心理学空间1kj&iF,M

心理学空间S7QdRWGd0Aq

(d+t(P8yA*|@0心理学空间!w5R G5QNL*_Ctw

[1] Kashdan, T. B., & Rottenberg, J. (2010).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a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Health.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0(7), 865-878.心理学空间xY,~#hp1Hc;G'Al

心理学空间&q6x;?4Hv(v7P [

[2] Lyubomirsky, S., Sheldon, K. M., & Schkade, D. A. (2005). Pursuing Happiness: The 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 Change.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9(2), 111-131心理学空间k:]/g9I\3^

心理学空间.K&m}2O&R8J


?w2_&l x G:CVf2O0心理学空间(_.DPR0nc5QIP

心理学空间 eC SX&c2gL6E

[3] Bernecker, K., & Becker, D. (2020). Beyond Self-Control: Mechanisms of Hedonic Goal Pursuit and Its Relevance for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20941998

{j!Ct \M%q*vKc0

n,iyVV)Xg/J9W ?Ny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创伤 创伤后成长 享乐主义 幸福观 Hedonic eudaimonic
«心态影响健康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快乐人士的7个习惯»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