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教养:关爱与约束
作者: 人大社 / 4117次阅读 时间: 2020年4月26日
标签: 放纵型 关爱约束 拒绝忽视型 权威性 专断型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心理学空间(IEWhkuO

心理学空间`)[\8~({.` {E
心理学空间|C8M)P0a2Z\#e

z^xT2R mV0研究教养特点时,研究人员认为两大维度尤其重要:关爱与约束心理学空间kx,{ S,W7|/_(Q yq

心理学空间&Atg8kM5^

父母关爱是指父母对于孩子的接受度、回应度,以及产生同情心的程度。心理学空间$}&Y#m0xd

心理学空间F_*Mb bJ;[#O0T

关爱度高的父母对孩子十分支持,精心培养,充满关爱。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需求,教养模式更多以孩子为中心(关注孩子的需求,而非满足大人的要求或便利)。

0aC8CqtX0

7{5^\Yiu I0关爱度较低的父母忽视孩子,拒绝满足孩子的需求,更以自己为中心。这种冷漠的教养模式对儿童发展有害。

!Puf!OG.JY1GQ0

!nUSJ(t:Dc0大量研究表明,接受冷漠教养的孩子更具攻击性,不受欢迎,在学校表现也差。

&^Vh#tj!c0心理学空间~lok"Jzd,qW

父母约束是指父母限制孩子的行为、执行规则、维持纪律的程度。心理学空间AEj6G#{

6k;B |$nEm0约束度高的父母严格限制孩子的行为,并严格执行规则。他们参与孩子的生活,利用纪律规范孩子的行为。

-X \(OF3_*J*S8^W0心理学空间/A.b3W@D5L!cJ7K!W

约束度低的父母则管教松懈,纵容孩子,与孩子关系疏远。

q _u^9F0

J.w5I&If!wl0考察父母关爱与父母约束时,我们应该注意二者的联合效应。心理学空间b+} R;X$`c.U6e

心理学空间 RcK&W URK:F\h

例如,关爱度高的父母采用严格约束时,往往以孩子为中心,教养符合孩子的年龄,并产生积极效果。心理学空间tI2K7@ e u

:H;h"k*E*e-QH;B0而冷漠抗拒的父母采用严格约束时,则会发生过分严厉的惩罚,甚至虐待孩子。

7k;YHH*vRm \0心理学空间vk/B%lJuJ

关爱与约束二者单独来看,都不足以说明教养对于儿童发展结果的作用。心理学空间3HZ!v/EWt*wW

n{m"M3z*Q0另外,教养及其效果不是独立发生作用的。心理学空间r-n$Mq1_#T7Zp8o

心理学空间B l&c)w;@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是主动方。和父母一样,孩子有独特的气质,对于周围各种行为的接受度不同。

*z@0f{+BV0

\V;EX6c0他们对于事件、父母反应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时轻易接受限制或机会,有时却会产生误解甚至抗拒情绪。而且孩子的行为和反应也会反过来影响父母的行为、信仰、价值观。

MXf)Y:zI0心理学空间k5O5vj5j"}vY7e{}

为了达到积极的教养效果,父母必须认可这种相互影响,同时逐渐实现父母与子女双方适度的独立,适当地引导孩子并给予期望,关爱、照顾孩子,给予孩子真诚的爱与关注。

Df nktp0心理学空间k O(k6vw:tFpQT


-W#L ?^7N0心理学空间0i0E$P%h1|ew@

心理学空间m q*zXw nH

教养分为几种类型

5K%A\xj)U0心理学空间2Sd7I y3e:@

权威性 专断型 放纵型 拒绝忽视型

*rE!\SZ3x$S(x0

0K]:z(AtqY&M0权威型的父母关爱孩子,实行严格约束。心理学空间4Q4GS$Cy^ bH-lU

心理学空间\5O)J.E J

这类父母严格监控孩子,对于孩子的行为有明确标准和较高期望,他们倾向于使用管教而非惩罚的方式。

3DJ/Ov%K7W0

S*Q"H&L'P0权威型父母会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管教事宜也会考虑孩子年龄,适当听取孩子的意见。

dS0o^%y,i0心理学空间+o$dQ"~f

如果他们4岁的孩子欺负其他小孩,他们首先会和孩子坐下来讨论这件事。心理学空间EqN8B)B!["H

3yPYb#bS0“你为什么打他?”

D)CU4LNM:P3?0心理学空间H5Ds0m]+k!kB^ V

权威型父母理解并支持孩子(“我们知道你难过,你生气”),但同时也会为孩子设限,一旦孩子越界,适当采取措施(“你知道的,‘不许打人’是家规,所以罚你不许看电视”)。

oD*U(y Z U }p0

~0^9T$n!b^V0权威型父母希望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发展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

Q A9YnY4g{-g+_K0心理学空间.Taee#o)M"t

与其他儿童相比,权威型父母教养的儿童学业表现好,更加友善,受人欢迎,自尊较高,活动中独立性强、目的明确,到了青少年时期,更能准确理解父母的价值观。心理学空间|qq t d$bT

心理学空间H v'BEWozW}

专断型父母也实行严格约束,但是实行的方式是拒绝或不回应孩子的需求。心理学空间+]*Nal F

心理学空间}9_M:US2b(T/W;c

他们可能会大喊“不许打人!”“你想什么呢,又搞成这样?!”心理学空间7t"V0i J1XdL!i'v3n

!J(uY'P Vedf Q0专断型父母严格设定规则,并希望子女服从。他们的管教方式往往十分严格,多用惩罚。

:N~N%IcK+U0

,v'g3HO(l7Qh#ga0他们往往不顾及孩子的想法,选择快速平息事件,而非理性地讨论事件。心理学空间.QcGJ'p7rn

心理学空间E nVui HDjv-M

专断型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感到困扰和愤怒,却不敢反抗父母。心理学空间o$pGQ:I_ D6Me(GS

心理学空间)Wr*NM8j:ta6N2Y

与权威型父母教养的儿童相比,专断型父母教养的儿童学业表现较差,对人不友善,攻击性强,与同伴关系较差,依赖性也更强。

fj9lj$q`0心理学空间)x2g~m(Kv

放纵型父母关爱孩子,极少约束。他们往往不能为孩子设定或执行适当的规则。

S!r+l,ZUPP0心理学空间 g^-d0s%B.w

放纵型父母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这类父母过于纵容,并不要求孩子表现成熟,承担责任。心理学空间g&x"^ JxS

%KTQ9ufOXO&a0有时,放纵型父母辩称他们更愿意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做家长。心理学空间6~3D'Ifb

$Zh^&Ac4H v2TU0放纵型父母可能只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轻度否定(“现在你知道了,我们不能打人,所以不能再有下次了”)。

{+SEO~,iB)S+C0

3Wj(w;H%z"Yd0某些极端情况下,放纵型父母可能到了溺爱的程度——不仅允许孩子行为不端,甚至鼓励或培养孩子做出错误行为——“他要是打你,你就打回去!”

;S;k{ ?.R1ne(I0

;LQ)Wz[W0随着青少年慢慢长大,溺爱的父母可能容忍甚至鼓励诸多不当行为,如逃课、破坏公共财物、酗酒、吸毒、性行为混乱等。心理学空间,W3x&IBA2a6R+E}:x

:Py-^ [.V9V9v0与权威型教养的儿童相比,放纵型教养的儿童更易冲动,学业成绩较差,在活动中缺乏自信与独立性。心理学空间h~gkL l)bd

o.zdk?)j'i0拒绝型/忽视型父母不设定规则,不回应孩子的需求。心理学空间3} ]'tj)m:v+J2? Fm

心理学空间i'DZ(j|

这类父母没有合理地监管孩子,可能无法注意到孩子的不当行为。

:t3jz;_G+\0

P!W{"}0U)q-v/k7KC0拒绝型/忽视型父母可能由于压力过大而无法给予孩子适当的教养,可能不愿意教养孩子,也可能患有抑郁症,或者无法与孩子进行心理上、情绪上的沟通。

et D#r1h${0心理学空间 J]\E&d h|M

拒绝型/忽视型父母教养的儿童情况最为糟糕。心理学空间Eb B_6c)X7^

M XC Qh?2U-{,k1O0与其他儿童相比,遭到拒绝或忽视的儿童长大后更容易犯罪、酗酒、吸毒、较早发生性行为。他们学业表现更差,在同伴交往和认知发展方面也有诸多问题。

Jqb\7[\0心理学空间:G;k;qSI:Pe

心理学空间:?B8S\\ B;Mq1AA

e&[a"C5N,y)y2D-@0心理学空间^p$GTw,Pn

父母应该怎么教养孩子?

s)Le YE}){9c0

.PK-~7w'd$H)oK8I"s0掌控 规则 表扬 惩罚

!Dyzs-k1k0心理学空间t8|5U _2]"b4b

《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有以下几个方法,推荐你尝试。心理学空间$bNGg^ ]H,V4b0|%g

8Ux4~"u1i o0_BI {0掌控局面心理学空间!b~;WTA C

心理学空间QD vn]a$T^

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并试着掌控局面,减少不当行为的诱惑力。

b-b3xJ$X4j2L |+W0

e-^S'm|*{O0请注意家庭防护措施,为孩子创造安全的家庭环境。如果有些东西你不想孩子碰到、摔坏,把这些东西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kYc!Q7]({!Y } HrW0心理学空间B%U e/eYpR[7}

注意孩子在家里还有哪些不当行为,适当调整环境,让孩子不那么容易犯错。确保孩子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积极活动,找到各种安全物品。

k(Q|eN!X0

r*fiL%M2]k.Y7d0很多时候,在父母安排的环境下搞破坏,成了最有趣的事情。这种情况可以避免。

UOS0L Zo9hA0

Y k-mQ~ `veu)W0设定明确的规则和底线

{d*Nx$EZ0

W5]e|+O.?D0父母必须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规则尽量简短,否则你们和孩子都难以遵守。

#l7?#A+MD T3AW0心理学空间-u'}1Q c M(s:},w]O

根据孩子的年龄,决定哪些事最重要。对年幼的儿童,你可能关注安全问题,相关规则包括“待在院子里,别出去”“别碰炉子”。

'h| [T:A*O*X.Y(r6Ly0心理学空间]zK1UL

孩子大点了,重点规则是有关家庭作业,做多少家务活,骑自行车、滑滑板要戴头盔之类的安全问题。

*Ym5Qp2c C-B-\0s0LM+D0

i N%MWs)?0试着将规则用积极的说法表述出来,以便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说“请慢走”,而不说“不许跑”)。

8E8u6Vh d3j4L v0心理学空间!Z6{yZ#Vx

表扬积极行为

F[ w2IC0

G QY#EQ`]0你听过一个口号叫“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吗?让孩子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表现得当非常重要,要多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

b"FYLj4t:H0

\?,[']Hv0“我看到你今天和弟弟分享了——真棒!”孩子的行为若得到强化或奖励,便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而当孩子一心规范自己的行为时,不当行为也就少了。

Q]I1PF(b q0心理学空间h2~9gW"Y[5n3y

奖励良好的行为还有助于父母坚持积极管教。心理学空间I$~hf ]+HX(S

心理学空间^}qv7O,B"LV

适当的惩罚

4KGT.Wch zz0心理学空间iz,o7b wO

记住,惩罚是为了减少孩子的不当行为,并不一定要大喊大叫、拳打脚踢。心理学空间 NS#ayQ?yb\

B9VK*QP&h?3Q0惩罚最好与不当行为紧密相关。心理学空间#?xvk(x8P;p2X

l^-G7Ou~ a0如果儿童因为视频游戏发生争执,可以罚他们当天不能再玩游戏。进行此类管教行为,应该考虑孩子的年龄,并尽量采取温和的形式。心理学空间bbAtn;i2N;Q7Wj8Ns

:WvN/EE)j0h0对于学步儿来说,几分钟不能玩最爱的玩具,效果显著;而对 7 岁孩子,就必须将时间延长到几个小时甚至一天,才能达到目的。

\%U.\ u0JM0心理学空间i5AzO@ Le2hH

惩罚过后,再试试解释和说服。孩子行为改善时,一定要表扬他们。心理学空间wq1YZ(f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放纵型 关爱约束 拒绝忽视型 权威性 专断型
«让婴儿“哭出来”对么?新研究再次引发争论 育儿
《育儿》
“蒲公英儿童”、“郁金香儿童”和“兰花儿童”概念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