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直觉
作者: 西蒙 / 4262次阅读 时间: 2020年4月05日
来源: 《认知:人行为背后的思维与智能》 标签: 蔡卡尼克效应 蔡氏效应 西蒙 再认 直觉 直觉判断 EPAM 辨认系统
专家的直觉 作 者:西蒙
出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12
书 号:9787300273921
原 价:¥69.00元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o C-Ih]8^[ a

专家的直觉心理学空间%l Q|0E?9oaB

心理学空间 Qp |;S+\Ni

专家的知识除了有一定的数量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专家遇到问题时可以很快地分析情景并作出反应。我们常把专家的这种立刻作出反应的能力叫作专家的直觉,或专家的直觉判断。专家是如何进行直觉反应的?过去这个问题很神秘,现在我们可以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了。直觉实际上是一种再认,一个人只有对非常熟悉的东西才会有直觉。通常所说的科学上的偶然发现,对专家来说却不是偶然的,是他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到了当前的情景。

`wm'y(EU5Ge0心理学空间2s,h+a F-^.Z

最早是一位物理学家把照相胶片放在抽屉里,偶然发现胶片感光了,因此他认为某种光是可以穿透桌面的。一个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就不会想到光穿透桌面使胶片感光。在其他领域里也有类似的例子。科学家根据以前的经验,可以认识一个领域里的许多事件。当一个不寻常的事件出现时,他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问题。任何一个系统,如初级知觉和记忆程序(elmentary perceiving and memory program  EPAM)辨认系统,当它发现了新的事物时,就叫有了直觉。特级象棋大师可以同时和几个对手下棋,如果对手较弱,他可以战胜所有的对手,我们说这是象棋大师用了直觉判断。当象棋大师看到棋盘上没有特殊情况时,他立刻就知道下一步应如何走能赢对方;如果对方有一个弱点,他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利用对方的弱点,很快地确定下一步棋如何走法。

v~\W {8|0心理学空间kA:yJ`

专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时间有限,因此他解决问题主要靠再认。如棋手在同时下几盘棋时,他是不可能用其他加工方式的,只能靠再认。

,Y Md*aJ C6P"|{0Yh0心理学空间,} G]zQ"EF"j

在科学领域里,无意识的发现常被认为是神秘的。有时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总是解决不了,他就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去睡觉。但是,到第二天早晨醒来忽然问题就解决了。有一种假定,认为睡觉时大脑还在无意识地工作。对这种假定,我们无法证明它是对的还是错的,但我们可以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对这种现象作另外的解释。

E8B2cn-oSb0

aC8p k0wE8v%E0解决困难问题时要在这个问题空间里进行搜索,这其间会进行很多加工。在搜索过程中,随时要进行判断,看是沿这条路继续搜索呢,还是停止这条搜索的路线而另走别的路线?根据短时记忆的特点,如果按照已有的搜索路线前进,这是比较容易做的,因为前面已经搜索过的路还在记忆中保持着。但是,搜索方式是有一条总的支干,上面分出一些小的分叉,在问题搜索的进行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特点,并将其存储在长时记忆中。例如,从解决河内塔问题的口语记录中发现,在第一阶段里,被试虽然以移动下面的圆盘为目标,而第一步却是要把上面的圆盘移开。这种做法不仅在短时记忆里,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保存到了长时记忆中。又如在下围棋的时候,被试也要一边下棋,一边往长时记忆中存储信息,以便今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知道如何处理才能摆脱险境。不然的话,他走了一步错棋,自己又不知道是错的,他怎么能改变行为呢?当一个人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时,他也可能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以睡觉去转移注意。这时在短时记忆里的东西都忘了,记忆里只有过去在长时记忆中存储下来的东西。根据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东西,可找到另一条路进行搜索,可能这条路对了,问题就解决了。

[d.^?J nme@0m0心理学空间d[d?|gZ }q^6b

对无意识发现的这种解释虽然还没有直接证明,但却有一些间接的证明。例如,做一件事情常常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找到一条取得成功的路线。这说明在做的过程中,已有一些新的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里了。这可以用卢钦斯(A﹒S﹒Luchins)的水罐子实验来加以说明。心理学空间7IPT4`7Kz]9Q

有几个容量不同的水罐子和一罐定量的水,要求被试用几个罐子倒来倒去,最后将水按一定数量分开。一种做法是先教给被试解决有捷径可走的问题A,并让他做一系列这类的问题A1、A2、A3、A4,然后再给他一个不能沿这条捷径走通的问题B,被试在解决这个没有捷径可走的问题时,就感到很困难。另一种做法是先给被试做一系列没有共同捷径的问题B1、B2、B3、B4,然后给他一个与前一实验中问题B难度相等的问题B′,这时他就会感觉到B′比较容易,解题的时间比在前一实验中要少。这些现象都说明心理定势(mental set)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如果在做完A1、A2、A3、A4之后,马上让他去做B,因为前面几个问题都是通过同一捷径解决的,所以他在做B时也力图通过该捷径去解决,结果就会使问题变得更难一些了。可以设想,如果在做完A1、A2、A3、A4以后,间隔几个钟头再做B,那么这时就会觉得B要比前边实验中显得容易一些了。这是因为他经过几个小时之后,忘了前面的解题程序,定势不再起消极作用,而不是应用了什么新方法。

&S ?X5aH!Ig0[0麦尔的实验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有两个被试,先让一个被试用改锥拧东西,不让另一个被试看见也不让他使用改锥,然后让两个被试都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在解决后一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把改锥当作重物起摆锤的作用,结果没有用改锥拧东西的被试比用过改锥的被试更快地解决了问题。这就是解决问题时心理的固着性,实际上也就是解决问题的定势。由此可以看出,用信息加工观点解释了过去格式塔心理学中的问题。

Nf4y/K5x?&j'N#l0心理学空间O^\&Z e9m2I

蔡卡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是让被试把一些工作做完,另一些工作没做完就中断,过一段时间让他回忆都做过哪些工作。结果,他回忆未完成的工作比回忆已完成的工作要好些。这说明有些活动还没做完就搁下时,在另一头脑空间里还在继续进行活动。安德森提出长时记忆的扩散激活理论。在长时记忆里,有些东西比另一些东西更容易被提取,因为它们的阈限低;有些东西阈限高,需要多一些线索才能提取出来。没有完成的工作阈限很低,容易激活和扩散。扩散随网络进行,达到该事件所在的位置时就提取出来了。在安德森的记忆理论中,没有短时记忆的概念,所谓短时记忆,只是那些被激活而且阈限最低的部分。长时记忆的扩散激活理论可以解释蔡卡尼克效应。

wd ca2U.Cw#N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蔡卡尼克效应 蔡氏效应 西蒙 再认 直觉 直觉判断 EPAM 辨认系统
«西蒙在中国的岁月 37 西蒙 | Herbert A. Simon
《37 西蒙 | Herbert A. Simon》
没有了»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