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迷走神经理论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 董光恒 杨丽珠 / 9608次阅读 时间: 2019年10月01日
来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标签: 董光恒 临床心理学 社会参与系统 杨丽珠 自主神经系统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多层迷走神经理论及其临床价值*
HME W t8u2~,nOc0董光恒  杨丽珠心理学空间8E Xe3]h#T6PBM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6卷第3期
~v9u]UKX)f0心理学空间+CS@eJ{*g+A7S
心理学空间h1M,e(ub%j\
心理学空间'~9RqP|}L&VW F

#AYp0`$C LoGM0【摘要】心理学空间x$Bhb0yA+RG

心理学空间 puJZ$G t9}s.K

目的:介绍Porges的多层迷走神经理论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借鉴。

f.CP[umL v]0

ei]RT0方法:利用文献法,查阅Porges理论相关文献,综述其理论的核心思想。心理学空间BHPA]

Vd(tLO!x0结果:多层迷走神经理论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能够解释大量临床心理现象。

*\%B&@[3wa4c0心理学空间Y/Q,c"Wpr*kE5MD

结论:Porges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人类心理的视角,具有较广阔的应用价值。心理学空间[\*Phd ]@Q

V8C5yc_u0【关键词】 临床心理学;多层迷走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社会参与系统

P w2jYNm };Lh%l0心理学空间k2Xu@ w4yW_%E

随着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等前沿科学的进展,特别是成像(imaging)技术等无创伤性研究手段的应用,使得人们对完整个体神经功能和结构的研究成为可能。Porges领导的Illinois大学脑-体(brain-body)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对自主神经系统的特征和社会行为的关系进行了二十几年的研究。Porges在总结自己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体行为调节的多层迷走神经理论(Polyvagal theory),强调进化形成的不同层次自主神经系统在个体行为调节和社会参与中的作用。目前,这一理论正日益受到研究者重视。正如美国NEXUS杂志对Porges专访时指出的那样“Porges的多层迷走神经理论正日益成为临床医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所推崇的干预技术”[1]。本文对Porges的多层迷走理论予以述评。心理学空间 m-`hVO*_8y:|

心理学空间&M8MSkn ~Dy~

“多层迷走神经理论”,是Porges对自己理论的命名。其实,多层迷走神经(Polyvagal)是一个不恰当的词汇,它不能准确地描绘其理论的内涵。因为迷走神经(vagal)只是Porges自主神经系统三层次学说的一个成分。翻译成“多层自主神经理论”会更贴切。但从尊重作者角度考虑,仍沿用“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命名。心理学空间O4Xv6ft

心理学空间CTR BW`~@

1 自主神经系统的3个层次心理学空间8`o1w B2t*GK

QY5IqS0X0传统上,自主神经系统被描绘为具有两个分支:副交感神经系统(休息和修复功能)和交感神经系统(争斗-逃离选择)。副交感神经系统调节基本的内脏器官活动,调节平滑肌、心肌以及腺体的活动等,它传递具有丰富营养、输送具有丰富氧气的血液到各个系统,特别是大脑之中。交感神经系统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它的出现增加了个体运动性、主动性和更广泛的生存反映。交感神经系统提供对环境事件的及时反应并迅速产生应对策略。它使更新的动物物种在基本的繁殖、获取食物、保护性行为上获得更多生存选择。心理学空间F?o;S0r j~I+D

心理学空间au};f6D4[

Porges在综合大量科学发现的基础上,认为有一个更加先进的自主神经系统分支存在,其对灵长类动物具有独特的生存价值,Porges将其命名为“社会神经系统”(socialnervesystem)[2]。社会神经系统是指促使个体通过简单的社会交流来获取保护,进而提高生存的可能性的自主神经系统。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对生存个体种系进化的研究和神经解剖学的研究。

_Qh&QP-MfZ"l&v0

Wf$k"boo'^0在进化过程之中,生存是最高的标准,能够提升生存能力的特征也会在进化中被保存。随着种系进化,动物的脑结构日趋复杂,这需要新生个体花费更多的时间达到自主活动。对人类来说,从出生到能够完全的自主活动需要数年时间。新生个体在这一过程需要依赖于看护者的保护来达到生存的目的。因此,独特的情绪情感能力,特别是母亲和婴儿之间的爱和联结,是这一生存功能的机制[3]。并且这一功能已经随着物种进化成为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心理学空间u+_-i n1C0RMS

?(Q/N2d1r9y0社会神经系统的解剖学证据,来自新生儿对母亲的情感联系。包括声音、倾听、目光交接和面部表情等,它们都具有诱发神经递质的作用,具有促使抚养者感到愉悦的效果。这些"强有力"的前认知功能存在于新生儿身上,具有生成与母亲情感相联结的功能,具有在感受到威胁的情境下寻找抚养者保护的功能。而健康的婴儿在一出生就展现出这些功能[4]。心理学空间8d*y9r8G4ur c

r v`d(d ?pw0O02 自主神经系统3个层次的功能与联系心理学空间%tp:I7H,pp/gy

@uJ"UUgd ]0进化的驱力模式化了人类的生理特征和行为表现。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神经系统出现了独特的应对挑战以维持生存的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限制着个体与周围事物接触程度、交流水平和行为调节策略。并且,这一系统的变化也会导致心理状态、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改变。多层迷走神经理论依据自主神经系统在漫长进化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将人类的自主神经系统分为3个层次,每1个层次都与特定的行为策略相联系(见附图)。

'E5m yBNg F7h0心理学空间 O,C6wsg `'z)u

心理学空间^EZ(@!@

附图 自主神经系统进化的不同层次和功能

D.{4S-HM2EW;q(F0v0心理学空间}uJD*\)U

心理学空间R#\ h4t[^N

心理学空间:u.n9x v%n K'nN%c}G S
心理学空间 T@1R6}b@?z1r&^A

~PU'g cu H9KH0第一个层次被描绘为原始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它的功能在于通过抑制新陈代谢活动来应对威胁,在行为表现上,这一层次多采用非主动性(immobilization)行为,比如装死、晕厥、停止等策略来应对出现的生命危险。心理学空间"I"rND(R uMy

心理学空间Dh+Bq2Q

第二层次被描绘为交感神经系统,能够通过增强新陈代谢功能,调节肾上腺激活状态来提高人的应对能力。以产生“争斗或逃离”(fight-flight)的主动性(mobilization)行为选择所需要的技能。心理学空间V z(M` c0Vz

心理学空间;`:M'`5UoV3H K

第三层次,社会神经系统,它是哺乳动物所独有的,能够通过迅速地调节内脏器官的输出,形成参与或者不参与社会环境的行为,行为调节上采用与社会交流相联系的策略,比如表情、语音和倾听等。人类通过社会神经系统,能在未要求交感神经紧张或肾上腺激活状态下提高人的应对能力。通过这一自主神经系统,短暂地进入某种环境或者从潜在的敌人前退缩的行为,都能够在没有大量生理消耗、没有新陈代谢的兴奋或肾上腺交感神经激活的状态下完成。与这一对心脏的神经控制相伴随的是对脸、喉、咽部肌肉神经控制的增强,于是得以产生复杂的与社会交往相联系的脸部表情和语调[5]。心理学空间b9s i&g @Nw

-Ug!I {d0e V)~0多层迷走神经理论认为,一个适应性行为可以通过以上3个层次的自主神经系统进行理解,并且他们具有顺序性。每一个层次代表了不同的自主神经系统的种系进化状态。在种系进化过程中,每一个自主神经层次的出现,都代表了1个反馈层次的提升。我们在应对外界刺激时,进化到最近的自主神经系统首先激活,行为上也应用最近的策略。比如,当外界事物刺激引起我们的应对反应时,进化到最近的层次首先反应:通过微笑、倾听等社会参与的方式拉近人际距离,获得安全感。如果第一反应不能使个体感到安全,那么就转向第二反应,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进行"争斗或逃避"的选择;如果第二反应仍未奏效,那么转向第三反应,出现昏厥、装死等原始的应对反应。[2]因此,是神经系统的进化决定了人类情绪表达形式、交流质量和调节行为状态的能力[6]。这一理论使许多临床诊断上与精神失调相关联的病理生理学症状得到解释。

X p*n*i7`y0心理学空间&mI0B$X Mcg0j

3 社会参与系统(social engagement system)

&zJzL,v_-G0心理学空间t7C|9L%K-e2L2z@

在自主神经进化的第三个层次,也就是社会神经系统阶段,哺乳动物进化出一种能够调节内脏状态来支持社会行为的功能性神经组织。Porges据此提出了社会参与系统(social engagement system)的概念。社会参与系统是社会神经系统的一部分[2]。它包括2个部分,一个是躯体运动成分,通过独特的神经通道调节头部和脸部的肌肉;一个是内脏运动成分,通过髓鞘化交感神经调节心脏和支气管活动等。

#t+I^ Dd+h7M+S:b0

a$Y b cp#qjtq0社会参与系统具有一个控制成分在脑皮层,它通过调节脑神经核细胞来控制眼肌肉(眼睛张开)、面部肌肉(情绪表达)、中耳肌(丛嘈杂背景中提取人声)、咀嚼肌(进食)、喉和咽部肌肉(声音和语言)、颈肌(社会姿势和指向)等。这些肌肉在功能上就像一个过滤器限制着社会刺激输入和输出的内容(比如,观察面部表情和倾听别人言语),进而确定个体是否产生社会交流行为。有趣的是,抬起眼皮的同时绷紧了中耳肌,也就是说,控制眼睛交流的神经机制和倾听他人的神经机制是共享一套神经通道。对这些肌肉的神经控制有助于社会表情和社会经验的丰富。自主神经系统的抑制成分通过副交感,神经输出通道与外周靶器官交流。这一抑制系统通过降低心律、降低血压,抑制心脏交感活性等调节手段,维持个体生长所需要的新陈代谢的平衡状态[5]。

4f TS$G,Jg;c7j0心理学空间#lNZixy\#kc?&b

社会参与系统的神经功能在出生后即获得迅速发展,进而支持个体与环境的交流。例如,当一个健康的婴儿看到照看者的脸时,婴儿会尝试通过面部表情和声音来与其交流。婴儿可以用哭和痛苦的表情来对照看着表达消极状态,或者通过微笑、睁大眼睛等表达积极的状态,这些行为特征都是婴儿尝试诱发照看者积极反馈以获取安全感的方式。如果婴儿不能从照看者那里获得积极的反馈,那么就会产生不安全的消极情绪反应。Bazhenova研究证明当抚养者未能及时对婴儿的情绪反应做出面部回应时,婴儿最初会尝试通过展现行为(声音、表情)与照看者进行社会性交互,如果婴儿与养护者的交流未能成功,婴儿将变得激动并表现出沮丧的征兆[7]。因此,个体行为策略选择的重要标准是通过个体对环境的感知来决定的,即个体所意识到的环境是安全的或者危险的。当个体认为环境是危险的时候,社会参与系统便降低功能。相反,当个体认为到环境是安全的时候,皮层调节社会参与系统来促进交流和社会行为的产生。

!|`7C;zQ-C0

n5w4rqDp04 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临床价值心理学空间@|.o?.o_A HPm

a `R@s2f*A04.1 对相关心理疗法的启发 

6?nq5tIv/SK z4w.{0

7Ao"S!u4i0多层迷走神经理论提出的自主神经系统的3层次学说,给大量相关临床干预疗法提供了新的借鉴。心理学空间+ynrf nv\.QC

心理学空间 \O,rK0x:w,gw

触觉疗法(touchtherapy)多年来尝试影响自主神经系统,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存在。特别是在遇到创伤性症状患者时,接触疗法通常被证明有效,但有时候也遭到质疑。多层迷走神经理论3个自主神经层次的提出,使原有方法获得新的拓展:可以通过对身体相关部位刺激来诱导特定自主神经层级的激活,可以让病人参与对不同层次自主神经系统刺激。例如,对于副交感神经,人们可以应用有意识地呼吸和腹部的运动;对于交感神经,人们可以增加对胳膊和腿部肌肉的运动,进而驱动并行的感觉器官。对社会神经系统,人们可以通过回忆喜欢的人或者宠物,用想象的方法诱发认知上的温暖和安全的感觉[8]。心理学空间x&^8G4mo

^#d&xpN]9U\0Levine的创伤治疗(trauma resolution therapy),Gendlin的中心疗法(focusing therapy),Perl的整体治疗(Gestalt therapy)以及催眠治疗(hypnotherapy)等在吸收了Porges的理论后都使他们的方法获得了新的借鉴。因为,3个层次的自主神经系统在患者身上是显而易见的,实践者首先只要了解到患者处于那个自主神经激活层次,就能判断患者需要什么。实践者可以引导患者实施对这个自主神经层次的刺激,进而支持患者自然地顺应自主神经系统3个层次的顺序,恢复不同自主神经层次的功能。心理学空间}4Zf~j4_5Xd

$t+n {'\%g S&Z04.2 Porges提出生物学基础的行为干预范式 

8QF B.c n y ^"X*m0心理学空间ZKF h g Jp lg @

Porges等依据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了生物学基础的行为干预范式。这一干预范式关注于积极社会行为是如何依赖于个体心理状态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具有其独特视角。Porges认为这一生物学基础的行为干预范式可能会成为继行为主义范式(比如,基于学习理论的)、生物化学范式(药理学)和精神疗法(包括精神分析和认知治疗)之后的第四种行为干预范式[5]。

8su$nXd0

_%W8n/F5s`"U0下面以自闭症为例说明此行为干预范式的一些特点。多层迷走神经理论认为,人类许多的精神症状,包括抑郁症PTSD,以及在儿童身上常出现的过度哭泣、多动、自闭症等,其原因都首先来自于安全感的缺乏[9]。此类患者往往首先缺乏从嘈杂背景中提取人类声音的能力,并且嘈杂的环境也容易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不安全的感觉。这会进一步导致社会参与系统的降低,较低层次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进而产生防御性行为,阻断了个体与外界的社会交流。

'qk*Y~;D4z5`@7w A0

o:L6c-G;@2R9V0因此,干预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各种措施,比如语调的变化、降低环境刺激的量、倾听、呈现相似的脸和相似的人等让患者感到安全,进而激活社会参与系统,产生社会行为。干预策略基于两个基本信条:社会参与系统的激活需要个体意识到环境是安全的;让其接触人类声音刺激,以练习社会参与系统的中耳肌和其他成分的神经调节功能。例如在对自闭症患者的干预中,首先必须使其心情非常平静,通过非常柔和的嗓音和语调与他们谈话,努力诱发他们的倾听行为,努力保证整个过程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进行等等。这一系列的行为能够使患者感到环境是安全的,关闭低等的防御机制,激活社会参与系统,产生社会参与行为。心理学空间%P2uf7|:|O3a

R-@!py'cz} W0Porges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策略使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行为和交流技巧取得迅速而明显的进展,这些行为进展在3个月后的跟踪测查中一直得到延续。父母与自闭症儿童交互作用的形式也发生明显变化,父母理解自闭症儿童孤僻的原因不是冷漠,而是不能正确地感知外界刺激;因此,他们首先必须努力创造安静的环境和使用平和的语调让儿童感到安全,然后才能进一步与儿童进行交流[5]。

`SSC0L(jaE+_*a0心理学空间dS%E.SI6kkG&}

传统的干预策略通常是给患者讲道理,与他们商谈或者进行强化等,策略的核心是努力使这些行为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但是,这些措施往往难有成效,原因在于此类症状的病理机制来源于个体的内脏状态,外部的行为强化往往很难见效,甚至会导致更坚固的防御行为。而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观点为此类精神症状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提出了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弥补了传统干预范式的不足。心理学空间i*Kug?*PB9bFz

心理学空间HN hn+X ve1`l

5 小结心理学空间YR$T8im.y0K u}-V

心理学空间LHqK[ @-K/G

Porges多层迷走神经理论提出了社会神经系统概念,强调人类某些社会行为的生理属性;强调社会参与系统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并且提出了生物学基础的行为干预范式等。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弥补了传统研究方式的不足,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R%Tz b"NVR/oq ~T0心理学空间{JF#x iQ8\:c

(感谢Dr. Stephen W Porges提供相关论文材料。)心理学空间!T}3dgQ9o j

Fo%@Umu06 参考文献

WbB2K:H \2WK9c0

\.@W0W MF5Rs2z0[1] Dykema R. How your nervous system sabotages your ability to relate: An interview with Stephen Porges about his polyvagal theory.NEXUS,2006,(2):30-35

'jz:ha2]V3T}0心理学空间%C:i})l@2R,J

[2]Porges SW. The polyvagal theory: Phylogenetic substrates of a social nervous 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2001,42(1):123-146

,v WjRM0

+Dy#rV9@9b f/z0[3]Porges SW. Love:An emergent property  of the mammalian automatic nervous system.Psychoneuroendocrinology,1998,23(4):837-861心理学空间 r2v Nb om_Z

4e @2d S_4]gKME0[4]Porges SW. Orienting in a defensive world:Mannalian modifications of our evolutionary heritage. A polyvagal theory.Psychophysiology,1995,32(2):301-318心理学空间I3cJnK[O)vo

9B7^]+AwGkg!p1x,L0[5]Porges SW. The polyvagal theory: Phylogenetic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behavior. Physiology and Behavior,2003,79(3):503-513

3e*` \^ IF0t_2KE0

{FE Yd+UI,B2A"\E0[6]Porges SW. Emotion: An evolutionary by-product of the neural reg-ulation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I n:Carter CS,Kirkpatrick B, Lederhendler II(eds〗) The integrative neurobiology of affiliation.Annuals of New York Academy Sciences.Vol,807.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97:62-77心理学空间\1C qZv

i;k~9A*T3?0[7]Bazhenova OV, Plonskaia O, Porges SW. Vagalreactivity and affective adjustment in infants during interaction challenges.

S8E1V%pl0

|i#Q%y @c0[8]Chang SO.The nature of touch therapy related to Ki: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2003,5(2):103-114心理学空间;I j8wX'nV!Qp:Y'|

心理学空间 w%K g!lOa K9s

[9]Porges SW, Doussard-RooseveltJ A. Portales A L,et, al. Infant regulation of the vagal "brake" predicts child behavior problems:Apsychobiological model of social behavior. Develpmental Psychobiology, 1996, 29(4):597-712心理学空间O7~Cm m'_eW*S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董光恒 临床心理学 社会参与系统 杨丽珠 自主神经系统
«动机性面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阿诺德·拉扎勒斯:折中的咨询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