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作者: 冯帆 李桂侠 张锦花 / 7051次阅读 时间: 2019年5月06日
来源: 《心理技术与应用》 标签: 本土心理学 本土心理治疗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Y0~4BI*DFAzq(^J\0《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年08期
\Dhd lj&xn0冯帆 李桂侠 张锦花心理学空间5k_;Rm7VVL
心理学空间k \}7b2g*lg
心理学空间;I!G'Y;tHX@$V
心理学空间 wdq y;^~+J
心理学空间thu;c6bL&J` @/R%pkT

心理学空间X9[(g%RXCXi

摘要:我国心理学思想历史悠久,蕴含于中国哲学、宗教以及中医学之中,与西方传来的西方心理学融合,发展成为中国本土心理学。在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来自中国文化背景的人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进行的治疗即为中国本土心理治疗。其疗法根据来源的不同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中国本土心理疗法。在临床过程中,中国人的心身合一、人际复杂、文化冲突等文化特点在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预后中均有体现。虽然我国本土心理治疗在应用上还存在医院与咨询机构病例来源不均、内源性本土心理疗法应用较少等问题,但是仍可以看出我国本土心理疗法已取得的发展以及前景。心理学空间i z Kd l*{T#T

心理学空间;b8l)h0kt3j2z w/m

关键词:中国本土心理学;中国本土心理治疗;历史沿革;现状

9BCdk(^m0心理学空间gi;f I ]

分类号:B84-09心理学空间+}1TizJ&| @(k

ILgJ%e01引言

`!L&q!Gp)i L0

+t"r|7Wz]f,eU0“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有一个很短的历史。”这句话对于所有心理工作者来说都不陌生。而对于中国本土心理学来说,那么应该是“有一个更长的过去,却有一个更短的历史”。西风东渐,将心理学带入中国,赋予了一个名字,翻开了一门学科的历史。然而中国本土心理学的“过去”却有五千年。自从中华文明的出现,中国本土心理学已有滥觞,但她一直隐藏在东方哲学、宗教、医学的背后,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一言一行。而东方心理治疗也一直为人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时过境迁,经典中的只言片语随着西方心理学的融入,终于作为中国本土心理学,发扬光大。

e,EJ$j@(uw0心理学空间&PHoI|$a}#a[

2中国本土心理学与中国本土心理治疗

.x#B0b ma~F/_O8O0

r8}5CO8\5tL)E#@!c1t%`0师古之道,必也正名。探讨中国本土心理学之前,首先要弄清几个概念。心理学空间q9hZ;La$C

心理学空间x5At~-@/Wh&n

Kim 和 Berry(1993)将本土心理学定义为本土的,而非外来的,针对当地人心理与行为的科学研究。可见,每一种文化背景都有自己的本土心理学,中国也不例外。然而,以上的概念对于中国本土心理学也许并不完全适用。因为“心理学”这一概念本身即是从西方传入的,中国本土产生的心理学思想也是与西方传入的心理学理论融合发展的,要寻找其独自的发展,可能需要从国学、宗教以及中医学中探寻,而非心理学。所以,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界定不应拘泥于是否是纯本土产生的。

$T c(]'oy3n;SF/Q%xQ0心理学空间z.KI0U.q#m*NO

那么,对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定义应为:在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来自中国文化背景的人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进行的治疗。这里之所以没有提出应用中国本土心理疗法,是因为外来的疗法在通过适应融合后,也可以成为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一部分,即本土化。这就涉及了另一个概念――心理治疗的本土化,即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一国、一定区域或民族在引进或使用外来的心理语言、理论、方法、临床治疗操作规范等方面时与本国的语言、文化、社会、人文等实际特点相结合,并使其成为本土心理治疗一部分的过程(汪卫东,李桂侠,2013)。

e7r ZOa1Y@0S0心理学空间\bs(V:P3V6X%`#jc4N&I

同理,对于中国本土心理疗法的概念也不能仅限于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心理疗法,而应该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诞生于中国的心理疗法,以及由外传入的,融合中国文化,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理论、方法与规范的心理疗法。由此可见,中国本土心理疗法可由外传入,也可由本地产生,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中国本土心理疗法(汪卫东,李桂侠,2013)。

1P^jn4`+~,PB Z0心理学空间1Nq1\#y"?3Uk1d|Q;D

3我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源流与发展

&Em][%\;D4Ml0

9GzG{-|,s2T8l0心理学是舶来品,而心理不是。人的心理受到环境、事件、语言等的影响,只要这种影响是正性的,就可以认为是广义的心理治疗。可以说,有人就有心理,就有心理治疗。因此,我国的本土心理治疗可以追溯到中国人出现的时候。心理学空间7L q$`!JU,\Yh&p,T

|8G(R1F&Q0而有记载的本土心理治疗,可能要数“巫”的出现了。巫,祝也。女能是无形,以舞降神者也(李恩江,贾玉民,2004)。在科学落后的原始社会,包罗万物的天与地是具有神性的,而能与之相通的巫,则是神的代言,拥有无上的权利,他们被赋予着祭祀占卜的职责,也肩负着为民众祛除疾苦的责任。《内经》云:“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王冰将祝由解释为“祝说病由”,包含着暗示与认知疗法的内容,是我国本土心理治疗的雏形;而移精变气更是成为了中医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

9CAS4^PEv u0

*D!UL0Co7?K0今天,除了较为原始的部落,巫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通过巫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一直流传至今,不论是在相对落后的社会,还是在发达的社会。有的是通过迷信的方式,有的是通过宗教的方式,有的只是民间的习俗,有的有严格的制度与规范,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在发生癔病时请人“跳神”,在情绪低落时到寺庙寻求宗教的慰藉,这些都有着巫的影子。

n*_E8x e$a0心理学空间2H-@w/SzR{!BY

巫还有另一种发展――中医。“巫医同源”,在战国以前巫与医是不分的,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有云:“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这也对“巫医同源”做出佐证。既然同源,那么从中医中就一定能看出巫的端倪。虽然随着发展,现在中医着重使用方药、针灸,走上一条科学化、现代化之路,但是仍然在临床中经意或不经意地使用着从巫传下来的一些心理疗法,从按摩搭脉时的共情,到方名药名的暗示,再到宣教病人时的认知疗法,都属于心理治疗。甚至一些医家还创造总结出了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例如:与系统脱敏疗法相似的习以平惊法,与注意力转移法相似的移精变气法,等等。此外,中医注重身心合一,对身体与情志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重视,并且对情志疾病也有独到的认识,例如百合病、脏躁等,都是中医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病名,医圣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中都有单独的章节来论述。心理学空间5bA#h;@U8E0H8a

心理学空间o~cG2w!?8ju

清末,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同时也包括西方心理治疗方法。在经历了单纯的模仿与复制后,我国学者发现了西方心理学与疗法在我国的局限性,提出了心理学本土化。留洋心理学家张耀翔于1922年所创的《心理》杂志,是中国的第一个心理学刊物。在创刊号上,《心理》杂志就提出:“内容尽量求适合国情,形式尽量求中国化。”同时心理治疗方法也走上了本土化之路,对西方传入的心理疗法进行扬弃,并且融入我国文化。有些学者以西方传入的心理疗法为基础,融合我国文化、语言,形成了符合我国民众的外源性中国本土心理疗法,如认知领悟疗法(钟友斌,1988)、意象对话疗法(朱建军,2009)等;还有些学者根据我国文化,融合西方心理学知识,创造出了诞生于我国本土的内源性中国本土心理疗法,如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汪卫东,2011)、心理疏导疗法(鲁龙光,2006)等。这些心理疗法都在我国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中发挥着作用。     4我国文化在心理问题中的体现

[)mk:sm3V:s x b3PK0

#C.\o*r-cD"^ iW0心理治疗是对于人的治疗,中国本土心理治疗是针对中国人的治疗,其特点一定是与我国人民的性格、文化相适应。在探讨中国本土心理治疗之前,不妨探讨我国文化在心理疾病发生发展,乃至治疗中的体现。

3m,XfE7u0

0Ov&ySg:}0G,d1_0{04.1合二为一的心身观心理学空间&C&~S#m4Ivs$R0_

心理学空间+c8[r*b q'Hw

中国哲学重视心身合一,不会脱离肉体讨论心理的存在。这点在中医理论中得到体现,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理活动由器官所主宰,在诊疗中也注意心身同治。我国人民在中医文化的熏陶中比较重视身体健康,而发生心理疾病时更容易出现躯体化的表现,就诊时也更倾向于治疗躯体症状。心理学空间Mi$C6ZPM

心理学空间p.cFe^ OO/y

4.2复杂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空间W2t-l*]$F6j!zkY

Zi]C8y0中国人委婉的性格造成了复杂曲折的人际关系。汪卫东教授曾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总结为爱面子、讲人情、重权威三个特点(汪卫东,2011),这些特点都在心理治疗中有所体现。

B}0mAL+~wR nR6};`0心理学空间&]:O%u2Bz^ D

现今大部分中国人对心理问题依然没有正确的理解,认为心理问题是不耻的,爱面子的中国人羞于承认心理问题。这是中国人出现心理问题后倾向于治疗躯体疾病的另一个原因,同时也是进行心理治疗的阻抗,甚至是我国心理治疗发展的阻力之一。心理学空间P(H~;YDKD#^2^ ]

)m5s6FOz+R L ?I0讲人情,使中国人的社会支持十分坚实,很多心理工作者的职责事实上由亲友以及领导担负着。虽然这种亲友安慰式和领导谈话式咨询可以起到一些心理治疗的作用,但毕竟亲友与领导中也少有懂得心理学的人,有时候的开导会适得其反。另外,讲人情、好面子使得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顾虑,不敢提出自己正当的诉求,甚至做出牺牲,长此以往处于心理压抑的状态,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心理学空间 O$hl%],]s]&i

心理学空间!X sY7D w pP%r*zn

中国人重权威,讲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缺乏平等与民主意识,压抑人的正常身心发展,导致心理问题。而就诊时,中国人更愿意去有声望的医院,看有权威的大夫,同时医生的权威也影响着疗效。心理学空间0j,io9O A ~*T^/G.Z

#o0rY.V&|Q*K@gFR04.3发展中的文化冲突

jT6h0xv6r\;w0

,}&r k? k&f_0今天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并且吸收着外来文化。发展的同时带来冲突,首先的冲突就是物质的发展与精神发展的脱节,相比之下,精神发展明显滞后,使人们在物质的日益丰富中感到精神空虚。还有中外文化的冲突,外来观念与本土观念产生碰撞,使本来崇尚中庸内敛的民众又多了一分积极进取,这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人们不能在两种价值观中取得平衡,就会产生迷茫。心理学空间tVhH)e"X

X5d}bm8C3]05本土化在治疗过程中的体现心理学空间 E.LZU%_2^vM

心理学空间0V5jYG8Bb9c:c VW

虽然每种心理疗法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所使用的心理疗法在某些方面却有其共性。根据上文提到的因我国文化特点而形成的一些心理问题,我国心理治疗也产生了不同的对策,其产生过程即为本土化,而且本土化的过程贯穿治疗全程。

KM v)Qzh T6@eD0心理学空间5Sy m}g-JN

5.1建立关系心理学空间'^ D$qzGN5l

8Tfs,[L3R\0我国人民重视权威,在建立咨询或治疗关系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医生权威的建立。医患之间人格固然平等,但是由于知识的不对等,咨询或治疗关系并不平等,需要医生通过权威主导治疗,患者才能信服,降低阻抗,提高依从性。另外,由于国人好面子的特点,建立关系时需强调保密原则,强调医生会无条件地接受患者,改变患者对心理问题的回避态度,放下心理负担,使患者安心倾吐。

l rl,`5xID7z0

.iv?-GU|zde*Z05.2评估诊断心理学空间]V0E.@{j

心理学空间*Yk2uf(a6\1cg{ d

问诊评估过程中,需结合我国的文化特点考虑,分析病史病情。而且可以利用本土心理量表,如根据内经中人格理论所设计的五态人格量表(王克勤,杨秋莉,2013)、根据国人成长情况所设计的忆溯性人格量表等进行评估。

E\I%c3vJa0

&lVD%Kz8p05.3治疗过程

9Ai w'`.Wf7gc0

^ lGO Q"l0由于中国心身合一的观点,治疗中需重视患者的躯体症状。解决躯体痛苦可以起到降低阻抗的作用,为之后针对心理的治疗做好铺垫。而且虽然西方心理治疗推崇患者自悟,而不作明确的指示,但是由于国人的重权威,完全模糊的建议会使患者排斥,所以适当给予明确的建设性的意见是可行的。

*D2ngL8s${L2R0心理学空间 ?a(LaZ

6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现状与展望心理学空间g+MZ+iFBW

g,\h tZ p+s m \0从CNKI、维普、万方三个数据库共搜索到有关于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文章共531篇,包括案例报道159篇,对照研究372篇;共搜得病例13425例。心理学空间)K)c0^_jD'|:qya R

心理学空间t7l,f'z%Id2Is o

6.1文章病例数量逐年增加

$WUI`,u P0心理学空间*E6_w6a6K"IU&I_

关于我国本土心理疗法的文章以及病例数逐年增加。20世纪70年代只有1篇个案报道;1980~1989年有文章12篇,病例68例;1990~1999年发表文章88篇,病例1623例;2000~2009年有文章216篇,病例6576例;而2010~2014年,仅5年的时间,关于本土心理治疗的文章就有214篇,病例5157例。可见,我国本土心理治疗正在蓬勃发展。

L/S6[9oQ4en(fY*K,dR+F0心理学空间],m u%F0Z[

6.2医院从事心理治疗较多心理学空间Zq`(~.SM&p1_

O3g R2l1^i_.g0从文章来源上看,250余篇来自医院,260余篇来自咨询机构,两者差距并不大;然而从病例数上看,9000余例患者来自医院,4000余例患者来自咨询机构,医院患者约占70%。可见,目前患者遇到心理问题时依然会优先求助于医院,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对心理问题没有正确认识,不愿承认有心理问题,更愿意认为自己有躯体疾病;有躯体化表现的患者较多;医保不包括咨询机构的费用;有些心理疾病需要有精神科医师才可以干预。另外,从文章和病例数量的比例不难看出,机构通常报道单个病例,而大样本的对照实验大多在医院进行,究其原因,可能是医院有病源以及科研保障,而机构通常是私人经营,病源与科研能力较弱。

/|Nr1_&H'C0心理学空间\ T"~EQ})?

6.3本土心理治疗主要针对心理问题,但也可以解决一些躯体问题从疾病种类来看,有499篇文章针对心理问题以及精神心理疾病,病例约为11900余例;但是针对躯体症状或心身疾病的文章仍然有32篇,病例约为1500余例。可见不少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心理因素,而心理治疗可以起一定的作用。心理学空间1o+Z.b5P5bb!}

%ytKZc06.4外源性本土心理治疗较多,内源性本土心理治疗较少

/M6e{0F]4U0

(\t)V-yd/}liN SRV0文章中使用外源性本土心理治疗的有457篇,内源性本土心理治疗的文章仅有74篇,外源性占绝大部分,可见发源于我国的本土心理疗法依然薄弱。而且从文章来源上可以看出,关于外源性疗法的文章来源众多,很多医院机构都在从事该疗法的治疗,而内源性疗法的文章来源比较单一。其实心理学教育为这种现状埋下了原因,大学中的心理学专业以及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心理咨询师课程的设置都是以西方心理学为主,很少涉及本土心理学及疗法。本土心理疗法的推广还只是局限于学习班一类,而内源性疗法推广范围更小。

#Mr \]x8t`0心理学空间0E0j+j"s^(IY(Xc9K

综上,我国本土化心理治疗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仍有遗憾,由此我们提出几点展望:推广本土心理疗法,打破以西方心理学占绝大部分的现状,融入我国本土心理学以及心理疗法;支持心理咨询机构,分担医院负担,鼓励机构展开本土心理疗法的研究;拓展本土心理治疗适应症,在心身疾病乃至躯体疾病上发挥作用。心理学空间x0~7T'W$e iLV6O%Es

心理学空间6@ Tg z1Z:FF

正因为有源远流长的过去作为积淀,才有了在短短的历史中的飞跃。相信在五千年的土壤中,本土心理学将会茁壮成长。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是中国,那么现在,是时候张开双臂,迎接那位游学海外的游子归乡。心理学空间 ~6j dI4N.[Ene

] PZEh]7Xy2RO0参考文献:

fr2F!p b\0心理学空间?'G ~g#|;W

李恩江, 贾玉民. (2004). 说文解字译述. 河南: 中原农民出版社.心理学空间gk W { c9{;A

naHMLr4v j0鲁龙光. (2006). 心理疏导疗法.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心理学空间V:Y8hJ bVi

b%u T7h&`0汪卫东. (2011).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LE3g)u ic#E)gz ?0

%a([I1l0[X#{_0汪卫东, 李桂侠. (2013). 心理治疗本土化与本土心理治疗的发展. 心理技术与应用, 1, 16-19.

#z3LKVD;f/\Un0

BU\1Sh\QA'sA0王克勤, 杨秋莉. (2013).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qX8`H)d'QV0

Z6m?0_?} B,F0钟友斌. (1988). 中国人心理分析――认知领悟心理疗法. 辽宁: 辽宁人民出版社.

)a7q9r bRs Fs0心理学空间)` x/QnBBG

朱建军. (2009). 意象对话心理治疗. 安徽: 安徽人民出版社. 

)x7p;c&muq-K a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本土心理学 本土心理治疗
«悟践疗法创始人:李心天 本土心理疗法
《本土心理疗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