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aHeimann的论文《早期发展中内摄与投射角色的一些观点》
作者: Paula Heimann / 6293次阅读 时间: 2017年12月27日
来源: 《佛洛伊德: 克萊恩論戰》第九章 标签: Heimann 内摄 投射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rxMt? Y

心理学空间Q3l-Z"vu/M{S#{E

Paula Heimann的论文《早期发展中内摄投射角色的一些观点》心理学空间+? ub_p&Z0yS9X

(学术争论议题系列讨论的第二篇论文。像之前一样,本篇论文将与1943年6月23日在会议中所宣读的一致)
心理学空间7cD'uut&r H`P:J(T

导论

9o+h,Hp:q0

0| |-R.T0C4~;]V0我已经在这篇论文指出一些基本考虑,对于这些考虑,我们中有些人认为它必然来自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则。佛洛伊德的发现是精神分析的基石,我将试图呈现我的看法是如何由佛洛伊德所发现的原则发展应用而来,虽然其中一部分并不为他所钻研。心理学空间,[+de4H{L

心理学空间_7Jo(d8{@7x

试图藉由这篇论文将内摄和投射的观念适当地做完整的连结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认为最好将目标放在呈现内摄和投射与一些精神分析基本理念和假设的关系,意即:

} EmH)B7g$t R[0心理学空间Rtsi&lO:U

I心智结构的理论;心理学空间4l)e5~8|6U*~ K$m

心理学空间ow9n T4z w J

II生与死之本能的原则;心理学空间5?GvsO.Z0sI-O

心理学空间%aYx7Fyd@yuK7t

III客体关系的理论。心理学空间,}*\&? Q8@!hKc

心理学空间 s(L9S@)f3D

若这篇文章可以阐明一些基础理论的议题,它将有助于铺陈内摄和投射的详细临床讨论。我必须附带说明,在执笔撰写这篇文时,发现若想好好处理这个问题,篇幅会太冗长,因此我必须省略掉很多支持我的理论的重要讨论,这会无可避免地使我的文章看起来武断和草率。我为它可能造成我的理论和听众之理解的残缺不全而感到遗憾。

1])tcL5rK#|0

?1h? R;{~SB0在精神分析的文献中有许多名词被当作同义字使用,但它们仍有些微差异,例如:内摄(introject)、内建(establish inside)、吞并(incorporate)、内化(internalise)、认同(identify)、带入(takein),以及反义词:投射(project)、逐出(expel)、排斥(reject)、外化(externalize)、推出(pushout)和排放(discharge)。Foulkes(1937)曾经建议区辨不同词汇的用法,但由于目前仍无定论,所以我用“内摄”和“投射”来代表心理机制中相当于身体的带入和逐出的经验。心理学空间 qlz6dKS

yKd ~N1z)z@2|0一、与心智结构的关系

`.g3R:~FF0

&qPf|;E5W0精神分析观念中的心智由三个不同功能的部分组成。“本我”是贮存本能之所在,也是所有本能能量的来源;“自我”是不同心智与外界的媒介与诠释者(翻译者);而“超我”则内化重要客体——即父母——之表征。这样的分化是基于生物依其本能存于世上:享乐的欲望、继续活着的需求及将死亡本能偏离向外。

0Mk#DL:L[!H0心理学空间)a3A1g Q:w'}$iQz(x

基于生物是多么依赖其他生物来达到它们的目标,我们可说生物之间互相接触后会受到影响和改变。然而这种改变的机制(原生物质的分化)是从何而来的呢?佛洛伊德如此解答:心理学空间&b7|/w:i$bN

T.A3CG*H L7]&V0先从自我谈起,在《享乐原则之外》一书中(p.29)他提到了自我改变的过程:心理学空间 @$}V9Zj/T:y:|W?g

z-C#LCM'A0想象一个最单纯的生物----个未分化的有感小囊泡:它暴露于外的表层,因它的位置而分化成接收刺激的器官……我们很容易推想因为囊泡表面持续接收刺激,它也会持续不断的改变……。

,b|p4L$k m0

6Xz.m&G t+Z0关于这(有接收性质之表层的)活着的小囊泡还有很多可说的。这……当作一个特殊的外壳或外膜来阻挡刺激……对生物而言,保护自己免于刺激比接收刺激更重要……接收刺激的功用在于搜集外在刺激的来源和本质等相关信息,因此它必须撷取一点点外在刺激的样本,可说是一点一点品尝看看。

Xf~Ro kK R0心理学空间\5X+cK Aen\@/W

他接着说明在高度分化的生物,此接收外层后来形成了感受器官,而“其特点就是他们只撷取外界刺激中的一小部分,只取外在世界的样本”。(Freud,S.1920:367;SE18:27-28)心理学空间}!Z$w8U(P wP2n#G|Z'Q:k

*`!]&\*JHV/V R0佛洛伊德在此及其他地方所要说的是,自我(本我的表层)藉由将东西纳进自身及将之排拒于外而存在并具有功能。承受着外界刺激的生物表层具备将它们接收或排除的能力;或者说,它发展出这种能力。这是整个生物体最主要的功能。它以所谓的“以部分取代全部”原则,意指撷取一点点刺激的样本,藉此测试其本质,完成其功能。心理学空间2p2v u!bd*G g2L

心理学空间,xGQ&ux'aG5sU [

自我作为感觉器官这观念使佛洛伊德将知觉归因为自我的作用;知觉系统是自我的核心。“它很清楚地从核心开始向外,知觉系统……”、“知觉在自我中所扮演的要角就如同本能在本我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样。”(Freud,S.1923b:27,30;SE19:23,25)心理学空间J4w[1w't mB-v

心理学空间+_F!`8E Yu

知觉如何运作?“依据我们的假设,知觉不单单是一个被动的历程;我们相信自我会定期放出少许精神能量进入知觉系统去对外界的刺激做采样,且每次探索后又会再收回。”(Freud,S.1925:370;SE19:238)

;bA h*M7J0

W#^8N eN.tH9Z0知觉的作用与意识相关,意识强化知觉,反之亦然。在这两者的互动下,其他心理机制的运作在现实原则确立后得以发展,那就是:注意、注记和记忆。(Freud,S.1911a:15;SE12:18)“注意”使我们熟悉外在环境的讯息,并留意外界。这“搜索”外在世界,以使我们更加熟悉,要靠知觉刺激的统合,也就是“一切都是为了搜集信息的目的”。因此纳入的机制在“注意”的运作下不断重复。注记和记忆是更后面的步骤,发生于纳入之后;接收到的讯息被贮存安放以便将来使用。知觉是接收刺激的第一步,“注意”使我们熟悉这些信息;注记和记忆则是将搜集的讯息贮存起来。

S%g(CF&G4tpx&gg0

{\4_&E8}T0将危险刺激阻挡于外的功能可说与排出和驱逐的功能相似。当所有少量样本皆被斟酌,且发现它是坏的而必须被排除时,自我决定不让危险的刺激进入,而且根据这判断,必须与所有撷取的样本保持距离时,它就是一种驱逐(expulsion)。佛洛伊德将之与进食相比较,如下所述:

6FaNQ6Y^R0心理学空间sA_.G8kk L

“最开始必须判定事务的性质是好的还是坏的、是有用的还是有害的。用最古老的语言,也就是口欲的本能冲动来说,会像是这样,‘我想把它吞下去,或想把它吐出来。’或是更进一步,‘我想将它纳入自己或是与之保持距离。’”(Freud,S.1925:368;SE19:236-237)原始的,求欢欲的自我试着“内摄”(introject)所有好的事务,并拒绝所有坏的事务。所以吞和吐、纳入或排出、内摄和投射都是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原始本能及心理机制之基本形式。“只要是产生快乐的东西自然会被自我吸收,即(依据Ferenczi的说法),‘内摄’。另一方面,产生痛苦的东西则会被自我推向外在世界(投射的机制)。”(Freud,S.1915a:78;SE14:136)是首先提出内摄观念的人,他认为任何兴趣的拓展皆表征内摄,克莱恩夫人随后持续发展这概念。

U gdp#uL P,n7r0心理学空间'tjzOl;V3R{2W

观察婴儿可使我们很直接看到婴儿如何了解外在的世界。他集中注意在周围的环境上(在他周围的东西),且一点一滴地慢慢了解它们。他用自己的嘴和手与眼和耳去品味那些所有他注意到的东西,以及外来刺激,来修饰其心智器官。我们不需要使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就可发现婴儿几乎把所有东西都放在他嘴里!他初次尝试熟悉新事务的方式是藉由握住、吸吹和品尝它。当他这么做时,他实际上是将它内摄了;在他的经验中他并吞、吸入并吞食了它。(佛洛伊德:“我想吃那个……”、“我想将它放到我里面……”)这令人熟悉之观察,印证婴儿将外界事务带入自身的方法就是经由嘴巴且与内摄相关联。因此根据佛洛伊德的说法,“注意”的功能是修饰心智器官的工具,依循口腔并吞的模式。这并不令人讶异,因为口欲在生命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心理学空间e8kjcL qw X

'{vV]tt0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佛洛伊德声称当他用内摄的观念来解释抑郁症的时候,并不了解这程序(内摄)有多普遍和典型。他认为自我的内摄实质上构成了一个人的性格。下一段处理的是原始口腔期,在此时期客体贯注和认同(内摄)是难以区辨的。佛洛伊德将自我特质的建立(藉由内摄过程达成)、个体生命的开始及口欲期连结在一起是很耐人寻味的。(佛洛伊德在他的很多本著作中都强调人格特质和内摄的关联。)他继续说,抑郁病患的内摄“是退化至口欲期的机制”,且“这段过程,尤其在发展早期,是很常发生的,并依此做出结论:自我的特质是扬弃客体贯注后的沉淀物,并包含了早期客体选择的纪录”。(Freud,S.1923b:35;SE19:29-30)梅兰妮·克莱恩的研究充分证实了此结论;她对儿童的研究显示了最早期的客体关系是内摄作用的结果。

}Aw5B-I O qg0

&JGCtT|0这些复杂的心理过程和状况,由佛洛伊德将其比喻为最简单的生物——阿米巴原虫而更加易于了解。(Freud,S.1914:33;SE14:74)他藉此呈现心智就像生物一样受制于同样的一般生物法则。阿米巴原虫是一种未分化的生物团块,它能利用暂时形成、功能执行完毕即消失的器官吞吃食物及代谢物的排出,并且有移动的能力——就和知觉、取样和排除的功用相同。人类是最高等的物种,与这些单细胞生物非常不同;但我们必须记得基因发展和生物的准则是从最简单的生物到最高等的物种都适用的。

(g;[Xm3r0

0Fk#D.oRp$EvKM0我提到以上这些是为了引出我最主要的观点,就是生存最基本的过程就是进食与排泄。心智其实也是生物,不能外于这原则:生物的适应和演化需倚靠内摄和投射这最基本的程序。因此,吞入和吐出,或者说内摄和投射,是生存首要的手段。它们的确是最根本的程序,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命(如同身体的代谢),也为了所有生物的分化和演进。吞入和吐出机制或心理上的内摄与投射,都是最重要的历程。它们是所有生物维持生命(包括身体代谢)、区辨及修饰的基本历程。这种吞入和吐出的机制包含了生物和外界的沟通交流;在这基本的架构中有着主体和客体的交融。我相信分析到最后终能发现它是处理所有复杂事务最基本的机制。大自然的形式看似简单,但其变化却是无穷的。心理学空间8gm\)BrdH D]PZ

#@"W2G1y3Ig$H0基于以上考虑,梅兰妮•克莱恩和她的工作伙伴才如此看重这些历程;由于它起源于固有的生物模式,才使我们如此看重它们的功能和作用(有别于其他心理机制),并在研究心理发展时对它们特别关注。我们发现它们在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很活跃,虽然根据不同时期的主导原欲及主要本能的变化,每个时期所强调的部分不相同。它们会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展现出不同的功能和目标。从最原始“吞和吐”的目标到自然且超越个人的生育功能是一条漫长的路,其间经历许多修正以致到最后阶段已很难辨识出最初、最原始的模式了。心理学空间d[.Nq? P)Q,j

]? f7^Hr N0顺带一提,就临床而言我们必须记得发展和起源。在潜意识中,口腔有成长和获取的意义,而肛门则有失去和送礼的意义;所以当这种基本模式(形态)重新引燃时,都必须藉由吞食、排放或排泄等方式,且会因这些行动而产生罪疚感和不安。只有当潜意识幻想的分析与内摄和投射机制连结时,才不会忽略它们之间的互动及其与其他形式之心理与本能活动的交流,我们才能合理地解说复杂心智生活之脉络。置换及其各种变化形式,不能使我们由原始的形式中偏离。我不想进入细节,但我想指出一些不可避免的对等,亦即,乳房和阴茎、阴茎和小孩、小孩和排泄物及性交的口欲理论和出生的肛门理论。我们知道这些事实是多么重要,这些对等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之一系因内摄与投射的操作。

1Wn o},j0心理学空间a_[%Z.h@v0i4L

此外,根据佛洛伊德的宣示,内摄是构成超我——心智分化出的另一个部分——的决定性因素。耐人寻味的是他是由内摄的现象归纳出此心理建构的公式。尽管如此,在他的著作中对内摄的早期现象有许多直接的强调与论述:它出现的频率;它典型地发生于儿童早期;经由自我的修饰使自我“像另一个人”和“将之摄于其内”;内摄是与客体连结最早期的形式,且是最早期认同作用下产生最持久之影响的机制,比任何后来出现的都重要等等。(要记住佛洛伊德常交替地使用“内摄”和“认同”两词汇。)心理学空间_.H)Q.j7p+{V6m

S,Z+a"p!}k9[(@F0佛洛伊德将超我的形成定在约五岁时,而将自我的形成放在更早期(自我早在第二口欲期,即自恋期已形成)。因此依据佛洛伊德的说法,在儿童心理发展架构中会有一个间隔。然而许多关于同时期现象的研究分析资料却告诉我们不同的事实。这使我们不得不结论(包含人类功能是渐进发展的一般准则)被佛洛伊德自己所定义并命名的超我,是长期经过各不同阶段的本能发展之最后结果:“……为了弥补失落的客体(双亲),对于那长驻在它内心的双亲之认同被强化了。”(Freud,S.1933a:87;SE22:64)

,}IiP]0心理学空间?2}&q3ZW1~ C

佛洛伊德一直强调内摄和失落客体间的关系。经由观察我们知道(佛洛伊德亦强调这点)早期童年的经验充满失去客体的危机(主观感觉)。失去母亲的主体经验在婴儿期很常发生“当他找不到母亲时,他表现得像再也见不到她了似的。”(Freud,S.1926:167;SE20:169)这表示年纪愈小,他愈不得不利用内摄母亲的方式来弥补失落的客体(母亲)。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本来就已存在的客体认同(佛洛伊德所提过的)就会增强且“变得像”另一个人的状况即会发生。因此我们有足够的基础假设佛洛伊德所谓五岁时形成的超我,其实是在整个童年早期即已在运作;我们因此可以说超我的初始,于此生命早期即已出现。这是梅兰妮•克莱恩和其工作伙伴们的观点。(原注:就我们所知,佛洛伊德定义超我为伊底帕斯情结的子嗣,然而,在这个脉络中,我只能处理超我形成的机制,例如内摄,而非与超我形成有关的复杂动力因素,这需要另一篇论文。)心理学空间nH4N8M(h Q'tN"v n

e-j;_1QW0早期内摄的客体与后来形成的超我实质上不尽相同,这是事实。尽管如此,它们(早期内摄的客体)仍促使了超我的形成且与之有很多共同点。最早期的内摄在心智中形成了保护和被害两个对立的动力(“好”和“坏”的乳房)。这最原始阶段的超我功能与自我的原始状态一致。当自我进展到可知觉母亲是一个完整的人,且成为婴儿所爱的客体,一个新的元素则加入了婴儿与被其所并入之客体间的关系;罪恶感(虽然还很粗糙)和害怕失去所爱之客体的感觉开始出现,这即佛洛伊德提到之超我的特质。心理学空间 A3hGf-g0o

心理学空间$k2elj0dTf_3m/LZ

源发于内摄客体(或与冲动有关的客体)的抑制主导着此时期;譬如,在古典伊底帕斯期,禁止对于双亲之一产生原欲,而跟另一个双亲攻击竞争;在肛门期禁止肛门施虐,而在口欲期则禁止食人的冲动。(一些儿童早期的喂食问题显示对于贪婪的抑制,意指口腔施虐冲动)。关于肛门冲动,Ferenczi指出并创造了“括约肌道德”这个名词。因此,早期的内摄表征后来性器超我的早期阶段,在一段长时间的发展之后,形成了我们所谓完整超我系统的“顶峰”(Brierley医师曾用此词汇表示与母亲早期的关系)。

/g B7S|:owT8@nR.v0

8[F;e"GY s(|0在这么多个待讨论的重要问题,我只择其中之一与我主题相关的来探讨。超我中,由内摄产生的认同并不完整,因为在一些很基本的面向上,幼儿不可像其双亲。在此我们看到使超我完全发展起来的过程与最早期由外界“取样”的原始模式相同:内摄双亲的过程是有选择性的,并非将之全部纳入。他们中的某些部分已经被排除。这个排除(若超我的形成要成功,这点是必须的)似乎可被视为等同于投射,依循排外或将任何有害物质排出于生物体之外的基本原则。这是内摄——投射结构性效能的其中一个例子。心理学空间&q$oc[Uoh4L

9P W~ y;C&a`Au/~&_0内摄和投射历程在佛洛伊德的心智理论中,当考虑到其对原初生、死本能的影响时,其角色更形重要。若佛洛伊德对于这历程的整合与建构观点(尤其在生命之始),和他对防御的观点(即生的本能对抗死亡本能〔偏移向外〕),被相提并论,则其关联性呼之欲出。

%_!c'];gp_0心理学空间s[y#g dq9de

生之本能从一开始及其发展过程中,藉由内摄和投射历程维持在有机体中。佛洛伊德以其领悟,描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在此描述中他显示智能(判断力)起源于以下原始本能交互作用的过程:藉由肯定与否定(客体的好或坏、有用或有害)已经由初始的“摄入自我内或将之排除”(内摄和投射)——或用本能的说法,经由“吞入和吐出”。关于投射,生之本能在对抗死之本能历程中的终极目标就是排除;然而死之本能是生物与生倶来的一部分,无法被排除。排除的下个步骤就是将其偏射于外。只有其方向或本能驱力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就像佛洛伊德所显示的,偏射向外变成生命对抗死亡本能的终极防卫。内摄和投射是生命所依之最根本的机制。心理学空间0k8h~7ZxF

-v0ZA:e H(h F4f5@0建构和死亡本能是对立的,后者的目标是回到早期无生命的状态,而前者的目的是要发展和促进生命。心智结构的确是促进和捍卫生命最重要的工具。因此那些最能维护生命和远离死亡本能的机制,如内摄和投射,在建立心智结构中占有十分特殊的位置,可找到许多运作的契机,且非常多样化。将好的事务纳入,拒绝坏的事务,将之偏射于外,是生命和心智结构的基本。
:WQ9JwKmPT&N w ^0 心理学空间} k&{8DG_9N.\9s
二、生和死的本能

$ln!Y].A0~)}GJ0心理学空间[zy4im

内在刺激(“需求”)的角色现在必须慎重考虑,尤其因为本能在内摄与投射的操作中有相当分量。心智结构的形成及其后的作用都仰赖这两种原始本能的平衡。在此,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这两种有机本能的目的是相反的;也就是说,我们所面对的有机体它本质上是矛盾冲突的。

V7t q;g@Z(T(f[s P4D0心理学空间.Ivg8Ox(f

佛洛伊德在开始他的临床工作时,就发现所有精神官能症源自于心理冲突——这发现改变了心理学的面貌。他假设这两种对立本能的存在,其运作迫使心智结构实行许多因应的策略,如防卫、适应、修饰、妥协等机制。这两种对立的原始本能,他最后归结为生和死的本能。佛洛伊德本人也曾对这最新发现踌躇不决,但他最后仍了解到生死本能相互拮抗的事实,坚信这两种本能的融合和解离之现象即构成了我们所谓的生命。

UO2m T2IRl)r7D0心理学空间|Y YQ ]"M:rQH e3P

在此我要提出一个与精神分析思想歧异的基本观点。接受死亡本能这个理论,使我们对于破坏的表现、爱与恨之间的互动及所有的心理现象,有了不同的看法,在此之前心理冲突尚未追溯到如此终极、核心并对立的固有原始本能。人的心智在本质上必须不断地在这两种对立的本能间进行操作,包括所有的情绪、感知、欲望和活动。它永远无法脱离冲突、永远无法平静,但仍永远必须向前迈进,且无论如何,必须永远在这两种对立的驱力上进行协调。且由于这两种本能与生倶来,因此某些冲突可能出生时即存在了①。【①原注:是由于早期如此强烈冲突的存在,使梅兰妮•克莱恩透过他对小孩的分析,渐渐了解生和死之本能的理论效度和临床意义。】

'z5y} N7j(}L,w0心理学空间%@P6M1en/b+EP/X\9G

据此,我们对环境因素的评估亦不相同了。受到外在刺激冲击的主体同时也接受内在刺激冲击,因此对于意外事件的了解,必须同时考虑内心冲突才有意义。同样地,只有在认识性本能其实是生之本能的媒介时,其本质才得以被掌握,而只有当我们了解破坏的表现其实是将死亡本能“偏离出去”时,我们才得以足够认识它们。当明了破坏力的来源后,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个案的处境。是否接受死亡本能理论,不只是学术问题,因为它深切地影响着我们的临床工作,譬如在这理论的光照下,我们对于负向移情的理解有了不同的基础,也使我们更明白投射和被害症状的难题。

'b,~SeY mb{"ox0心理学空间mz$_n-L F(|

攻击本能的表现,如我们所知,很快就被佛洛伊德发现了,而Abraham更加深了我们对它的理解;然而它却从未像原欲及其发展一样被全面地检视。精神分析理论对这两种本能另眼看待:原欲是先出生、有继承权的长子,而破坏本能是后出生的继子。原欲以它原先的样貌被发现,而另一种本能则有多种伪装,在其真实身分被建立前,它有好几个名字。

/`"]X3X9[Y0

7yxn8Tt0精神分析的基石之一是建立了原欲与生理功能关联的原则。这项发现虽然已被广为接受且其用途是无庸置疑的,但仍有许多未能完全明了的地方。我会回到这点稍作说明。所有我们所熟悉的口腔、肛门、肌肉……等性亢奋的现象,以及那些与满足其生理需求的客体有关的原欲连结,就如我们所知,例证了原欲与身体功能之相关。但当精神分析的证据显示孩童内在的激烈冲突时,梅兰妮•克莱恩则聚焦于研究破坏冲动,她的结论是这些冲动的表现方式和原欲的表现方式完全一样。她发见它们是无法言传的死亡本能之表现(偏射于外),就像原欲经由身体功能,以相同方式朝向满足其身体需求的客体。因此我们必须和原欲一样,对于破坏本能,加以同等的关心,了解它是身体功能中的虐待元素及其与满足这些功能之客体之间的虐待关系。

vt3Ww~)n0心理学空间 Z uQ.C }^7xA O*a,q)m

在此发现的光照中,佛洛伊德不仅发掘了原欲的特性而已:他提出了一个更广的原则,是关于本能运作的普遍原则,这原则指出人是身心一体的事实。本能是所有心-身历程所依赖的能量来源。它们存于身与心的边界之间;它们长着janus的面孔(Janus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两面神祇。),一面朝着身体,另一面则向着心智。原欲和破坏本能皆经由身体活动达到其目的,反过来说,就像心理功能由此两者而衍生(如佛洛伊德在《否定》一文中所述)。同样地,因为本能是心一身的历程,心理经验也必定发生于本能在身体内的运作,而心智-情绪的关系则必定伴随能满足他们的客体的身体活动,例如原欲和破坏本能都是针对第一个客体而形成。就我们所知,与客体的心智情绪关系是依附而生的,意指,有赖于客体所给予(或不给)孩童的身体满足,且其会反应客体的态度,其中包含了身体和心理的活动。当母亲喂食小孩时绝不只有感受到身体的感觉,她给予小孩的也绝不只是身体的物质。第一个爱与恨和当身体需求必须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感官知觉有关。的确,“口腔施虐”、“肛门施虐”这些词是在以为残酷是原欲冲动的一部分,在发现其实际上是衍生于破坏本能之前的时代所发明出来的,然而它们却隐含破坏本能和原欲一样系依附在同一个功能。

1uv0M6J^ R ~4H*tT0心理学空间.B%|nn {gLr

我相信这种考虑使我们更容易了解原欲与摧毁幻想与吃和排泄之间的连结,亦即梅兰妮•克莱恩分析幼儿所发现的。这个主题使我们想到Isaacs夫人在认为幻想的本质和功能是本能的心智表征所作的讨论;她的观点是基于一个可被观察到的事实:原欲依附于生理功能。换言之,这观察告诉我们,爱和对爱的渴望都伴随着身体的需求。

2GK\!Z.R0c&e0心理学空间a9cO4cY:B8gJYO k-_

关于原欲理论的另一个基本论点也与原欲依附于生理功能相关,即原欲之发生牵涉到所有的器官。再次地,梅兰妮•克莱恩的发现显示了适用于生之本能的事务也适用于死之本能,意指,所有制造原欲感知的器官同样也会释放破坏本能。John Riviere(Riviere1936)描述了各不同器官的破坏力,“四肢可践踏、撞击和踢;唇、指头和手可吸吮、绞扭、拳打;牙齿可咬、嚼、轧和切;嘴可吞、咽和‘杀掉’(消灭);眼睛可用注视、贯穿、穿透来杀人;呼吸和嘴可用噪音来伤害人,就如同幼儿敏锐的耳朵所感受到的。”我们可以说所有身体功能都基于本能活动,注定要服务两种本能,生和死之本能。对于原始本能理论之完整知识,使结论:由这两种本能在融合的情况下运作,身体的各部位将参与此二本能,或是被此二本能所利用。我们可以说,两个本能中由较强势的本能将主导并决定其行为是“健康”或“病态”的②。【②原注:我不意涵这纯然是分量上的优势。很多临床观察建议分量本身并无法解释复杂的情境。】心理学空间 f.YR(Np8L)C

心理学空间 k0b"d2L2q\U

可能有人要批判我对此二本能理论的基本原则之评论与我的主题无关。但当考虑到客体关系时,它们与内摄和投射之问题的相关将愈来愈清楚,因为这些机制是由本能冲动和客体一起驱动的。

_ow(S4s1m2Pp:Z0心理学空间LL }'z F:C

在佛洛伊德原欲理论的论述中,内摄在口欲期所有的心理机制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而投射(排出)在肛门期则有着相同重要的地位。本能的一般特性是两相对立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太武断地将所有的机制都依此分为两半。此外这些历程的目的其实是互补的,“……原始的享乐自我试着将所有好的东西内摄到它内,并将所有坏的东西排拒在外”(Freud,S.1925:369;SE19:237)佛洛伊德的话说明了内摄和投射的目的是基于生之本能的主导。系由于对抗这些原则的背景,内摄与投射现象的意义才获得适当的呈现。

,mI$hCYk?k8@B{0

%EWa7gn+\/J0三、早期的客体关系心理学空间"nW k)e` pVG8aI$u

!@5d4`/ae/Bt/_:J0yZn.U0再没有比梅兰妮•克莱恩的研究对客体关系的探讨更丰富的书了。Brierley医师最近提到,“沿用之前的引句‘自我是扬弃客体贯注的沉淀物’,我们有佛洛伊德本人之作品为基础,而知道本能的客体面向需要更巨细靡遗的观察。”(Brierley1942:111)而这种“巨细靡遗观察”正是梅兰妮•克莱恩对于心智历程之研究所做的努力,也因为她的研究才使生命一开始的客体贯注的意义呈现出来。

e:d1[NsLC|I0

5d])Ap;y+T3l,jk y0我们需注意幼儿对客体的知觉和观念会随着其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早期他与客体的关系会被其主观的冲动和幻想所扭曲,然后随着整个发展过程,渐渐对于他人有正确的知觉和成熟的观念,而能视其为另一个个体,独立于主体的需求和欲望。这个发展与本能的发展同步发生。

^}_4X5b?hv'e0

-lt$Sov \3J0梅兰妮•克莱恩研究的基本观念之一提到“内在客体”。为了更清楚描述她对这个主题及发展早期的内摄和投射机制的看法,我想先将佛洛伊德对自体性欲和自恋的看法做个摘要。

fHH Hp't _ Y2`0

$D D8l F5} o.I"m:sM0佛洛伊德认为自体性欲是最早期婴儿原欲的表现。在此时期幼儿的原欲转向自身的生殖区,他由此获得性满足而不需依赖他人。自体性欲活动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婴儿吸吮大拇指。佛洛伊德说:“此外,很明显地幼儿吸吮大拇指的动作,表示它正在寻找以前曾经历过的欢乐,而它现在想起来了……幼儿最早期也最重要的活动,意指,吸吮母亲的乳房(或其替代物),必定与这愉悦的感觉挂勾。”(Freud,S.1905:42;SE7:181)心理学空间*a{6bg-G

心理学空间\?i(HWPU/@

佛洛伊德在最近翻译的百科全书中提到,“最初口腔本能在其依附对象上寻找满足——基于其渴望需获得滋养的满足;而它的客体是母亲的乳房。然后它与此分离,变独立,同时自我满足,意即在幼儿自身上找到客体。”(Freud,S.1923a:101;SE18:245)心理学空间H*\o}Z})yp

1T'Q;i{ ? k#L R0当幼儿具备这种强烈的自体性欲之能力时,他仍有将原欲转向外在客体的能力。许多非精神分析的学者的观察亦支持这一点。Bemfeld,一位精神分析式的作家说道:“原欲组织的初始形式是自恋,它是婴儿既有的状况……但不可拘泥于此点而认为整个原欲,甚至在抓握期,都是自恋的。”(Bemfeld1919:202)

Z.Of6kWh$Qeh0

7_ek(S5n0在自体性欲期的原欲并未完全自外界客体退缩,它仍有部分依附于客体,婴儿对乳房的需求不只是食物而已③。佛洛伊德假设对食物的欲望与原欲满足分离(发展的步骤之一),并不表示喂食的动作完全自原欲满足脱离。我们知道进食在整个生命中一直是一种原欲元素——的确佛洛伊德已在原初生之本能的观念中明示自我保存本能和原欲之间的密切关系。【③原注:为了简化我的报告,我在整篇报告中仅指喝母乳的小孩,对于早期发展的观点,亦适用于从未喝过母乳的小孩,因为我相信,虽然喝母乳的婴儿有更好的开始,但替代者(非母乳)仍能以温柔对待婴儿的方式(藉由使喂奶的情境尽量接近喝母乳的状态)补偿这不利的条件。如果母亲自己喂小孩,将他抱在怀中,和他有肢体的接触等等,她就能建立起母-婴的亲密,而这正是喝母乳的重点。但就小孩对乳房的幻想而言,我认为并不依赖自喝母乳的经验。有好的理由去认为小孩拥有关于乳房的潜意识知识——同样的,也有关于性交的潜意识知识(原始幻想)。】心理学空间.s8ij~.df8W7dWP

心理学空间1H3O F[2U#Q?&lF:? S

因此,依据佛洛伊德的说法,从一开始就有客体关系,因为本能“一开始”即依附于一外在客体。佛洛伊德多次强调这个客体对于个体整个生命的极致重要性。他把在乳房上的欢愉经验称作“每一个后来的性满足中无法再获得的原型”。(Freud,S.1916-1917:264;SE20:314)

Y6G w\:~0

!i)Q1gCN-c oD0这种第一个乳房的原欲贯注之本能经验的命运是什么?从佛洛伊德的说法推论,紧接着自体性欲期是婴儿的原欲依附在——外在客体,也就是母亲的乳房。佛洛伊德未告诉我们幼儿进入自体性欲期时,这种强烈的基本关系到哪里去了。

l8L7CI b2F5f"h\:l{0

s~(lV0h7[\0梅兰妮•克莱恩认为这提供了最强烈原欲满足的关系(根据佛洛伊德的说法)永远被留在潜意识,并未在自体性欲期被放弃。乳房被内摄了,且吸吮乳房时的强烈感官知觉与感觉也依附在被内摄的乳房上。这内化的乳房成为之后客体关系的核心。最早期的客体关系与内摄有关的结论,在佛洛伊德的许多著作中都有提到。当论及超我时佛洛伊德说:“这过程的基础就是我们所谓的认同,意指,一个自我变得像另一个自我;这使得第一个自我在某些面向表现得有如第二个自我,它模仿它,将之摄入其内。这种认同与口腔食人式的纳入另一个人做比较并不会不妥当。认同是与他人关系中最重要,也可能是最原始的形式。”(Freud,S.1933a:87;SE22:63)

"YI&Uf1_N!_,HuT0

!d!u%u!nFz|:] R0然而,内摄看起来像是一种自外界客体退缩回来的情境。“也可能藉由内摄,一种退化至口欲期的机制,自我使放弃客体的历程更加容易,或使这历程成为可能。甚或是,本我只有在这种认同的情境下才能放弃其客体。无论如何这个历程,尤其在发展早期,是十分常见的。”(Freud,S.1923b:24;SE19:29)心理学空间8}c_iCW%T

心理学空间/WOQc2k.i:b

根据我们的看法,内摄的乳房是婴儿自体性欲的愿望和经验的客体。当不要外在客体时,婴儿转向其摄入里面的客体。他因此能表现得好像他自己(意指,其身体的一部分)就是这个客体;也就是说,他现在能满足自己,就像之前外在客体满足他一样。

_? dF@d.i:|:q2jU _3h0心理学空间D!T3N6I/X,J`u-o

让我们谈谈自恋:它出现在自体性欲期之后,因为“我们无法假定一个比得上自我的整合,自一开始即存在个体中,因为自我必须先发展。然而自体性欲本能是原始的,因此必须有某些事务加诸在自体性欲上——心智中的一种运作——为此自恋才可能出现”。(Freud,S.1914:34;SE14:77)

:|Z~|Qt$[!N0心理学空间7{:h]F8Xn

什么是“新的运作”?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先回顾精神分析思想史。自恋的观念在1914年被提出,远早于在1923年的《自我和本我》中所论述的心理结构理论(因此也早于导向此结构的心智运作);也比1917年《哀悼与抑郁》中所提出的内摄机制还要早;同样比1920年《享乐原则之外》中本能的分类更早出现。

,aLn(DUE,~ @4f0

v z/Vx+?wJ0自恋的理论在佛洛伊德解开了许多重要问题的答案之前就已建立。于今日探讨自恋(和自体性欲),我们有比1914年更多的素材可以运用。显然这将自体性欲转为自恋的“心智中的新运作”与自我的形成很有关联。从佛洛伊德的晚期作品中我们知道自我这“扬弃客体贯注后的沉淀物”,系经由内摄(和投射)的历程。既然自恋中存在着自我,则客体早已在心智中被建立起来。在我们看来,内摄的过程涉及将原欲由外在(被扬弃的)的客体移置到内在客体上,而自恋则与对内在客体的原欲贯注有关。我们认为自我形成是一连续的历程,且始自最早的内摄,这点也与佛洛伊德的看法不同。因此,我们无法在自体性欲和自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线。当考虑自我的发展时,我们发现这两种状况有程度上的不同,它们因自我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

9QF l,Ku kA4q$x0心理学空间_j'd1T-}gQ$^H

我现在想谈谈原欲和攻击在自体性欲和自恋中的分布。自体性欲的特性在于它由原欲所主导(就如字面上的意涵),而自恋则混合了较强烈的攻击倾向。佛洛伊德的一些陈述似乎支持这看法,例如:心理学空间n`$F8Y~1h6A#UC4\'Y

T i*Ch9F L0就客体关系而言,恨比爱更为古老。它起源于自恋的自我,是对于倾巢而出之外在世界之刺激的原始拒绝。(Freud,S.1915a:82;SE14:139)

V Y;hC3UD0心理学空间|V+Q+f:T%j#W

还有:

$] a%F&{N0

3u2n)I"_ \U4U(H Q|0……他们(病人)里面的这种自恋态度似乎是使他们不被影响的因素之一。(Freud,S.1914:30;SE14:73)

"N&^ CbO1V(K!Jr/t0

;X(vTF&y0这种不被外在影响的特质,使得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自恋的病人是不可被分析的;但后来的研究显示(特别是在这个国家所做的研究),自恋性的排拒导因于敌意,它表现在负向移情上,且许多案例后来证实他们是可以被分析的。心理学空间g _w1i*VP8b^@t3~p_
 
Q6tnmB fd'H0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体性欲属于口腔吸吮期(Abraham),而自恋则属于较晚的口腔咬嚼期——与“施虐高峰期”同期。(Klein1936:123-148)既然自体性欲是两者中较早出现的,其原欲客体仍只是部分客体(part-object),而在自恋期则已经开始有了与完整客体的关系。就某方面而言,后者所出现的较多敌意与这现象有关,因为此时现实原则已更坚定地确立,其中包括对于完整客体之重要关系充满矛盾的感觉。(Klein1935:173)现实感的增加表示自恋自我具有先进的知觉能力,包括辨识不愉快的内在刺激及幻觉式满足能力的降低。心理学空间H4G$O$r z-M!^/SK%`

心理学空间R-fvi+nf6}

幻觉式满足可视为自体性欲活动最好的例子,因饥饿和不适而尖叫的婴儿会突然停止哭闹,并开始吸吹他的手指或身体其他部位,而他的表情无疑地显示他浸淫在极度的满足中。当佛洛伊德将这种行为命名为“幻觉式满足”(hallucinatory gratification)时,他显然不认为婴儿仅感受到愉悦。自体性欲式的满足来自痛苦经验,而此痛苦并非藉由真正的方法解决,而是藉由幻觉解决。于是婴儿依循享乐原则来应付挫折,在此原则中“心中所想(欲求)的仅以幻觉的形式来想象”。(Freud,S.191la:14;SE12:219)佛洛伊德区辨了回忆与幻觉:幻觉是发生在贯注完全由记忆路径转到知觉元素的时候。(Freud,S.1923b:22;SE19:20)

NpzjV3}N]Y'v0心理学空间h#u6V]/w,d

因此谈到“幻觉”,我们意涵婴儿过去确实经验过由母亲身上获得的真正满足,而对此经验的记忆——幻觉的基础——在整著过程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当婴儿经由乳房得到满足,此经验的记忆路径即已成形,且随着经验的重复而刻骨铭心。但同时他也内摄了的乳房。这种由乳房获得满足、哺育及原欲享乐,也就是在幻觉的形式中所想的(欲求的)。梅兰妮•克莱恩认为幻觉式满足系建基于与内在“好”乳房的关系,婴儿在自己的身体部分重新发现这个“好”乳房。乳房这“欢乐之源”,已经“被自我吸收于内”;婴儿感到这个“好”客体在自身之内,且能全能地操弄它,并否认真实的痛苦。此内在的“好”客体具有如此强大的精神现实,以致对真正乳房的需求被抑制、击败、成功地被否认,并(或)被投射于外。这内在的乳房构成了自体性欲式满足的独立特质。心理学空间x'?#r okH

;b#R%P,~4tUYc-A0在此脉络下,必须由经济观点谈论此事。我们似乎可以假设幻觉式的满足在部分客体时,例如乳头,比客体是整个人时要来得强大;因为乳头真的在婴儿“里面”,完全被嘴唇、牙龈和舌头所涵盖。我们可以说在早期(部分客体关系期)婴儿可感受到较多的原欲满足,因为在晚期婴儿所贯注的是整个客体,且触觉更被稀释分散了。心理学空间MA qLV.[

心理学空间.W p2^ X]RK:r

因此幻觉式的满足仅仅是表面上缺乏一个客体,事实上只有外在客体被放弃,在幻想中客体是存在的。心理学空间 @QAOP&YAF

心理学空间3ASZ,W)N"gR'_x

我们可以说若我们将幻觉现象和内摄与投射连结起来,就不会对它感到太陌生。一个人可以幻觉到一个客体,系因为他觉得此客体确实在他里面,并将之投射出来,而他所知觉到的就好像它真的在外面一样。

TBS]1]F'd$E b0心理学空间g|ia,w \A

以下仅将我们的观点与佛洛伊德的自体性欲与自恋观念相一致的部分整理成几点:心理学空间n)f,vZ7W"V*O@

心理学空间 l8[G"L9f"tg

1、客体原欲的经验发生在自体性欲期之前(P.573);心理学空间:]#b wXH4T

0H*y*m7h#u2Um$t I\9qq)r02、自体性欲式的满足建基在记忆上(p.573);

8T ^-FJ%L5qk$|0心理学空间.uTQ+dn8[6?

3、自恋是自我发展中较先进的阶段(p.576),且赋有更多攻击元素(破坏本能)。

S8K$J4N5E3Ww j&V9P%q0

(\pM(F)V1D3q a*[0我们与佛洛伊德看法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心理学空间{|'V Uw7^

6kA(n&sOW01、在自体性欲和自恋中,原欲转向内摄的客体,且其为婴儿身体的一部分;心理学空间1y)d]1v bJ

心理学空间L*QqF YI;?

2、这两种情况下都有潜意识幻想在运作;

+D`#baq `E0心理学空间mlhU erm%O o^#z

3、关于自我的形成,自体性欲和自恋是程度上的差别。我们不相信自恋是突然出现的“心智中的新运作”。

X7o7[7]9?^?0

q2G~t6`MLR04、我们认为原欲并没有完全自外在客体退缩。心理学空间5B*E%C%i i5U9x

:b^R6~8l[9lg c0总而言之,我们认为自体性欲和自恋期并非那么绝对,也就是说,并不像字面(自体性欲和自恋发展期)所述一般完全缺乏外在客体关系。我们不相信原欲在一段很明确的几个月中(佛洛伊德小姐最近建议的是出生的前六个月)仅仅具有自体性欲或自恋的特质。我们的确相信原欲在出生的前几个月会有一段过渡时期,具有自体性欲和自恋的特质,并在此时到达顶点。婴儿的自体性欲与自恋式退缩并不会持续,他会不断回到乳房,且他与真实母亲的关系从出生后的头几个月稳定地发展,无疑地就如每日所观察到的一样。心理学空间/hGJ t"|\u

wgIdWt0容我提醒你们,自恋情境从未被放弃,只是睡着了。此时我们看到的是自外界退缩、且只关心我们自己——我们,也就是做梦者,总是这一切的主角。但这种自恋状况真的缺乏客体吗?在梦中有多么丰盛的客体,在这高度自恋的幻觉活动之中又透露了多么复杂的关系!

.S\s0cT._X0心理学空间v E'y*Y%j y0u

我们可以说自体性欲式满足与幻想拥有一个内在的好乳房(母亲)有关,因此也为外在客体的返回铺了路,因为这些幻想减轻了母亲不在的挫折,也使得婴儿保存了对“好”乳房的记忆,同时一次又一次地在外在世界重新发现这些“好”乳房。根据此点,与内在客体的关系促进了与外界关联。

4S+kx&fP fW?oI&P#[0

MMe&i7n8naz0既然记忆和幻觉最终都是来自外在客体,他们也可以导致外在客体的产生。这是有关幻想内在客体及与真实人物关系间交互作用的众多面向(好的或是坏的)之一,也是克莱恩夫人对精神分析最主要的贡献。

3v+G;](bi iI)d"H0

*G_q{FZG0内摄作用证实是精神分析发展重要的一步。关于它在身体动力学(physicdynamics)上的影响可拿退化做比较:它会导致心智能量经常性的消耗。它并不是一个已经结束的事件。一旦它开始运作,一个内在的世界就形成了,因为它开始了一个涉及所有精神生活层面的历程(甚至影响某个层面的日常生活)。婴儿觉得有个活生生且活跃的人或是部分的人存在他的体内,可以影响他,同时也可以被他影响。感官、感觉、情绪和情感都被与内在客体的关系所支配。事实上,这个幻想影响着他所有的心智功能,包括知觉、注意力、判断力、现实感,以及他跟其他人、事之间的关系。最后,这些幻想都是基于婴儿的冲动,在这早期本能还很多变、不协调、冲突且会从一个极端很快转变到另一个极端,并以极度的扭曲反应外在世界。他们经过调整后会与本能的修饰与渐渐形成的自我一致。

I7e Lu-Zz/J J0

?qY&Rj8h5L;S(s;W0在一个自体性欲中,婴儿从他的挫折中退缩到一个“好的”内在乳房。但是这种心智战胜身体、快乐幻想胜过痛苦现实的胜利终究是短暂的;痛苦的现实会再现。我认为很有可能幻想会有结束的时候,且自我会被迫去接受痛苦的内在刺激,使个体对这个内在乳房的幻想不得不一起改变。因此不再有一个“好的”内在乳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坏的”乳房,使婴儿转离它而寻求外在的乳房。因此在他的感觉和幻想中,“好的”乳房与“坏的”乳房及内在乳房和外在乳房交替出现。婴儿的整个心智生活,系藉由对于内在与外在世界中“好的”及“坏的”乳房的幻想中发展。虽然原始,但这强烈而排外的幻想可能出现,以成人的兴趣和关系的衡量标准来看,其情感是丰富的,且对婴儿充满意义。心理学空间JB'f cc}K:RV;T3x

心理学空间|?;ci1M%V4b

这种好坏客体及喜恶情感的转换,两者都可以到极端的程度,是早期婴儿生活的独特经验。然而在挫折后能接受好的及满足之客体的能力,有赖投射及内摄间足够的平衡。在挫折之后由母亲乳房所获得的满足经验,对于婴儿发展出坏的东西会离开好的东西,而来自信心的影响是持久不衰的。挫折与满足的轮替一再重复,因此自内在转换到外在(反之亦然)的模式就此建立。且由于最早的经验为个体对于人、事、物之反应打好了基础,那些在婴儿期学到挫折及焦虑都可以在瞬间消失的人,对生活采取乐观的态度,可以很快从失望中复元。

bb;S~2Q1^ z f UN0心理学空间H/rB5bC}'xu

一般而言,被“坏的”内在乳房迫害的感觉会激起一种想赶走“坏”乳房并接纳“好”乳房的渴望,藉此可以协助建立起与外在世界的接触。但是各种不同的干扰可能会发生。赶走“坏”的客体的感觉及能力可能会被抑制(我们认为这种抑制是未能将攻击转向外的结果,可说是自我处理死亡本能〔主人〕的一种失败)。这会使婴儿认为他的内在充满了有力的“坏”客体,这是一种无法容忍内在压力的幻想之一,就如同我们在分析孩童和成人中所清楚看到的。但是当所有里面的东西都变坏的时候,会感觉起来像是再也无法从外在世界看到好的。在婴儿身上则显示在内摄能力的减少,恶性循环因而开始:由于投射的失败而导致坏的内在情境之持续,进而导致内摄的失败而增强被害的恐惧。心理学空间!U b4lLq"t

心理学空间1U zV#JK|j

我们认为内摄和投射的干扰,对于早期精神官能症、畏惧症及拒食等现象(虚弱的、无精打采的吸吮、无法含住乳房、拒绝乳房、对于微小的障碍过度反应、排泄功能的困难),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在婴儿期我们观察到一些案例,其早期内摄和投射之干扰是如此地持续,以致使建基在这些历程或与这些历程相关的功能也都受到影响。整个发展可能会变得迟缓,因为感觉、注意力、兴趣及被人、事、物所影响的能力大多决定于内摄及投射。在梅兰妮•克莱恩的论文《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Klein1930)有描写到这种极端的例子。心理学空间0~1v)^ z9`!X a3a{

_ Dtxx["`]0内在需求的强度、心智上的不成熟及脆弱的现实感,制造出客体关系的特质;满足归因于好的乳房,而痛苦则归因于坏的乳房;总有一个客体要负责。这正是佛洛伊德所谓的万物会思考(万物有灵论)的例子,他认为这是原始人和婴儿的特征(《图腾与禁忌》)。无庸置疑,这种思考模式并不仅限于野蛮人和婴儿。“即使在今日,在许多阶层中没有人不因被他人做了什么而致死,最好是经由医师。”(Freud,S.1933a:33;SE22:122)婴儿只知道一个客体(也就是乳房),它将痛苦归因于被“坏”乳房所迫害,而将它的愉悦归因于“好”乳房的贡献。心理学空间Y5L%?X|8s|R

CK3v1UE0我认为还有另一个原始信念源自这段生命期,意指,对于感觉、渴望和想法的全能信念。相信有客体存于自己内在,使心智运作和肢体动作对等了。在这幻想世界中,内在客体被内在历程(感觉、渴望)所影响的程度,就像在客观现实世界中的人们被行动影响一样。因此在主观经验中,感觉是全能的,例如,敌意造成对内在客体的攻击,且这内在客体会报复,就好像一个真实的人会对敌意行为产生报复一样。报复特质的强度则相当于原始施虐攻击的强度。

]3e RV{ M1D&W0心理学空间 q#|q&\F

我们假设在生命的前几个月在幻想中有一个“好”乳房和“坏”乳房,而内摄与投射以一个相当简单的机制运作:“好”乳房被内摄并留在里面,而“坏”乳房则被投射出去。随着自我及其知觉和统合功能的成长,客体关系逐渐进展至对整个客体的层次。这个步骤使内摄和投射机制便得更复杂,因为它在失去“好”客体时会产生新的焦虑。每当“好”与“坏”不是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客体,而是在同一个客体时,个体会害怕在排出“坏”的同时也会排出“好”的。心理学空间x6tt_!zA@

心理学空间]@$b1D v/C1pL:P

反之,也害怕在纳入“好”的同时也会纳入“坏”的。这种焦虑可能会阻碍内摄与投射,并造成心智发展的迟缓,或是导致下面步骤的快速转换——极度纳入及排出客体,以致干扰对于周遭环境的稳定依附。焦虑也会随着因将母亲视为一完整的人而发展出更完整爱而升起。我们相信婴儿对于一个满足他的乳房会产生初步的爱意,然而对于这个“整个人”的爱增加这个爱,且会快速发展。但是口腔原欲仍主导,且这时期的欲望是纳入所爱的客体。嘴巴在这时是个排出破坏冲动的主要器官,且这内摄器官愈感觉到破坏的能力,则愈害怕在追求占有所爱客体的过程中失去它。(这种早期状态的一些面向,表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较大小孩闹脾气时,这些小孩会渴望舒适与满足且无法被管教。)对于失去所爱的客体的害怕可能会经由不同的方式被激起。当妈妈被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时,婴孩的整个冲突领域被扩大了,同时互动因素的复杂度也大大增加,并产生了一种关键情境,在这情境中孩童必须面对罪疚、悲痛、修复、渴望等,同时试着纳入并保留他所爱的母亲。早期害怕伤害“好”乳房及怕被报复的焦虑,发展成为怕摧毁并失去所爱母亲等更强烈而复杂的罪疚焦虑。这些都是构成“婴儿忧郁位置”的一些元素,然而,这主题已超出本篇论文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内摄和投射这两个对抗客体失落的主要工具(Glover1932:15)①,此时造成如此严重的焦虑,以致自我被迫使用各种不同的防卫机制,这些防卫机制对于发展是重要的。提提一些早期的防卫机制:对于心理和客观现实的各种否认、污点化、分裂及重组客体,抑制爱的感觉和情感等。再次地,这已超出本篇论文的范围。【①“内摄主要是一种处理失落或消失之客体的机制。”】

&\ pa7W p"S H!Z0

o2x9lXE+Ln"m0如同我所说的,此阶段的本能和情感生活画面是最复杂的。与完整客体的关系及对它的内摄,引进了更先进的爱的感觉,它伴随着对于客体的关怀;然而与部分客体的关系仍持续着,在这情况下,贪婪及施虐的原始口腔冲动主导整个画面。愈来愈多的客体引起孩童的兴趣,父亲,特别是结合起来的父母亲逐渐成为舞台的主角。心理学空间?@k xc:uc}|:y6k

p!Z wN p#h0当婴儿从自己的身体寻找满足时,它发现更多的性感带,肛门、生殖器的感觉及幻想开始出现。父亲的阴茎成为一个新的欲望客体,但这个欲望以口腔的模式形塑,意指,其主要目标是为了并吞它。与母亲之关系的经验必然会有的口腔挫折,进一步迫使小孩转向其父亲,婴儿以乳房-阴茎这潜意识的对等将阴茎内摄。这种同时和父母保持关系的状况(以及他们最具特色的部位,乳房与阴茎),引发了来自口腔嫉羡和贪婪的妒忌与竞争(佛洛伊德描述了一名十一个月大的小孩与弟妹之间强烈的忌妒〔Freud,S.1933a:157-8;SE22:123〕,根据我们的看法,这种竞争的恨也针对父母亲而来,婴儿认为父母之一保有它想占有的器官,而不给他)。梅兰妮•克莱恩称具有以下原欲特征之情境为伊底帕斯情结的早期阶段,它涵盖婴儿的性器倾向朝向父母亲之一,而与另一父母亲有怀恨式的竞争,且由于她强调随之而来的对于父母亲的内摄,因此将超我的形成与伊底帕斯情结并列。据此观点,超我最初即根源于内摄的“好”与“坏”乳房,以及“好”与“坏”的父母、“好”与“坏”的阴茎,超我的建立与自整合功能之发展阶段并进,直到它成形,也就是佛洛伊德发现它的时候。

:\0NAe3Uc1w0心理学空间r,k} dB

在结束我的论文前,我想简要地指出内摄及投射在未来发展中的角色,希望我已清楚地说明,这些机制在心智器官之结构与进展上的重要性,且我们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可处处见其作用。心理学空间2dEn~xTYs

心理学空间&~D1e3?j,}1g,OT

虽然这些历程具有将“好及有用的”纳入自我,并将“坏及有害的”排出自我之功能,然而在发展历程中除了这原始功能之外尚有其他功能。随着客体世界的开阔、自我的延展及对于破坏本能之掌握的增加,对于欲望客体的态度转变了,以致渴望给予及自给予中获得的满足胜于接受所获得的满足;此时好的也会投射出去。在成人的性交和生育中,我可以看到此种心智状态的身体模式。因为在爱中投射好的东西,甚或内摄坏的东西和从事这些事是不一样的,因为在做中两者无法区辨。前者来自生之本能,而后者被死之本能主导。就内摄和投射而言,正常和成熟的准则在于平衡原始运作模式和之后的修正之能力。

]3x!{{+@2[.y0

$~%E-H hK0此图像的改变乃基于欲望范围及内摄的拓宽;因为“好”的概念渐渐包含了智力、艺术和其他价值,虽然在潜意识中这类事情终究被认为与身体相关。科学被隐喻为“丰饶之母”(AlmaMater罗马时代对谷神之称呼。)是有道理的。在各种机制(置换、象征的形成、升华)的协助下,开始内摄入非物质的东西时,早期万物有灵论的内在世界被修饰了,而对于内在客体的同化使个体有了整合而丰富的人格。

(wV.|-T$]/v p/\T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Heimann 内摄 投射
«关于《嫉羡与感恩》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Ella Freeman谈论她的分析技巧»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