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体关系视角论阿阇世王故事
作者: 栾睿 / 6083次阅读 时间: 2017年10月07日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第32卷第3期 标签: 佛教 客体关系 栾睿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T,og"O9e#?6l(Dq3O

客体关系视角论阿阇世王故事

|2[ N5s"v@.o V-M0心理学空间 ? X0tzpD!I

栾睿(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nz7?[r#L3@aF0心理学空间| c"Lo6`W9d

摘要:文章通过对佛教人物阿阇世王的故事进行解读分析,认为其中贯穿了客体关系中客体依恋模式的转换过程,而这对于理解当代心理学理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当代人理解佛教文化和理论也有一定启发。

Jj'[R,G-OH6pY"y0心理学空间0`6C7c4w Z!LW3D

关键词:佛教;阿阇世王;客体关系

(C:v7Tcr,tZx C+o0心理学空间L1N,dI*Pc%DpJ

中图分类号:B925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第32卷第3期 2016年9月

T a8N/UF0

r%Qbd ?M!T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588(2016)03-0079-03

2{R^A K;]-xi0心理学空间"ZR j0frA

阿阇世王的故事在佛教文献都有详细记载,释迦牟尼在世时,阿阇世王就是支持佛教僧团发展的城邦国主之一。在释迦牟尼示寂以后,阿阇世王依然以强盛的国力、富足的经济参与和资助了佛法的第一次结集,给予释迦牟尼身后的佛教奠基性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阿阇世王本人的经历和觉悟,就是佛教度化众生的活样板。因此,佛经中多处都有他那“并不光彩”的身影。①

!Dyt D {?U)F5R]0

Ysj%yh}/_T.y0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古印度摩羯陀国的王后韦提希夫人,担心自己年老色衰而被频婆舍罗王抛弃,就很想生下一个王子。一位预言家告诉她,山中有一位修行仙人阳寿将会在三年后用尽,死后投胎到夫人的肚子里。韦提希夫人担忧失宠的焦虑情绪日益增强,于是她迫不及待地跑上山去把仙人杀死了。仙人死时埋怨夫人并下了对夫人不利的咒语,日后夫人果然怀孕了,夫人怕仙人的咒语成真,总想堕胎却又不能如愿。当她生下王子阿阇世后,就从高塔上面把婴儿摔下,结果婴儿只断了手指。阿阇世王在父母的怨恨和恐惧中成长,当他长为一名英武的青年时,他结识了佛陀的悖逆弟子提婆达多。常常觊觎着佛陀领袖地位的提婆达多为了找到破坏僧团的政治军事支持者,心怀鬼胎地将这段出生秘密透露给长大后年轻气盛的阿阇世王,阿阇世王对父母的敬爱幻灭了,他想杀死父母,由于大臣的劝谏而未杀母,却无情地将父王幽闭在七重室内至死。后来,他也受到良心的谴责并心生悔悟,但是为时已晚,阿阇世王全身长满了恶疮,臭秽难当。韦提希夫人在这时受到佛的指点、关怀,放弃前嫌,来服侍儿子。后来,母子俩恢复了感情,再后来阿阇世王也成长为一代英主。心理学空间b NThk)H @

?2Q0{*H(m!G7n/y0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注意过这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并从多个角度解析了故事的寓意和心理学意义,他们撰文谈到了这个过程并予以相应的分析。如日本精神分析协会首届代会长古泽平作就曾专门撰文指出,阿阇世王杀害其父王,绝非传统精神分析所判断的受制于俄狄浦斯情节———暗恋母亲,杀死父亲,而是因为韦提希夫人因青春消逝,自己又没有生育子女,深怕失去国王的宠爱才闷闷不乐,这是悲剧的根源。古泽平作由此提出了在日本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母子关系这一概念,认为阿阇世王的生命里,含有母子的根本矛盾,为了超脱而引发“忏悔心”。还有的学者认为阿阇世王之所以想杀害父母,为的是要有真正的父母(“理想化的”)。②

:kqh;s;bG(t6P0心理学空间+Z2{O,E n(n2^T

本文重温这个故事,是想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故事主人公之间关系变化带来的人格发展,阐释其间的意义。心理学空间 }aK/| a{5] moG

心理学空间o:L}1^,\ }`n(m_

韦提希夫人希望怀孕的初衷,也就是她寄托在这个未来生命身上的企图,是为缓解自己年老色衰带来的空虚、无助、害怕被抛弃等情绪,而且夫人的这种偏执顽固的念头达到了不惜杀人而要即刻满足自己欲望的地步,可想而知,她的内在自我处于十分空虚、未整合的状态。她与这个未出生的孩子的关系是一种像费尔贝恩所界定的“兴奋性客体”,她要从孩子身上索取丈夫对自己爱的保障,从而应对她无法正视的生活中那些不确定性,孩子的一切只是夫人的注脚,是满足夫人愿望甚至是欲望的工具。这样的母子关系使孩子从一开始就只体会到不断的刺激却从未满足孩子对爱和关心的需要,阿阇世王后来的愤怒也并非空穴来风。频婆娑罗王本人则从看相师预言开始,就一直对孩子怀着深深的被颠覆、被超越的恐惧,给予阿阇世王的是一种“拒绝性客体”,必然被内化成为分裂性坏客体。费尔贝恩理论中称为间接压抑或分裂,其形式是:反原欲自我对原欲自我及相关联的兴奋性客体有着坚决的敌意。在实务意义上,结果是一个人意识不到自己又爱又恨,在阿阇世王的内心,他爱那个他期盼的对他完全接纳的父母,却又无比仇恨眼下这对给予自己否定、拒绝、贬低的父母。这两种类型的压抑/分裂的能量都来自攻击性。在后来的生活中,一旦当下的心理事件与早年的客体互动体验被重叠,这种曾经内化了的坏客体的记忆就会被激活。也就是说,在这样一组关系模式中成长起来的阿阇世王,无论有没有提婆达多所谓的“恶友缘”,他是迟早要表达出他对父亲的超越和对母亲这个兴奋性客体的愤怒反抗。而父母一直在联手阻止阿阇世王的超越与反抗,这就使得在提婆达多唆使下的这一次反抗显得超乎寻常的暴烈。阿阇世王囚禁了自己的父亲,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这是成长期男孩子欲超越父亲,付诸行动时又行动过度而误伤的典型做法,是早期人类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也是成年以后的阿阇世王由于尚未内化成熟的自体客体而在幼稚的行为下产生的幼稚性伤害后果。

3g0FpZFP0

'[+Bpv v \ n0引起本文关注的是故事的后半部分。韦提希夫人在佛陀的启发下,进行了著名的“十六观”③,这其中,有山河大地世间万物外在形态与内在本质的确定性究竟存不存在这种颇具哲学意味的命题。夫人在有所感悟之后,面对因致父亲死亡而心生内疚又满身长了脓疮的儿子,她采取的态度是接纳。接纳这个自己也认为自己恶贯满盈的弑父逆子、接纳自己所生的这个身体上千疮百孔不再完美的孩子。这一做法首先说明了,韦提希夫人接纳了生活中不如人意之自我及围绕自我的一切;其次,对于阿阇世王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疗愈作用。母亲接纳他的一切,无条件的母爱形成的接纳性客体。原始客体的部分接受了婴儿的爱并内化为理想客体。韦提希夫人的另一个意义是陪伴,阿阇世王满身的脓疮在妈妈精心陪伴和无微不至的照料下逐渐痊愈,他内心深处也感受到了母亲在行为上的补偿和修复。韦提希夫人还有一个作用是重构另一组客体关系模式。在一次因为阿阇世王的爱子要求和宠物狗一起吃饭,自己才肯用餐的撒娇过程中,阿阇世王看似抱怨,实则炫耀地说只有自己才会疼爱孩子没有边界,韦提希夫人及时地说道:“同狗在一起吃饭,这不算什么,你现在为了爱儿子,和狗在一起吃饭,你就挖苦起来。其实你的父亲对你,比这更卑微的事都做过,只不过你不知道罢了。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手指上生出痈来,苦痛万分,日夜不能睡觉,你的父亲抱着你,把你放在膝上,用口含着你长痈的手指,你才减少痛苦。有一次,因为口里的暖气,使痈流出脓来,你父亲怕惊扰睡眠中的你,他只得吞下流出的脓。你的父亲是这样的爱你,为了他的孩子,别人做不到的事,他都做得出来。”这一番话,使得阿阇世王开始责怪、怨恨自己并为此内疚,逐渐了解了父亲也是爱自己的这个真相,重新输入了“接纳的客体”这一映像,对于内化好客体、建立自己与父亲的良性链接起到了重要作用。客体关系的转换成为人的自体重建的良好环境和前提。阿阇世王的转变来自佛的教导和母亲韦提希夫人认识“足够好的母亲”的身份和重返母亲的位置。那么,韦提希夫人的变化又是怎么来的呢?释迦牟尼除了给韦提希夫人“十六观”的建议,让她通过对世间万物本质的不确定性有所了解(也就是所谓“空”的教育)之外,还通过自己的言行深深地影响了她。韦提希夫人在向佛陀抱怨自己与儿子的孽缘时,曾经说过:“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④也就是说,在夫人眼里这是两组对立的人际关系,她在寻求为何对立,以便化解这个孽缘。释迦牟尼在《妙法莲华经》第十二品提婆达多专题中指出,提婆达多是自己前世的开悟导师,佛的这种说法,显然不仅仅为了淡化僧团内部的对立情绪,其深意在于“修行即在烦恼中”,正是遇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烦恼,恰是改变心性、觉察自我的好时机,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化解(修通)内在的冲突,将自认为对立的、不能接受的特点与自身相联系,寻找修通之路,而不是拒绝、否认、愤怒、对立等防御措施。韦提希夫人在化解母子矛盾的过程中,既有对阿阇世王的包容接纳(侍养疮痈),也有适时提醒和纠正其内在记忆(投射),正是这些带有校正性的互动实践,让阿阇世王重新认识、重新体验与父母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人格品质。

#}4VA o3PcY0

gI0o0d2U6Z1l?c0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及应用心理学方法产生之前,宗教曾经是人们解脱愁苦、寄托希望、化解冤仇和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在久远的社会活动里程和广阔的民生舞台上,佛教的化机之道曾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今天我们读这些故事,仍然感到亲切真诚。心理学空间jeL+H Xl

心理学空间y2WW8w9x,f \[*|

[作者简介]栾睿(1960-),女,陕西三原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宗教文化。

fy ? S8O6D sL0

xDe*N-O!QJ|3d0参考文献:

_ _ w;nHp2O0心理学空间#yI:Q RK8jx8}f r

[1]〔日〕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大正新修大藏经[M].东京:一切经刊行会,1912.

h o HuJ-}M#O0心理学空间8m$\$E([:XH$T

[2]尚会鹏.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J].日本学刊,2007,(02).

Lw L!K0tB0

ZJcC3y0[3]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书店,1991.心理学空间:e8^-um#v r

心理学空间^[7G-w%F)ug

[4]佛说观无量寿佛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6.心理学空间~"R(`M5uE1x@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佛教 客体关系 栾睿
«土居健郎的“娇宠”理论与日本人和日本社会 精神分析与文化
《精神分析与文化》
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