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斯万格存在分析的心理病理观
作者: 任其平 / 6421次阅读 时间: 2017年2月02日
来源: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0.1 标签: 宾斯万格 存在分析 海德格尔 精神分析 在世之在 世界设计 任其平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u%iYT

宾斯万格存在分析的心理病理观
任其平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安徽安庆246011)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0.1

L T N?rL:s5{H4u6O0心理学空间+U/i`;mLwyk s

摘 要:存在分析理论强调人的在世之在,关注人的整体性。存在分析认为,病人之所以患病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在世之在,因而“生病”也是他们的生活“生病”了。而这种状况就是人丧失自由选择并拒绝为选择负责的反映,是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阻碍着他们对在世之在的理解。为此,存在分析就是要引导病人形成多样的世界设计,理解自己的在世之在,去过本真的生活。

\(N8eEL7z0

rM4ZZ.cn+X0 关键词:宾斯万格;存在分析;精神分析;在世之在;世界设计

as^m+b}7p0心理学空间ho\OY

中图分类号: B842

Y5DP7{:O x.e!he0

QkB:_/z?|B0文献标识码:A

0@8n!Ol?~0

7QWw gu1L.mARB0文章编号: 1009 7902 (2010) 01 0064 04

L1[c~8{['F W0心理学空间o y-{X]y

瑞士著名的精神病学家路德维希·宾斯万格(Ludwing Binswanger, 1881—1966)是欧洲存在分析学的创立者。他积极地将存在主义哲学引进精神病学,把海德格尔“此在分析”( dase in sanalytik)概念与心理治疗的案例分析联系起来,将之改造为具有心理学意义上的“存在分析”( daseinsanalysis)概念,并以此取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存在分析强调人的在世之在( being-in-the-world) ,关注人的整体性。宾斯万格阐述“在世之在”的概念包含着个体自身的世界以及与其他人和物的同时、同地的关系。人存在于世界中,始终与世界中的具体人或物打交道。人的存在指的是人的整体,包括主观和客观,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在世之在表达了人的基本、直接和必然的存在条件。离开了世界,人就不存在;离开了人,世界就不存在。在世之在克服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分裂,因而恢复了人与世界的统一性。

P:w3ve#?`m4At0心理学空间TF/W+yN-z p1^y

那么,在存在分析学的视野中,人又何以产生神经症和精神病呢? 宾斯万格认为,人是自由的,是有选择能力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自由选择负有责任。也正是基于这种观点,他认为病人之所以患病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在世之在,因而“生病”也是他们的生活“生病”了。而这种状况就是人丧失自由选择并拒绝为选择负责的反映,是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world2design)阻碍着他们对在世之在的理解。可见,宾斯万格尽管吸纳了精神分析的精髓,但在心理病理观的阐述上与精神分析的病理观相去甚远。存在分析的心理病理观更多带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哲学口味,具体观点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Cl2[IM0

c"ejB&y0一、此在的萎缩

~4Pa3Q@2Kg a.t0

fRj ^8C)V0宾斯万格借用海德格尔“此在”(Dasein)的概念,但对“此在”的理解却不同于海德格尔,宾斯万格只作了实体的理解。海德格尔用“此在”来指称人的存在,其用意表明,人的存在是一个“由此向彼”的动态结构,说明人的存在既指向未来,又与过去相联系;他更强调人的存在既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永远只是进行时。这样的“此在”才能彰显其生存的意义。显然,宾斯万格十分青睐这个概念,他用此在的先验结构来解读人格结构的异常变化。在宾斯万格看来,“症状是人的整个存在形式、他的整个生活作风变化的表现。他认为患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存在经验可能的范围自始即狭隘,这导致后来不能认识构成人的生存世界的许多现象。”[ 1 ]129宾斯万格认为,患病的始因就是,病人只通过一种存在样态来构成世界。心理学空间 arf-{8|5tQ

心理学空间}e^+H-C7}J

 宾斯万格明确指出,此在的先验结构与世界设计紧密相联。简单地说,世界设计就是指个体怎样看待和接受世界。所以,不同的世界设计就必然影响到人对生存意义的理解和接纳。由于有些人的世界设计是单一的、不自由的,于是此在就变得较为脆弱。这样,个体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就显得单一和不自由了,此在的生存意义就大大减弱了。为此,宾斯万格指出:“让‘世界’出现的自由被存在的不自由所取代,而存在又被某种‘世界设计’所牵制。”[ 2 ]194-195

"V$Y6Xgd!W*jw0

.CF+M$r e.zR%Q0这里的“让‘世界’出现”就是指此在是展开的,并参与其生存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一旦被某种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所束缚,那么,他就处于“不自由”状态。宾斯万格所说的世界设计使生存和体验成为可能,这种可能性就是先验存在。而一旦世界设计变得单一和窄化,这种可能性也处于萎缩状态。换句话说,一旦生存只受单一和狭窄的世界设计的控制,此在也就失去了“面向未来”的活力和意义。所以,在宾斯万格看来,精神疾病就是由一种世界设计完全控制着此在的结果。他认为:“我们少数病人的世界设计是作为一种线索而起作用的,这种作用属于连贯性的范畴,即属于连续的关联和包容的范畴。这就需要对‘世界内容’(即病人特定的大量而复杂的情境整体)进行大量压缩、简化和消融。使这个世界显得有意义的每件事都会屈从于一种单独支撑其‘世界’和存在的观点的控制。”[ 2 ]203心理学空间4P.We.f!K"F

心理学空间S:plz,e

可见,此在存在是建立在世界设计之上的,个体经常把这种世界设计理想化。在单一、狭窄的理想化的世界设计中,个体总是期望所有的事情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是爱他的,他可以如其所想去采取行动。但是,现实并不是完美的,这需要个体具有展开的、多样的世界设计。对于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的个体来说,一旦他们在生活中发现人们采取的行动与自己不同,他们会用简单的思维苛刻而绝对地得出结论: 自我世界与周围世界是不一致的。[ 3 ]254于是,他的生存世界就会变得“自闭”起来,个体的视野就会变得狭窄和短浅。于是,此在也变得“萎缩”了。[ 4 ]461更为重要的是,此在的萎缩导致此在在时间上的发展就停滞不前。一旦这种形式发生,个体趋向未来的发展意义就被阻挡了,因为他不能面向未来去筹划他的存在可能性。他没有成就感和进步感,因为他的世界只是昨天世界的重现,而不是对昨天的拓展和发展,异常的存在永远漂向“被抛”的境况。这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萎缩的此在,必然导致个体生存的异常状态。心理学空间dN%[*EE4~

}$pr `5Tet)AF0按照常理,此在应该具有丰富的存在可能性。可是,由于“生存被越来越单一的世界设计所控制”, [ 3 ]285使此在变得萎缩。这样,个体就不能有效地与他人和世界相联系,因而人就远离了存在的整体性,这种此在就不是在世之在了,人就容易患神经症或精神病。宾斯万格在研究埃伦·韦斯特案例时,注意到了她的此在的萎缩状态。那时的埃伦·韦斯特才21岁,但她想得更多的就是死亡了。宾斯万格这样描述道:“她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和作用,并一直处于害怕某些事物,如黑暗、阳光、安静和噪声。逐渐地,死亡在她看来不再是可怕的;死亡不是手拿镰刀的男人,而是一个美丽的女人,白色的翠菊戴在她的黑发上,大大的眼睛,沉浸在梦境中,郁郁寡欢。唯一仍然吸引她的就是死亡:优美地伸个懒腰,昏睡过去,之后结束了。不再起床并做单调的工作和计划。”[ 2 ]242心理学空间amP;d @xM@-yft(Q

_ {oi%x`0导致这种精神症状的主要原因就是此在的萎缩,是由埃伦·韦斯特的单一而狭窄的世界设计所决定的,这种世界设计表现出更多虚幻的影子。因而,埃伦·韦斯特失去了面向未来的潜在可能性。她把理想的生存、理想化的世界与个人“被抛”的现实对立起来,她的“意义世界”由于受到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的影响而变得暗淡无光。

q S-O.}s0

T"W _$As"CEI0宾斯万格对其他案例的剖析,也都是从此在的萎缩来探讨原因的。此在的萎缩关键就是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使得病人“封闭”自己,消极地对待自己。宾斯万格发现他的“许多病人不再领会周围世界和自己在形成中的生存,没有看到他们可能的性格和构成所有一切在其中都是静止、真实和完成的这种‘世界图景’。那海德格尔称之为不真实的东西,在宾斯万格那里成了决定精神失常的特征。”[ 1 ]125可见,此在的萎缩是解释病人之所以患病的重要原因。心理学空间 ? hq u6Dl&a

心理学空间OtZH$f8@]^

`i\5a?o0

c1NhL:F],R2G0二、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缺乏

8h~\UE A0

y^O9k6YPBy0此在的萎缩虽然是神经症和精神病人患病的主要原因。但是,病人为什么会使此在导致萎缩状态呢? 答案可能是个体的世界设计是单一的、狭窄的。其实,更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不难发现,个体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才是更为具体的原因。宾斯万格认为,一种异常的生存样态的实际结果就表明此在是萎缩的,但这种萎缩的原因是个体不能选择本真的生活。一般来说,病人会使自己屈从于周围世界尤其是共同世界的“被抛”的状况。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关键是个体要有自由选择的意识和能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面对“被抛”的境况,个体需要承担选择的责任,要超越自己生存环境的困难并采取行动。例如,某个个体生活于一个冷酷无情的父母的环境,他在对共同世界的探索中经常受到父母的呵斥或不理,这使他的童年经历并不快乐,他遭受的责备甚至惩罚使他在拓展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上显得无能,于是他也逐渐形成了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作为经典的精神分析学派来说,这往往成为分析病人患病的不可缺少的原因。但在宾斯万格看来,这只是过去,不能真正解释他当前的行为。这里的问题要求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当前的行为上,主要看个体愿不愿意使自己与当前的生活达成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分析学家认为,精神疾病就是“自我选择的不自由。”[ 3 ]118这是为什么呢? 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真实的生存首先与未来相联系,与超越自己的界限相联系。如果这种对未来的敞开性消失的话,那么,人就把同他一起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解释为受其过去而不是受其自己的计划和目的制约的东西。[ 1 ]124显然,宾斯万格深受海德格尔这种观点的影响。他在探索神经症和精神病人患病的原因中发现,病人由于自我选择的不自由,使自己生活在一种不真实的环境之中。“精神病———就是高度的不真实,因为自由选择在这里对于人来说发生了最大限度的困难。他生活在强制(强加给的)行动的世界中,某种外部的、异己的可怕力量支配着他的意识。生存的完整性被破坏了,‘被抛’的样态支配着所有其余一切。”[ 1 ]125可见,宾斯万格是特别看重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所以,“成长”的要点就是我们必须学会超越,它包括在生活困难中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增强。他认为,个体通过敞开的方式与未来本真地达成一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潜能。有些人比别人有更多的艰难,但他并没有被打败;而有些人稍稍检视一下自己异常的生活史,就会发现他们极容易被小小的挫折击垮。所以,有些人表现得孩子气,甚至很不成熟。因为他们不敢直面现实,不敢趋向未来。这是他们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表现。宾斯万格注意到许多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病人使用“命运”的防御策略来设计大量的非本真的未来。不少病人可能希望通过强调迷信、运气和魔法,或希望通过采取某种仪式、说一些呓语、念一些自认为有效的符咒等来抵消厄运。过度信赖这种命运,就发展了“生存的弱点”。宾斯万格指出:“我们认为,由于生存的弱点,一个人就不能自主地坚守他的世界,他把他自己与他生存的环境隔离开来,他不敢面对生活,只是相信特异的力量,他让特异的力量而不是让自己为其命运负责。”[ 3 ]290宾斯万格在分析洛拉·福斯的案例时,指出了洛拉的情形。她变得神情抑郁,并特别迷信:她要寻找四片叶子的三叶草,并表现出对许多物体的不可抗拒的厌恶,尤其是伞和橡胶鞋,她说那会给她带来坏运气。当她注意到旅馆里的女服务员是个驼背时,她立即前往了那个地方。她认为驼背的人会带来好运,甚至试图接触她们。对此,宾斯万格认为:“洛拉的周围世界、共同世界和自我世界均被魔力所控制,以致于它们中的差异都失去了意义:它们的意义就是魔力! ”[ 3 ]206另外,洛拉给人的印象相当拘谨和毫无感情,她显得粗心大意和漠不关心,对工作没有兴趣,也从不满意。她由于被溺爱,表现出孩子般的任性,在她的年龄和心理发展之间很不协调。而这些都表明洛拉就是一个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因此,在宾斯万格看来,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个体不能选择本真的生存。处于异常生存状态的个体放弃自己的自由选择而“附和”周围世界,特别是共同世界,变成“常人”。病人的主要问题就在于,他们不情愿对当前的本真生活负责,也不敢面向未来,他们一直生活在虚幻和妄想之中。所以,精神疾病就是自我选择不自由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宾斯万格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之所以患病是因为病人选择自己作病人。在宾斯万格看来,人“生病”是传统意义上的医学模式的认识。其实,病人不是人“生病”了,而是他的生活出现“病变”了或他不善于生活。而这种“生病”主要源于个体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而不是精神分析视野中的“童年的不幸”的结果。心理学空间;q-\PYr*}6h:t$s

j&^/_0V4B6G~%}0宾斯万格在分析埃伦·韦斯特案例时,认为她一直处于焦虑、恐惧和内疚之中,在失去本真生活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在世之在的自我,使自己丧失了应有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失去了自由、决定和责任,她最终只有选择自杀以获得宁静和安详。为此,宾斯万格解释说,在世之在的自我因其反抗与任性而变成没有独立、本真或自由的自我,虽然是否定性的,却是一种被共同世界所限定了的自我,一种非独立的、非本真的和非自由的自我。

Qc ^,A q^zE'^ \0心理学空间"AV.G:ZE&Gb

 所以,治疗师剖析病人的生存弱点,提升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正确面对现实,积极趋向未来,这是治疗的起点,也是治疗的归宿。而生活常常被认为是一种持续的挑战,面对生活就是面对挑战,就是一种人生态度,让病人面对生活就是改变病人的消极态度。只有这样,病人才能体会生活的乐趣和魅力,他的生存状态才是本真的。心理学空间 S2]4W/u!W7w/T [7~

E;vE zAFU0三、真实自我的丧失心理学空间O\4r-K&Io [ O:De+ta

心理学空间0q1Igf x+\g

宾斯万格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就是此在萎缩的扩展以及对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自我放弃。那么,又是什么导致此在的不断萎缩,以及对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自我放弃呢? 按照宾斯万格的观点,真实自我( genuine self)的丧失应该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k$DR-S%Jy@0心理学空间2Z[ p1g'nx%Y-K

一旦个体丧失了真实的自我,自我就不是本真的( authentic)状态,就失去了自我的纯真性。这样,就自我疏远了自己的潜能,也不再能超越自己所生存的环境。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具有真实自我的人是能够找到新的潜在可能性的。丧失真实自我的人,反过来使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逐渐消失殆尽。这样的生存结果就使个体完全处于一种依赖状态,因而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和意义。伊尔莎就是属于这样一种丧失真实自我的病人。伊尔莎的父亲专横跋扈、狂妄自大。她为了证明自己对父亲的爱,为了战胜父亲的野蛮和专制,她大胆地把手伸进火炉。她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打动他的父亲,从而使她的母亲不必承受什么痛苦。她的逻辑就是:“只要‘你’能放弃你的狂妄自大以及你对妈妈的专横,我愿意用我的右手来证明,我的爱也不会从任何危险中退缩。”[ 2 ]219对此,宾斯万格在分析时指出:“在这些环境中,烧手的举动,牺牲手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突破口。换句话说,是病人自己很容易采取行为的一种可能性,目的是被迫向她的父亲表明他的‘不公平’。”[ 3 ]260显然,她的这一牺牲手的举动就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退避和自我屈服的行为,是对父亲专横行为的一种屈从,是真实自我丧失的表现。伊尔莎住进拜里佛疗养院后,她的关联妄想( delusion of reference)进一步扩展,同时伴随的还有爱的妄想( delusion of love) 。伊尔莎的爱妄想不仅表现在她的观念中,即感觉自己被医生爱着同时医生也在考验着她,而且还表现在她自己的强迫性行为上,即她处在爱医生的强迫观念之中。这一切都表明,真实自我的丧失,使个体屈从于现实,躲避在虚幻的想象之中。

MH PUA.h+UP;o%T0心理学空间!~C*`9Fx+G2_

当屈从的程度非常高以致于个体完全生活在幻想之中时,自我选择的不自由就变成了精神疾病,这就意味着,表面上的一种“在世之在的新形式”( newform of being2in2the2world)就产生了。[ 2 ]201我们不能根据预设和我们自己世界的标准来评判这个世界。但精神病人却常常以自己世界的标准来评定这个世界。宾斯万格特别强调指出妄想尤其是迫害妄想是所有精神病人的中心要素。精神病人通过完全屈从于别人和编造一些具体的幻想意象和声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他们由此也就对那些纠正其妄想的治疗师十分恼怒。事实上,精神病学家认为,妄想的内容也是源于现实的,绝大部分也会出现在健康人的体验中。然而,健康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较为顺利地转变自己的想法,可以改变参照系或判别标准。但如果一个人失去这种超越和转换的能力时,那么他的妄想就开始了。妄想的本质特征不是它的不可理解性,而是病人不去追究妄想体验的根源,不对妄想的内容提出质疑,对他人的异议也不去检验核实。有妄想的病人,总是使自己处于事件的中心,他自己就变成中心人物;同时,他总是将自己束缚、封闭和孤立起来。由于精神病人把内部妄想与外部真实世界等同起来,一旦不能区分内外差异时,精神病人就完全“滑向”了被抛的境况,因而他们就失去了真实的自我。所以,宾斯万格指出:“哪儿有妄想,哪儿就不再会有真实的自我。”[ 3 ]336可见,妄想是真实自我丧失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真实自我的丧失是神经症和精神病产生的更为具体的原因。宾斯万格通过对歇斯底里症、恐怖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大量临床研究,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心理学空间 t&k%\2U_R{A?6l

心理学空间PC D2qb9P aB[ N

综上所述,宾斯万格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病理观。他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患病的原因主要是此在的萎缩、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缺乏以及真实自我的丧失。应该说,宾斯万格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人的生存状态,解释了人的心灵困惑和精神迷惘,彰显了存在分析的独特魅力。但是,宾斯万格仅仅是从存在主义的视野,仅仅从人的主观体验的角度来谈论心理病理观的,根本没有也不可能从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来考察人。按照宾斯万格的观点,治疗师的任务不是帮助他们的病人适应周围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现实,而是引导病人发掘“真正的自我”。事实上,这种真正的、纯粹的自我又必然与既有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现实交织在一起,这最终势必导致人的存在性焦虑。可见,宾斯万格对心理病理观的阐述又回到了此在“被抛”、此在“萎缩”的原点,其主观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色彩是显而易见的。心理学空间:m AEm | a8~ `zO

心理学空间;V:q(r`&r:Ib?

参考文献:

8^^]D(?B0

D;Dc+K*mR0 [ 1 ]阿·米·鲁特凯维奇著,《从弗洛伊德到海德格尔———存在精神分析评述》,吴谷鹰,译. 东方出版社, 1989年。心理学空间|]2^5@9q[2bD/^ W

t(V U-N~ Vy1o0[ 2 ]May R, Angele, Ellenberger H F, Existence: A New Di2mension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Basic Books, 1958年。心理学空间I4S(}&\m3R:W

心理学空间SY|h p J

[ 3 ]Needleman J , Being2in2the2World: Selected Papers of Lud2wing Binswanger, Basic Books, 1963年。

0C"^ ce _B0

Yln2q,o+h2z0[ 4 ]Rychlak J F,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and Psychotherapy:A Theory2Construction App roach, Houghton Mifflin,1973年。心理学空间6n1{O8W9^

心理学空间'g-D D]4g

作者简介:任其平(1965— ) ,男,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心理学基本理论、学校心理学的研究。

4nq.U[?%j m+\0

'L;u Vq_6u0y#`0 心理学空间+}6f#A n;{*c+l5y i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宾斯万格 存在分析 海德格尔 精神分析 在世之在 世界设计 任其平
«论宾斯万格存在分析学的理论特征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论宾斯万格存在分析的治疗原则»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