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之光
作者: 魏宏晉 洪素珍 / 8390次阅读 时间: 2016年12月31日
来源: 台湾心理治疗协会电子报 标签: 灵性 自性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自性之光
文/魏宏晋 洪素珍
台湾心理治疗协会电子报
心理学空间0Z o7g R"z/djL

iK/B3e,R*]A8V*y h8w0触及「灵性」议题者,常常会有「光」的意象產生。许多修行人透过深度静坐、冥想、导引练气,到达禪定的状态,可以见到「光」。道家指出,透过内丹修炼,人会从双眉之间俗称印堂的天目穴看到明亮、七彩的光亮画面,甚至可观到山河大地等。卫礼贤翻译《太乙金华宗旨》时,将这种光亮的画面称為曼陀罗。

!h*]Q8t6I Q-[3b:yAW0心理学空间XA*o%lg&XuZK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种可以「见到光」的灵性修持总有些「高来高去」、不知其所以然的疏离感。这种距离感与道家总以隐晦的表述方式 ,对真实修炼「祕而不宣」,非得师徒相传方得心法有关。然而,一般人对於中国式的心法不得其门而入,倒是从西方人的哲学与科学研究,也许可以稍窥门径,以知其梗概。

fM\ |f-pyl0

L$R}7aN*r.Qp0Yn0从眉心天目穴向脑内延伸,在大脑中间偏后一点的地方,位於大脑与小脑间,有个大小如豌豆,长得像颗小松果的东西。在演化上,它可能是个退化的器官,因此没什麼太实质的作用。不过,它所分泌的褪黑激素(Melatonin)可能与对时间的觉受,以及性的成熟发展有关。有趣的是,这个小不丁点、貌不惊人,在人类胚胎时出现,成长到一两岁时就开始退化的玩意儿,作用曖昧不明,却和可能涵藏著人类灵性的秘密。心理学空间n*s+TB$`Q5^ UY

7{_-?t{'}+h5W0姑且不谈性成熟,只谈时间感的这部分,就足以令人深陷遐思了。

z[R/jd2Xw BW0心理学空间0Yhb?"i3M+]

松果体细胞与眼睛的感光细胞非常相似,褪黑激素会在黑暗时分泌,光亮时就被抑制。有许多长途旅行者已经很熟悉使用褪黑激素调整时差,就是利用其在黑暗与光亮时,分别出现与不出现的现象,让我们的脑判断该是睡觉或者清醒的时间,而调整回所处时区的生活节奏。什麼?一个深藏脑内的钙化小球竟然能够「感光」!那不就如二郎神杨戩的第三隻眼吗?它能够向外「看」,居「地利之便」,当然也有可能向内「观」,窥知心灵内在,尽得其妙。十七世纪时持心、物二元论的法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笛卡儿就深信,松果体内便伏藏著人类的灵魂,密录生命的奥秘,传达宇宙自性的讯息。心理学空间0Gcs]4BvZ:_ v

心理学空间-q|6s7dp/ex

事实上,一些宗教上所谓的「开天眼」,或者透过练气导引,激烈的甚至直接凿头开窍等,其著眼的「天眼」位置,不管是从顶门的泥丸,或者从眉心天目而入,似乎都直指松果体的所在。从宗教、哲学,或者医学等角度分别去看,松果体好像都有点门道,这也就提供心理学对灵性经验的研究一些可深入,且具实证的基础可依循,不至枉流空谈玄论。心理学空间z4`n7K"xW&q-C0D

0p fV'V8v#ET1g2r-G0荣格在其长达十餘年深入无意识的探险,凝聚出《红书》的结晶。《红书》是本相当特别的作品,具备几个令人「敬畏」的特色:一是个人梦境、冥思等记录的文字深奥,无从捉摸;二是亲手绘製的曼陀罗画作炫目精美,常令观者目不转睛。绝大多数买了《红书》这部原版近两百美金、两倍A4大小、可能重达十公斤的「巨著」者,无非是被所散发出的气魄所震慑,真能「读懂」的,大概寥寥无几吧。作為一般「读者」,与其说是展阅文字,多的还是观赏图作吧。而其实,拥有这部读不懂的天书并不会过於虚华,因為荣格手绘的图稿,确有其吸引人之处。他本人颇具艺术天份,画的是梦中、或者冥想所见,简单地说就是他「第三眼」所见的景象,颇见其华丽与显眼之处,儘管画中景象亦令人费解,但「好看」却还算是一致的评论。

6zU SYY[i4D-dx0

P*? ztzj3hT0荣格说他的绘画是曼陀罗(mandala),这是借用了佛教修行观想的圆轮意象,佛教修行者便是透过观想曼陀罗去体证佛陀觉悟境地。标準的曼陀罗由方与圆等几何图形结构而成,呈现出对称圆满的宇宙森罗万象,核心则是宇宙之尊。这种曼陀罗意象在东方许多宗教,包括印度教、道教,甚至伊斯兰教都出现过,其图像内容也许不一样,但是结构都差不多。但是荣格的曼陀罗却不一定圆满对称,但是很多都会有个「核心」的部分,而且有光亮的流动意象,这与佛教曼陀罗多半都有个中心点的状况一致。许多佛教曼陀罗中心会有个点,可能不太明显,有人甚至误会那是绘画时不慎的污染,而其实那就是修行者的自性所在。荣格的曼陀罗的光亮处,也是他深观无意识中所出现的自性光亮。心理学空间 d.WWvI

A3| d8XV aN }4R;m0光的意象,不约而同地都被宗教修行人与探索无意识心理学者观察到了。我们无法说这是肉眼所察,因為这样的内在经验只有亲身经歷者才感受得到,但他们「真的」看到了,用什麼眼看的呢?最有可能的就是俗称「第三隻眼」,最有可能的是那隻我们还弄不太清楚是什麼?但却会感光的松果体之眼。依照心理学对於意识与无意识的分别,凡能被我们知觉感官,包括五官与心意所觉受到的,那就已经是属於意识范围的讯息了。因此,荣格「看到」了内在的灵光,不管是哪隻眼看的,都已经被他「意识」到了,因此,《红书》裡面绘图的光,就是我们意识流裡面的光。心理学空间H#my/iq5l

ji W-Trn y0佛教裡用以修行的曼陀罗是一个完满的境界,是宇宙实相,是修行人的理想境界;荣格的则是他个人内在的实相。我们可以看到他越后期的曼陀罗,越是接近圆满对称的样貌,据此与佛教曼陀罗对照,也许可以推测他的「心理修行」是随时间而有所进展的。推测荣格修道有成,也可以根据他个体化理论来加以证成。荣格的个体化理论简略地说,就是我们内在有个自性的声音在召唤著我们,从小成长而来的ego自我离自性越来越远,要步上个体化之路走回自性,这段个体化之路充满荆棘,挑战的勇士得一路收妖伏魔,收什麼妖?伏何种魔呢?不外就是无意识裡冲突混乱的那些妖魔鬼怪。它们是被我们遗弃、忽略已久的心魔,现在得靠著清明的自我,去降服它们,整合进入意识队伍当中,成為自我的正向能量,迎向自性之光。心理学空间$F;BpgH p

心理学空间~uz/[X3f

荣格窥见自性之光,也就是逐步整合了无意识的能量,这与所有的宗教修行之路不谋而合。宗教教导我们的戒律、道德等,通常都是违反人类习气的。学习这些宗教修持法门,表面上是在教导「行善」,但更深的用意在於让我们看到「自己」,当人们可以出现一个可以客观看到「自己」所行所為的「我」时,便出现「自己」与「我」的二元对立,用荣格的语言和经验,可以说那是无意识与意识的二元对立。既然看到了,就有了整合的契机。修行或者个体化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反覆出现「自己」与「我」的二元对立,反覆地整合,然后步步增上,那自性的明光就越来越闪亮。心理学空间1Rl"F#~'KaWaR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灵性 自性
«自性化发展的理论 心理分析模型
《心理分析模型》
深层想象之境»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