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入/共情 by 李孟潮
作者: 李孟潮 / 13729次阅读 时间: 2010年4月18日
来源: 精神分析的态度 标签: 共情 李孟潮 神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李孟潮 精神分析的态度心理学空间`z2| k'JG3i]`
101心理学空间p0ksXu K7V
所谓神入,或者说共情理解,其实是如此的过程:心理学空间C.^ zs _;wiuV
第一,来访者存在身心苦痛,他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达这种痛苦;
s,_ \/p^6oH;|0第二,(1)治疗师以镜像神经元为基础的“共振性神经系统通路”捕捉到来访者的表达的信息,在治疗师身体内制造出类似来访者的痛苦体验;(2)治疗师通过倾听来访者言语信息,从自己的记忆系统中提取类似痛苦记忆;(3)治疗师把(1)和(2)的体验合成一体,对此体验进行象征符号化。心理学空间~^*^d$q3R
第三,治疗师把上述象征符号化的体验通过语言表述,并把这种体验指称为来访者的体验。——“你此刻正感觉到……,你希望……”
L o,p,H7yM] Z b xX0第四,来访者对治疗师的语言表述表示语言和非言语性的赞同和共鸣。心理学空间f [.s q'J h
第五,治疗师把上述1-4的步骤描述为治疗师“神入”了来访者,或者“共情理解”了来访者。
]i}K F d0所以,所谓神入或者共情理解,其实是指来访者-治疗师象征符号化的一致性,或者说言语的一致性。心理学空间6s7a B)cVV:f/@ pUmm

*p6Q0i ltI0神入或者共情理解的基础是:心理学空间t CGhI(w*S
(1)所有系统中都普遍存在的共振(共鸣)现象;
;rBBhp1p0(2)双方对此共振(共鸣)信息的象征符号化(语言化);心理学空间7fj f ["S8B$X+D/w
(3)符号系统的不充足性和一致性追求。符号(语言)少而体验多,符号和体验间总是存在能指-所指的分裂。但是符号系统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达成一致(理解)
9E8D"@!DsX t6V$W0(4)治疗师和来访者对符号系统内在的追求一致性欲望的合谋性认同。
,y!u eOB7z0
-v0Z3L4Ia1wXX.VL)p1O ~h0所以说,所谓理解,就是我们俩共同或者有一方同意,这里说的一些话表明了一个人理解了一个人。
'IJ'qLT/j s0符号系统之所以发明出来,就是为了制造理解和一体感。心理学空间*y$j[-M M#}6x[
所谓理解,就是误解,你误以为你理解了他,他也如此以为。
L)vC;B0xb#j(\0精神分析的终极目标,不在于理解,而在于了解到误解的无所不在,并且接受这个象征符号界的本质。心理学空间NRS1y&Xe)] S
精神分析的终极目标,在于放弃对于理解的执著和依恋心理学空间 ]K$K C3\;Zha
而在达到此目标前,你必须经历无数次的、足够量的“理解”。
+?zh s U(tY+a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共情 李孟潮 神入
«同理心及其形成 共情 Empathy
《共情 Empathy》
Terms of Empathy»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