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二元论的起源
作者: Noel Wilson Smith / 7378次阅读 时间: 2015年12月23日
来源: 《当代心理学体系》p8 标签: 心身二元论 心物二元论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f)r3|'S|0心身二元论的起源

Yja+`Wbr0心理学空间7UL2I;k7uYM

人类是否总是假定有一个心灵和一个身体?这样的二元论是否源自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希腊人?这种二元论是否一直成为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仔细考查历史记录,就可以发现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然而,心理学的一般假定总是:对超自然的心灵的信仰古已有之(例如, Denmark, 1980; Skinner, 1963; Wi!e, 1977) 。而古代狩猎者—采集者、说印欧语的人、埃及人、美索不达米亚人、希伯来人和中国人对心理学概念的最早记录却清晰地表明,这种二元论并不总是既定的。心理学空间)iC ]+Yw&brQW`DL

心理学空间;c OVxf5]+|:V

这有什么不同吗?如果这只是古人兴趣之所在,那么只有古人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但是,一门关于心灵的科学有没有可能的问题,或者说,心理学是不是关于心灵的科学,是围绕现代心理学发展而来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仍是一些当代心理学体系的核心问题,尽管其提问的形式有所改变。心理学经历了一个轮回。

7Xk-a7Q-w O zQ/kv0心理学空间.o7p2u:|1SF0h6d(A5{`

首先,它宣称其所研究的是心灵,然后宣称其所研究的是行为,之后,一些体系再次宣称其所研究的是心灵。历史无法直接回答这样的问题,即心理学是否是关于心灵的科学或行为的科学,或者是关于两者的科学,但历史却可以作为分析的工具。如果历史能告诉我们,心物二元论起源于何时何地,①那么这一揭示,就可以表明二元论并不总是存在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思维方式。它还表明,在二元论之前,还有别的思维方式。心理学空间6H/Ap_2o*X zgG?

心理学空间 r7kW3x|*n gG

最后,历史向我们提供了二元论起源的状况或源头,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使我们判断,这些源头能否发展成为一门心理科学。心理学空间 pr9tVCJ T _

\X*k%G:Z&X-Bo0狩猎者—采集者与牧人

~j I i[0

7[O{ WW q{8t0在以狩猎、采集或放牧为生的人群中,生命力( life-force. life-power) 的概念是普遍流行的。它具有如下一些形式:气息、烟雾、生气、云雾、阴影、影像等等(Smith , 1985) 。其中,最为普遍的是气息,在法国和西班牙的洞窟艺术中(Smith, 1992) ,就描绘了从鼻子和嘴巴里出来的线条,这些线条可以追溯到15000 年前的冰川时代,甚至还可以追溯到30000 年前(Clottes,1996) 。在《伊利亚特》中倒毙的斗士的最后呼吸称作psuché②,这个词成为“心理学”(psychology) 的词根(Smith.1989) 。断气意味着死亡,也就是失去生命力。同样“灵魂”(spirit)在拉丁语中也是指气息。心理学空间-L*k/Sj-tJ

心理学空间x7NZX[

在狩猎者—采集者、早期畜牧者和游牧者中流传着两种形式的生命力(Hultkrantz,1953; Bremmer, 1983) 。—种生命力是指身体的自由,它存在于睡眠、昏厥和狂喜之中。它可以称为“自由力量”( free power) 。这种生命力是不死的,在死后可以变成另外一种形式,如化作动物。第二种生命力在个体清醒的时候是活动的,常被看作气息,也被称作“身体力量”(body power) 。它在思维、感觉、知觉这样一类心理活动中起着作用。然而,在不同的群体中,这两种生命力的特殊命名各不相同。通常,自由力量和身体力量都被称作“灵魂”;现在,灵魂这个词带有基督教超自然主义的意蕴,而古代那些群体则可能不知道这一层意思。心理学空间 B8j*]Q0axD

*PO#y q'dA6I8p0狩猎—采集者往往把自然事件的发生归因于生命力,这些事件包括生病、交好运、获得食物、气候状况、季节的变化、敌人的覆灭、地形特色的形成、水的涌出,等等。这些生命力比人力更强大,因而是超人力的(superhuman) 。但它们并没有超越自然,它们并不是超自然的(Supernatual) 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超越自然界中时—空的维度(Saliba, 1976; Spiro,1966) 。由于找不到更好的一个术语,我们且把这种取向称作“自然主义的泛灵论”。人们通常所说的精灵或灵魂,往往是指气息或血准或生命本身(Smith,1985,1989) 。印地安人却难以把非物质的灵魂与他们自己的信仰体系相调和(Hultkrantz, 1953) ,因为他们与自然息息相关,因而无法接受灵魂与自然是分裂的这种观点。生命力的自然主义观点与人种学家所发现的证据一致,但是人种学家并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心灵的概念、内部—外部的区分的证据或其他的心物二元论的证据(例子参见,Fortes,1949 ,1965; Lienhardt , 1961) 。心理学空间-E+s4l2H-d

心理学空间[]V}5w3Rbw%r

早期非西方的文明

9c$R$jx3] ~p$g O0心理学空间 p c_H5m*l6{K

被破译的书写记录表明,最早的城市中心都是以世界与人为导向的,这与狞猎者—采集者社会相似。在苏玛(Sumer) 这个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城邦,主要的神灵都是自然的拟人化(Smith,1993b) 。掌管天的神灵是An,掌管地的女神是Ki,掌管宇宙的神是an-ki(“地—天”)。Enlil则是“风神”,en即“神”的意思,lil即“风”的意思。Enlil也是生命的气息与生气。在这些概念里,并没有心身二元论或物质精神二元论,而且,二元论也不存在于美索不达米亚人所说的四种存在方式中,这四种方式是:运气、命运、生机和个人的肉体(Oppenheim,1964; Smith, 1974,1993b) 。

4e5K,zy RLT*ZyF0

Ny(HB~HX0在美索不达米亚人、埃及人、中国人、希腊人、马雅人和许多其他民族看来,心脏是许多心理事件的场所。(人们很容易观察到在情绪状态下的心率变化及其与呼吸变化的关系。)在埃及的新王朝时期( 2000-1780B.C.) ,掌管情感与触觉的神(Sia) 就栖居于心脏。新王朝时期的花饰表明,心脏权衡公正,羽饰代表死亡时间。在埃及人的存在方式中,ba与呼吸联系密切,它是死后的生命力量(Smith,1990b) 。新王朝时期的图画表明,它是一种长着人头的鸟,有时沿着木乃伊的鼻孔吸人体内。扎布卡(Zabkar,1968) 指出,由于埃及文化中不存在二元论,因此ba不是内在的或外在的实体,也不是与物质力量相对的精神力量。“二元论者认为人是由两种不同的元素构成的……这不是埃及人的观点……”(p.113) 。而且,“非物质性或精神性这样的观念与ba的观念相比,是外来的观念,以至基督教化的埃及人认为ba不足以表达基督教关于灵魂的观念”. 56) 。对埃及人而言,动物、神与人类是相互延续的。心理学空间2Cm[ilJaZ

心理学空间h]0x*gR c{,o;YM {9w

在中国,神也是完全物质化的。它们和人类一样,但比人类更有力量,它们与西方超自然的神完全不一样(Kuo & Lam, 1968; Maspero, 1978; Granet; 1975/1922) 。许多中国学者,尤其是儒家学者都是无神论者。中国人的本土信仰体系是具体的。他们的信仰中没有神秘的东西,他们对抽象的东西也很少感兴趣。他们举行仪式是为了其实用效果。他们相信有两种生命力,一种是——主要是指身体,尤其是指血液;另一种是——它建立在呼吸的基础上。道家的是指家的呼吸或活力。心脏是许多心理机能发挥其作用的场所,psychology在中文中译做心理学,即“研究心脏规律的学问”(PetzoJd,1987)。在中国人的本土信仰中没有心身二元论,二元论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许多中国人在西方留学,把二元论带入了中国心理学(Yue[乐国安J,1994; PetzoJd,1994)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也带来了心身二元论思想(Kuo,1976) 。

dr"}*g?,?)a:e0

#XR.bG RE0日本人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倚相生的,因此没有心身二元论。人与自然界其他形式的生命处在一个连续体中(Maruyama,1974;Watanabe,1974) ,而且,他们与本土的神道教中的神灵处在一个连续体中。日本人并不把自我从环境中区分出来,因为,自我与环境是相倚相生的(Kojima ,1984) 。

E m at#QZdt0J0

[?o2Ms5e^8o0说印欧语的人

\m_ nY0

z TSw2RYr0这一支语系大概在6000年前左右发源于黑海之滨,然后从印度扩展到欧洲,一直到冰岛西部(而且还要更大,这取决于欧洲的殖民地)。这一语系包括这样一些语言:在东部有孟加拉语、乌尔都语、法尔斯语和印地语,在西部有俄语、阿尔巴尼亚语、希腊语、法语、冰岛语、凯尔特语和英语。这一语系为早期的心理学概念提供了其他的信息(Smith,1989) 。心理学空间H9A0HdD @.c8O K1PN

心理学空间GUC2G-R yu d

最早的印欧语文本叫作《梨俱吠陀》。人们不知道它起源于何时,但一件考古文物将此追溯到5700年前(Hicks & Anderson, 1991) 。梨俱吠陀主要是举行仪式时的语言,它包含许多对自然界的美丽与特色的称颂。它所称颂的是自然之神,而且其中有一些神灵,如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神灵,与自然界中的某个部分有着相对应的相似名称。

9T&X,Sj*lR+|0

b(U3?2b US;o9\o(V0《梨俱吠陀》中的一些相关词语是很有启发意义的。Manas常常译作“心灵”或“精灵”它位于心脏,但却是整个身体的机能,仅指“思考”或“思想”的意思,而不是指与身体相对的心灵(Bhawe, 1960)。(印度一本重要的心理学期刊叫作Manas)。行为与呼吸以及其他机体过程相连,它是生命的机能。Atman 的意思是呼吸或风。《梨俱吠陀》中并没有心物—二元论。心理学空间(C0K:s:mu[{8w)t

:USI7i-k2Q}5bS0古希腊人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也发现那些神灵的名字与自然实体相一致(如盖亚[大地女神] ,厄洛斯[爱神]) ,这表明自然本身与生命力是一个连续体,人们认为生命力是自然界的一个成因(Smith, 1989) 。这些生命力与人、与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形成了一个连续体,而且它还是它们的成因。心理学空间7hl!yh!w

$p fOK;M~/V0登马克(Florence Denmark, 1980) 在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就职演说中宣称,心理学的原意是“灵魂”和“精灵”现代心理学能使无形的和有形的相联。但是,如前所述,psuché并不是指荷马史诗中某个难以捉摸的或无形的东西。它是指生命中最后的气息,是指一种能延续到死后的自由力量,它在死后成为没有感觉的影于。psuché 的消逝是指生命在此世的结束。当时psuché 并没有明显的心理学意义。

a*~XMC%Y0

:vM4p*JNy)L0荷马确实使用过的心理学术语是指身体的机能。有五个术语值得在此探讨(Smith ,1989):

A%pD/n_:^}w,A0心理学空间v:I"^O#jyl+J

心理学空间.aKus&hzf)e-`W5W j^

%Hee@^C|0心理学空间7V#N%XABtz%F

  1. 感觉,心脏的一个机能,即Kardia 。
  2. Menos ,与冲动行为和愤怒有关,位于胸部。Menos 和英语中的mind 以及梵文中的manas 均来自相同印欧语词根。
  3. Frenes ,位于胸部或上腹部或肺部,在跳动的心脏周围,它有两个不同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一种情感类型的沉思或理智的功能,包括这样一些感情,如敬畏、满意、快乐以及审美感。第二个特征也是情感的功能,与这样一些词语有关,如“疯狂”、“狂暴”、“狂乱”和“精神分裂”。Frenes 的理智功能在许多世纪后发展为“心灵”的意思,并且形成了颅相学(phrenology) 这个词,即认为头颅的轮廓可以反映人格特征。在荷马史诗中, Fren或frenes 出现了350 次,其大多数是指心理事件。
  4. Noos(后来用nous)位于胸部,它具有理性的机能,并提供生命力量。Nóos 是对某物的鉴别或直接理解,如发现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几个世纪后,亚里士多德使nous 成为psuché 的最高机能,成为整个机体的主要生命机能,即“身体的第一等级” (Aristotle , 《论灵魂》),412a, 30) 。③
  5. Thumos,冲动而非理性的情感机能属于thumos,如快乐、生气、恐惧、悲伤、报复都归于Thumos。与psuché 的自由力量不同,只有当人们清醒的时候, thumos才是活动的。在词源学上, thumos 与气息和蒸汽有关,它位于胸部或位于frenes。

:{!sAaI0心理学空间ev*z$V\&o/xM[

~:g'J}M3k[4|0s0由于kardia, menos, frenes, noos和thumos的中心位于胸部、心脏、肺部和呼吸,因此,荷马史诗中的任务似乎把这些身体的构成与机能看作情感和理智行为的来源。

Zm$xHs]4F0心理学空间k&` w g@9p

心理学空间tH+jYw\ v

心理学空间o/jT s+?2i'kv

——————

+Xc!v s*@O`0

①有多种二元论。辩证法(第九章)主要强调矛盾的对立。心身二元论是一种特殊的心物二元论。“心”是指时空之外的东西,没有物理属性,超越物理的范围。相应的“物”是指时空中特有的东西。诸如“非物质”、“非实体”、“超验”、“超空间”、“超自然”、“超越自然”和“无广延”等术语,都是指超越物理的东西。“无广延”意指没有空间的广延性,没有面积。“形而上学”也可以添列此类。亚里士多德用这个词意指“物理学之后”。但归根结底是指“超越物理学”,而没有指及物理世界。
2g1tR`.S0
6Wq@ Fa+}$Ap4N0②在希腊文中,ψυχή一词接近“psuché”的音译。心理学空间 P6EqmU+e V]
心理学空间:y\KG @
③要了解从荷马时期psuché 的非心理学意义,转变到亚里士多德在体系化的心理学中对psuché 的使用,参见Smith(1974) 。

3_ M%y%a!f }N?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心身二元论 心物二元论
«中德家庭治疗师晚间演讲:《 孩子:家庭的镜子--孩子心身健康的家庭评估与干预》 心身障碍 心身医学 身心医学
《心身障碍 心身医学 身心医学》
心身关系»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