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槪述
作者: 《异常心理学》329 / 7684次阅读 时间: 2015年12月21日
标签: 发作性睡病 梦魔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睡眠障碍 睡行症 夜惊 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 原发性失眠症 原发性嗜睡症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心理学空间Nz%|X^*wYj1Pk

睡眠障碍槪述

%o1Z`:il](q0a9f'IS0

*JT~i`4Nog!Z0对很多人而言,睡眠是在补充能量,包括精神上的能量和生理上的能量。不过,你或者你的熟人可能存在睡眠问题。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尝过睡不好觉的滋味,第二天,我们会感到有点儿疲劳,当白天消逝,夜幕将至时则会变得烦躁不安。想一下:许多年你都睡眠不好,并因此人际关系受损,难以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工作效率和业绩下降。缺少睡眠还可能影响到你的生理功能。有报导显示睡眠不足的人比睡眠充足的人存在更多的健康问题,并且更经常住院(Morin,1993;Roth,Roehrs,Costae Silva和Chase,1999)。即使睡眠只减少几小时,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退(Irwin等1994;Jaffe,2000)。在美国,据估计每年因睡眠问题引起劳动力丧失、旷工等相关后果的花费是300~350亿美元(Charcott和Shapiro,1996;Walsh和Ustun,1999)。

7s5yO%s9y0

)[*V)cZoI[;k1GH0这时也许你会问:教科书中所述的睡眠障碍为什么会归入异常心理呢?显然,不同种类的睡眠障碍均有它们的生理基础,因此在过去,常被认为是单纯的躯体问题。然而,正如其它躯体障碍一样,睡眠障碍与心理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的。心理学空间8c)jd4e pYCv

5K!i[b;X,E0睡眠研究对变态心理学的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19世纪对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主要采取道德治疗,其中包括鼓励患者获得足量的睡眠(Armstrong,1993)。研究者通过阻止人们进入深睡眠的研究发现,慢性睡眠剥夺常常对机体产生很大的影响。早期有一项研究观察了350名连续112小时保持清醒状态的志愿者(Tyler,1995),结果有7名志愿者出现了精神病样的异常行为。随后的研究显示对已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干扰他们的睡眠,会产生精神紊乱的症状(Branchi等,1959)。

| xpW6g4M}+T0心理学空间kX9w8Y2L#OL

本书所涉及的很多疾病均有睡眠问题,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及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见第13章)很可能也会出现睡眠障碍(Durand,1998)。一旦出现睡眠问题,你首先会想到可能是由于心理障碍所导致的。例如,你对即将发生的事件焦虑了几次(如即将到来的考试)?失眠过几次?不过,睡眠障碍与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睡眠问题可造成人们日常生活困难,或者是引起心理障碍中常见的困扰。

:M)E4i-mYS0

O,n P&[,G0在第四章中,我们已解释了大脑边缘系统是如何引起焦虑的,我们知道此部位也与做梦有关,称之为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 睡眠)(Verrier,Harper和Hobson,2000)。神经生物学的相互联系说明焦虑和睡眠之间可能通过某种重要的方式相互作用,不过确切的联系尚不清楚。REM睡眠与抑郁之间可能也存在相关性,这在第六章已提及(EmsHe, Rush, Weinberg, Rintelmann 和Roffwarg,1994)。例如,一项研究显示睡眠异常是临床严重抑郁症的先兆。这说明睡眠问题有助于预测哪些人存在患情感障碍的风险(Giles, kupfer, Rush 和Roffwarg,1998)。在一项有趣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狀,并且使REM睡眠趋于正常(Nofzinger等,1994)。睡眠剥夺对某些患者会具有短时抗抑郁效应(HUlman,Kripke和GUHn,1990),而另一些本来不抑郁的患者经睡眠剥夺后则可能引起抑郁情绪(Boivin等,1997)。我们尚不能完全了解心理障碍与睡眠之间是如何联系的,然而越来越寒的研究开始关注睡眠的重要性。心理学空间G&^;E c ~oF

心理学空间RL uvet&@r

睡眠障碍主要分力两类:睡眠失调(dyssomnia)和异态睡眠(parasomnia),睡眠失调包括:睡眠量不足;想睡,但无法入睡,直到凌晨两点才能睡,如果第二天上午九点要上课,就会抱怨睡眠质量差;尽管睡了一夜,但仍感到不能消除疲劳。异态睡眠则指在睡眠期间出现行为或生理上的异常,如梦魔睡行症等。 

&@m+W~wRT0心理学空间g:B"p;[Mp'}R!J

最能清晰、全面描述睡眠状况的检查是多导睡眠图评估(Polysomnographic (PSG) evaluation),患者在睡眠实验室睡1~2个晚上,监测多种项目,包括呼吸和氧不饱和度(气流检测);腿部运动;通过脑电图检测脑电活动;通过肌电图(electromyograph, EMG)检测肌肉运动;心电图检测心脏活动。还需关注患者每天的行为及典型的睡眠模式,比如,患者是否服药或饮酒;是否为工作或人际问题而焦虑;下午是否打盹;或有无生理疾病。虽然收集这些资料费时费力,但对正确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却很重要。另一个全面评估睡眠的方法是利用腕表尺寸检测仪,即活动记录仪(actigraphy)。该仪器记录上肢运动数据,可将这些数据输入电脑,以此来判断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有一项研究通过检測宇航员在哥伦比亚航天飞机中的睡眠来验证该仪器的作用,结果发现此仪器可检测他们何时入睡,何时醒来,以及他们在太空中的睡眠是如何宁静(Monk,Buysse和Rose,1999)。

X,tF9u xH8p#O0

O*T%e,Zbq_ P0另外,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发现了解患者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很有用,由此计算出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 SE)。SE指实际睡眠时间所占的百分比,不仅仅是指躺在床上努力睡觉的时间。睡眠效率计算是将睡眠时间从躺在床上的时间中分离出来。如果SE为100%,意昧着你倒头就睡,整晚都不会醒;相比而言,SE为50%则意味你躺在床上的半数时间是用来努力入睡的,也就是说有一半时间是醒着的。此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掌握你睡眠的客观状况。心理学空间*Z nsxIB

-B:K3BH-Q3B+m^0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睡眠问题,方法之一就是观察他或她白天的继发状况,或觉醒状态时的行为。例如:晚上你需要一个半小时方能人睡,但对你并无大碍,白天您感到休息得很充分,那么你就没有睡眠问题;另一个人同样需要一个半小时入睡,但会因此而焦虑,第二天感到疲劳,对他而言就存在睡眠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主观性的判断,取决于本人对睡眠状况的认知及反应。

My5x'i!Ura0

i8_ Wc/I5whJ0表8.3 主要的睡眠障碍心理学空间O/IgBj7T


hL`NdT zN0睡眠失调(指睡眠长短、时相及睡眠质量受损)

Xw;?XS6~i2c V I0
心理学空间)yBubQ^nc

原发性失眠症入睡或保持睡眠困难,或醒后感到不解乏(即使睡眠正常,也感到休息不充分)心理学空间USQ6cj

t6m.|p3L!H:B0原发性嗜睡症患者抱怨睡眠过多,睡眠时间延长或白天睡眠发作

d0ZjX~2z#w0

~KE%^w qn$e0|0发作性睡病每天控制不住地睡眠发作,伴有短暂肌张力消失(猝倒)心理学空间W3lT8FJ/f

a2{t:z8x4Hd\0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睡眠过多或突眠是由于与睡眠相关的呼吸困难所致心理学空间T9Jr |y'kz

3Xx4Ok0H024小时睡眠节律素乱(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持续或反复睡眠受扰导致睡眼过多或失眠,这是由于患者24小时睡眠-觉醒节律模式与他/她所处的环境所要求的节律不符

BE%wkvR V0

tpG4fP:R T ` n1c0(在睡眠-觉醒转换阶段,睡眠过程受扰>心理学空间:F Kv#e(pn

心理学空间'|[,G QW+WX

梦魔(睡眠焦虑障碍):不断从梦中醒来,并能详细回忆极其恐怖的梦境,梦的内容常常危及个体的生命、安全或自尊

I$Kw2K%N'W0

6u2d }r0yg-`NL0夜惊反复发作在睡眠中突然醒来,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期间。患者总是先发:出一声惊恐性的尖叫,然后清醒。

]4a p;?D/K0心理学空间RM)u+z3W

睡行症:在睡眠时反复出现坐起并下床散步的行力,这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1/3阶段。

|eP7c+s;qc{0

源自:DSM-IV-TR,美国精神病协会,200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发作性睡病 梦魔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睡眠障碍 睡行症 夜惊 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 原发性失眠症 原发性嗜睡症
«DSM5 失眠障碍诊断标准 睡眠觉醒障碍
《睡眠觉醒障碍》
DSM5 梦魇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