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音乐的积极效应
作者: 彭凯平 / 7193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2月11日
标签: 音乐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B\`0w({KG?)]0伤感音乐的积极效应心理学空间.a ~xhYX {!WG(UC

心理学空间(m^e k$u,e

彭凯平心理学空间D!x1o$P6n)q A;["^

心理学空间Mm@;G p3A

n;n8]+`-LH D2t0心理学空间%@T_+KRJAd)D2Bh%[

最近出版的网络科学杂志《Plos one》,发表了Taruffi 和 Koelsch(2014)的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题目是 《伤感音乐的矛盾效应:一篇网络调查研究》(The paradox of music-evoked sadness: an online survey)。研究的目的是:想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伤感的音乐。

:@~7w\'swIaO9P O2e0

!VP.v[c'J!E#gEG0现在,这两位学者就试图破解伤感音乐的悖论,看一看,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伤感音乐?他们做了一个网络调查,询问了772个实验参与者。这些人来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社会阶层,主要是想了解他们对伤感音乐的体会。

0JX:ED8P&aZ!x0心理学空间a,{9T9~*Hb0EO h

他们根据被试的反应,总结出来76个原因(并根据这些报告总结出来76条体验);然后,再根据这些体验编制了一个调查量表,让被试在一个没有任何音乐的环境里,安静地回答这76个问题。结果发现,在听伤感音乐的时候出现最频繁的不是忧郁和悲伤的情绪,而是怀旧的情绪。心理学空间$N eS2Wc tx

心理学空间0b&zx u9z`d6w

换句话说,我们通常以为伤感的音乐激发的一定是伤感的情绪。但很多时候发现,伤感音乐激发的是我们情绪的回忆,最鲜明的是怀旧的情绪。因此,伤感音乐能触发人们的同理心、同情心,以及关心他人和理解他人的社会心理。心理学空间[E@M{:rd

心理学空间~1S Q$c9LN

以前,很多的人认为伤感音乐的主要作用是让人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上唯一的伤心人。因为音乐是一种社会交往的工具,让人可以分担其他人同时感到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Elton John的《风中的蜡烛》,在全世界都有创新,因为它是在戴安娜王妃去世之后发表的,能够让全世界很多戴安娜的粉丝分担这份痛苦,而不是一个人独自承受那份伤痛。

(SQ3wud0

|'T)_+O,X|ShtF!W(l0但这个研究基本否定了以前的伤感音乐的心理效应,并且这个新的研究也发现,伤感音乐激发的情绪反应,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受到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伤感音乐也会有一些正面、积极的作用,就是能够对我们的负面情绪起到一种调节和安慰的作用。这些正面的情绪反应,可能就是伤感音乐受到很多人喜欢的原因,让我们对自己美好的情绪记忆产生一种积极体验。心理学空间%fy;`?k"Y+FV

心理学空间Ac0SMTR^*v

当然,这个研究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毕竟只是一个网络研究,很多的结论也只是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没有实验控制和操纵,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心理学空间8Hv I/rly

心理学空间 \ Y BM5rB

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可能还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个文章提到了对于情绪不稳定的人来讲,伤感音乐可能反而会起到更好的情绪调节作用,缓和他们经常能体会到的一些负面情绪的因素。因此,对于生活基本快乐的人建议多听一些欢快的音乐;但时运不济、人生坎坷的人似乎听一些伤感的音乐,反而有可能起到一些正面的调节作用。心理学空间O a-nxo2E*A

心理学空间c'Y SX/D,|9l_

我对这个研究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还想说明:积极心理学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人类的心理其实很微妙、很复杂。

`OQ%f3_ m4] SW0心理学空间 y9v$r"m0u(f\*R1L

6|/~{ weMyz"i0

bv1wSC{0我的观点心理学空间Zf'{ K F#CuP)b7|

%_In0g:o] n)Or0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个人觉得:未经研究论证的心理学观点也是不值得信任的。这是因为,我们有很多对心理学朴素的、直观的认识,尤其是积极心理学,很多的观点都缺乏系统的、严谨的科学验证。即使我们自认为天然真理的快乐音乐的快乐效果,伤感音乐的负面效果,都值得重新的审视和研究。“想当然”不是科学的态度,“是不是”才是需要验证的问题,“为什么”更是最重要的目标。

qB.P a V0

7g_,n@lj0

d7D rnS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音乐
«为什么文人会悲秋? 彭凯平
《彭凯平》
邂逅戴蒙徳:跨界思维的魅力»

 彭凯平

彭凯平
美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领导委员会 委员; 伯克利加州大学国际研究院 副院长; 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 终身教授 博导,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系主任;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博导, 系主任;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行为科学研究室主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教授; 管理科学国际博士导师;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客座教授;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兼职教授; 心理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武汉大学工商管理学 院客座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教授; 管理科学国际博士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客座教授;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客座教授; 美国唐氏基金会 董事; 德国宝马公司青年领袖论坛董事会 董事;
彭凯平,1983年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讲师,并任系主任助理。1993年、1997年分获密西根大学心理学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起任职于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4年被评为终身教授。 主要从事社会及文化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承担社会心理学等15门课程。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社会和文化心理学、行为经济、领导决策和跨文化沟通的心理学等方面,尤以跨文化心理的研究贡献著名。先后负责、参与科研项目5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 近年来发表论文90多篇,2007年被美国人格社会心理学会评为全世界论文引用最多的中青年社会心理学家和华人心理学家,发表学术专著8部。2006年获得美国管理学院最佳论文奖,2005年获得美国社会心理学会最佳论文奖,2004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2004年任世界华人心理学会共同主席。为众多国际期刊的编委或特约审稿人。曾获得多项美国和国际科研基金、奖励和学术荣誉。多篇论文被收入社会心理学经典论文集。 指导和培养了国内外博士20余人,这些学生分别任职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 曾为很多国际公司提供战略、人事和文化咨询,包括福特、宝马、美国航天局(NASA)、TCL、中航、中化及总装备部等。 2008年5月起受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2009 年5月入选中组部国家级海外高级人才(“千人计划”)计划。并于2009年7月获邀成为国庆六十周年观礼嘉宾。

微信号彭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