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在三代中間的婚姻
作者: 李维榕 / 4309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1月11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夾在三代中間的婚姻

u,k6R s'?2V&XL0心理学空间\5~q(fR;vO

o R6M5o5v\0轉介這個家庭的社工告訴我們,這對夫婦的婚姻正面臨嚴重危機。女方已經多次提出離婚要求,理由是婆媳無法相融,而男人又深受母親影響。

(Dxt/Z"s0j7G0心理学空间3W.n Z-?&t

看來這是一個典型的婆媳問題,因此社工邀請了兩口子與婆婆一起前來,還有他們的一個小兒子。小兒子患有一種遺傳症狀,需要特別照顧。這孩子很活躍,不停跳動,連我坐在旁邊都挨了他幾腳,母親大部分時間都隨着孩子轉,在一旁的父親與奶奶卻完全沒有反應。父親尤其冷漠,他看來有點憂鬱,自顧自說:「我們來自十分保守的家庭。不善於表達情感,甚至可避則避。因此很多話都沒有說出來。我們不想繼續這樣,但是要改變實在需要時間。」

,s(wjYk{0

2aFF+c0I&^8} f0

9].D t7s3W{ e*m0

/r%@L!s$v~J0他所指的我們,並非他與妻子,而是他與母親。

\r&e5PePK/v8H0心理学空间e xl2^0o$B+]2Y

妻子卻說:「我們最需要關注的時候,他卻跑掉了。」妻子所說的我們,指的是自己與兒子。

0C ap4v9w0dsD0

$w\s%B*R2c0一家四口好像存着兩個派別:丈夫與自己的母親,妻子與兒子。這種家庭結構在孩子有特別需要的家庭很容易發生。並不是每個父親都容易接受一個天生有缺陷的孩子,很多人都會逃避。而父親愈逃避,母親就往往會愈保護孩子,結果就會造成母親與孩子難分難解,而父親就成為局外人。

;Bw.K'LODR&V0

d'P+foNbhh(W cyL0心理学空间g$wR dpr|@

/F5K*iBhU0一家四口 兩個派別心理学空间aJjON$~3a"^/E

心理学空间t*@:r6Jv;Tg3iB

婆婆原來住在樓上,母親說:「有一陣子,我天天在哭泣。孩子要照顧,丈夫老不在家,婆婆卻不聞不問,日子簡直過不了。」心理学空间v K"D4L:r9@

心理学空间,_6\-\ a ki6x(E

很多婆媳問題都是基於媳婦擺脫不了婆婆,很少媳婦會埋怨婆婆不夠親近。我相信妻子是為兒子而投訴的,並不是婆婆不管孫子;孩子在會談室內過分干擾我們時,婆婆都會出來協助。但是明顯地她對孩子並不熟悉,不像一般祖母與孫子一樣因長期接觸而配搭自然。

]7D$J,J}NB%V0k%T4e0心理学空间1f)BX E2ttV:S

婆媳糾紛絕少是兩個人的事,每個故事都有千絲萬縷。孩子存有天生的症狀,家人的接受與否,往往就是把他們分成不同派別的根由。但是這一家人來找我,是要解決夫妻問題,他們並不想談孩子。心理学空间 KS f tT#Sc"v

m%k+h-`bZ4p*yP0

8e(m?*X-Oas:F)CvG/tx0

gmB4k!N${Oa]fN0婆婆說:「我只希望他們活得快快樂樂,並無他求。」

o8{0G dXom0心理学空间)WCE}2E6C#z!~k

丈夫雖說自己不擅辭令,這次卻是十分主動,一次又一次地不斷表白,把一切問題都歸咎於自己,以及自己的原生家庭。他說:「我知道我們無法跟上時代,我們無法了解你的需要。我的反應遲鈍,不懂得你的感受,但是我會努力學習,我會改變!」心理学空间4KH$K%he/l~b

:Vh_ L6NcRC6n aP~ D0他的那個「我們」,指的仍然是自己和母親,但是起碼話是向妻子說的。我看這男人真的下了很大決心,在眾人前如此向妻子表明立場。

Y.eg:~-zP2h!z0心理学空间|J7U mO%\)d

妻子的反應卻並不熱烈,眼睛只看着兒子。心理学空间 ]m CT1nR[q

!Q_:h/D;|;g!L.a0

sb.^h9i\&A7Y^ m0

8u3S)o8m9Ao-a0她說:「我已經心冷,也不知道是否能夠繼續下去。」

YU.S~ ~PkY0

giL:_+w!O8zjU0d0表現進步 仍有保留心理学空间tlK!o1Y huc

O6Y;x6@ gsf]!K2J0這情況實在讓人洩氣,如果他們有意再次嘗試,我們起碼有個婚姻治療的方向,如果他們決定分手,我們可以商討分手的安排;最難處理的是,一個想繼續努力,一個卻模稜兩可,讓你摸不着頭腦。

9lu0P+T)_5U0

.{A(i3n z!m1`~,k0我問妻子:「你已經決定不想再嘗試了,還是仍有保留?」心理学空间2|_`(T{:F

/c)z X!S,a`fjY&{0她想了一會兒,說:「還是不能決定!」

4D%A ^#vY1OEU0心理学空间1o#Q.FJ2E&^2B p k/nM

6sI3}i P$FMC0心理学空间8@_X)RXi

我想,怪不得丈夫這次如此盡力,他必然知道妻子已有去意。

N}r-v'ur'H9wP4E0

t"PR7]9F3_)K2d d4V0這時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我的立場是,妻子如果不想留在這個婚姻內,她是有絕對的權利,甚至毋須找個理由。當然,丈夫如果不想她走,那就要看他有沒有本事讓她回心轉意。

/Z\\'X7v%c0

}*o~{g;Hz:B#^0心理学空间f^"r-{8Sq:f

a-G$j|6v%^0因此,我問妻子說:「你滿意他這次的表現嗎?你覺得他能感動你嗎?」

+g%Fq k-T{ Fm+xij:G0

V*df8hU,k6u,I;g0她說:「這次表現是有進步,但是我仍然有保留。」

1_a@Z{8W`E0

'@@1n.M-U0我當然不是以為男人這次有好表現,就可以解決他們的婚姻問題,這只是一個開始,一種表示他願意努力的誠意。但是如果女方不領情,那麼男人的表態也沒有作用,甚至沒有開始。

4VS,Oy},?/f#H ~0

%X#a vw;D]e V/?W0我不知道怎樣處理這對夫婦的僵局,因為決定並不在我。

gA6M5A vXR0心理学空间8KK&roG1o

#\N#f G+j TU%U v0心理学空间ic H{-vm

翁姑時尚 兒子古老

#c5wH'_#eD;j0心理学空间\9f tr)K4`]%J

因此,我把注意力轉向婆婆。既然兒子一直為他那「傳統的家庭」道歉,我便問婆婆:她的家庭究竟有多傳統。心理学空间2Qp_ u8\pN/L:[+T

.}v*r"Mjm d0婆婆說,她丈夫已經不在,她與女兒一家住在兒子樓上,生活很忙碌,其實很少管兒子的事。

6H)VW"L {I7M\0心理学空间.qDEL!wvX&[:wI

我想她一定是忙着為女兒看管孩子,才惹得媳婦如此氣憤。她卻說:「不是的,只是自己實在很忙。」

~i!x2]#Q`c+n F0

"Fz DiA#z8pm ?0忙什麼?婆婆說她周一去學佛,周二去上課,周三做運動,周四上市場,周五學跳舞。每天都有不同的節目安排,讓她生活得十分充實。

#F7A4c\/xcx-u f0

m @E8g9^0原來這是個最時尚的老人家,怎麼兒子把她拖下水,老是把自己的問題與母親掛鈎?那個真正古老不變的可能是他自己!

TH}&B JJ0心理学空间J;H N xGx8QS

我見過很多家庭,有時真的是上一代比下一代更為開明,上一代比下一代更能夠適應時代的改變。

P(|iU i0心理学空间 tJ*s!ag8s,X

我問這對年輕的夫婦:「婆婆原來並不傳統,怎麼你們把問題都推給她?」心理学空间IK1@^T%b/C'?

心理学空间t"|0_LVV} e

他們十分愕然地望着我,不知如何回應。

1mlP#c8BD0

] iLc mc_-j0心理学空间x.f!e(KRp.[Ilj

心理学空间3eB+e"q+O6F8~

丈夫有意 妻子躊躇

4Pe1?9hl!B0心理学空间'L | Hm0\

我最後問妻子一次:「真的已經沒有轉機嗎?完全沒有希望嗎?」心理学空间%_ [aU p

-l3E6TbK,Bs0她用手指做個表示,說:「只有一點點的希望。」心理学空间q)ScG&v~\?qc

心理学空间0G!]-\&jw4P0?:f{w

我說:「那就先找一點動力再說吧!」

m8J scv*F0心理学空间$k#z``u

我在前一晚看了一場很有活力的舞蹈,因此我提議他們不如站起來跳跳舞,暫時不談洩氣話。心理学空间7C@xp#D+Z

心理学空间,] Z$g-yc

他們真的站起來,兩人面對面跳起舞來,初時有點靦覥,拉着手晃來晃去。

-v)H"q$IP"T0心理学空间7uenUq1~A{

婆婆看着,對我說:「那不是舞蹈,他們要跳Four Step才對!」

UTN N8Qh&W~/B0

zbV`!`.k#kVh0婆婆讓我十分驚訝,兒子卻真的聽話,把妻子拉近,兩人擁抱着慢步起來。

6b qrF{)a([V4]"a ]0心理学空间r:q:PL Np*D$^/g

我想這婆婆的提議真好,正為他們慶幸,沒想到妻子突然把丈夫推開,說:「我需要多一點時間去考慮!」

f+P3p#\$b0

ZI(U3^9y}U0那感覺好像是看着一個正焗得成形的蛋糕,一下子就倒塌下去!心理学空间G[Za,B5O#YJEa

$F&r4n6kIM+VKp0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是妻子在擁抱時發覺自己實在對丈夫沒有愛意,是她不喜歡婆婆的介入,不願去跳婆婆的舞,還是我推動得太快,太違反了她的本意?我們一時間都沒有答案。

?7j/?*D.y~ R9U0

?&]1bM~2O0這是我這次在台灣教學見到的最後一個家庭,每個不同地區都有它自己的家庭文化,我只是一個外來的偷窺者,有些疑問也許永遠都是一個疑問。心理学空间p#WXV2zv;g)x_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另類家庭 李维榕
《李维榕》
想做兒子soul mate的父親»

 李维榕

現任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總監、美國紐約「米紐慶家庭中心」(Minuchin Center for the Family)督導、具美國婚姻家族治療學會(AAMFT,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會員及督導資格,多年來在歐、美、中、港、台、新加坡等地示範教授家族治療並提供督導。在一本重要的家族治療教科書中《Family Therapy: Concepts & Methods》,麥克.尼可譽為目前「結構派家族治療」的主要人物之一。李博士著有《家庭舞蹈I》、《家庭舞蹈II》(張老師文化),另與米紐慶合著多本家族治療叢書,如《學習家族治療:家族治療師的成長與轉化之旅》
http://www.familycouncil.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