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同心
作者: 李維榕 / 4403次阅读 时间: 2013年4月20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Kc"A H y%K0一屋同心
"V.C.U'B/[G0
L8JD"`gUt;V;} v0學前弱能兒童家長會製作了一套短片,叫做「一屋同心」,他們邀請我為這套短片揭幕,我十分高興地接受了。過去兩年來,我們都在忙於這套短片的剪接工作,本來預算是幾天的工作,結果一開了頭就無了期。因為大部分都是義務工作,要統籌起來十分不容易。心理学空间 H:ge2]ut$W

qS x GW4x%]D!O0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一部短片,讓我們如此投入?
)a3Z4[,~@4L'l,\K"oW0
S[?GL'RW3z'`0這是一套有關智障人士家人的紀錄片。一般智障服務的焦點,都是放在智障人士的需要,而我們這次提供的角度,卻集中在智障人士的同胞及其他家人。因為智障並非一個個人的問題,整個家庭系統都會受到影響,父母親忙着處理有問題的孩子,往往就會忽略了沒有問題的孩子。
;A)oT9J^(s0心理学空间4ui-zq ?6n.@V+p
美國有個研究,訪問了多個家中有智障同胞的大學生,發現這個成長經驗,令其中一半人變得包容、寬大,對弱勢社群有一股明顯的熱誠。而另一半人卻變得焦躁,容忍力薄弱,並且缺乏安全感。為什麼同一個經歷,會有兩種不同的後果?我們相信,關鍵在於這些兄弟姐妹,在成長過程中,是否有足夠的空間處理他們自己的負面情緒。心理学空间p(ZZk6q x!Y

:L;{"s0T9iVLb0因此,我們與家長會合作,主辦了一個專為智障人士兄弟姐妹而設的工作坊,讓他們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天,完全不必顧及智障的同胞。來參加的這些同胞年齡不等,由六七歲到十四五歲都有。我們讓年齡相仿的組成小組,交換經驗。起初他們都小心翼翼,都說要了解及遷就智障人士,講的都是大人喜歡聽的話。漸漸地,也就放膽起來,有人說:「我的哥哥有自閉症,不喜歡有吵聲,我們誰都不能吵鬧,但是他自己卻會大吵大鬧,實在不公平!」也有人說:「我都一個月沒有碰過電腦了,全部被哥哥霸佔,但是媽媽說要讓他,因為他有智障!我認為這樣是不公平的,智障也得講理!」有個小女孩說:「我姐姐比我大很多,卻來搶我的玩具,我只好把我的舊娃娃讓給她。我真希望有個正常的姐姐!」
#Q&i Z`9a&E0心理学空间)k\ eiO
這些孩子又把他們的家居生活編成舞台劇,在教室內搭建了個小戲台,為在場的父母及導師演出。心理学空间1Y7? K @ Jps5H
心理学空间M o0K M)Is't
投訴世界不公
8f{ `|j;N3VKU&F3V0
m@ Rl:[%I Huv0孩子們這些自導自演的劇本,都是一般的兄弟姐妹的生活點滴,有時彼此爭東西,有時又鬧成一團,唯一不同的是,每個劇本的結論,都是大人叫他們忍讓,每個劇本都有一個相同的投訴: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心理学空间bY4}VgL gV

Ykr*u0S q0有機會讓他們暢所欲言,孩子們興高采烈,他們的扮演也就有聲有色,扮起自己的父母來,維妙維肖,每一幕戲都讓人笑爆了肚。有個十二歲的男孩尤其厲害,他編導了一幕活生生的家庭劇,內容是兩個孩子,一個有智障,一個沒有,他們在爭用電腦,本來只是兄弟間的正常爭吵,但是父母親一旦參與,智障的孩子就很微妙地變本加厲,利用自己的弱勢,佔盡上風。孩子為劇作解釋說:「這個故事的教訓,就是不要以為智障的孩子無能,很多時候,他們與我們正常孩子是一樣狡猾的!」心理学空间jzb,Sk E K"g
心理学空间"w#xLD'Q4XX
這幕表演讓在場的每個人都看得十分投入,它凸顯了父母在處理兩個有不同需要的孩子時最容易出現的毛病,那就是習慣性地偏幫了有問題的孩子,而不是中肯地考慮每一宗事情的細節。心理学空间3h+RF1t~Q2VsH-T
心理学空间0J@qm:m3j
鼓勵大小對話
*GsT)v h E0心理学空间\bv2x]4b*`
這個工作坊的目的,並非只顧讓孩子提出控訴,主要是鼓勵大人與孩子對話。對於一個智障家人,父母與孩子的看法往往很不一樣。大人不知不覺就基於過分保護而擴大了智障問題,認為智障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因此就會缺乏對他們的基本要求。孩子卻能夠以較為正常化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智障同胞,尤其觀察到父母親的盲點。只是一般父母都被有特別需要的孩子弄到筋疲力倦,只會叫其他孩子聽話,卻很少善用他們的意見。心理学空间S K m(GMX&[G
心理学空间}3E,}t }x4X
這次交流,讓大人對孩子的明察秋毫,感到十分驚訝,也甚為安慰。其實,如果父母給予孩子適當的空間自由表達,他們投訴完畢,自然就會自我反省。其中有個較大的青年人說:「我以前從不帶同學回家,不想他們看到我的弟弟,有時放學回家,在路上碰到媽媽帶着弟弟,我也假裝不認識他們。後來有個較好的同學來我家找我,玩了一天,我對他說,我弟弟是有問題的,他說,我看得出來。慢慢地,我就不再介意了。」心理学空间Onlo5Gmm,u
心理学空间 PMHTTM+bi$p
他的母親聽後,才恍然大悟地說:「我從來都不知道他是這樣想的。他小時候,我不斷鼓勵他把同學帶回家,但是他都沒有回應。原來其中有這麼的一個過程。」
)R`e(oj7R0心理学空间X2Go7]u;L4Q-oA
其實很多負面情緒,都必須有個過程,才能消化,也許這就是長大後情緒能否健康的一個大關鍵。這些好像多多抱怨的孩子,在發洩過後,都承認其實十分關心家庭,只是有時不知如何插手。心理学空间!qL aPU)K\M
心理学空间4k/|#\$h:mq@ h1G3I
宣洩負面情緒
:w9R-gFHc_0心理学空间d{.a^ ejs
這些孩子同時要面對一個切身問題,那就是長大後,如果他們的配偶不能接受他們的智障同胞,那該如何是好?他們都說:「那就另找一個好了!」心理学空间p4c7|l5I
心理学空间&^ x[W.W?
父母的心願,當然是希望兒女找到能夠接受家人的伴侶,兒女將來怎樣取捨?親情還是愛情?那絕對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心理学空间M.J4g'yy5u]4f1U
心理学空间-NI(gr@
這一天,不但孩子盡訴心中情,父母也加入他們,扮演各種家庭生活的角色與情境。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放工時間」,母親在家中被兩個孩子纏繞得頭昏腦脹,場面完全失控。此時父親回到家來,一開聲就駡妻子無能,管不動孩子,結果夫妻便爭吵起來。妻子埋怨丈夫缺乏關注與支持,丈夫投訴妻子不善持家。心理学空间w'RJ3ubxu

"R'^1l(nJ zT {0感受自我反思心理学空间l J0aH ib{&G

,F5U GP1| ]!NB0扮演父親的男人事後說:「我不是不知道妻子的難處,但是有時放工回家,真的不敢開門入屋,面對一片吵鬧之聲,讓人頭痛不止!」
0pvp0S*m9^5v1J!w S0
a { n%y2\3f!eC%j$s.`[0另一位男士附和說:「感同身受!」大家都熱烈地拍掌!心理学空间8R!Uij(|y Qd1ub3?

ugz*r,Q0這一天,我們笑中帶淚,十分痛快地分享了家中有智障孩子的甜酸苦辣。並不是每一宗事情都有解決辦法,但是有機會在輕鬆的氣氛下一同自我反思,起碼可以增強我們的能量,那是一種充電作用。可幸的是這個歷程被紀錄下來,並成功製成紀錄片,希望更多家庭可以受用,而我聽到有些機構也採用了我們的模式提供服務,心中也感到十分快慰。心理学空间q4KY5JM!wn}
李維榕博士

q4q2u9aj(\P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婚姻完結時 李维榕
《李维榕》
孩子的空間»

 李维榕

現任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總監、美國紐約「米紐慶家庭中心」(Minuchin Center for the Family)督導、具美國婚姻家族治療學會(AAMFT,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會員及督導資格,多年來在歐、美、中、港、台、新加坡等地示範教授家族治療並提供督導。在一本重要的家族治療教科書中《Family Therapy: Concepts & Methods》,麥克.尼可譽為目前「結構派家族治療」的主要人物之一。李博士著有《家庭舞蹈I》、《家庭舞蹈II》(張老師文化),另與米紐慶合著多本家族治療叢書,如《學習家族治療:家族治療師的成長與轉化之旅》
http://www.familycouncil.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