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抑郁对孩子的影响
作者: 陈会昌 / 15945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月12日
来源: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标签: 抑郁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q {8x6o{j6n0w0父母抑郁孩子的影响

PUXa#d#FH"B_!\0心理学空间gYX}z\

px B"Ss)tk~0

Y~gA@6\6^/D7\0(朱莉亚、吉尔和露茜一家三口的经历)心理学空间!q~'gxX(p

0T'X8_W+[@5v.p0选引自《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陈会昌译,人大出版社2014年1月版

.u-c`Azw0心理学空间:i:mU?2v7X_

大约8~10%的妇女经历过慢性抑郁——轻微至严重的悲伤和退缩感,持续数月或数年。通常我们难以查明这种情绪状态是从何时开始的;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个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一些案例中,抑郁症状在孩子出生以后出现或加重,即使在母亲适应了体内的激素变化,有了带孩子的信心之后,症状也不能减轻。朱莉亚就患有这种产后抑郁症。

J$fB(Jv^0心理学空间%`u#b$X(m

大约4%的父亲在孩子出生之后也表现出抑郁症状,但是在西方国家,对他们的关注和研究很少。无论母亲还是父亲抑郁都会影响到养育的有效性,伤害儿童的发展。遗传因素会增加患抑郁症的危险,但社会文化因素也起一定作用。心理学空间:\ebtzR

心理学空间6S8V2n?xffp

母亲抑郁心理学空间&b So H J:y^

心理学空间d!AK/h"H

在朱莉亚怀孕期间,她的丈夫吉尔对孩子没什么兴趣,这使朱莉亚怀疑,要这个孩子是个错误。露茜生下后不久,朱莉亚就陷入抑郁中。她焦虑不安,眼泪不断,被露茜的需求压得喘不过气,对自己不能掌控自己的时间很气恼。朱莉亚对吉尔抱怨说自己很累,怪吉尔不愿帮忙照顾孩子,吉尔反唇相讥说,她对他一举一动反应过度。朱莉亚的那些没有孩子的朋友只来看过露茜一次,就再也没打过电话。

4TRA+?|%hh:xz(?"o3P0

g;G8`V:@ J R}-a0朱莉亚的抑郁情绪很快就影响到孩子。在出生后的几个星期,母亲患抑郁症的婴儿睡眠很差,很少关注周围的环境,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水平升高。抑郁症状越严重,母亲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越多(例如婚姻不和,缺少或没有社会支持,贫穷),亲子关系受到的影响就越大。例如,朱莉亚很少对露茜笑,哄她,跟她说话,而露茜对妈妈的悲伤和空洞目光的反应就是转过头,哭泣,看起来很悲伤或很生气。一出现这种状况,朱莉亚就感到内疚和无力,抑郁更严重。6个月时,露茜出现了心理和情绪症状,这在母亲患有抑郁症的婴儿当中很普遍,具体表现为发育迟缓,易激惹,依恋困难。心理学空间4x.x$x_d!Q

如果母亲的抑郁持续存在,亲子关系会更恶化。抑郁的母亲比旁观者看待自己的孩子更消极。她们的教养行为不一致,有时过宽,有时过严。下一章会讲到,经历这种失常教养的婴儿通常有严重的适应问题。有些婴儿自己也陷入抑郁,另一些婴儿则变得冲动、攻击。

,J3g%V}~,n:c0父亲抑郁心理学空间R.TDLT4g ]5v

o-KbR6P0研究者对一个代表性较好的英国父母和孩子的大样本测量了孩子刚出生后父亲和母亲的抑郁症状,在接下来的几年进行了追踪。结论与母亲患有抑郁症的儿童一样,父亲抑郁与儿童的行为问题也有关,尤其是男孩的活动过度、违抗、攻击,控制了家庭社经地位和母亲抑郁等因素之后,仍然如此。心理学空间}$Lz}by

心理学空间Q;Z4C)f0k&^[

关于父亲抑郁对教养方式的影响,目前还知之甚少,适应较好的父亲更积极、专注,对孩子更投入。对年龄大些的儿童来说,父亲抑郁与频繁的亲子冲突有关。随着年龄增长,生活在父母消极情绪阴影里的儿童会形成一种消极的世界观,他们缺乏自信,认为父母和其他人是有威胁的。而持续感觉到危险的儿童,在压力情境中很容易被唤醒,在面临认知和社交困难时容易失控。虽然母亲或父亲患有抑郁症的儿童可能会有遗传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倾向,但养育质量是他们走向适应的一个主要因素。

cU G(z.@ v5fq$E*n v0心理学空间0_ ^q(wF2e

干预心理学空间M+G3L8R4Kng

心理学空间:q r0K6Om

父母抑郁的早期治疗对预防其对亲子关系的伤害至关重要。朱莉亚的医生把她介绍给一个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帮助朱莉亚和吉尔解决他们的婚姻问题,鼓励他们在与露茜相处的时候更敏感些。他还教会抑郁的母亲表现出更积极的情绪和更敏感的反应,这些治疗能减少儿童的依恋和发展障碍。有时,医生会开一些抗抑郁药物。在多数产后抑郁症案例中,母亲会在短时间的治疗之后恢复正常。如果抑郁的父(母)亲的治疗没什么效果,那么孩子与另外一位母(父)或养育者的亲密关系也能保障儿童的发展。

ghc^P7Xf0心理学空间eJ&zW:Mi1h

(ZLZz!x;]V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抑郁
«我为什么强调教育中的负面情感 陈会昌
《陈会昌》
0-2岁婴幼儿的喜怒哀乐»

 陈会昌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系、荷兰莱顿大学心理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系高级访问学者。

陈会昌心理学网站
提供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心理咨询服务。

http://weibo.com/u/141436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