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关于富士康自杀传染事件的一点回应
徐凯文
第一次接受新浪健康的采访,关于富士康事件,想再说几句。
我知道,如果我爆料,或者持血汗工厂说的观点,会赢得网络上言论的更多支持。前天央视新闻采访的时候,和记者也有一些争执,因为觉得有一位记者希望我说类似血汗工厂,管理混乱的话。我也不觉得我所听所看能代表所有的情况,因为只是42万份之2,不过昨天经济半小时里的调查,所采访的一线员工和我的访谈还是基本一致的。
但,我认为说实话,唯真求实是做人,做学问的基本守则,我努力做到不媚上,也不媚众。
此外,之所以接受采访,是因为重点在于如何防止自杀传染的进一步发展和蔓延,我认为这是当务之急。没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重要,对吗?我这些年以来,一直从事心理创伤治疗,危机干预的研究和实践,现在在北大,几乎每天都在为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的危机事件而工作,就我个人体验,有巨大压力,但当我帮助到一个危机中的人,无论他是谁,帮助她走出困境,这是我作为一个心理学工作者和精神科医生最幸福的时候。
------- 富士康,以及其他的企业,乃至我们整个国家,都存在有很多问题,不足,甚至糟糕的东西,我们要去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一起推动我们所深爱的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和进步,来努力增进我们每一个国民的成长和幸福。
焦虑,停止自杀,救救富士康的年轻人
应对昨晚,睡的很香,实在是太疲劳了。
早上六点半,被手机铃声吵醒,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张贺(音)打来的。告诉我第十二跳。距离富士康的新闻发布会不到10个小时。
聚焦和关注。
两次前往富士康,两次不同的感受,5月8日是一个大学城,满视野青春靓丽,淳朴时尚的年轻人;昨天的富士康是一个充满了焦虑,压力的城市。这种压力,甚至令人感到有些窒息:200多位来自全球的各类媒体记者,聚集在一个不大的礼堂,发问,采访,很少有这样的一件事情,受到如此强烈的这种关注,让我们感到,短期内再次发生自杀事件,很难避免。因为,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问题行为在不断的,有力的强化着。关注,头版头条,被全国乃至全球人民关注,被认为是对“血汗工厂”的抗议,对政府表达不满的方式,可预期的赔偿,我们是在鼓励自杀吗?
我知道,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言论自由的时代,但悖论的是,为什么说一些真话,科学的态度,理性的声音会如此之难?
------ 当然,从心理学的角度,人是非理性的,否则也就不会有心理障碍的。
刚才接受《新闻调查》采访,感觉有点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