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模型Relational

移情焦点治疗 TFP
移情焦点治疗 TFP

移情焦点治疗(Transference Focused psychotherapy, TFP)以移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每周两次的改良心理动力学治疗,其基础是奥托·F·克恩伯格(Otto F.Kernberg)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客体关系模型。它认为,具有边缘人格组织的个体持有对自我和重要他人的不协调和矛盾的内在表征,这些表征具有情感性。对这些相互矛盾的内在对象关系的防御导致了与他人和自我的关系受到干扰。在与治疗师的关系中,对自我、他人和相关影响的扭曲感知是治疗的焦点。治疗集中于自我和客体表征的分离部分的整合,对这些扭曲感知的一致解释被认为是变化的机制。

Christopher Bollas博拉斯
Christopher Bollas博拉斯

克里斯托弗·博拉斯在伦敦精神分析学院受训,1977年获得精神分析学家资格。 他还在塔维斯托克诊所接受成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分析、夫妻治疗和组织心理学方面的培训。 christopherbollas.com

Roy Schafer
Roy Schafer

罗伊·谢弗 Roy Schafer 1922年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纽约大学学士,克拉克大学博士,受训于门宁格基金会和奥斯汀里格斯中心。耶鲁大学临床精神病学教授、康奈尔大学医学院、伦敦大学学院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纪念教授。2009年,国际精神分析协会评为谢弗博士以其杰出科学成就奖。理论取向为:动作语言,叙事精神分析。

史蒂分·米歇尔 | Stephen A. Mitchell
史蒂分·米歇尔 | Stephen A. Mitchell

米歇尔,在纽约是一位训练及督导的分析师,也是一位优秀作家,他认为过去几十年来的精神分析理论化工作有很多是“断裂的、散漫性的,是由一群彼此竞争而不是互补的各精神分析学派所发展出来...〔特别指关系模式,且〕从未被发展成一连贯的、统整的理论架构”(1988,p.viii)。米歇尔和其共同作者杰.葛林伯(Greenberg & Mitchell,1983),在仔细回顾后弗洛伊德著作时,把精神分析分成两个广泛而相互竞争的观点:即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与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包括一群理论:英国客体关系理论、人我模式(interper-sonal)精神分析以及自体心理学。

克恩伯格 | Otto F. Kernberg
克恩伯格 | Otto F. Kernberg

欧托·康伯格/克恩伯格 Otto F. Kernberg, 1928-

欧托•康伯格1928年出生于奥地利,在智利受教育,在美国堪萨斯州,托匹卡的梅宁哲诊所接受进一步的精神医学训练,而纽约地区则是他临床与研究活动的根据地,而他也到世界各国演讲。他很可能是美国客体关系理论最具影响力却也颇受争议的提倡者(cf. Brody,1982)。

康伯格所开始着手要完成的两项理论上的目标是:(1) 把客理关系理论和精神分析本能理论整合,(2) 利用整合客体关系理论和本能理论所形成的概念模式来理解边缘型个案状况(以及边缘型状况的次型,自恋型人格)(Kernberg,1975,p.3;1976,p.131)。

康伯格的第一个目标,即对古典弗洛依德冲动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做一深具野心的结合,是传统重本能的,以原我、自我与超我三位一体为模式而和客体关系理论调和的一项企图。有些评论家认为他的结合是修正主义者,并没有完全成功(Calef & Weinshel,1979;Klein & Tribich,1981)。然而,大部分的理论家同意康伯格在他的第二个目标上是成功的。他提出对边缘型个案病理学理解的一项重大页献。就如同弗洛依德从精神官能症的临床经验中孕育出理论及费尔邦从其对类分裂型人格所从事的工作般,康伯格的著作大部分围绕着他对边缘型病人所做的治疗。这项临床工作丰富了他的努力而建构出一套模式以整合并结合传统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理论。

阅读康伯格的著作有许多困难,他的三本主要著作(1975,1976,1980)都是论文集且彼此并不必然相关。他的文笔是很浓缩性及技术性,其用词和本能模式中所用的一样,但表达的意义却经常不同于传统。

沙利文 | Sullivan
沙利文 | Sullivan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1892~1949)

美国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理论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祖籍为爱尔兰。1892年 2月21日生于美国纽约州的诺威奇,1949年 1月14日卒于巴黎。1917年在芝加哥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在进入精神病学界以前,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任军医,其后在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若干研究所服务。他深受著名神经精神病学家W.A.怀特的影响,致力于精神分裂症研究。他也是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为了纪念怀特,他后半生创设了怀特基金会,任华盛顿精神病学校校长,以及《精神病学》杂志编辑,以此促进他的人际关系理论。

  沙利文受当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企图将精神病与其他学科如自然哲学、人类学、生物学、语言学和行为学等结合起来,他以其独特方法,并以人际关系心理过程为主要参数,构成其新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他有两大贡献:①认为精神分裂症主要由于患者的童年人际关系的失调,产生了严重的焦虑,从而导致经验组织的分裂;②提出了自我系统概念,主张人生来就有追求满足和安全的需要,在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人格模式。在他的理论中,包括了机能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一些概念,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折衷主义思想的典型倾向。

  沙利文晚年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卫生会议的活动。他生前只出版了一本著作:《现代精神病学概论》(1947)。他的许多演讲记录、笔记和手稿,由其同事陆续编辑出版,有《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1953)、《精神病会谈法》(1964)、《作为人的一种过程:精神分裂症》(1962)、《精神病学与社会的融合》(1964)、《平民精神病学》(1972)等。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说对当时美国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很大,K.霍妮和E.弗罗姆都受了他的影响。

路径 » 心理咨询 » 精神分析 » 关系模型Rel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