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心理学 > 科普新闻 >

告别囤积癖,简洁你的生活

NYT 2016-11-22

K0Y)c-nj{9f g%hO[0

告别囤积癖,简洁你的生活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to All That Stuff

Tik'Y_? Bv ~n0

心理学空间$T(C3wD~V&pK

心理学空间 ^ u6u$}:d+?5V;k$m

往往需要一场或轻或重的危机,这才能逼迫人们改变积习,在改变需要耗费大量时日、令人忧心如焚时,情况尤其如此。心理学空间'}J@t3w@e#Y M)n

2x6n-[(u\ \ \8H0那天,我用来装游泳装备的抽屉被卡住了,等我好不容易把它打开,将抽屉里的东西一古脑儿倒出来时,我发现里面有超过一打泳装(好几件上面的价格签还没剪掉)、一打泳帽、10副泳镜,以及数不清的鼻夹和耳塞。心理学空间HdIx/`k5V

;h$DlX%Ig:ZM J0我想起一周前,在打开我专门用来存放钢笔和铅笔的抽屉时,也曾发生过同样的事情,里面有几百支笔,其中半数的油墨已干,或者完全写不出来了。

Y%x~W|5Cd[y0心理学空间&c Y3W'g9a+H

我实在不应再提起家里那个大尺寸的冰箱或巨无霸药柜,每次一打开门,里面的东西就会轰然倒下。我也不该说起家里存着纱线的塑料储物箱已经堆到了天花板、泡沫包装膜聚成了一座小山,还有大包小包的塑料袋和购物袋和成柜的零碎物件,我总觉得有朝一日能把它们作为礼物送给谁。

I,YZB.U,o0

ea$Q+ZT x BS~0最近我刚刚读了E·L·多克托罗(E.L. Doctorow)的小说《纽约兄弟》(Homer & Langley),这本小说描写了科利尔兄弟,他俩住在哈林区一幢赤褐色砂石小楼里,人们发现俩兄弟去世时,在房间里发现了100多吨两人积累起来的物件。读完小说,我终于发誓要解决自己这辈子总喜欢把什么东西都攒下来、却什么都不舍得扔的老毛病,因为我总觉得这些东西今后总归能对我或别人派上用场。

Mj,Y-{'l0心理学空间Hiug4\

住在一幢三层楼、外加大地下室的屋子里,想要把这个习惯进行到底实在太容易了。我有充足的储藏空间(而且现在已经把角角落落都堆满了),但在需要什么东西时却总是找不到,不管那是衣服、书、日用品,还是我明明知道放在了某处的冷冻食品。去年我在冰箱的最里面掏出了八罐没打开的鸡尾酱;我已经忘了自己买过了,所以在不停地补货。

3Q1dc(b1s0心理学空间1xa-K!nX|-s(\

假如某件当时我正喜欢的东西正在打折(全麦饼干、唇膏、洗发水、洗涤剂、麦片、营养品),我往往会能买多少就买多少,然后把它们丢进已经塞满了东西的角落。我常常担心在需要什么东西时却再也买不到了,这个忧虑偶尔会在商家停产某件我喜欢的商品时得到应验。不过更常出现的情况则是,我一下子就用厌了这些东西,在还没把储备品用完时,就有了新欢。

yqe {1z lsC-P0

6F#NdT/Y$I;z0清理房间的步骤心理学空间G4Z~_*J K

心理学空间2txc5f6Ub

最近,仿佛是有如神助,一本新书样本飞抵我的邮箱,毫无疑问,对于所有家居杂乱的人来说,这是最能帮得上忙的好书。这本书叫《作为囤积者的你:如何过更快乐、更健康、更整洁的生活》(The Hoarder in You: How to Live a Happier, Healthier, Uncluttered Life,周二由Rodale Books出版社出版)。它的作者是临床心理学家罗彬·扎西奥(Robin Zasio),她是真人秀节目“囤积狂”中的明星嘉宾,也是萨克拉门托市焦虑治疗中心的主任。心理学空间[CI1{Y|Xh

+I2am&oKV6N0我敢说,在我46年的健康科学记者生涯里,扎西奥博士的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自助励志书。她好像明白在有效处理杂乱症时大家能做出的所有借口,遇到的所有阻碍,而且她提供了务实、同时临床证明行之有效的解药。

M6RU^|*U)bb0

o/O4QfH7_!I ~ Xh0如果你是个极端的囤积狂(极端到足以能上这个真人秀节目),那就需要接受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专业治疗,而如果你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杂乱症患者,那么这本书中给出的解释与描述的步骤,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自己问题的根源和其负面后果,同时也能帮助你克服问题,防止再犯。

;Ut[[+H`0

-pt+Ck%F0Ti1Q(c q0虽然在这里我不可能尽述扎西奥博士的所有经验,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些觉得特别有用的内容。心理学空间3kGD@}/yz

.M'ZO|.~\G0最重要的一点,是每次只针对一个项目,然后坚定不移,直到完全攻克。“先从最容易的一点着手,你要为你已经做出的成就而骄傲,”扎西奥在采访中这样说。然后,再一步步地移向难度最大的项目。心理学空间m'em0hCT0c[;X

心理学空间$VEI1X,_:dr5L

要为清理房间安排出时间——比方说平时每天定出一小时专门做这件事,直到完成为止。

Fc}V*I,J @:V0

5e3H:a8B#p@0毫无疑问,送走你精心收集、并且以为大有价值的东西,可能会触发你的焦虑感。不过,扎西奥博士指出,你实际感觉到的焦虑并没想象中那么严重,对此我也有同感。而且就算感觉非常煎熬,只要你能静心坐下,或者做点有趣的事情、放松下来,这种感觉始终会烟消云散的。

V.X"avN w BLt wl/a0

UA;u-Vg^\gi3j/j0把物品分成三堆(或三箱):保留的,捐赠的,丢弃的。(我犯了一个错,额外又分了一堆叫“待定”,结果只是把它们挪到房间其他地方了事,你们可别效仿。)尽快把保留和捐赠的物品弄走。只保留那些在你家里有个真正的“去处”的东西。

zW;]kK,Pa4a0

}^VJo/X?0扎西奥博士承认,她本人有175双鞋子,不过她说:“这些鞋子摆放得很整洁,而且哪双我都需要穿。”

zgTe5M!\/K*dygMi0

8u d4o4s he4U)o0我发现,把自己不需要的衣服、鞋子和首饰送给我知道一定用得着的人,会感觉非常自在。不过如果匿名捐赠给Goodwill慈善超市或“美国越战老兵”(Vietman Veterans of America)这类组织,我同样会深感满足。心理学空间x/r:` htx

心理学空间YG9p ~&V j2E)K

保持好习惯的策略心理学空间I&de/l mKDou

;S,yAm6A&g5`k0我特别难以抗拒“买一赠一”、半价销售和大型商店提供的批发“折扣价”。碰到这种情况时,你得先想想家里的这类产品会归置到哪儿去,家里已经堆了多少同样的东西了。这类打折促销会不断继续,你还有机会再买。如果有必要,你可以不再浏览促销传单,或者取消在Costco超市的会员卡。

W,y^ hf#K k2fn0

a;HZDh0“说到底,一件打折货如果你永远都用不着,那么买它就得不偿失,”扎西奥说。

)Y H3|ZW0心理学空间F(^J%G tb4[K-c

你要记住,跟食品和药品一样,美容护肤品也有保质期,所以如果买的产品无法及时用完,就是一种浪费。“有一件备用品还说的过去,但你真的需要十件备用品吗?”扎西奥问。

*J0I2Lyww0

c ^\U5GS/D0不要把任何新物件带回家,除非你有合适的地方放它。“假如你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放置它,它也许就不应当被带回来,”她说。

/H-x? Y7L(H's6k#b^0心理学空间)t*K3u,y,j

在清理我的杂物时,我才发现我已故的丈夫——他当年常问我,“你到底需要多少卷纸巾和厕所啊?”——原来也有收集癖。我翻出了老旧的油漆罐、相框和他发掘的旧书,各种木材、一盒盒的水晶残片,他写过的每首歌的所有版本(他是词曲作者),还有一袋袋我们的双胞胎儿子自上学前班以来的纪念品(他们已经42岁了)。心理学空间1a1GE5` x

D0qL0l3T]l0将他和我的杂物清理干净,等到有一天我离去时,孩子们就可以豁免这项可怕的任务。而当我不再浪费时间积聚、储存、翻找和搬动那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时,恐怕我就有闲暇应付一位新伴侣:一只狗。心理学空间V%\&_sbqU


新一篇:心情不好到底会不会导致生病?
旧一篇:心理创伤中的闯入记忆与选择性注意有关


标签: 囤积

延伸阅读
  • 如何摆脱囤积癖?
  • 囤积障碍的症状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