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 无思故道在 ——思维一元化在中国传统心理疗愈技术中的作用
时间:2022年11月10日|447次浏览

我思故我在 无思故道在
——思维一元化在中国传统心理疗愈技术中的作用


孙泽先

        心理学界流传着一句话:中国是心理学的第一故乡。据说这是美国学者加德纳  墨菲(Gardner Murphy)说的。当然,无论是谁说的,也无论说与未说,这个事实是确定无疑的。在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当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疗愈技术。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心理疗愈技术,进口者多如牛毛,国产者寥若晨星。像森田疗法、正念疗法这样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现代心理疗愈技术,都是出自外人之手,而我们自己却未能拿出与“心理学第一故乡”相称的东西来。这是为什么?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心理疗愈技术的基本特点认识不足。
        宋代诗人苏轼有一首颇富哲理的七言绝句《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告诉我们,观察的结果与观察的视角密切相关。
        我们一直是从现代主流心理学的视角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的心理疗愈技术,所以很难看清其中的“庐山真面目”。当我们转换一下视角,转换到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这个非主流心理学的视角上,就会发现,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心理疗愈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的心理疗愈技术在立场上是不相同的。前者立足于分析,后者立足于体验;前者的心理疗愈在思维二元化中进行,后者的心理疗愈在思维一元化中进行。
        上述的认知,是我从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大乘唯识学修炼技术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与现代主流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侧重体验,后者侧重分析。正因为如此,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心理疗愈技术具有更高的相应度。于是我们看到,大乘唯识学是离心理学最近的佛法,而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是离佛法最近的心理学。
        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是德国心理学家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开创的。布伦塔诺曾提到过一个人,他的学术思想在构建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当中启发很大。这个人就是法国学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
        笛卡尔于1596年出生在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小镇,这个年份相当于中国明朝万历二十四年(丙申),那一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发行(金陵版)。笛卡尔一生可谓穷困潦倒,但他的学术成就却是十分辉煌。
       在哲学上,他确立了心物二元论,是西方理性主义的奠基人,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举世皆知,黑格尔(G. W. F. Hegel)称他为近代哲学之父。
        在数学上,他创立了著名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被公认为解析几何之父。
        在物理学上,他发展了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相对运动的理论,甚至还发展了宇宙演化论,提出天体运行的漩涡形态。现代天文学已经证实,宇宙中的成熟星系基本上都属于漩涡星系,占比高达80%,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就是一个典型的棒旋星系。
        在心理学上,他首次提出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心理活动的基本范式“表象——判断——情欲”,只是这个重要发现被后人忽视了,是布伦塔诺将其重新发扬光大。
        说到心理现象,现代主流心理学沿用的是康德(Immanuel Kant)的三分法,即我们常说的“知情意”,知是认知(cognition),情是情感(emotion),意是意志(desire)。意志这一项在通常的英文文献中用的是desire,而不是will,这可能是在从德文转译时不同文化背景各取所需的缘故。相比之下,笛卡尔对心理现象的三分法更具深意,而且要比康德的三分法早120多年。
        笛卡尔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三个环节组成:第一环节是表象(presentation),第二环节是判断(judgement),第三环节是情欲(emotion &  desire)。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依次关联,构成了心理活动的基本范式。
        表象(presentation)指的是对象的呈现而不是呈现的对象。表象是一种能力,是呈现对象的能力,这种呈现本身没有对错善恶之分,唯识学称之为现量。表象是心理活动的第一环节,没有表象也就不会有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有如一条河流,我们称之为意向流(the intentional  stream),表象就是意向流的上游。
        判断(judgment)是一种评价能力,是对表象所呈现出来的对象进行评价,唯识学称之为比量。在表象环节无对无错、无善无恶,而到了判断环节就有了对错、有了善恶。如同王阳明先生所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判断把心理活动由静态转化为动态,并构成意向流的中游。
        情欲(emotion &  desire)是基于判断而产生的对于对象的取舍能力。凡是对的、善的就喜欢、就接受,凡是错的、恶的就厌恶、就拒绝。作为第三环节的情欲虽然处于意向流的下游,但它却是心理活动的推动力,情欲环节中的爱恨情仇会时时产生新表象,新判断,以及新情欲,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像一个大漩涡,构成了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把这样的漩涡称作笛卡尔漩涡(Cartesian vertex),以此纪念这位首次发现心理活动基本范式的伟大学者。
        在“表象——判断——情欲”这个漩涡的中心是自我(self)。自我是心理活动的枢纽,心理活动所涉及的信息变化总是围绕自我进行的。没有自我,心理活动就会归于静止。也许这就是“我思故我在”的另外一种体现。
        笛卡尔漩涡就像心理世界的黑洞,会围绕自我卷入巨量的信息,不仅包括现在的信息,也包括过去与未来的信息,这在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中称为意向性内存在(intentional  inexistence)。这些信息时时作用于自我,使得自我不是一个单体,而是一个复合体。人们常常以为自我是心理活动的主体,然而在很多场合中自我却做不了主。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有时脑海中会闪过一些念头,这些念头会让你羞愧、厌恶、惧怕与震惊,会产生疑问:“这是我么?我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使徒保罗(The Apostle Paul)说:“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罗马书  7章21节)所以,自我实际上是处于被绑架状态。是被什么绑架的呢?就是基于判断的认知,以及由认知所产生的情欲。归根结底,被绑架状态离不开一个“我”字,因为认知与情欲都是由“我”而生。
        意向流中的判断环节启动了“我思”的过程,亦即分析、辨别与推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亦即思维二元化的过程。这是主流心理学重点关注的地方。
        然而,有一个重要认知被普遍忽略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理性思维或者说思维二元化只是一个方面,还存在着与之相反相成的另一个方面。这个方面不可或缺,缺少了这个方面就会出大问题。对此,中国传统文化确有先见之明。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易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
        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知道在心理活动中,思维不只有二元化过程,一定还有一元化过程,这两个过程相反相成,缺一不可。
        然而实际上,人们过于注重思维的二元化过程,却忽略了思维的一元化过程。忽略的原因在于我们不大理会思维一元化的重要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曾经指出,人类有三个基本追求,这就是真,善,美。这三个基本追求产生了三种学问。对于真的追求产生了科学,对于善的追求产生了宗教,对于美的追求产生了艺术。这三种学问在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上各有侧重:艺术培育人的感性,科学培育人的理性,宗教培育人的悟性(灵性)。从唯识学角度来看,理性属于比量的范畴,感性与悟性(灵性)属于现量的范畴。前者是思维二元化的结果,后者是思维一元化的结果。东西方宗教都把实现思维一元化叫做求道,所不同的是,东方所求者称之为悟性,西方所求者称之为神性。称谓虽有不同,本质是一样的。因为“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  1章1节)
        有些人常常把科学与宗教对立起来,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理性与悟性(灵性)的关系。理性与悟性(灵性)的关系,如同一棵生长着的树,理性是树的主干枝叶果实,而悟性(灵性)就是树的根。这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会说:“没有科学的宗教是跛脚的,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盲目的。”
        这张图是“周易归根图”,是易经中“太极八卦图”的变相。这张图直观地告诉我们,一分为二是思维二元化的过程,这是理性的特征;二合为一是思维一元化的过程,这是悟性(灵性)的特征。二者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有合无分,树上无果;有分无合,树下无根。
        在人的心理活动,只有理性而缺少悟性(灵性)是十分危险的,就像制动系统失灵的车子跑在路上一样。前面说过,在我们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笛卡尔漩涡中,如果判断环节和情欲环节过于强势,就会使得这个过程陷入一种无节制的内卷状态。这种心理内卷(psycho-involution)是焦虑与抑郁的根源。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Ivan·P· Pavlov)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让狗看两种图像,一种是圆形,另一种为椭圆形。每次看到正圆形图像时,狗就接受一份食物作为奖励;而每次看到椭圆形图像时,狗就接受一次电击作为惩罚。如此重复若干次,狗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圆形出现,狗就十分高兴;椭圆形出现,狗就非常紧张。然后,实验者将椭圆形的两个焦点渐次拉近,也就是让椭圆形逐渐接近正圆形。起初狗还能够分辨,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可是当这两种图像越来越相近时,狗的辨识能力达到了极限的时候,于是开始在笼子里乱转、嚎叫、拒食、腹肌痉挛、呕吐。再经过一段时间实验,狗不但患了“焦虑性神经症”,还出现皮肤干燥、脱屑、脱毛、溃疡。
        由此可见,从心理疗愈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只是注重思维二元化,还必须兼顾思维一元化,这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心理疗愈要有说理(to talk)的因素,也要有体验(to feel)的因素,两者结合才会有更好的疗效。因此必须懂得,实现思维一元化是心理疗愈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当中的修炼技术虽然看起来五花八门,但其核心都是以实现思维一元化为目标,儒家的“惟精惟一”如此,道家的“得其一而万事毕”如此,佛家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如此。
        大乘唯识学的修炼,强调“六七因中转”。六,指的是第六识意识;七,指的是第七识末那识。唯识学主张修炼必须首先对这两识进行管理。第六识主要功能是“了别”,也就是分析判断;第七识的主要功能是“执我”和“通情本”,“执我”就是生成自我意识,“通情”本就是与情欲密切相关。管理第六识即把握住了意向流的判断环节,管理第七识即把握住了意向流的情欲环节。这种管理,不是通过说教在思维二元化中进行,而是通过体验在思维一元化中进行;换句话说,不是我思,而是无思。这种手段佛家称之为涅槃。涅槃的本义就是止息——止息判断,止息思维,止息情欲。
        思维一元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心理疗愈理念和技术的根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并找到现代心理疗愈用得上的东西。
        思维二元化是“我思”的过程,思维一元化是“无思”的过程。我思故我在,无思故道在。所以易经才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标签: 意动心理学  唯识学  布伦塔诺  思维一元化  笛卡尔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