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十六字心传新解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原则性见解(三)
时间:2018年09月04日|1886次浏览

儒家十六字心传新解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原则性见解(一)

(2016 第十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演讲稿 北京)

孙泽先

 

开悟不是圣人的专利:我的开悟体验


开悟,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认知方式,多出现于修炼过程当中,深受古人重视。

唐代的六祖慧能曾在《坛经》中记述了他的开悟。五祖弘忍选定慧能做他的接班人,一天夜里,秘密地为慧能单独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慧能言下大悟并说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明代的王阳明于正德元年(1506)因言获罪,被谪贬至贵州环境十分艰苦的龙场当驿丞。他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恍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由于史书中记载的开悟者都是名宿大德,人们便以为开悟是圣人的专利。事实并非如此。

从心理学角度讲,开悟也是认知方式之一,只不过这种认知不是发生在意识层面,而是发生在无意识层面。人们在读书和实践过程中会不断地向无意识层面输入各种各样的知识点,如果众多知识点能够实现汇通整合,就会产生更高水平的新认知。平常的时候,这种知识点的汇通整合不易形成,是因为意识环境当中的本底噪音过大,对知识点的汇通整合形成了干扰。就像用耳机听MP3,如果是在充满噪声的工地,音量再大也听不清;而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很小的音量就足够了。修炼是以习静为基本功,如果能够做到虚极静笃,意识环境的本底噪音降低到一定程度,就能为众多知识点的汇通整合提供必要条件。

下面我想与各位分享我的开悟经历。

我很早就有这样的体验,平常读书遇到百思不解的问题有时会在练功的过程中获得某种启示,这种启示往往一闪而过,如不及时记下来,练功结束时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我在练功的时候常在身边准备三样东西,一支笔,一个本子,一只手电筒,遇到某种有用的启示就简单记下来。

记得有一天夜里练功,眼前浮现出“太极八卦图”,它开始慢慢旋转起来,然后越转越快。突然,它停了下来,停在一个倒置方位,变成一棵树的形状,我称之为“周易归根图”,也叫做“人类意识之树”。


当时,在我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撼,眼前一片光明,过去研究所及的方方面面,一下子融为一体,心中发出前所未有的喜悦。这虽然是刹那之间的体验,但归根心理学正是在这一刹那成熟了、诞生了。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为了深入研究气功,我在中医学、心理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我感到我已经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却不知道怎样用语言来表述。就像哑人做了一个梦,心里记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讲给别人听。直到这一次我在练功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内心体验,这个问题才彻底得以解决。

我在《归根心理学》中描述了开悟的体验:“悟,是一种难以描述的瞬间神秘体验,它具有超越时空、超越思维的性质,是归根过程中人格重建的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对天人合一、万物同根的透彻领会。伴随着悟,往往产生明显的光明感、震动感、愉悦感、满足感、解脱感、超越感、重生感、静谧感、合一感、空无感。悟的体验是刻骨铭心的。它是掘破心头漫漫长夜的惊雷闪电,它是心底智慧火山的勃然喷发。尽管它发生于刹那,却足以对人生产生根本的影响。”

由此可见,开悟并不是圣人的专利,普通人也可以开悟。如果从事需要创造性思维的人们能够学会这种特殊的认知方法,并把它同平时的努力结合起来,相信会给相关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益。

必须注意的是,开悟不是修炼的终点,而是修炼的新起点。那种以为开悟了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就修炼而言,开悟照亮了脚前的路,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前行,才是修炼者永远的本分。


收藏
收藏
收藏

标签: 儒家  十六字心传  心理学  气功  开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