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及成人治疗研究的主体间性的形式》英文读书会--摘录
时间:2011年12月30日|1791次浏览

出席人:薛畅  宫学萍  高璇  高彤  王莹  马英  杨颖 

记录人:杨颖

点评人:徐钧

 

莹:第三章题目是婴幼儿主体间性模式的扩展,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在这一章里,我们开始考虑孩子主体间形式/模式之间的联系,在成人治疗中的应用。

宫:题目的意思就是有关婴儿研究中主体间性观点的扩展。本章主要是讲与婴儿研究中有关的那些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这个工作有一个前提,我们假设在婴儿研究中我们看到的一些关于前语言期的沟通模式,用以描述其的词汇和概念,都是可以用在描绘成人的治疗中的那些非语言的和内隐的交流的。

(徐:这个很重要,对于成人的非语言和内隐描述,可以通过儿童发展沟通模式来象征性的描述清晰,逼真是这个时代心理治疗的追求)

这些沟通交流的模式,通常是内隐的,而且运作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意识之外的。本书编委会的意图,是把婴儿主体间性的这些东西,和心理治疗中相关的东西,更加的明晰化,清楚地去限定他们。接下来,Meltzoff Trevarthen Stern这三位都应用了一些婴儿研究去定义这个一致性——主体间性很核心的一个观点/角色/作用。我们(编者)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第四个重要的部分。我们使用了一种更为中性的定义主体间性的东西,来讨论两个心智之间发生了什么,而不是用更积极的东西来讨论这个双向的东西。这里所说的更中性指的是更全面,不光强调那些好的,积极的。

(徐:这是一种表达方式,这第四种也未必所有人满意,但可以看作一种新视角的尝试)

我们讨论了互组织类型的一个更全面的边界,这个概念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这个广义的互组织的类型,提供了这个有关主体间性的前符号期起源更为广泛的定义。他把婴儿期的互动模式更广义化了,然后论证了主体间性的前符号期的起源。

其实这个一致性只是这些重要类型中的一个。他们用一种更中性的更全面的去看主体间性,一致性只是主体间性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作为补充,我们提出若干的东西,其中一个比如说关于交互组织的发生,还补充了匹配这个概念的问题,还有关于自组织的角色/作用,还有关于区别/不一致的作用,还有自组织和交互组织的一个平衡模型。这些也是本章主要要讲的内容——他们在做什么。

本文至56页结束,都在讲他们要把婴儿研究中的东西拿过来与治疗中的东西对照、应用及扩展。编者们认为,一致性、匹配的、共振的等是有作用的,但是不够,还有别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具体的研究中也已很丰富了,具体可参看第四章。

(徐:一致性、匹配的、共振。这些是重要词汇,我们再看看他们还有什么新视角)

从婴儿研究中,我们特别提出:心智的可对话式起源——心智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渴望交流的;一致性的作用;有符号参与的主体间性是基于符号前期的主体间性的。

畅:就是说,没说话之前就已经有了主体间性了。

璇:这里的心智的起源,我翻译为心灵的本来面目,就是说心灵本来的样子就是渴望对话的。

畅:渴望建立关系的吧。

宫:对,时刻准备的发生关系的。

(徐:是有一种最原始的接触,在语言之前,这似乎是一种生物本能。连单细胞生物都会聚群,当然一旦聚群就又会互相攻击)

接下来,先是吸纳前人的经验,大概说了一下这三个人的贡献都是什么。这三人都强调一致性,强调匹配。

下面就说到,这三位共同的一点是,都认为心智起源是可对话的,要对话的,要交流的。他们三位都赞同,心智从诞生的那一刻,就是要被分享的,婴儿有很多方法要去做这件事,婴儿有很多多元的方法去感知别人的情感状态和情感过程。这一点,可以应用在心理治疗中。所有经验的组织过程,都开始于一种双向的和可交流的。在心理治疗里,所有的这种心智的出现。

璇:我就是纠正一点,这里的心理治疗,在德语中就是指精神分析。

宫:也就是说,这一点在精神分析中的应用,就是经验的组织,一开始就是双向的和可以交流的。所有人在讲自己故事的时候,都是一个重新组织自己经验的过程。在精神分析里也是这样的,一个成年病人,他有可能经历过的那些东西,是要去被重新构建的。在以前,心智的出现,这个概念都是一人模式,或是独立的脑子,或是我向的心智,或是其他的范式,或是一个反射弧,或是一口沸腾的大锅,而不是一个对话当中双向的事情。在Meltzoff Trevarthen Stern之前,大家都是这么看待病人的。

(徐:通过对话,这种单一的内在对话模式会被打破,至少会被渐渐修改)

畅:都是单一的,一元的。

璇:我扩展理解一下,为什么刚才说,在精神分析中,都要被重新建构。在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可能就是我们说的移情与反移情的过程中。他们重新体会过去的经验,在这个过程在,心智的本来面目才能出现。

宫:当“可分享的心智”这个观念出现以后,整个精神分析的理论也开始发生变化。接下来分享和可分享的心智比较一致的一些观点。比如巴林特提出的“首要客体之爱”,鲍威尔的依恋理论,沙利文提出的“有关情感传染”的观点。包括后来的“孤岛心智的神话”。

畅:温尼科特说过,就没有婴儿这么一回事。

璇:我怎么觉得这个和存在主义是相反的呢?

(徐:和亚龙他们的存在治疗有点不同的,的确。波士顿小组基本是关系存在主义哲学基础的。是马丁布伯的传承)

畅:两码事。

宫:其实心智初开始的时候这些理论,和20世纪的一些思想家思想是一样的。这里有一句话,我挺有感觉的是“就算独白也有听者”。

泰勒认为,他所说的语言是个更加宽泛的概念,不仅仅包括我们说出的那些词汇,还包括各种类型的表达都在其中,包括艺术的语言,姿势等等。这些归根结底就是向那些我们认为重要的人去进行交流,这叫做语言。所以人类的心智,从这个意义上讲,都不是独白,都是对话。

璇:心灵之间是渴望对话的,但是心灵归根结底是孤独的,在我这是不矛盾的。

(徐:孤独或许来自对对话无效或者无法对话的失望?或许可以思考)

宫:下面接着说,上述所说的心智是可分享的心智,这个是来源于一致性的作用。因为我们能感受到和别人一致,所以我们是可共享、可分享的。我可以理解你,同时我也相信我是可以被你理解的。婴儿一生下来就会对这个有很敏感的辨察能力。这种一致性也会给沟通中的每个人一种正在被陪伴着的感觉。

畅:我就觉得有时候说心理治疗的核心就是陪伴。

宫:但是这个陪伴不是你杵在那。

畅:对,这个陪伴的状态是必须要和来访者处在一致性的。

(徐:就是有一种协调性,一种交互的协调性在里面)

颖:那种特别恰当的共情,就是为了给来访者这种陪伴感。

宫:后面接着写,为什么匹配和一致性这么重要呢?这种觉察到什么是一样的能力,再次重复一遍,这是一个不变的,一直存在的因素,而且是一个关于早期认知发展的中心原则,同时也是一个神经功能。基于这种能力,婴儿会选择那些相似的东西,会抽取出不变的东西,而且使用这些信息,去形成类概念,然后普遍化,形成最基本的前语言期的表征。

这种从各种各样实在的东西里,抽取出共同的特质的这种能力,同样对于成年人也是适用的。

畅:就是说成年人可以从人群当中,去搜索到和自己最相似的那个。

宫:下一段结尾就是说,你和我在一起,你和我有同样的频道。你和我一起,并且你和我是一样的,这种感觉就像是床上有块石头隔着了一下一样,有一种碰撞感。

在成人治疗中Stolorow小组,会用情感共振这个词,并且已经脱离了Stern说的情感共振的那个概念了。Stolorow所说的情感共振是指低空飞行的那个概念,就是治疗师要陪在病人的那个频道上去进行工作。贴着他走,在那个夹层中去工作,不要比他高太多,也不要被他低太多,要跟着他。Stern提出的情感共振是指人无意识中发生的状态,我们之间情感的相互交流渗透。所以他们二人所说的情感共振是两个概念。

(徐:Stolorow这个和人本主义治疗的概念几乎是一致的)

畅:他们两人对情感共振的区别,就像是以前徐钧老师讲课时提到的。Stern说的情感共振,就是以前我们所强调的,治疗师要贴着来访者走,Stolorow所说的情感共振不像是治疗师贴着来访者走,而是帮着来访者贴着自己走,不带侵犯性。是更加自然发生的。

(徐:Stern的更是一种描述性的,一种互相渗透性的交流状态的描述;Stolorow的好像更接近一种要去这么做的技术指导的描述)

宫:嗯,没有那么多的人工味道。

下面说到,这三个人的婴儿理论,都会给一致性下个概念,在这个概念中,他们都很强调有活力的那一部分,比如有趣的、游戏的、欣喜的、享受的等等。但是后来人更加强调不同的方向。Tronick发现,在婴儿观察中,这些发展心理学家发现的这些东西,在成人治疗中却没有人提,而我们更容易去关注来访者的痛苦、沮丧和悲观等。Stern关注的一致性,更加关注结合、依恋和亲密。这也同样是成人主体间性被忽视的一个主题。

就是说,前面做的很多研究,都是观察孩子们开心的时候,这个时候母亲的共振和反应,在治疗中一直是被忽视的一段。Stern的特殊在于他更加关注有情感结合的状态和有亲密感的状态。本书认为,这部分,在成人治疗中也是被忽略比较多的。

(徐:Stern的这个观点很类似巴林特的和谐的互相穿透的概念)

标签: class  hidden  normal  读书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