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第六章:自体心理学科胡特 | 义乌东阳浦江心理咨询机构
时间:2022年09月24日|1398次浏览

全文4360字,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1:对疏离无意义感的关注

海因兹.科胡特主要关注一个人疏离的痛苦感受,自己不被接纳不被理解的感受。科胡特所界定的陷入困境的人不是充满了对禁忌愿望的罪恶感,而是毫无意义的度过一生,这种人失去了热情失去了兴趣,看起来像人,但是实际却感到生活就是苦役,成就就是虚无,或者仿佛被捆过山车上,一会是创造能力的极大迸发,一会又陷入失败自卑的痛苦感受,尽管他们热切的追求人际关系,但是总是不断的被抛弃,于是就越发悲观,就会怀疑自己可能得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说弗洛伊德笔下的人充满罪恶感,科胡特笔下的人则注定”悲剧性”。

科胡特也认为,人必须在某种合适的环境下才能正常发展,才能让儿童感到自己是一个人,是社会的一员,与他人是有联系的一员,他致力于找出儿童早期生活中需要哪些关键条件。他的理论既来自对前人理论的扩展,也来自临床经验。

2:弗洛伊德的自恋人格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最初的所有力比多能力都是指向自体,他将这种状态称为原始自恋,幼儿最初的体验就是充满魔力和幻想,沉浸在自己的全能思维中,感到自己完美无缺,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打断了幼儿自恋的自我关注,幼儿必须把力比多转向外部的真实他人。在这个过程中,自恋力比多正常的转移为客体力比多,儿童将父母作为重要的爱的客体。

但是另一方面,对父母的这种依恋以及在依恋中发展出的俄狄浦斯幻想,造成了下一阶段的精神阻碍,如果儿童无法放弃俄狄浦斯幻想,那么力比多就固着在幼年爱的客体上,由此形成了神经症。以后进行心理治疗时,这些幼儿的依恋以移情的方式转移到咨询师身上,于是他又能感受到这些情感内容,也就获得了治愈的机会。

弗洛伊德认为,客体力比多与自恋力比多在本质上是相反关系。一个人在自己身上投注的力比多越多,在客体上投注的就越少。他认为精神分裂症就是力比多从客体大量撤回,回到早期几个月的自我关注状态,这时,病人无法把力比多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因此,没有依恋可以转移,也就无法做精神分析的治疗。当代的分析师也用这一自恋理论来解释遇到的某些临床难题。

也就是说,这类病人是无法靠精神分析治疗的,因为他们无法产生移情,无法把力比多投注到分析师身上,他们全部精力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和自我感觉。

在开始的时候,科胡特也遵循弗洛伊德的解释,科胡特与安娜弗洛伊德,哈特曼等私人关系都非常好,自己以自己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而自豪,但在科胡特生命的最后10年,他的著作变得太过于偏离主题,变得对经典的自恋解释越来越不满意,因为他在临床分析中发现似乎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在他1979年论文《对Z的两次分析》中,他对自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科胡特称之为 自体心理学。

3:对弗洛伊德自恋的疑问

科胡特最初的贡献是激进地革新了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

弗洛伊德曾经指出,所谓的心理正常就是可以用爱及工作能力来界定。但是,在对Z的分析中,科胡特发现弗洛伊德漏掉了一个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为自己拥有爱和工作能力的自豪感,也就是说缺乏对工作和爱的热情和自豪,虽然能正常爱也能正常工作,但是感受不到快乐和意义。内心没有这种自豪感,所谓的正常生活就是空洞的。第一次对Z的分析虽然让Z能够正常工作和爱,但是他完全体会不到这些爱和工作的意义在哪里,自己内心是空洞的,没有感觉的。

所以,科胡特对弗洛伊德力比多的指向产生了怀疑,是不是指向自我的力比多就不能指向别人呢?两者一定是对立的吗?为了达到的所谓心理健康,是否需要摒弃对自己不成熟的过高评价以及得到别人关注和表扬的愿望?以放弃爱自己的代价来追求与别人的关系又是否值得?难道一个人对自己没有好感真的能对别人有好感吗?

这些疑问,让科胡特开始质疑弗洛伊德的关于自恋的理论。但这一举动被很多人视为对弗洛伊德的亵渎。

后来,科胡特发现 精神分析界内部已经神话了弗洛伊德,实际上这是对精神分析的伤害。科胡特严谨的遵循着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方法,但是并不是一定要遵循弗洛伊德的具体解释。

他认为,过于僵化的忠于弗洛伊德特定的理论,会让分析师有一套预先固定的信念系统去强加给分析过程,会去拿病人的谈话来配合预先设计好的意义,而不是去建议假设性探索,允许持续开放的吸收病人对自身困境的独特体验。

4:替代内省与自恋性格

科胡特在治疗中,试图悬置自身的经典组织框架,不带主观意向地去倾听病人的谈话,对病人的谈话内容的含义暂不作任何先入为主的理解,他试图站在病人的立场,病人的角度来理解病人的体验。

他把这种方式称为“替代内省”。他说,如果我们以内省和共情作为观察方式的本质成分,我们就能分辨现象是智力的 精神的还是心理的。我发现意义的重要性。

在治疗过程中,科胡特发现对于自恋病人来说,发展两种关系特别重要:

一是病人需要一个关注他的,赞美他的对他感兴趣的客体,让他在难过的时候安慰他支持他,这样他就能保持稳定。

二是病人需要体验到与一个理想化的有力的人之间的联系,这样病人好像自己得到了力量,我们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这种感觉,就是客体比我厉害,而且和我关系好,我就能从他那里得到力量。

科胡特认为,这些病人(后来他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在自己作为自体的基本方式上出现了偏差,在他们的冲动背后,是自我组织、自我感受和自我关注出了问题。也就是自体出了问题。

他认为,如果认为是过多的自恋导致了问题,只是为问题的表面理解,科胡特推断,健康自恋的正常发展,会表现在许多方面,如能感受到内部稳固和活力、有能力运用才能达到目标,面对挫折时能克服困难,成功时有自豪感等。

因此,科胡特认为自恋是一种正常的发展。也就是说,被人夸是必需的、希望借助别人的强大来强大自己也是必需的。

5:正常自恋的发展过程

科胡特认为儿童早期的一些夸大、想象自己完美无缺、能飞、活力热情等是必需的。这些恰恰是成人所缺乏的,成人过着毫无意义和毫无生气的生活,科胡特开始关注幼儿那些旺盛的活力最终到哪里去了,是怎么样的发展过程让一个人保留了活力热情,而另外一些人却毫无活力。

最终,科胡特建立起了自己的三级自体的理论。

他认为健康的自体是在三种特殊自体-客体体验的发展发展中形成的。

第一种体验是需要自身客体“回应并肯定儿童天生的活力、伟大和完美的感受”,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现在所说的,需要多赞美孩子。称之为夸大自体客体。

第二种体验是与强大的他人的联结。称之为理想化自体客体。

第三种体验是能唤起儿童的相似感的自体,称之为孪生自体客体

儿童对这三种自体客体都是需要的,那么后期,儿童如何从这些自体客体中脱离出来呢?科胡特认为并不是通过面质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是通过接触现实,让其慢慢蜕变,儿童在生活中遭遇到了挫败和幻灭,慢慢理解这些看法不符合现实特征。

在健康的发展中,对自己和别人的夸大形象会逐步削弱到符合现实的比例,在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中,会发生一些适宜的挫折,需要儿童自己去调控。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承受挫折并感到失望,并在此过程中内化了自身课堂的功能特征,比如他学会安慰自己而不是崩溃,他尽管失败,但是能够体验到内心的力量。科胡特称之为蜕变内化的过程,以细小的方式无数次的重复,建立了内心结构,最终形成了安全的自我,既保持了原初自恋的兴奋和活力,又保持了现实特征。

总体来说,科胡特强调的是自然的挫折而不是认为挫折,如果认为挫折,就会导致儿童失去内部整合的过程,一下子就浇灭了儿童的活力与热情,所以成人之后感受不到快乐与满足。

6:自体客体移情

科胡特在病人的自恋移情中发现了幼儿式自恋的作用方式的线索。他认为移情界定了那些在病人早期生活中被损害的正常而必需的体验。

也就是说,弗洛伊德认为病人移情是想从分析师那里得到某些满足,但是科胡特认为,这些移情是病人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是自体的延伸,这种需要本来就是必需的,但是病人在早年生活中缺失了。

科胡特提出了三种自体客体移情,这三种移情反映了童年所需的三种自体客体经验。

一是镜像移情:针对养育环境中的抱持环境,就是需要夸他,赞美他,关注他的客体。

二是理想化移情:针对重要而有力的人的联系的需要。

三是孪生移情:找到功能类似客体的需要,就像兄弟一样,能否从对方身上发现自己的某些特点。

在分析环境中,病人感到分析师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病人虚弱自我所需要的外部延伸,病人会对分析师操控,就像他们操控自己一样。

这些移情,都不是俄狄浦斯的 移情,最为可拍的是,传统自恋解释对自恋移情是灾难式的。如果分析师说病人自我知觉是夸大的(镜像移情)需要放弃,或者说病人对分析师的看法是夸大的(理想化移情),或者解释说病人与分析师之间的相似(孪生移情)是虚假的,那么病人就会崩溃泄气,随后就是空虚无用感或者就是报复性的宣泄。

如果不去解释这些移情,而是允许让他们蓬勃生长,会发生什么呢?经典理论会预测,分析师与病人共谋满足了病人的幻想,会加速退行或者固着。而科胡特发现,他的病人长期浸泡在这种移情环境中,反而逐步发展出了跟家可靠的活力和幸福感,过了一段时间,发展出了更为协调、坚韧、健康有力的自我感,更能经受挫折。

7:科胡特的分析情景

科胡特完全革新了经典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他提倡一种完全不同的处理移情方法。他认为,在分析过程中,病人在重新启动被中断的发展过程,分析师最好不要忽视或者抗拒这些移情,尽管这些移情可能造成反移情焦虑,但是就是要让病人体验到他处于所需要的发展角色里,让病人停止的发展过程再次开始发展。他的方法与温尼科特的方法有很多类似之处。

科胡特发现,在移情的早期阶段,解释不仅不必要,而且是有害的,解释会让病人发现分析师的独立性,因此妨碍了病人沉浸在发展所需的环境中了。

那么治疗应该干预什么呢?要说清楚病人需要在治疗过程中承担怎样的功能,并且开放的接纳这种需要(被关注、理想化分析师及认为分析师与自己类似),并且在病人感到分析师有缺陷做得不好的时候给予共情,因为分析师无法做到完美。

整体来说,分析师就像父母一样,从开始的支持,到后期的慢慢让病人失望,让自恋移情转变为更为现实而坚固的人际关系。

8:总结

科胡特把精神分析从理性主义和客观主义拉向了主观主义及个人意义的建构,温尼科特也是如此。让我们不再认为人就是只有生活和工作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人需要构建自己的意义,人需要有活力,人需要有自豪感,人需要有自我感觉良好的感觉。

这些其实都是和后现代主义类似,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价值和意义。意义的发现是多元和多维度的,评估生活的价值也不是看生活多么符合成熟先进的观点,而是依据其是否有活力及激情的真实性。


许定远,应用心理硕士、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浙江卫视特邀心理专家、义乌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二级心理咨询师、飞米粒心理创始人,专职心理咨询及培训工作,具有6年近4000小时个案咨询经验,存在分析为主的整合式中短程咨询取向。预约微:dinterx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