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庆龙的日志
  • 你要问我学习精神分析和学习其他领域知识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认为就认知过程本身而言它们是相似的。但如果仅仅是把精神分析当做一般性知识,又会不得其味。因为精神分析不是陈述性知识,它是一种 思维方式 Mode of thinking 。我们只有把“ 让精神分析变成一种思维方式 ”作为目标时,你才能说自己开始学习它了。
    分类: 深度思索|7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如何理解精神分析

    2021-05-02 11:29
    来访者那些在沉默深渊里痛苦着,想言而不能言的东西,并不预先存在于分析家还未被其凝视过的理论抽屉里 —— 愚公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精神分析是什么?对于这个符号,我们需要理解它的什么?在一边实践,一边探索过程里,我时而迷惑,时而豁然。就其本身而言,我无法找到它严格而恒定的概念边界,
    分类: 精神分析|680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对于一般技术实践而言,我们对该领域的内在规律理解的越深刻,就越是能随着重复性的实践而获得明显的能力提升。而心理治疗领域则不完全服从这个规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咨询师虽然有着大量的临床经验,却也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瓶颈。因为 心理治疗领域的技能提升本质上取决于有效干预的表征化,而不是经验总和 。无效干预重复
    分类: 临床经验|739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依恋类型的划分

    依恋类型的划分

    2021-04-30 10:15
    婴儿依恋和成人依恋是两套系统,且各自又有着不同的划分方式。我会尽可能用简洁清晰的方式描述依恋理论发展脉络中的分类形式。 婴儿依恋    一种最简单的划分,也是我们最常听到的: 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 。而后两者都统称为焦虑型(Anxious),故也称焦虑-回避型,焦虑-矛盾型
    分类: 依恋心理学|15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依恋的哀伤

    2021-04-29 13:59
    1870年的一个夏天,在加拉帕戈斯海岛的南部海角,一位头发花白但目光炯然的老人静静的注视着海面,在他目光掠及的远处海滩上,一只海鬣蜥正向着自己伫立的地方疾速爬来,这个生物似乎毫不惧怕这位才把自己丢入海中的男人。 这个男人叫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而他驻立的地方,正是海鬣蜥被母亲孵化的地方。 对于一个
  • 经常听到一些人说,如果有一天实现了财务自由,就不再工作,就去过一种只有消遣而没有劳碌的生活。其实我完全理解这样表达,因为我知道对于一个在琐碎生活和持久压力下的成人,闲暇和自由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而真正的问题是,如果真的实现了财务自由,安逸和自由是否真的是一种可以长久享有的生活状态。 在我的一些来访
    分类: 深度思索|1312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走进咨询室,在当今中国,心理咨询依然是极小众的选择。而那些从未接触过心理咨询服务的人,他们又是如何应对一次次心理危机的? 除了那些接受过心理教育,对于人格成长有着更长远追求的人来说,大部分人走进咨询室,往往都存在一个不得不去处理的现实因素,它们要么是一种社会适应不良,要么是一种
    7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在我的个案经验与生活观察中,一个人心理模式的改变并不是累积足够数量和时间的某些要素后自动出现的产物,而是源自于旧平衡的崩溃,在那个即将崩溃却又不彻底失序的边缘(Edge of chaos),才能发生新的事情。 在这一变化发生前,一个人的生活和人际系统中往往存在着一种不可见的力量,它或许孕育在一个人寻觅安全
    分类: 深度思索|1454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共情,错了吗?

    2021-04-25 14:11
    注:文中提到的共情,若不特别说明,则皆指共情性回应。 共情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态度,基本上成了所有咨询流派都认同的对话基质。然而共情就像是均匀分布的氧气,它可以营造一个利于来访者成长的环境,却不能成为拨筋动骨的手段。 对于有些来访者而言,咨询师单纯作为一个倾听陪伴者,一个能共情的人,是远远不
    分类: 临床经验|7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从3个变化维度去综合界定,破裂(关系是否出现裂痕),链接(是否可亲近,可分享),共谋(是否防御性的共同回避特定议题),基本上涵盖了中长程咨询中的所有关系形态,可用以评估。  1 、 没破裂,有链接,无共谋 :双方关系稳定和睦,体验上亲近或想要亲近,能分享重要的感受。  2 、
    分类: 临床经验|572 次阅读|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