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猫语】如果一个人是一本书 | 心得R
时间:2018年07月25日|1579次浏览

做心理咨询工作,每天都会见到不同的人。大家想要处理的问题有着一定的普遍性,但对每个具体的个人而言,又是极为特别的体验,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每个人都是一本不同的书。

我们的习惯语里有一个常用词叫——探索,在动力取向的咨询中,对过去成长经验的探索是咨询的一部分内容。其目的是建立起过去与现在的连接,让我们对现在自己的来龙去脉有个理解,从而形成具有内在连续性的自我意象,进一步帮助我们更坦然的接受现在的自己,放下过去的包袱。

还有一句相关的行话,叫做——要么修复要么重复。意思大概是修复原有的关系应对模式,或是因创伤经历而发展出的不良应对策略,不要继续延用无意识重复过去经验的方式来应对现在的事物和关系。因此,期待改变、关注改变、发现改变这件事似乎就成了修复的证据和指标。

而在践行这条工作逻辑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两个现象是我认为需要关注的。

一是过度的建立过去与现在的连接,这常常也是对精神分析有误解的人们投诉的部分,总是深挖过去,以及与父母的关系,这样做有什么意义?难道去责怪他们我就会好了吗?当然不是。探索过去的经验,目的不是为了找责任人,尽管在了解的过程中难免会生发对过去经验的情绪反应,包括对父母的愤怒和怨恨。这些经验需要被语言化,更需要被一个人听到”,并且所有的体验也需要被“承认”,这些表达都具有鲜明的主观体验色彩,无所谓对错好坏,是否符合现实的真实。这是一种具有隐喻性质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帮助我们修复原有的创伤经验。

我反对过度的连接,凡事都去找过去的原因和影子,会给人一种现在的我没有任何意义的感觉,会引发一种绝望、无助感,既然所有的事情都被过去定义了,我还能怎么样呢?

如果把一个人看成是一本书,过去的我只能是注脚、是引文,现在的我才是正文。正文理应是篇幅最大、最重要的部分,哪里有见过引文与正文一样多,甚至超过正文的书?当我想写这篇文章时恰好买了一套上下册共1239页的思想史,随手一翻下册书,引文就有173页之多。我好事之心萌动,去算了一下比例是14%,忍不住就笑了,作者是尽显旁征博引之能事啊!当然,一部思想史是要有观点出处的。但如果这是一个人呢?这个比例似乎也还好,尽管看页数和厚度有点吓人。可如果再超过这个比例,我就会感觉有些喧宾夺主了。引文呈现了某些内容的出处和脉络,而正文是融会贯通了引文之后所表达的属于作者本人的观点和结果,重点仍然在正文中。我们要看的是当下这本书,绝不是由这本书牵连出来的另外若干本书。

比如一个女孩因人际关系困扰而来,在了解过往经历的过程中,发现她的成长受母亲的影响很大,也跟母亲有很多的冲突,这些材料一部分反映了她的人际关系困难的原因,但绝不会是全部的原因,不能把所有的关系问题都用与母亲的关系来理解和反应,这样做是片面的;在她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从其他人处学习来的经验,也会有与其他人的关系创伤带给她的影响;同时也会有她自身人格特点带来的关系应对方式等等。执着于用与母亲的关系解释其他的人际关系就有可能是一种过度连接。


第二个现象是误把形式的改变当做性质的改变,有时候是盲目的强调改变。在咨询中,甚至是在同行交流中,都常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话——

“我现在对自己不再那么严苛了,尽管今天咨询我迟到了,但我一点不自责,还为自己有些高兴,我终于可以迟到了……”

“我不再怕反抗妈妈的控制了,那天我跟她大吵一架,还挺痛快的,觉得自己终于有改变了……”

该怎么理解这些改变呢?单拿出这些对话来其实很难讨论,这只是一些非常细小的片断,如果不去跟具体的人和事结合,是没办法讨论的。但我还是想借这个对话提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到底改变的意味是什么。

“能迟到了”是可以作为对自己不严苛的证据吗?这里面是不是隐藏着一个另外的要求叫做“你要学会迟到”?迟到这件事本身是值得骄傲的吗?尤其是在严肃的工作情境下?不自责就是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吗?这有没有可能是一个强大理论支撑的合理化安抚策略?为自己的工作过失感到高兴是否有些奇怪呢?如果允许自己犯一个“错误”就可以叫做放松和改变,那改变是不是太容易了一点?

关于要么修复要么重复的判断,有时候是很难定义的,重复的也绝不仅仅是外显行为,更是内在心境。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某种程度上决定我们的视野,我们的视野又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回应世界的方式,而其间的内隐线索就是我们的情绪和感受,这一点其实是很难超越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以为的修复很可能是另外的重复,只是形式或内容的变化而已,性质上并未改变。


顾城有一句诗说“人生需要重复,重复是路”,重复之路就是每个人成长经验的反映,所有的经验组成不同的重复;而重复之路不只有一条,不在这条路上重复,就在另一条路上重复,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别。所谓经验就是重复的结果,哪里有那么多新鲜的东西每天在发生?修复并不意味着把重复当做必除之恶魔,它是支撑着一个人很久很久的生存必经之路。

所以,到底改变是什么?可不可以不变?探索的目的一定是改变吗?还有改变的目的又是什么?改变到底有多难?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

来咨询的人抱着改变的心情而来,但过程中也会发现改变是如此艰难,习惯性的熟悉感觉吸引人去重复。但在有耐心探索与等待的进程中,有一种改变会悄然发生,它不一定反映在外部形式上——行为,而是在内心感受上,在情绪反应上;这种改变有时候会带动外显行为的调整,有时候并不会;甚至外显行为不会改变,但内在情绪运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帮助人们积聚起内在的力量和信心。这些改变并不会轻易被外人察觉,而自己可以体验到,那是一种通体舒畅的感觉。

比如我依然不会迟到,但我可以坦然接受如果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不必那么焦虑和自责,心情是轻松的,不会再把不迟到当做一个绝对要求去必须执行;对妈妈也不一定要直接愤怒的反抗,你可以拒绝也可以接受她的要求,决定的界限在你自己心里,不只是用强烈的情绪才能表达……整个人会享受到一种内外一致的放松与镇定,尽管时而也伴随着些许焦虑。

在外部表现上这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内在感受上却是天壤之别,有过此种体验的人一定明白我在说什么,这其中的微妙之处只有体验过的人才能了解。当然,这是一个逐渐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文|路梅

—————————————

关注【路梅心理】公众号!

标签: 心理咨询  修复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