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培训与读书引发的感想

  • 依恋研究

    2018-01-23 17:51
    先说两句:
    是读书的时候,忽然想写“依恋理论培训项目的那些亲子互动视频教学能够教我们一些什么”。写着写着,觉得还是以个人的立场来写更为贴切一些,于是改了标题来写~不过,大致还是围绕着亲子互动视频教学来讲的。
     
    这边开始算是正文:
    精神分析,从一位女士对弗洛伊德说“请你听我说”开始走上历史舞台,逐渐发展出了现在称之为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客体心理学、自体心理学、主体间心理学以及人际关系学派、中间学派、关系学派、依恋理论等等一系列的理论学派。精神分析流派对人的内在的研究,从盲人摸象般地对意识状态及领域的分辨、人格结构的分类等这些关于人的内在的概略性框架的描述性建构,逐步细化分叉前进融汇,渐渐走向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早期不断重复的微观互动对人际关系模式形成、自我功能发展及人格结构形成的影响。
    越来越多不同领域专家的合作研究,使得我们对个体的发展有了更多更细致的了解与理解。很多学派对前语言期的人际互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提出各自的理解与描述,人们用不同的表达努力去接近我们每个人生命早期的可能经验。
     
    比如,下面这段文字,摘录自《心理治疗中的改变》的
    第六章[心理动力学意义的基本层面:与冲突、防御和动力性潜意识相关的内隐过程]:
    【内隐关系知晓是一种表征形式。...这是一个人的成长史、关于他如何与他人相处的被表征的感受。它所涉及的知识和表征并不是基于语言的,...总之,内隐关系知晓是基于情感和动作,而不是基于言语和象征。它也是非意识的,但不是由于压抑。相应地,它可以被带到意识层面,并且被言语化,但是通常这是相当困难的。进一步来说,以行动化上演的方式存储下来的这些现象,其复杂性永远都无法与它的语言和叙事版本构建出充分的匹配,或许连适当的匹配都无法形成。...与基于语言的外显知识相比,内隐领域是极为丰富而精巧的,比语言包含了更多的微妙之处,展示出一个首要的关系性意义系统,...前语言期婴儿与他人互动所知晓的一切,都以意图的形式包含在其内隐关系知晓中。内隐关系知晓也形成了我们--作为成年人--基于社会交流所知晓的大多数东西,包括移情。
    。。。。。。
    这样的关系意义从生命伊始就已经植入人际互动中。例如,我们可以从一段家庭录像上看到,一位有点抑郁的年轻母亲和她18个月大的蹒跚学步的孩子之间的互动。她坐在一张长沙发上,她的儿子也在沙发上,站在距离她约半米远的地方,正在从自己的奶瓶里喝水。她僵硬地坐在沙发远端一角,凝视着空中,用一只手抽烟,另一只手搭在沙发靠背上,朝向她儿子的方向。她那蹒跚学步的孩子喝完了瓶子里的水,从沙发上站起来,在沙发上上上下下地跳了一两分钟。然后他略停了一下,就扑通跌落在他妈妈的大腿上。这个时刻,她没有移动她僵硬地伸向远方的手臂,她猛然把头转向他,咆哮着说,“我叫你不要在沙发上跳的!”
    我们考虑她发出攻击的时机,她所表现出的厌恶与他站在沙发上或者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无关,而是与他想要与她建立游戏式的身体接触有关。在这个录像带的其他镜头中,我们看到,她的儿子走向她,把手伸向她的膝盖,只是为了突然把膝盖推开,然后再真正地接触她。他母亲对充满柔情的接触的厌恶,似乎使他抑制了他想要从妈妈那里寻求身体接触的主动性。随着这种模式日积月累不断重复,就会作为他的内隐关系知晓的一部分被保存下来,并很有可能歪曲了此后他与别人的互动。】
     
    这样的直描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去观察到互动中一闪而过的细节,以及这些细微的动作、有时甚至是隐蔽的动作意向对于互动双方的互动意向与人际模式(或者用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的语言--内隐关系知晓)的影响。Dr.Patricia M. Crittenden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更往前一步。她所创导的依恋与适应基础上的DMM动态成熟模型,为这类互动的协调一致性的评估研发了一套评估体系,这套评估体系的基础是艾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实验,并在创建初期得到了艾斯沃斯和鲍比的指导。DMM的评估体系,通过互动双方的表情、声音、肢体动作等多个维度的三到四个分类标准来进行评分,从而得到互动一致性的分年龄段的评估分数。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这套评估工具的有效性不断得到验证与改善,并且它被美国儿童保护机构及美国司法机构所采纳和使用。
    在学习这套评估工具及使用的过程中,学员们可以看到Dr.Patricia M. Crittenden收集到的来自全球不同文化下的亲子互动视频。通过运用这套评估工具对这些不同文化下的亲子互动视频中亲子互动一致性进行打分,通过Dr.Patricia M. Crittenden的讲解,以及背后那些支持这套评测系统有效性的研究论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套评估方法对不同文化的亲子互动一致性的评估都具有效用。讲到这里不由得想到“文明文化之于人类的意义是什么”的话题,无可避免地会想到弗洛伊德的著作《文明及其缺陷》,打住打住。
     
    那些亲子互动视频中婴儿日常的倾向于被认为没有什么意义的行为举动,在Dr.Patricia M. Crittenden老师的解说下,全部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人际互动中的意义。这也帮助我们将对个体的主体性确立时间大大推前至婴儿早期、乃至于出生前。
    同样的提法,法国的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提出,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多尔多的表达似乎更多地是哲学层面的,印象中她只对婴儿那些会引发重要关注或具有重要象征的行为进行了解读,而没有落到婴儿与父母日常互动的一举一动上。
    当主体性确立的时间被大大提前,这一变化激发了我们内部的许多感受,特别是那些因传统认知认为婴幼儿没有多少自己的感受或是这些感受对个体的发展不会有多少影响的看法而压抑的感受。
    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是一举一动,还包括那些姿态、身体语言,以及所有无法用上述方式来表达时,人类会采用的最后的表达方式--躯体化。
    如此又想到多尔多的身体形象这个理解困难的概念,那本介绍这一概念的小书《百分百多尔多》还没有读完,仅以粗浅的理解将之与Dr.Patricia M. Crittenden所谓躯体化联系起来。所谓“语言无法表达的,由心理来承受;心理无法承受的,由身体来呈现”。这样说来,这些视频课程帮助我非常好地将之前阅读到的理论切切实实地与人际之间的一言一行进行了联结,从笼统到具体,从抽象到具象,从宏观到细微,一言一行、一瞥一望、一颦一笑,而这些正是一个临床心理工作者在工作中所真正要面对的。
     
    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面对儿童那天马行空的想象,或无厘头式的玩闹,怎样的回应会是恰当的,大约是每个儿童咨询师都会有的问题。如何回应、如何决断,在与儿童的互动中,都需要相比成人咨询更为快速的反应,这需要咨询师头脑中存有大量的各式各样的互动模板。就如同著名的人工智能最新版本的阿尔法零(AlphaGo Zero),通过大量“阅读”学习,构筑起自己的棋类运动竞技能力。如果有什么可以帮助儿童咨询师快速建构大量互动模板,那就非Dr.Patricia M. Crittenden收集的这些亲子互动视频莫属了。每一个教学视频,Dr.Patricia M. Crittenden都会细致讲解,孩子这样做的时候父母是那样反应的;或者父母这样做可能出于什么样的意图,但是在孩子那里却被感受成了什么;或者孩子看起来有这样的意图或需要,而父母却没有接受到相关的信息,或者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一帧一帧地直描视频中所发生的,就像对自体心理学中提到的孩子健康成长需要依恋对象给予他们自体客体需要的基本满足的具体解读。所谓同调回应的自体客体体验在一来一往的互动中究竟是什么样,通过大量的亲子互动视频,我们会在内心里建构起一个谱系化的模板群,而这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胜任力。
     
    除此之外,还有个人情感的变化。我仍然记得在ICI二阶的课堂上,Pat老师对教学视频中一位等待美国法庭判决是否具有抚养自己孩子的资格的母亲所做出的共情性的描述,是如此深切地震动到我,以至于不由自主地悲泣。那位妈妈在视频中的所做所为是如此地令人厌恶或痛恨。而Pat老师则通过对她行为的解读,带领我们去看到那些令人厌恶与痛恨的行为背后是一个母亲的爱以及未经反思的抚养及人际模式纠结而成的行为系统(更多地是潜意识的),充满了伤痛与深切的悲哀。Pat老师深入内心的共情所引发的大约是深刻的哀悼,对自己(也为妈妈们)未能经历的理想化的亲子关系(对上对下)体验的哀悼,这些体验的深度恐怕是多年的心理治疗也未必能够达到的。
     
    暂且以上。葛磊。于2018年1月15日。苏州。
你还不是该小组正式成员,不能参与讨论。 现在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