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好
时间:2017年04月13日|1660次浏览



我可能是个假人

“我其实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好,周围都是学霸,我可能上了假大学······”

“要不是运气,拼了命我也坐不到这个位置上······”

“他们马上就要发现了,我其实是个骗子,我不值得他们这么尊敬和崇拜。我再也做不出那样成功的事情了,我感到崩溃,我可能是个假人”


冒充者综合症

Olivia Fox Cabane在《魅力学》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每一年,她都会去给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新生们讲课。她总是问一个同样的问题——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认为,自己的被录取是招生委员会的一个错误?而每一次,都有一些学生举起了手。

像这样,当我们无法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内部因素,就会出现自己不能接受那些外界认可的成就。即使你过去的经历能直接或间接地证明你有能力,但你仍会觉得自己只是浪得虚名。促使你取得成就的是时机是运气等外在条件,甚至你无法形容的“造化弄人”你只是“骗过”了其他人,让他们误以为你聪明、有能力。这,就是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

“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不是一种被收录的精神疾病,但是是一种在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这个词汇在1978年第一次被Pauline Clance和Suzanne Imes提出,他们发现,在那些被社会定义为成功人士的人中,有一批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被外界认同,但贬低自我;低估自己的成就,将成就归功于外界因素;觉得自己像个“骗子”和“冒充者”,他们时刻担心被“发现”,被“识破”,被“撕下假面具”。Pauline Clance与SuzanneImes这两位来自佐治亚州立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花了五年时间采访150多位“别人眼中的”优秀女性。她们来自各行各业,经历迥异,然而她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是,其实大家心中都有一个不为人知、却又大同小异的秘密。那就是,她们的内心中并不认可这些所谓的“成功”。


冒充者综合症

Pauline Clance和Suzanne Imes将这种特征归纳称为“冒充者综合症”。有研究表明,70%的人至少有过一次“别人眼里的自己的成就并不属实”的想法。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Georgi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者发现,在接受他们采访的那些成功成年人中,有33%的人感觉自己的成功不是理所应得的。冒名顶替综合症患者在归因方式上,会在失败时倾向于内归因,认为是自己的智商、性格导致了失败,认为自己该为一些错误负主要责任;而在成功时倾向于外归因,认为是环境导致了自己的成功。因此,冒名顶替综合症患者获取自信有时候会很难 [1]。

在和冒名顶替综合症患者的交流中,他们会表现出对命运的不确定性、人生掌控感缺乏的迷茫,内心深深的不自信。

小U,32岁,来自山西一座美丽的城市,在帝都从事营销行业,现在已经是一家公司的副总。谈及生活,她却仍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我觉得这一切很浮华,到底能有多少东西属于我自己呢?重新来一遍,我都坐不到我现在的业绩。未来行情也是不确定,公司还寄托那么多希望在我身上。他们千万不要发现我真的只是靠忽悠,我是个骗子,我没有那么优秀。我常常加班到凌晨,生怕那个细节做的不好我整个人就被识破。我真的很累。”


冒充者综合症

白x,40岁。某985名校毕业硕士,金融行业从业。别人眼中的有房有车有美娇娘的人生赢家,却常常暗地里唉声叹气。“我感觉不到自信,我就是跟着别人随大流。要不是当初偶然上了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得到那个老师的赏识进了这家单位,我是没有现在的。大家只是同情我照顾我,毕竟我一个来自农村的小孩,能有什么本事呢。回到老家,乡亲们更是以为我有什么本事,其实我没有什么能力,真的只是混吃等死。”

这两个案例,为我们展示了冒充者综合症一定的精神面貌。冒充者综合症有两幅面孔,一副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消极刻画,一副是社会期许、他人评价塑造的外在面孔。究竟哪一个是自己?这是很多人都会问的问题。而冒充者综合症患者的问题在于他们笃定的认为自己内心那个“不能够、并不是”的自己就是真正的自己。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高成就群体中。而女性群体也容易出现这一状况。娜塔丽·波特曼、凯特·温斯莱特、蒂娜·菲都曾公开承认自己有“冒充者综合症”;艾玛·沃特森也曾对媒体表示,自己在出演《哈利·波特》后受到过这样的困扰。Facebook CEO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提到自己得“冒充者综合症”时说,她应对的方法是,“当感觉不到自信时,就假装自信。”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女性从小获得的社会期待与男性不同,女性在获得成功时,可能是与家庭和社会期待不符的,同时也会遭受更大的压力和质疑。

2006年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表明,在种族、宗教、性别、性取向等方面属于少数群体的人,都是“冒充者综合症”的高发人群。不过,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男性也常有这样的困扰,比如晚年的爱因斯坦,就曾说自己是个“无意识的骗子”(involuntary swindler)。演员汤姆·汉克斯、作家尼尔·盖曼都有受这种症候所困。但男性和女性在应对“冒充者综合症”症状时的方式不同。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女性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努力地学习来证明自己,而男生则更多想方设法避开那些可能会暴露自己弱点的环境。他们共同的动机是,努力保持自己很强大的外表,虽然这在他们的内心看来其实只是假象。


冒充者综合症

“冒充者综合症”到底是因为人的某种心理特质作祟还是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状态表现?

有研究发现,父母一辈(特别是父亲)的照料方式会对该问题有所影响。这其中,过度表扬和过度忽视这两种极端情况,都有可能抚养出自认为是“冒充者”的孩子。如果孩子从小被过度表扬,寄予很高的期望,ta可能会害怕失败,在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告诉父母,怕父母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如果孩子的智商和能力被忽视,在取得成就时也得不到夸奖,ta同样可能认为,自己的成绩并不是自己能力的证明。特别是,在一些奖励和责罚同时存在(成绩好时拼命奖励,有过失时严厉责罚,两者不断交替)的家庭,出现“冒充者综合症”的几率特别高。

在交友方面,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比较被孤立,或者被一些“亦敌亦友”的人(Frenemies)包围,也会增大患上这种综合症的可能。在你对自我的认识被确立下来之前,这些“亦敌亦友”的人会给你带来很多困惑的感受。他们会在你取得成功时,告诉你这不过是你的侥幸,或者用嫉妒来伤害你。这让你在以后的人生中也对自己的成就抱有微妙的态度——你不容易通过成就感受到自信,反而还对成就有一些潜意识的排斥。

在一些特定场合冒充者综合症容易被激发出来。比较典型的一种情况就是当你经历一些“阶段性仪式”(rite of passage)的时候,阶段性仪式是那些身份得到认可、地位得到提升、人生进入重要阶段的时刻。比如,取得学位、获得晋升的时刻,都是“冒充者综合症”容易被触发的时机。这是因为,在你的地位提高、获得某项荣誉的时候,一方面意味着你的能力得到认可,但同时也意味着你的责任更大,未来如果失败所要承担的风险和代价也更高。比如说,当你是个实习生时,犯一个错误也许无伤大雅,但当你已经是公司总裁,你的一个决策错误就可能对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冒充者综合症

那么如何处理冒充者综合症呢?“冒充者综合症”可能会引发紧张、焦虑、低自尊、抑郁、羞耻感和自我怀疑。也会限制对新的经历进行探索的信心和勇气,引发对暴露的恐惧。而且,当他们失败的时候,会有极度挫败、孤独的体验。如果你被这种症候困扰,你需要:

•悦纳自己

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尝试记录生活当中有意思的事情并回忆自己过去的成功经历。积极暗示未来的自己也会向以前一样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突破。

•正确归因

矛盾的出现和解决,都不是只有唯一的一个原因。正确认识到个体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是事物发展的其中影响因素。

•增强自信

自我认同是自信的第一步,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自我,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自我效能感也会被激发出来。

无论如何请记得,好或坏,他人说或自己感受到的,那都是你自己。你或许没有外在期许的那么美好,但你值得他们去那么期许。你得到了他们的期许,你也不是棒棒的吗。

标签: 心理  冒充者综合症  心理问题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