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孩被打死,是什么让一个妈妈如此疯狂?
时间:2018年03月27日|2638次浏览|1次赞

1月5日,江苏泰兴一个9岁的男孩因为丢失了手机,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殴打致死。

新闻是这样的:“9岁男孩明明,独自出门玩弄丢了手机。寻找数小时无果,明明(化名)坐在雪地里大哭。最终他还是回了家,母亲得知后非常生气。她用胶布将明明的手脚、身体捆绑起来,不让他反抗;用木棍从傍晚6点打到深夜11点,打了歇歇了打;期间只喂了几口水。6日一早,明明只穿着秋衣秋裤趴在自己房间冰凉的地板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短短的几句话之间,一个生命消逝了。悲剧的发生原因竟然只是一部手机,实在令人震惊。

都说虎毒不食子。那么,是什么让一位妈妈如此疯狂,对自己的亲生儿子痛打致死?

新闻里说,明明的母亲平时对人都客客气气的,唯独对儿子很严厉,易燃易爆。9岁的明明三天两头挨打,丢了手机之后更是在雪地了寻找了几个小时不敢回家。因为他知道自己免不了一顿痛打。

那么,这个平时客客气气的妈妈,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对独子有如此大的怨恨呢?

被抓后的明明妈妈说:“孩子的爸爸常年不回家,不给一分生活费;明明十分依赖他,经常说自己一个人在家害怕,妈妈能不能不上班在家里陪他。可是不上班,就没有收入,生活怎么办?”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问题由来已久,而明明丢失手机只是一个导火索。它像一根引线,点燃了积压在明明母亲中多年的怨恨。这些情绪大部分可能不是针对孩子,而是对那个不回家的老公,也有可能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无助感。

从我们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是由他的人格所决定的。所谓人格,现代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理论认为,即一个人内在的客体关系。对于这个妈妈来说,她内在的什么样的客体关系,会让她选择一个如此对待她的丈夫呢?以及,她从小是如何被对待的,才会让她如此对待孩子?

依恋理论认为,一个人早期的母婴关系品质决定了人一生的幸福感。依恋理论创始人约翰·鲍尔比认为:依恋终其一生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例如:希望伴侣是需要时可得到的(available),对自己的需求是敏感的(sensitive),对自己是支持的(supportive)。如果新闻里的妈妈早期依恋关系建立得足够安全,那么,她在这段婚姻中不会允许伴侣如此忽视她。

有种心理学现象叫做“强迫性重复”:个体不断重复一种创伤性的事件或境遇,包括不断重新制造类似的事件,或者反复把自己置身于一种‘类似的创伤极有可能重新发生’的处境里。强迫性重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指的是一个人固执地、不断地重复某些似乎毫无意义的活动,或反复重温某些痛苦的经历和体验。著名的英国精神分析家琼斯把强迫性重复定义为:一种盲目的冲动,重复早期的经验与情境,无关乎能否得利,也不管引起的是快乐或痛苦。不管这种行为危害多大,或多么具有毁灭性,个体总是被迫一再重复它,而自己的意志根本无能为力,控制不了这种强迫性。在人际关系中,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明明的妈妈在早年与父母的关系中,特别是父亲的关系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被虐待的。那么,她在现在的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就重复了那一套过去的关系模式。不管在家庭关系中还是在夫妻的亲密关系中,关系都是互动出来的。而这位妈妈在与丈夫的互动中,有可能让自己重复处于过去那种被忽视的模式中。而被忽视的个体,一定会有很多的委屈、不满和愤怒。这些情绪,平时压抑在心中。而一旦无法压抑住的时候,它就像一座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最终,她情绪的火山爆发了,无法控制,酿成了这样的悲剧。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