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时间:2018年01月06日|1984次浏览

高师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韦耀阳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  湖北黄石 435002)

【摘要】目的:探讨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前人编制的团体依恋问卷(ECR-G)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301名高校师范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性别变量和专业变量在团体依恋总分及其个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年级变量在团体依恋上的得分具有显著差异;团体依恋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62,p<0.01)。高师生团体依恋的回避维度对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t=﹣9.116,P<0.001)结论:高师生团体依恋对孤独感有一定预测作用,可通过增强其团体依恋来降低其孤独感。

【关键词】高师生  团体依恋  孤独感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up Attachment and Loneliness of College Normal Students

 Wei Yaoy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attachment and loneliness of college normal students.Methods:Through investigating 301 college normal students with the UCLA and the designed inventory about group attachment .Results:1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variable or discipline variable among the group attachment and its two dimensions,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uld be found in grade variable among the total share of group attchment.2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Group Attachment and loneliness of College Normal Students R=0.162,p<0.01).The group attachment avoidance dimension of the group attachment could forecast the loneliness dependencet=﹣9.116,P<0.001). Conclusion  The group attachment has some prediction on lonel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hus we can decrease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by improving their group attachment.

Key words: college normal students; group attachment; loneliness

前言

随着时代进步、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心理上产生冷漠感。孤独感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一种情绪体验,几乎成为现代人的通病长时间的孤独感体验很容易给他们带来消极影响。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大学生时期正是建立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任务发展时期,此时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很好的建立亲密感就很容易感觉到孤独以至于严重时能影响到日常交往。高师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大群体,他们的孤独感体验也是不容忽视的课题。

现代研究中广义的依恋是指人们之间建立的彼此信任、相互依赖,在情感上相互接近的特殊联系。基于广义的依恋的形成,团体依恋可定义为:团体成员之间在情感上存在的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心理状态1]。团体会对所属团体成员给予关心、尊重,通过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满足团体成员的需要和愿望,使他们有安全感、归属感,获得自尊,并且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在国外,Weiss早在 1973年就提出了孤独类型理论,强调孤独感应该是多维的。不同群体会在孤独感的不同维度上表现出不同特点[2]Karry等对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也做了分析探讨,将其大致归为 5类[3]:早期依恋方式、人格因素、个体消极的认知和应对、社交技巧的缺乏、社会性忽视。

迄今为止,专门关于高师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当代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为大学生更好地建立人际依恋和减少孤独感提供一个良好的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13月中下旬,以湖北师范学院师范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随机取样,共收集到291份有效数据。被试年龄范围在19~24岁之间。其中,男生120人,女生171人;文科154,理科137;大一79人,大二91人,大三73人,大四48人。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1)团体依恋问卷是在Brennan等的用于测量恋爱中成人依恋的“亲密关系量表”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Smith等对ECR-G中的题目进行了改编,使之更适合于测量人们在团体中的感受。该量表包括36道题目,要求被试对每题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判断。这36道题可以在2个维度上进行计分:分别有18道题测量团体依恋回避和团体依恋焦虑4]。(2)UCLA孤独量表是针对被试人际关系的质量,偏重于个体的主观孤独感。该量表为自评量表,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原始的UCLA量表由 Russell等人于1978年编制,曾经在1980年和198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分别为第二版和第三版。本次课题研究采用的是第三版。全量表共有20个条目(20个条目均未提到“孤独”一词),每个条目有4级程度评分:(4)我常常有此感觉;(3)我有时有此感觉;(2)我很少有此感觉;(1)我从未有此感觉。UCLA第三版a系数为:大学生0.94,护士0.94,教师0.89,老人0.89。不少研究发现UCLA量表的孤独得分与各种其他测量指标有与理论推测一致相关,如社会行为、归因模式及自我保护功能,这说明其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

1.2.2  测评方法:将上述2种问卷合订成册,测验采取集体方式实施,全部测验内容一次性答完,时间约30分钟。

1.2.3  统计处理:所有数据使用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结果分析

2.1 高师生团体依恋的各个变量在两个维度上的描述统计  

高师生团体依恋各维度及总分在性别上的平均得分和标准差如表1所示。

1 不同性别高师生在团体依恋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M±SD

因变量

团体依恋回避

4.05±0.45

4.22±0.53

团体依恋焦虑

3.51±0.78

3.45±0.88

团体依恋总分

3.78±0.42

3.83±0.50

高师生团体依恋各个维度及总分在文理科上的平均得分及标准差如表2所示。

2  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手机依赖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M±SD

因变量

文科

理科

团体依恋回避

4.22±0.49

4.08±0.50

团体依恋焦虑

0.45±0.89

3.51±0.78

团体依恋总分

3.83±0.50

3.79±0.44

高师生团体依恋各个维度及总分在年级变量上的平均分及标准差可以从表3中看到。

3  不同年级高师生在团体依恋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M±SD

因变量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团体依恋回避

4.23±0.57

4.15±0.47

4.07±0.49

4.13±0.42

团体依恋焦虑

3.30±0.83

3.45±0.95

3.48±0.76

3.77±0.67

团体依恋总分

3.77±0.48

3.80±0.52

3.78±0.44

3.95±0.39

2.2 性别、专业在团体依恋及两个维度上的T检验

4  性别、专业在团体依恋两个维度的T检验表

 

团体依恋回避

团体依恋焦虑

性别

-2.897

0.608

专业

2.324

-0.657

(N=291  *表示p<.05   **表示p<.01)

结合表1和表4可以看出,男生在团体依恋回避上的得分略低于女生,男生在团体依恋焦虑方面略高于女生,但二者之间的平均得分差异并不显著。结合表2和表4可以看出,文科专业的师范生在团体依恋回避上的得分略高于理科专业的师范生,文科专业的师范生在团体依恋焦虑上的得分略低于理科专业的师范生,但二者之间的平均得分差异也并不显著。从表4现实的结果来看,不管是专业还是性别变量在团体依恋的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都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2.3年级在团体依恋及其两个维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5 年级在团体依恋两个维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团体依恋回避

团体依恋焦虑

年级

1.35

3.16﹡

(N=291  *表示p<.05   **表示p<.01)

结合表3和表5可以看出,年级变量在团体依恋及其团体依恋焦虑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四师范生在团体依恋总分的平均得分最高,大四师范生的团体依恋焦虑平均得分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级。从表5的结果可以知道年级变量在团体依恋焦虑的维度上有显著差异,而在团体依恋回避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发现,大一年级和大四年级、大二年级和大四年级在团体依恋焦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2.4高团体依恋组与低团体依恋组之间孤独感得分的F检验

6  高团体依恋组与低团体依恋组之间的孤独感得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团体依恋分组

N

M+SD

高团体依恋组

79

1.35+0.36

中间组

133

1.25+0.25

低团体依恋组

79

1.23+0.25

全体

291

1.27+0.29

团体依恋总分处于高分前27%(高于平均分1.04个标准差)为高团体依恋,共79人,处于低分后27%(低于平均分1.053个标准差)为低团体依恋,共79人,其他的为中间组,方差分析(表5)表明,团体依恋在学生的孤独感程度上的主效应显著(F=4.477P<0.05

7  高团体依恋组与低团体依恋组之间孤独感得分的方差检验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Sig

组间

953.694

2

476.847

4.477

0.012

组内

30673.34

288

106.505

 

 

全体

31627.04

290

 

 

 

2.5  高师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 

团体依恋问卷(ECR-G)各维度与孤独量表(UCLA)的相关见表8。

8高师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Pearson相关

 

团体依恋回避

团体依恋焦虑

团体依恋

孤独感

团体依恋回避

 

 

 

 

团体依恋焦虑

-0.065

 

 

 

团体依恋

0.471﹡﹡

0.850﹡﹡

 

 

孤独感

-0.335﹡﹡

0.384﹡﹡

0.162﹡﹡

 

注:**P0.01.下同

从表8中可以看出孤独感与高师生团体依恋的两个维度即团体依恋回避和团体依恋焦虑之间存在较高相关,并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在团体依恋回避上得分越低月容易感觉孤独,即二者存在负相关且达到了显著水平;在团体依恋焦虑上得分越高越容易体会到孤独感,即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另外,就团体依恋总体而言也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团体依恋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孤独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R系数为0.494,R20.244,F=46.579,P=0.000<0.01,达到了很显著的水平。具体分析结果见表9。

9  团体依恋及其各维度与孤独感回归分析

Modle

B

Beta

t

Sig

(Constant)

57.037

 

11.182

.000

团体依恋

0.251

0.412

7.090

.000

团体依恋回避

  -0.610

-0.529

-9.116

.000

由表9可见,团体依恋、团体依恋回避对孤独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合表8可见在团体依恋回避上得分较低的人越容易感觉到孤独,而在团体依恋焦虑上得分越高的人更容易体会体会到孤独感。大学生由于青年期闭锁心理和缺乏交往技巧的影响,形成了既渴望与人交往有无法达到理想的交往效果或者有甘愿孤独矛盾心理,于是产生了在与团体成员的交往中的回避和焦虑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孤独体验出现的几率。

3 讨论

在团体依恋的团体依恋回避这个维度上男生的平均得分略低于女生,在团体依恋焦虑这个维度上,男生的得分略高于女生,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男女生在团体依恋及其个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科专业的师范生在团体依恋回避上的平均得分略高于理科的,在团体依恋焦虑上,文科专业的师范生平均得分略低于理科的,但也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年级变量在团体依恋回避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在团体依恋焦虑维度上的差异显著。其中大一年级和大四年级的差异显著,大二年级和大四年级的差异显著。大一年级在团体依恋回避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大四年级在团体依恋焦虑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

按照团体依恋得分的高低进行分组,以团体依恋的不同程度作为自变量,高师生孤独感作为因变量,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团体依恋在高师生孤独感程度上的主效应显著(F=4.477,P<0.05),团体依恋高低分组变量在孤独感上的差异极其显著,这表明,高师生团体依恋是影响其孤独感的重要因素。团体依恋程度越高,孤独感体验越弱,反之,体验到的孤独感就强烈。

通过Pearson相关我们发现高师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呈低相关,但这种相关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高师生团体依恋回避与孤独感成显著较低负相关,团体依恋焦虑与孤独感成显著较低正相关。通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团体依恋可以作为对孤独感的预测变量(F=46.579,P=0.000<0.01),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团体依恋回避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原因,团体依恋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即团体依恋问卷上的得分越高,被试的孤独感程度就越高,团体依恋问卷上的得分越低,被试的孤独感就越低,团体依恋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体验。这是因为:团体依恋得分高的高师生信任自己所依赖的团体,在团体中能体会到依恋和归属感,孤独感就因此而相对减少。而团体依恋得分较低的高师生在团体交往中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容易产生焦虑,这样也就更容易产生孤独感。

参考文献:

[1]韦耀阳,蔡太生,王昭昭.团体依恋及其在团体咨询中的作用[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12):42~44.

[2]Weiss R S.Loneliness: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M].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73:134

[3]Ka-on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prototypes.self—esteem, loneliness an d causal attributions in Chinese trainee teacher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8.24(3):357-371

[4]  万露,李同归.企业员工成人依恋与人际冲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5(5):459~46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