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 幼儿心理(节选)
时间:2013年11月04日|2340次浏览

——《新视界心理学》第76页-83页

第七节 认知结构的发生与发展——基于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的发展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理(节选)

(二)幼儿期(3-67岁)

1. 幼儿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结构发展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按照皮亚杰的划分,处于“前运演阶段”。这是一个“游戏即人生”的时期,成人的逻辑思维和大道理幼儿自然不懂。我们认为这一阶段是人类象征性思维发展和成熟时期,因为这一时期通过占据几乎幼儿全部清醒时心理的游戏活动在发展、运用和传播着这种思维方式,象征性思维统治着这一时期的人类头脑。如果说婴儿期的经历与认知结构构建的结果还只是奠定了一种基本的情绪背底的话,幼儿期广泛而又活跃的自主探索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已经开始建立起比较集中的学科能力结构和人格结构的雏形,即通过象征性思维构建的 “意象-反应模式”结构,这种结构在后来的逻辑思维发展过程中被改造为概念的组成部分,这些内容,如果在接下来的阶段未能实现以意识和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导的认知结构顺应过程,而形成一个意识与潜意识紧密相连而又和谐一致的认知结构的话,则会成为“前科学概念”型认知结构部分和情结部分(图1-4-12)和图1-4-13)中带下脚标的部分)。

认知结构的知识模型理论认为,幼儿虽然已经熟练掌握了语言,但这一时期心理状态仍可以主要是潜意识状态,思维方式是象征性思维,是建构认知结构潜网部分的黄金时期。这里需要明确界定一下,我们使用的“意识”与“潜意识”概念,在本书中,我们认为,意识指的是正常成人的意识,其标志有二:一是掌握抽象逻辑思维,能运用逻辑规则建立概念和进行形式推理,能理解抽象事物;二是清醒时能随时区分客观现实和主观想象,也就是说主观与客观世界边界清晰。有两种情况不在这一范围,一是精神病患者,作为成人,他可能能进行推理,但他主观与客观世界边界已模糊,分不清那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哪是自己的主观想象,没有自知力,不会运用正常成人的“常识”了,因此精神病人才会承受超乎常人的惊恐、焦躁或者狂喜。另外一种情况,就是6岁以下的幼儿了,幼儿还没有掌握逻辑,不会形式推理,虽然已经会使用语言了,但还不能常规意义上使用人类的“新皮质”,无法理解成人的概念和大道理。另外,由于还缺乏经验,其“常识”也远较成人少,在区分主观想象和客观现实方面,也不是很完善。特别是幼儿初期,想象容易跟现实混淆,还不能把想象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清楚地区别开来,有时把想象当现实,把自己臆想的事物、渴望的事物当作真实的、并且以肯定的形式进叙述,告诉别人,分不清什么是想象的,什么是真实的。例如:一个3岁多的幼儿听到他爸爸介绍了出差海南的情况,他也很想去海南玩一玩。星期一去幼儿园,老师问他:“星期天去哪儿了,玩得好吗?”他回答说:“去海南了,玩得真高兴。”这正是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我们绝不能误认为孩子有意说谎,而应帮助孩子从混淆中分清想象与现实。再比如,一个幼儿误吞了一粒樱桃籽,成人骗他过几天会从嘴里长出樱桃树,他可能真的吓坏了。再有如果看看大街上妈妈生气“不要”“宝宝”了,径直往前走,可怜的孩子惊恐地追的样子,就知道,这件事对孩子简直就是应激事件。

2.从早期教育角度看幼儿期的特点

1)“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与“3岁看大,7岁看老”

幼儿期是智力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因为认知结构的“潜网”部分主要是依靠这一时期的象征性思维构建,而认知结构“显网”(意识中的逻辑结构网络)与“潜网”(潜意识中的意象-程序性知识网络)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这个潜网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我们的“内心”,内心深处不够强大,不够端正,将来要想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适应社会的人是很难的,更不用说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成功的人、“自我实现的人”了。中国神话中常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人格早期成长贻误与后期校正的时间比例上是很合适的。民间说“3岁看大,7岁看老”,也是说得早期人格定型的特点。

2)“面对幼儿,人人都是催眠师!”

幼儿期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可以说是,“面对幼儿,人人都是催眠师!”。为什么呢?因为幼儿期本身就是暴露在外的潜意识,没有象成人那样的意识来“包裹”。这就是说,幼儿更容易受成人影响、暗示而高效率的影响认知结构的建构。

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正因为上述两个原因,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好的幼儿教师胜过博士生导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如果父母本身心理健康,人格积极向上,事业有成,婚姻幸福,通过科学的、充满爱心的家庭教养,培养孩子自信、稳定、积极进取、乐于探索的人格,则孩子就容易融入社会,赢得先机,进入学校会自然的进入“优秀生”正向循环中,自我强化,真正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对于人格健全、充满自信的孩子,在将来的人生路上,即使遇到挫折和磨难,也会如《红灯记》里李玉和所说的“有了妈妈的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也能应付!”

3.幼儿期教育要点

基于上述理论认识,我们认为幼儿教育的制高点在以下几点:

1)做守望者、助手和后勤部长,而不是做指导者、监管者。

本来这个时期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希望成为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诗人、作家的,是因为平庸、愚笨而自以为是的成人无知地扼杀了这些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人类最重要、最基础的直接经验积累过程,在婴幼儿时期,过早指导干预,无异于剥夺孩子获取这些重要经验的权利和机会,发现法主要应该用在婴幼儿期而不是形式化的用在高中教学课堂上。其二,相比揠苗助长式的早学一点知识,探索兴趣或者说对学习的依赖心理建立更为重要。上述这两条的结合是使孩子走向“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诗人、作家……”的必经之路,是成人堵上了。

案例1-7-1:当孩子专注忘我的游戏时(关于孩子探索兴趣的培养)

一个大约3 岁的小女孩,在玩积木的时候,不停地把一些圆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又把它们取出来。这些圆柱体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进那些容器相应的孔里,就像用软木塞盖住瓶子一样。一切过程看上去缓慢而有节奏。

出于好奇,一直在教室外观察她的老师便数了数她这种重复的动作,结果是42 遍。所幸的是,周围都很安静,没有人去打扰她,她每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脸上总是不自觉地微笑。到最后她好像累了,环顾了四周后感觉像刚从梦中醒来似的。

这个女孩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以至于感觉不到有人在一边看着她。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现过,这是成人眼中孩子的游戏,甚至有时是顽皮,但对孩子来说,他现在是牛顿,是爱因斯坦!每次完成那种体验之后,他们就像完成某种重大的任务一样,脸上充满了喜悦和快乐的表情。

这个小女孩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这个时期孩子的注意力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然而,孩子一旦碰到吸引他们的事物,就会忘我地投身其中,并一再地重复训练,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

认知结构对情结形成的机制的分析,也可以反过来用于培养孩子有益的人格和行为习惯。通过上述过程,孩子体验到了专注于研究探索的乐趣,就如牛顿对天地运动规律的探索,如爱因斯坦构思相对论,如爱迪生实验他的电灯一样,这个过程是快乐的,是忘我的,这本身就是奖赏,这本身就是诱惑,通过童年的这种持续自由的探索过程,不仅孩子探索了世界,获取了知识,最重要的是,孩子建立了这样一种“情结”,那就是探索学习是快乐的,不这样做反而缺些什么,难道这不是家长老师和社会所期待的“情结”、“沉溺”吗?

当你的孩子在忘我的玩着沙子,玩雪,作为家长,你怎么办?

A.过去启发与指导:你应该这么做……

B.去阻止:看弄脏了,冻坏了,这怎么行!

C.去“支援”、“慰问”:宝宝,该喝水了……

D.……

No!你应该做一个虔诚的守望者——远远地、静静地,守望着。在这里,脏一件衣服、犯一个错误、晚喝一口水,都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要打破孩子美好的梦,让孩子自己全身心地去体验、去探索、去构建这个美丽的“情结”,直到孩子自己“从梦中醒来”。这是几年之后,你能为优秀生家长的不可多得的机会之一!

“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几千年前中国思想家管子如是说[1]

2)少参加活动,多接触社会。 

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往往不惜重金,参加各种时髦的“早期教育”。岂不知,对于婴幼儿,一切都是新鲜的,处处都是学问,把沙、戏水、孩子交往、亲子游戏都是学问的源泉。当孩子的日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时候,他们有可能对各种活动敷衍了事,而你最终可能成了试图干涉孩子生活的人,而不是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的生活。事实上,把孩子管得团团转并不能有助于培养他的自主探索精神、自尊心和自信心,也疏远了亲子关系,而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3)可以表扬可以批评但就是不能说教、恐吓和要挟。

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心理特征决定的(潜意识状态、象征性思维、潜网建构、“游戏人生”)。

表扬。孩子人格健康成长离不开表扬、肯定和欣赏。表扬、欣赏如春风、雨露,滋润着孩子的心田,结出快乐自信的果实。但过于廉价、空洞、无原则的表扬与欣赏是有毒的。因为这可能导致“捧杀”,如果孩子在家里得到的信息总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是“最好的”、“最棒的”、“最聪明的”,会怎么样呢?可能开始高兴,然后得意,最后导致“欣赏依赖症”,无法容忍半个“不”字。将来走出家门,当发现一次自己失误而别人正确了,或发现原来自己还不是天下“最好的”、“最棒的”、“最聪明的”孩子时,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摔下“神坛”,自信扫地。为了保住“自尊”孩子会消极回避可能会遇挫的尝试,会产生敏感、脆弱、缺乏信心等问题。所以要表扬,但表扬要适度、具体、言之有据,要表扬努力和态度,而不是抽象的聪明、能干;要表达对孩子帮了你的忙的感激之情,不是居高临下进行评判。频繁廉价空洞的表扬即使没有导致说述“表扬依赖症”,多了孩子听了也会感觉空洞、乏味。真心实意的称赞远比敷衍了事的随口表扬好上百倍。如果孩子为某件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他并没有这样做,就没有必要对他进行褒奖。不应该只对孩子完成的工作予以表扬,更应该对他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大加赞赏,并且教导他艰苦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与空洞的赞扬相比,这样的信息更容易帮助孩子建立客观的荣辱观,建立积极刻苦、扎实努力而不是投机取巧的行为习惯,树立起自信心。

批评。用诚恳、关心的态度告诉孩子实情。批评不是打击,不是全盘否定。要让孩子感到批评内容真正含义的同时,不认为被否定,而是被真爱、被鞭策。如果五岁的孩子把他写给奶奶的致谢信交给你看,父母发现信上的字非常潦草,父母不应该只说:“这是什么呀?拿回去重写一遍。”而可以委婉地告诉他:“这上面的字不是你写的最好看的字。我见过你写的更漂亮的字。为什么不写一张更漂亮的呢?”通过实事求是的评价,可以赢得孩子对你的信任。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出实际情况能够鼓励孩子在做事时尽更大的努力。

说教与解释。说教与解释对幼儿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什么呢?因为孩子还没有达到成人的逻辑思维水平,其实他无法理解成人所说的大道理,而只会对你的繁琐解释半懂不懂,心生烦躁,但他能读懂你的表情,显然你烦躁了,不高兴了,孩子会更困惑、不安。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形成的是作为人格内在核心的那张“潜网”,把这张网建的一开始就尽量符合社会期待,与将来的意识中就要构建的“显网”协调一致,这是这一时期最关键的任务,如果这一时期建构的这张潜网是不符合实际的、歪曲的、无法适应社会的,这将是将来人格缺陷、心理问题的根源,到时再解决起来就麻烦多了,这就是前面讲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含义。所以这张网的构建是需要监护人的精心设计、细心呵护、密切关注和及时引导的。有缺点是需要即使纠正,好习惯是需要精心培养的。但干预的方式不是说教,要符合象征性思维的规律,即两个要点,一是以情绪为主线,要通过快乐情绪,把预期的行为习惯固定下来,就像马戏团训练动物那样;二是直观生动,运用象征。落实到具体方式方法,就是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故事启发等方式,寓教于乐。正如对小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教学,对中学生需要逻辑推导与证明教学一样,对幼儿,寓教于乐的游戏和故事是适合的方式。

恐吓、要挟与贿赂。对于幼儿,监护人和教师无论在知识经验、社会权利、经济地位还是体力方面都是绝对强势一方,如果动用这些本钱的任何一部分,去恐吓、要挟或者贿赂孩子,孩子都会意识到自己的绝对劣势与无助,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会导致孩子对你的恐惧和疏远,从而失掉了信心之源、知识之源和快乐之源。父母之爱和老师之爱,是阳光、空气,是无条件播撒与普照的,在此前提下,蹲下身来,与孩子在同一高度说话,成为朋友,享受和参与孩子纯洁而又向上的心灵的构建游戏,这才是科学和有效的方式。

4)真实。尽量一次性建立适应社会与将来的显网和谐一致的潜网。

孩子迟早要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人。要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成功的和自我实现的社会人,不是仅靠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也不是靠面试前的强化培训与包装,其人格的核心是在幼儿期开始构建的。事实上幼儿期构建的人格核心不健全,甚至连中小学时期的学习环境都无法适应,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这就要求在早期的家庭教养过程中,在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的前提下,要“高屋建瓴、尊重实际、面向未来”地设计和构建孩子人格的“潜网”。比如说权力、自由与责任感,比如合作、分享与感恩之心等。所以说过度溺爱、过度欣赏是毒药,它们欺骗了孩子的眼睛,扭曲了孩子的世界观、人际观,剥夺了孩子经受锻炼和考验而获得能力的机会,是非常有害的。比如说“是不是一切让孩子做主,就能培养自信心了呢”?我们认为有限的选择权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他生活着的世界更真实。事实上,生活中没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你不可能对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做出选择,学会处理生活道路上出现的大事小情,即使是令你感到不快的事也没有关系,这有助于培养孩子乐观通达的生活态度。如果你让孩子对他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做主——何时离校,饭前是否该吃零食,看哪些电视节目——那么你帮助孩子培养起来的不是自尊,而是特权意识。

总之,幼儿期的心理状态主要是潜意识状态,其核心思维形式是象征性思维,其核心任务是构建符合社会期待与将来认知结构显网(逻辑结构网络)协调一致的潜网,主要教育手段是寓教于乐的游戏、角色扮演和故事启发。

5)学会与人相处。

案例1-7-2  冲突是必要的体验

  冲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遇到的体验。但冲突并不是一件坏事。在这场关于叫小朋友外号的冲突中,嘟嘟要承受把小朋友推倒在地后可能被责备的“恐惧”,豆豆要面对随意叫小伙伴外号所付出的代价,两个孩子内心都有不安、挣扎和委屈。但他们自己解决了问题,而不是被这些负面的情绪所左右。这么设想一下:如果孩子的生活一直非常顺利,没有小冲突带来的挫折和苦恼,他们怎样才能学会处理自己未来生活中将要遇到的各种失败、委屈、误解、伤害呢?

  在冲突中学习交往

  孩子冲突产生最主要是由于其与人交往能力的缺乏。而每个孩子都必须走出家庭成为社会人,他们需要学习与人相处的规则和技巧,比如平等交换、尊重他人和自尊,与人分享、沟通、轮流等待、自我控制等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交往技巧的获得来自于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但在冲突中学到的交往规则,对孩子而言是最为深刻的。孩子解决冲突过程中,会逐渐学会观点的采择,不仅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看待问题,还要考虑伙伴的需要,这为人际交往所须的理解和合作奠定了基础。

  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冲突更是发展孩子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看动画片时,果果很不满贾妹打了他的头,而贾妹则抱怨果果太高挡住了自己视线。但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互调位置。豆豆知道自己叫嘟嘟外号不对,但被嘟嘟推倒在地很疼,所以大哭起来。可是,在高高的嘟嘟面前,他也知道“见好就收”,嘟嘟道了歉,他也不再追究。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许多左右为难的问题会始终伴随孩子,他们会经历坚持、妥协、让步……直到问题解决。经历了独自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孩子,在面对问题时,思考会更成熟,更容易换位思考,更能承受失败的痛苦。

  孩子一分钟前还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玩伴,这说明,孩子间的冲突大多可以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解决,当然,这并不是说家长可以放任不管。家长在干预孩子间的冲突时,有必须遵守的准则:

  当冲突很平静时

  家长首先要弄清孩子冲突的程度,孩子间有些小摩擦,一般的打闹、推搡,只要不出现相互伤害的局面,家长不要急于介入,以免剥夺孩子获得社交经验的机会。当冲突发生时,家长应先冷静地观察,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如果孩子自主解决了,家长可以不问,但有时则需要事后问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因为孩子年龄小,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一定局限性,需要家长适时指导。

  当冲突将升级时

  当孩子间的矛盾即将升级或明显有人会受到伤害时,家长应该制止冲突,让双方平静下来,让他们说说各自的理由,再让孩子互换角色——如果你是他,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引导孩子理解对方,懂得与小伙伴交往不能只顾自己。家长还可提出建议,让孩子把自己的行为同某一行为准则或其他小朋友的表现进行比较,让孩子自己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对是错,然后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2]

 

案例4-6-4. “高贵”家庭孩子的“下贱”事——偷

娇娇(化名)6岁了,父母很紧张、很急迫地来看心理医生,原因是孩子又偷东西了!

起因是,在幼儿园,看见另一个同学的铅笔掉到地上,娇娇就捡起来放到自己书包里,被其他小朋友看见检举了,娇娇因此被老师留下批评,并找来了家长。

当妈妈问她一共偷了几次时,孩子清楚的回答:一共6次。

据娇娇妈妈介绍,第一次偷是4岁时,从朋友家中出来后,发现小手攥得紧紧的,打开看是一枚戒指,父母赶紧送回去,并向朋友道歉。回到家后,父母严厉批评,并罚面壁一小时。

娇娇家庭并不贫穷,相反,父母都拥有高学历、高薪工作,父母对娇娇也是呵护有加,尤其是生了二胎弟弟后,生怕老大会感到被冷落,更是处处娇宠。本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高贵的人”,可怎么会做这么“下贱”的事情呢(注:父母原话用语)?父母一再求教心理医生这回如何惩罚才能有效。

本案例中,家长是非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教育孩子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方法却是非常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对幼儿心理的无知和教育方式的刻板。试想,孩子第一次“偷”发生在4岁,我们说4岁是在幼儿期,处于象征性思维主导的潜意识状态,还没有成人意义上的逻辑思维,根本无法理解成人世界的因果关系是非曲直。第一次在别人家“捡到”一枚戒指,这种行为是不能不管的,但需要正确理解一个幼儿的这一行为,以及决定怎样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实施有效有益的教育。一个四岁的孩子,无法真正理解“偷”是怎么一回事,对那枚戒指值多少钱也不可能有什么概念,而可能孩子只是觉得好玩,就收起来了。如果跟孩子和颜悦色地说“宝宝,这是别人家的东西,我们不能拿,需要的话,我们自己买。” 然后启发孩子主动给朋友送回去。而朋友接过来,摸摸孩子脑袋说“不拿别人家的东西,真是个好孩子。”这件事情就算完了,以后孩子也不大可能再拿别人家的东西了。可问题就出在这一次上纲上线严厉批评和面壁惩罚上。一个四岁孩子其实无法真正理解自己拿那个戒指跟自己在家里拿了块糖果吃了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本质不同,遭到严厉批评时也只能会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今天“爸妈发那么大脾气?”。过多严厉批评带给孩子的不是对行为性质的反思(因现在还不具备这种反思能力),而是困惑和焦虑。至于体罚孩子,强迫孩子面壁这种做法在孩子看来是以强欺弱,孩子受到了压制,被剥夺了自主性和自我控制感,这当然会激起强烈的愤怒情绪和反抗冲动。后来事情的发展证实了这点,通过罚面壁引发的愤怒情绪和反抗冲动跟“偷拿东西”这件事建立了牢固的条件反射,并深刻留在认知结构中,当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孩子并没有如家长期望的那样产生“道德监控”,或因害怕被惩罚而避免“偷拿他人东西”,而是相反,这时引发的是记忆中强烈的(遭受压制、惩罚的)愤怒和反抗冲动,好像是觉得吃了亏了,需要补偿,而如果再拿一次,没有被发现,没有受罚,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一下,发泄一下愤怒,释放一下这种反抗冲动。也就是说,第二次“偷”的过程,实际上是情景引发了认知结构中的情绪,而通过实践“摸索出了”或“学习到了”发泄情绪释放冲动的方式:那就是“再‘偷’一次,不被发现”。这样,通过“第一次偶然拿了别人的戒指——严厉惩罚产生愤怒情绪和反抗冲动——第二次机会引发了情绪并学会了通过故意的再偷一次发泄情绪和冲动”这样一系列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建立了这种一有机会就“无法控制想偷”的潜意识情结。这是孩子后来屡偷不止,而且还清楚记得偷的次数和细节的原因。

孩子教育无小事。在孩子养育过程中,好多在成人通过常识就可以判断的小事,对于那时那地的那个孩子的认知结构水平而言,就可能是“重大负性事件”。比如吓唬孩子“不听话就不要你了!”——经常会看到妈妈径直往前走,而可怜无助的孩子拼命哭喊追赶;当众揭短,或当众夸一个孩子贬另一个孩子;使用恐吓、暴力等手段等等。

 



[1] 出自《管子 心术篇》

[2] 该段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原始出处暂不详。

标签: 幼儿心理学  认知结构  家庭教育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