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两种基本思维与个体认知结构的发展
时间:2013年10月01日|3809次浏览|1次赞

第四节 思维与认知结构的发展

 

一、人类思维及其分类

思维是主体对事物的一种持续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反映过程。该定义与传统思维定义不同之处在于,这一定义没有限定思维是意识活动,潜意识也可以思维,动物也能思维,只是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已。只要是符合持续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精神活动可称为思维。如此定义的思维有两种:

抽象逻辑思维:通过内部言语进行的、以概念为中心、按逻辑规则进行的形式化思维。科学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在运用这种思维,这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主要特征。这也是传统心理学和思维心理学的观点。

象征性思维:即通过意象进行的、以主体的感受(情绪)为依据的、整体性、模糊化思维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心理学对象征性思维并没有太多关注,提到这一概念时也仅仅是当做是一种思维形式障碍,称为病理性象征性思维(symbolic thinking),指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种“主动地以一些普通概念、词句或动作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义。”[1]我们认为,抽象逻辑思维和象征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而想象或形象思维过程中大都是这两种思维成分的混合。

 

二、抽象逻辑思维与认知结构显网的构建

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都是严密自洽的逻辑结构。清醒着的成人,不论他自己想问题办事情还是与他人的交流交往过程,大都是按照遵守规矩、符合逻辑的方式进行,否则,不论自己还是他人都会感到困惑或者不允许。学生的学校学习过程中,也主要是借助于语音、文字或影像资料,通过符合逻辑的传播和思考过程,在头脑中建立起符合逻辑的认知结构网络。当然,在交流、理解资料的过程中,难免要通过自身的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同化、顺应或者整合,这其中就会触动潜意识,因而会“感动”、“触动”、“感受”,也可能会“抗拒”、“反感”等,也就是说在建立“显网”的同时,必须在“潜网”的基础上、在二者的协作下才能扎根,才能学到“心”里去。这是“显网”和“潜网”互为表里互相依存的一面,但总体上,意识的主导活动方式就是抽象逻辑思维。

三、象征性思维与认知结构潜网的构建

成人意识里起支配作用的思维方式是抽象逻辑思维,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说潜意识也有思维,并且支配性思维方式是象征性思维,或者说“潜意识是以情绪感受为线索建构知识经验”,这似乎有些新鲜。为了说明这一观点,下面从进化论和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考察。

(一)高级哺乳动物的心理发展特征

高级哺乳动物不具备像人类大脑皮层那样的脑组织,因而也没有人类的第二信号系统,没有语言与逻辑思维。那么可以设想高级哺乳动物终生生活在类似人类潜意识的懵懵懂懂的状态。但动物仍然会学习,其心理也是发展的。巴甫洛夫用狗做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和桑代克用白鼠做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结果都证明了动物可以学习这一结论。动物心理发展的起点是遗传的原始意象和本能反应,以此为基础通过同化、顺应和条件反射方式不断发展其认知结构,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其发展是以情绪反应(感受)为主线,通过同化作用和条件反射作用使其作为因的原始意象结构和作为果的行为模式双向泛化,扩展认知结构,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同时还可以通过顺应,即改变原有的意象-行为结构以适应剧变后的情境。就是说高级哺乳动物是通过类似人的象征性思维,以对情景的情绪感受为线索组织知识经验,发展认知结构,来适应环境的。

(二)人类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类大约在6岁左右,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迅速发展,并最终主宰了成人的意识。那么,在6岁以前,人类婴幼儿是如何感知世界、适应世界,如何学习的呢?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3岁以前,婴儿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按照皮亚杰的划分,是在感知运动阶段[2]。这时的思维离不开对环境对象的即时感知和主体的行动,事物的恒常性还没有建立(儿童会到镜子后面找东西)。3-6岁期间,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按照皮亚杰的划分,处于前运演阶段。这是一个“游戏人生”的时期,也就是说对幼儿来说,游戏与生活是一体的、不区分的。我们认为这一阶段是人类象征性思维的发生、发展和成熟时期,因为这一时期通过占据几乎幼儿全部清醒时意识的游戏活动在发展、运用和传播着这种思维方式,象征性思维统治着这一时期的人类头脑,直到6岁以后抽象逻辑思维出现并逐渐取得人类头脑的统治地位后,人类的这种“肤浅”、“淳朴”、“天真”、“幼稚”的神奇思维方式只好转入“地下”(潜意识)。虽然3-5岁的孩子也用概念、也用语言,但其概念的含义,其语言的逻辑与成人是非常不同的。

 

童言无忌

 

★ 怎么样让蚊子不叮我们呢?

五岁的小宝出主意: 放《摇篮曲》,蚊子就去睡觉了,就不会咬人了。

★ 为什么有的气球会往上飞?

五岁的小明说:气球生气的时候就飞上去了。

★ 宝宝五岁三个月时告诉妈妈:“我觉得人和钱是最重要的。”

★ 为什么动画片《猫和老鼠》里的老鼠要比猫厉害?

答:这只老鼠肯定吃过菠菜的。

★ 五岁六个月的宝宝对妈妈说:“我想明白了一个问题,男孩子长大就成了爸爸,女孩子长大就成了妈妈。”

★ 6岁的女儿开始换牙了,她的妈妈带她拔完牙回到单位里,阿姨问她:“牙还疼不疼?”那小女孩的回答:“啊呀,牙齿被留在医院里了,我不知道它疼不疼啊!”

★ 听了《蓝色多瑙河》的音乐,小朋友有什么感觉?

答:好像小狗在摇自己的尾巴…… 感觉很清凉的。

★ 《西班牙斗牛士》这段音乐讲的是什么故事?

答:好像有人在打架……。

(三)成人的潜意识

进入少年期和青春期以后,抽象逻辑思维出现并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儿童期的象征性思维这种“肤浅”、“淳朴”、“天真”、“幼稚”的神奇思维方式及其思维成果由于太过“幼稚”、太过“隐私”,无法拿出来示人,一般会遭到刻意隐藏、压抑(尤其是对于过于内向、框框太多的人),只好转入“地下”(潜意识)。但即使转入地下,潜意识及其象征性思维还是顽强存在和发展着的,要不,我们怎么会感动、触动、冲动呢?怎么会“情不自禁”呢?

意识和潜意识通常都是同时存在,协同工作的。意识的活动规则是“理”,即逻辑,潜意识的活动规则是“情”,即主体的内心感受。我们说一件事情“合情合理”,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则容易被认同,同化到认知结构的“双网结构”中,内化为自己的观念(陈述性知识)、感受(意象及其代表的情绪类型)和自觉地行动(程序性知识);反之,如果与主体内心感受相悖,或引起主体情绪的反感,即使讲的道理很权威,也头头是道,也无法真正落实到主体的潜网中。

当然,意识和潜意识也不总是协调一致的(这种“内外不一”是区分成人与孩童,区分“成熟”与“天真”的一个显著的标准),而神经症患者则通常存在更深层、更顽固的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关于这一问题的细节,我们将在“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部分详细阐述。

(四)象征性思维的特点

通过前面对高级哺乳动物、人类幼儿、成人等不同对象的潜意识为主轴的考察,可以做出如下界定:象征性思维是潜意识的思维形式,是借助意象而进行的以情绪体验为线索的持续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心理活动。象征性思维与意识中的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而想象过程或形象思维过程不过是这两种思维的混合体。

象征性思维的特点:(1)具有一定的持续性、间接性、概括性,因而属于思维一种;(2)具有整体性、模糊性、表面性、直观性;(3)具有主观性、自我中心性;(4)可以在意识参与下进行,也可以独立运行,在意识参与下会受到意识的影响、引领或干扰;(5)建立的认知结构单元的核心是意象,要素间的联系线索是情绪(主观感受、主观喜好分类,如喜欢、厌恶、恐惧、愤怒等),而通过抽象逻辑思维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核心是陈述性知识,要素间关系主要是逻辑关系。

(五)象征性思维与潜意识认知结构的发展

前面谈到,潜意识的知识包括通过遗传获得的本能(即集体无意识,由原始意象和本能反应构成的结构)、意象、程序性知识、通过阈下知觉(subliminal perception)获取的信息或其他未经意识和潜意识加工直接存贮到大脑中的信息(类似向电脑硬盘中拷贝的资料),以及“被删除的”知识等。但具有结构化和持久意义的知识要素还是意象与程序性知识。这种“意象-程序性知识”结构在原始的“意象-本能”结构基础上,通过象征性思维不断发展。在意识中,在抽象逻辑思维运用过程中,我们通常通过辨明对象间的“包含”、“属于”、“等于”、“类似于”、“相反”、“并列”等关系来理解对象、建构概念及其认知结构网络,对对象的划分是“客观的”、形式化的、非自我中心的。在潜意识里,通过象征性思维与外界作用时,我们仍然不自觉的运用上述关系,但判断是依据“自我”(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里应该是“本我”即“id”了)感受,依据情绪体验来“主观的”、“情绪化的”、“自我中心的”划分的。对于这一点,前面“童言无忌”中引用的如“放《摇篮曲》,蚊子就去睡觉了,就不会咬人了。”“气球生气的时候就飞上去了。”等可以作为很好的注解。我们自己也能时常感受到潜意识那种如犟牛般“不可理喻”又“无法自拔”的力量。这不奇怪,因为这是潜意识思维的规律。

1.驯服的马儿——在意识指导下的潜意识建构

通常的情况下,意识和潜意识是同时存在、协同工作的,意识运用逻辑、常识或专业知识处理着“内外事务”,潜意识通过自己的“感受”(情绪)默默支持着个体的生命活动和意识活动,像一对“恩爱夫妻”,“夫唱妇随”,相扶相持。这时的潜意识又像一只驯服的的马儿。当然,“夫妻”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马儿也有尥蹶子的时候,例如当老师宣布“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可座位上的学生还在暗暗纠结于“可为什么推桌子,桌子动,停止推,桌子停呢?”、“为什么汽车开动需要持续耗油呢?”的时候;当“理智”遭遇“诱惑”的时候……当这类情况出现时,通常,意识通过有“客观”、“理性”、“美”、“公平”、“正义”等编织成的缰绳可以将马儿拉回现实,拉回与意识一致的轨道。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能保持潜意识与意识的和谐一致:

(1)合情合理。这里指的是主体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别人的感觉。既符合主体内心的期待,又合乎理性的规矩,如孔子所言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当然皆大欢喜(如图1-4-1(1)所示)。

(2)意识“说服了”潜意识——潜意识的顺应。意识运用逻辑辩明道理,认清现实,澄清误解,从而改造或置换了意象,使之成为显网与潜网的交集,使意识和潜意识达成了“共识”。改造了意象,自然也改变了附着其上的情绪及所有象征物,从而彻底“说服了”潜意识。典型的例子之一,如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中的概念转化过程,包含了对相应意象的修改(详见“第四章认知结构知识模型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再如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通过改变认知将改变情绪,也是典型的例子。需要指出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对现实性心理问题疗效较好,而很难治疗神经症,这是因为神经症患者当前的情绪并非对现实情景的反应,而是与深藏于潜意识情结中的意象相联系,而这一情结已经被患者“遗忘”,当然无法通过意识中逻辑的引领去修改意象,实现顺应,而需通过类似精神分析方法将“遗忘”在潜意识角落中的情结“挖出来”,呈现在当下的意识中,才能实现意象的修改,当然这中机制已不是认知结构的顺应,而是我们说的整合了。

(3)意识“发现”并整合了隐藏在潜意识深处的情结,实现了认知结构的整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求助者想起了与神经症有关的、埋藏在潜意识深处的、可能是成长早期形成“往事”,挖出了深藏的“情结”,这时在意识逻辑引导下重新认识问题性质,从而彻底解决问题而完全“释怀”的过程就是这种情况。治好了“心病”,整合了情结,意识认知结构与潜意识认知结构通过新的修改后的意象而联系起来且达成统一。这种情况将带来显著的人格的成长。

 

2.脱缰的野马——脱离或违背意识指导的潜意识建构(情结)

即使是正常的成人,潜意识也有摆脱意识这一缰绳的时候,像一块高空落下的巨石投入冬日冰封的湖面,击碎坚硬的冰层,溅起剧烈的水花。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当面对巨大的冲击或挑战,意识中的知识经验和逻辑思维都无法派上用场时,只有潜意识“赤膊上阵”了。因为,毕竟,相比意识和逻辑思维,潜意识和象征性思维的进化史要早得多,因而,其“资格”老得多(这可以解释有些人遭遇困难时的“退行”现象)。而潜意识处理问题的方法就是高级哺乳动物和儿童的方法,就是条件反射,就是其“意象-程序性知识”结构的建立、泛化与作用,或者说就是情绪与冲动。对于未成年人,其意识、逻辑思维、知识经验本来就还比较弱小,所以更容易对成人不觉得困难的事件和场景产生困惑、产生应激,也更自然、更容易用其潜意识应对模式去解决问题,所以个体早期的独特经历一定会“被成为”其自己独有的人格塑造的“课程”,对其人格产生独特的影响。如果这种应激被及时疏导,即在意识指导下或借助于社会支持实现了认知结构的顺应,则不会形成情结,尽管也会在其认知结构中刻下印痕。但是,如果顺应没有很快实现,最后不得不通过类似佛洛依德所说的“潜抑”而“忘记”。把当时的一切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有感受和行为一起打包进一个“意象-程序性知识”的结构中,埋在心底。就像把一粒种子深埋在潜意识大海深处,而附带的那种情绪则由此延伸出来,像无限延伸的长须在潜意识大海中摇曳,又似一根琴弦……后来某一天,如果一件事情一个场景甚至一段旋律,被这一触须触摸,或者恰巧与这根琴弦“共振”,则情结的泛化产生,新的象征物也产生……直到有一天,这粒种子被彻底从潜意识大海中捞上来,放在意识的阳光下,整合发生了,情结消失了。这时脱缰的野马复又被驯化,认知结构由图1-4-1(3)转化为图1-4-1(1)形态。

一般来讲,当人处于梦境、遐想、剧烈事件冲击(剧烈情绪爆发)时都容易出现暂时性“脱缰”状态。

案例1-4-1

梦的象征性思维

一个孩子晚上吃饼吃多了。夜里胃里泛酸水,感到恶心,可是她还在睡觉。早晨5点钟的时候,她做了一个梦,梦见她的一个同学、好朋友给她讲了一个特别恶心的笑话,于是她恶心了,想吐,醒来了……

解析:佛洛依德认为梦是潜意识的伪装。这种用目的性解释因果性在科学的框架下难以理解。我们认为,睡眠的过程是意识及逻辑思维暂时关闭的状态,当然,此时也关闭了基于所有外部现实感的判断(因为这都是意识的作用),机体通过潜意识工作。也就是说睡眠是意识“下班”,潜意识“值夜班”的状态,这时,主体通过象征性思维处理“事务”。当机体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刺激(可能源于体外环境,也可能是源于体内环境),通过象征性思维激活与此感受有关的“意象(情绪)-行为”结构,通过调用经验中适当的、能引起同种情绪或感受的意象,构造一个“故事”,以便合理的理解情景,同化外界刺激,这便是梦境的形成。不同人经验不同,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情绪体验,调用的意象可能不同,可能构造不同内容的梦,但表达的情绪和感受是同一的,只是个体的象征物不同而已。

 

(六)比喻与象征——人类的两大智慧

比喻是抽象逻辑思维的一种操作,两事物作比较,如果二者在整体上或某个侧面所抽象出来的结构或关系相同或相等,则其中的一事物可作为另一事物的比喻物。运用比喻操作理解新事物是意识中认知结构(显网)同化作用的体现。教师运用比喻教授新知识的过程就是调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组织同化新知识的过程。这里比喻物也是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的一种。

象征是潜意识思维(即象征性思维)的一种操作,两事物所以存在象征关系,是因为二者会引发相同的情绪反应。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始象征关系也许如荣格所说来自人类祖先乃至更久远的哺乳动物本能的遗传。个体象征关系的建立则由于条件反射,也就是说,通过条件反射机制,新的条件刺激物与原有的情绪结构建立联系,从而使情绪结构通过学习不断泛化。当一个新事物首次呈现给潜意识,此时潜意识的情绪状态,或更确切地说与该事物作用后潜意识的情绪状态,决定了(日后)这个新事物对潜意识的象征意义。如果此时潜意识感受到的是“太阳般的温暖”,则日后该事物(对该个体而言)可能成为“太阳”或“温暖”的象征,如果此时潜意识感受到的是“天使般的美好”,则日后该事物成为“天使”、“美好”的象征,如果此时感受到的是“地狱般的恐惧”或是“雷霆般的愤怒”,则日后该事物成为“地狱”(恐惧)或“愤怒”的象征等等。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象征性“联结”一般可在两种情况下建立,一种是在强烈的情绪背景下“一次性塑型成功”,如前面列举的情况;也可以在持续的浸透式的“复习”强化中形成,如广告那样。如果情绪背景不很强烈,也未经多次强化,则难以建立象征关系。

顺便指出,虽然条件反射的发现者巴甫洛夫是生理学家,其推崇者是行为主义,但就其作用机制来说,条件反射却是非常“潜意识”的,如果不是全部,也可以说绝大部分条件反射的形成都是“潜意识”的、“情绪性”的。一个新事物如果没有主体的情绪参与,又没有类似比喻或其他“先行组织者”可藉,则通过纯粹的“机械记忆”联结到认知结构中是很难的事情;同时如果意识积极参与,通过比喻、“先行组织者”而理解建立的联系,则是比喻或者其他什么关系,绝不是象征关系,这种学习方式也不是条件反射,而是认知结构(显网)的同化作用。

比喻是抽象思维的一种方法(实际上,定义的结构“……是……”就是一种明喻的结构)。比喻和抽象逻辑思维、陈述性知识一样,都只能存在于意识,无法进入潜意识。象征则可以在潜意识,也可以进入意识。实际上,“象征”这种称谓只不过是我们对意识内难以理解的那种象征物与潜意识情结的“奇怪”联结的一种表述。

比喻和象征的运用是人类的两大智慧。通过比喻的运用可以发挥认知结构的同化作用而扩展人类自身的认知结构;通过象征作用的建立扩展着潜意识的“意象-程序性知识”结构网络。抽象逻辑思维、运用比喻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智慧;而象征性思维,通过条件反射建立象征关系,泛化“意象-程序性知识”结构是人类从哺乳动物至今的更久远的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适应环境的智慧。

 

部分颜色的象征意义[3]

 

红色 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形容繁华、热闹的地方叫“红尘”;它又象征革命和进步,如中共最初的政权叫 “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把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称为“又红又专”等;它也象征顺利、成功,如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红极一时”,得到上司宠信的叫“红人”,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给人发奖金叫“送红包”等;它还象征美丽、漂亮,如指女子盛妆为“红妆”或“红装”,把艳妆女子称为“红袖”,指女子美艳的容颜为“红颜”等。

白色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白虎,西方是刑天杀神,主萧杀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 “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旧时还把白虎视为凶神,所以现在称带给男人厄运的女人为“白虎星”。白色的心理功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政治功能的影响,又象征腐朽、反动、落后,如视为“白专道路”;它也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叫做“白忙”、“白费力”、“白干”等,它还象征奸邪、阴险,如“唱白脸”、“白脸”奸雄;最后,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 ”、“白身”,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作“白面书生”等。

白色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具有非常矛看的象征意义。①白为西方之色。《说文》:“白,西方色也。”②白为秋色。《尔雅·释天》:“秋为白藏。”《疏》:“秋之气和,则色白而收藏也。”③凶丧之色。《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注》:“郑司农云,白为丧.”当代社食中,丧服依然为白色,头(或陶前)戴白花,白头绳。④古代庶民穿白色的衣服。《日知录·杂论·白衣》:“白衣者,庶人之服,然有以处士而称之者,风俗通,舜禹本以白衣,砥行显名,升为天子。”当今之世,这种区别巳近消失,白衣有洁净之感。作为行业而言,医务工作者穿白衣、戴白帽,均为崇尚其洁净。⑤贬斥之意。如白军、白匪、白色恐怖、白旗等,在当代社会中常常使用。戏曲中有白脸,为反面人物;生活中也常用“唱白脸,唱红脸”这类词句。⑥白色也是贤明、清正品格的象征。《荀子·荣辱》:“身死而名弥白。”《注》:“白,彰明也。”《吕氏春秋·士节》:“吾将以身死白之。”《汉书·王莽传》:“白黑纷然。”《注》:“白黑,谓清浊也。”“清白”用于政治生活中,指那些与坏事无涉、无辜的人;用于日常生活,指那些贞洁的女子。满族尚白。白色象征光明和生命、公正与纯正。萨满教认为,白色是天穹与神火以及日月星辰的本色。

黑色 古代黑色为天玄,原来在中国文化里只有沉重的神秘之感,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它的象征意义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显得较为复杂。一方面它象征严肃、正义,如民间传说中的“黑脸”包公,传统京剧中的张飞、李逵等人的黑色脸谱;另一方面它又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它象征邪恶、反动,如指阴险狠毒的人是“黑心肠”,不可告人的丑恶内情是“黑幕”,反动集团的成员是“黑帮”、“黑手”,把统治者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列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名单称为“黑名单”,它又表示犯罪、违法,如称干盗匪行径叫“走黑道”,称杀人劫货、干不法勾当的客店叫做“黑店”,违禁的货物交易叫“黑货”、“ 黑市”,用贪赃受贿等非法手段得来的钱叫“黑钱”等。

黄色 黄色象征中央政权、国土之义,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封建帝王所专有,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黄钺 ”是天子的仪仗,“黄榜”是天子的诏书,“黄马褂”是清朝皇帝钦赐文武重臣的官服。

绿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有两重性,它除了表示义侠外,还表示野恶。这是因为在人类初始时代以及其以后的漫长生活过程中,人类借助绿色保护自己,赖以生存下来;但同时,绿色也保护着人类的天敌及其它猛残的食人动物。这样一来,义狭是正义的,如人们泛指聚集山林、劫富济贫的人为“绿林好汉”;恶野是邪恶,所以旧时也指“绿林”为占山为王、拦路抢劫、骚扰百姓的盗匪;绿色还象征低贱,如汉朝时的仆役着绿帻,元朝以后凡娼妓都得着绿头巾,以示地位低下。

 

部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象征与比喻

 

梅花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兰花 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荷花 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菊花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百合 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球根花卉。《农政全书》:“开淡黄白花,如石榴嘴而大,四重向下,覆长蕊;花心有檀色.每一棵须五六花。子紫色,圆如梧桐子,生于枝叶间。”“根白色,形如松子壳,四面攒生,中间出苗;又如胡蒜,重叠生二三十瓣。”可食用,为滋补之佳品,“煮热食之,甚益人气”,“蒸过,与蜜食;或为粉,尤佳。”以其姿色香俱佳,“百合”之“百”又与数目之“百”同音同字,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与柿桔放在一起名曰“百事大吉”,两个百合与万年青画在一起曰“和合万年”,常用于织物、建筑、绘画等上面,“百事大吉”多用于春节,“和合万年”多用于新婚之室。

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尽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子规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又名“知了”。出现于夏秋间,成虫生命不过两三周。《荀子·大略》:“饮而不食者蝉也。”古人认为蝉栖息在高枝上,只吸生气和露水,颇为高洁,①汉代侍从官员之冠以貂尾蝉文为饰,这种把蝉的形象作为贵官冠上的装饰,其冠称蝉冠,后更以蝉冠作为显贵的通称,取其“居高食洁”之义,是以蝉象征显贵.②(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以蝉之高洁自比,表明自己的清白无辜。(唐)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高难饱”,意为蝉居高饮露难饱,“恨费声”,可叹辛苦呜叫,表露自己虽高洁而困顿,如蝉一般不住表白而得不到理解与支援。二诗均以蝉自况。人们赞蝉之“钦露而不食”,“居高食洁”,因此把它当作人的品格高洁的象征。③其蛹能蜕皮、变蝉,其再生能力,是长生与不死的象征。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水运工具。古代又称“舟”.《山海经·海内经》:“番禺是始为舟.”《吕氏春秋·审分览·勿躬》:“虞作舟.”《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割木为楫.舟揖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这里说的是独木舟.原始社会,独木舟是相当普遍的.古代先民也用竹木编筏以代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正义》:“桴,木表之粗皮也.”中国古代把船作为君王的象征.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间用纸做成船,点上火置于江河湖海之中,意在把祸祟带走.船的谐音为“传”,有“代代相传”的含意,因此为人们喜闻乐见。

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如果上述象征还属于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正常的、共同感受到的象征形象,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那么,下面的这些神经症案例中当事人所建立起来的属于自己的象征就显得非常有“个性”,甚至“匪夷所思”了,但这是主人公独特的经历和独到的体验所形成的,不知这算是负担还是财富?

 

变态心理中的象征性思维

 

案例1-4-2 行为主义恐怖症形成实验——小阿尔伯特[4]

这是两位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及雷勒(R.Rayner)在1920年发表了一个“小阿尔伯特”(little Albert)的个案:

小阿尔伯特是一个只有十一个月大的男婴,原本健康而快乐。实验者依序让他看老鼠、兔子、狗等毛制玩具,阿尔伯特对这些东西是既不害怕,也没有关心的反应。惟一让他紧张的刺激是在他身后猛击铁棒所发出的刺耳的尖锐声。在了解这个基本现象后,实验者将一只白老鼠放在阿尔伯特眼前,同时在他身后猛击铁棒,结果原先对白老鼠没有反应的阿尔伯特,即开始对它产生畏惧、退缩的反应。在这两种刺激配对出现几次后,即使不再敲击铁棒,阿尔伯特也会对置于眼前的白老鼠感到畏惧、退缩。有一次还大哭,迅速爬离老鼠,差一点从实验桌上掉下来。

华生还发现,这种制约更可以大而化之,阿尔伯特最后对任何柔软、白色的毛制品——包括玩具兔子、羊毛、毛大衣、白头发、圣诞老人面具上的白胡子等,也都产生了畏惧反应。他将此称为“刺激的普遍化”,意指类似的刺激可以激发同样的反应。

用行为主义心理学解析: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通过这种经典条件反射机制说明了小阿尔伯特恐惧白老鼠的根源。

条件反射的建立。铁棒刺耳的尖锐声是天生吓人的刺激,白老鼠虽不会令人产生天生的畏惧感,原本是一种中性的刺激或无关刺激,但当它和铁棒的刺耳锐声(非条件刺激)配对重复出现时,白鼠本身即能造成当事者的焦虑和惊惶,并在畏惧中对它产生回避行为。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后,当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射也就形成。

强化与泛化。华生还发现,这种制约更可以大而化之,阿尔伯特最后对任何柔软、白色的毛制品——包括玩具兔子、羊毛、毛大衣、白头发、圣诞老人面具上的白胡子等,也都产生了畏惧反应。他将此称为“刺激的普遍化”,意指类似的刺激可以激发同样的反应。

用认知结构的知识模型理论解释:条件反射作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机制之一,通过这种条件刺激(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作用于潜意识或者通过剧烈的情绪开启潜意识大门而“一次成型”的方式形成联结,这种对行为主义而言的“刺激-反应结”其实就是精神分析“情结”的雏形,也是认知结构的知识模型理论的神经症性情结认知结构(图1-4-1(3))的雏形,如果接下来没有通过反向的“去条件化”及时消除影响,或在意识认知结构部分指导下实现认知结构的顺应,则难免会形成如图1-4-1(3)所示的神经症性情结型认知结构。这时白鼠、乃至玩具兔子、羊毛、毛大衣、白头发、圣诞老人面具上的白胡子等都有可能成为非条件刺激物(很多年后已经从记忆中抹去的恐怖的声音)的象征物,而引发后来可能已经长得很高大了的阿尔伯特“不明原因”、“令人费解”的恐惧情绪。

讽刺意味的是,行为主义极力否定精神分析、否定潜意识(当然也否定意识)、否定情结,但实际上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完全是潜意识的范畴,其发现的规律也完全是潜意识规律,跟精神分析非常重合的。为什么呢?因为行为主义所能研究的对象只有动物和低幼儿童,而这些对象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意识,只有潜意识;而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神经症病人,而神经症病人的显著特征就是早在幼年时期的经历中“埋下”了情结的种子,需要挖出那个深埋的情结。这就使的二者必然“殊途同归”,然而彼此方法论的盲点遮住了眼睛,使得二者“相逢”却不“相识”。

 

案例1-4-3 恐怖的教堂钟声

他们解剖我母亲。我一直祈祷和哭泣,希望母亲仍活着;而教堂的钟声却一直响着,我痛恨它们。



[1] 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p265。

[2] J·皮亚杰,B英海尔德著,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5页。

[3] 该段材料源于互联网,其原始出处暂不详。

[4] 案例1-3-2——1-3-5来源于王溢嘉《变态心理揭秘》一书,有删改。

--摘自《新视界心理学》第一章第四节,p35-51

标签: 心理学  潜意识  思维  象征性思维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