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的客体关系与躯体症状——斯皮茨儿童精神病理学及治疗观摘记
时间:2014年06月22日|2557次浏览|1次赞

不当的客体关系与躯体症状

——斯皮茨儿童精神病理学及治疗观摘记

1、最初的明显抗拒:

a、主动抗拒——怀孕与分娩;可能源自母亲的成长史;源自她们与孩子父亲的关系;也可能源自她们解决自己俄狄浦斯冲突与阴茎嫉妒的方式。

b、被动抗拒——新生儿出生时陷入昏迷,需要一系列治疗。

新生儿症状——出现进食瘫痪和后来某一时期的呕吐症状。新生儿是无助的,明显症状只能通过口唇症状来表现。 

2、最初焦虑的过度放纵:

母亲过度保护的一种特殊形式。面对婴儿的焦虑,母亲采取了放纵的对应措施。

婴儿症状——三个月的的疝痛。其表现为婴儿从下午到夜里某几个小时里总是像肚子痛似的哭。并有可能出现腹泻。一般在四个月后消失。

起源——母亲的过度关爱。

过程如下:过度关爱的母亲可能对婴儿每一点不快乐的表现都用喂食去满足他,没有得到真正满足的婴儿并没有释放紧张。而张力亢进(对刺激容易产生兴奋)的婴儿尤其需要印章的释放,这只有通过口唇活动来完成。过度关注的母亲不像一般的母亲那样可以分辨婴儿的哭喊是因为饥饿还是其他原因,结果她们又通过喂食来回应婴儿的哭喊。

母婴之间形成这样的不良循环:婴儿无法正常的释放紧张,他们只有通过哭喊和亢奋来释放紧张,母亲的喂食让他们通过口唇活动和吞咽释放一部分紧张,因此获得短暂的平静,但摄入的食物加重了消化系统的负担,加剧了婴儿的紧张,而且导致了一种不愉快状态的复发,引起新的一轮哭喊。焦虑的母亲又将婴儿的哭喊看成饥饿的需要,又开始新的一轮喂食,如此循环反复。

治疗建议:摇晃摇篮中的婴儿。有助于释放其紧张,而非仅通过口唇活动减轻 压力。 

成人阶段也可能退行到这种最早的阶段,其病症实际源于心理问题而非生理问题。 

3、焦虑掩饰的敌意

婴儿症状——湿疹。“奶癣”但并非实际的“癣”

母亲:对孩子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态度。她们担心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种担心旺旺是过度且没有必要的。在母亲明显的焦虑背后,隐藏的是大量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敌意。由于这些母亲的特殊身份,她们往往有着婴儿般的人格,不喜欢孩子也不关心他们,而敌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们极少抚摸孩子,剥夺了孩子的皮肤接触。这样,有着先天易患病体质的婴儿却偏偏得不到母亲的抚摸,得不到母亲用皮肤触觉所表达的爱与关怀。于是婴儿的需要与母亲的态度之间形成了对立关系 

原始认同在婴儿湿疹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原始认同与最初的非分化状态(婴儿无法分辨内在与外在、我与非我、缺乏心理结构以及心理与身体之间的边界。)有关。婴儿将环境视作自己的一部分。

随着发展,他们的目标行为的增加和移动能力的增强促使他们实现分化。可以辨别出自己与母亲,因此超越原始认同,形成了次级认同。为自主和独立铺平了道路。

焦虑的母亲通过减少婴儿的触觉体验,极大地限制了原始认同的向前发展。婴儿将难以从母亲中分离出自己并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婴儿湿疹的起源推测——婴儿将力比多能量投注到皮肤表层所造成。可能是一种适应,也可能是一种防御。

呼吁母亲更多的抚摸婴儿,但也可能表明一种回撤的自恋状态,婴儿通过湿疹就可以自己提供身体刺激,不再需要母亲。

治疗建议——市政局限于某一个发展阶段,与婴儿成熟过程是一致的。可以在生命的第一年末进行治疗。随着婴儿的运动能力发展,他们逐渐获得独立,不再需要与母亲的接触,他们就可以通过接触其他人和其他物体来代替与母亲的接触。一旦婴儿不再需要大量的皮肤刺激,湿疹的治愈也就简单了。

4、溺爱与敌意之间的摇摆

6个月之后的婴儿会出现摇摆行为,本身不是病理性的。但如果此行为替代了其他正常活动时,则具有病理性质。 

母亲:通常是外向的,愿意积极地与婴儿接触,然而,她们绝大多数具有婴儿般的人格,对自己的攻击缺乏控制,频繁地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和明显的敌意。她们在溺爱与敌意之间迅速摇摆。婴儿的 摇摆动作便是对母亲态度的回应。 

婴儿:投注力比多驱力的自体性欲形式——吮吸手指、拉耳朵。唯一一个不需要明确客体的自体性欲的活动就是摇摆。随着摇摆,婴儿全身都能感受到自体性欲的刺激。这种活动是无客体的。

原理推测:摇摆婴儿的反复无常和矛盾的行为导致孩子所储存的记忆痕迹与客体表象相冲突,从而阻碍了孩子最初的客体关系的简历,并使后来的所有的客体关系都难以建立。由于发展受阻,所以他们停留在原始的自恋阶段,没办法把力比多驱力投注到身体具体的部位上,因此,婴儿只有采用唯一不需要客体的自体性欲形式——摇摆。

5、母亲的循环起伏心境:

导致婴儿吃屎玩便。婴儿在玩便的同时,伴随嘴部的运动和面部的表情,由此推论,玩便现象与 口唇摄取有关,也与肛门排泄有关,因此它混合了口唇期及肛门期发展阶段的特点,并表现出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玩便的同时会试图向旁人喂食并向他们微笑。

母亲:具有根深蒂固的矛盾人格,当超我足够强大时,她们压抑住自己的敌意部分,表现出自我牺牲,向孩子传递爱意。然而当第二阶段开始的时候,母亲可能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而对婴儿来说,他们需要一个能够在足够的时间里维持一致态度的潜在客体,以使他们能够建立起恰当的客体关系。

吃屎玩便的婴儿失去了“好的“客体,婴儿对好坏客体还没有完成融合,只有当好坏两种客体实现融合,才能形成真正的力比多客体,然而抑郁的母亲阻碍了这种正常的发展,她情绪的急剧变化令她成为一个坏的客体,使得婴儿无法实现融合。

摇摆是一种前客体的活动,其客体是原始自恋的,是自体性欲的行为表现。

吃屎玩便则包含了对“客体“或”物体“的真实操作,这表明,正常的客体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 。而前者则遭到了破坏。 

6、母亲敌意的意识补偿

引发了婴儿的情感高涨(表现为紧迫、野心勃勃,追逐名利)。

母亲:婴儿是他们自恋和外在满足的宣泄口,而不是爱的对象。然而母亲又意识到这种态度不对,她感到很内疚,于是又在意识中过度补偿孩子。

婴儿:对物体很感兴趣,有着成熟的操作能力 ,例如:他们喜欢玩玩具,但是他们对人接触不感兴趣,对人充满敌意。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不足。

标签: center  精神病理学  style  儿童  斯皮茨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