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克萊恩

> 閱讀克萊恩

瑪格麗特·羅斯汀
心灵工坊 2017-11
9789863571063

【第一章】本書與主角──克萊恩

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已被視為佛洛伊德最具原創性、最重要的後繼者之一。她最初的貢獻來自於她專業生涯早期與情緒障礙兒童工作的經驗,這些孩子有的年紀非常小,狀況相當棘手,她在著作中記下如何透過遊戲情境讓孩子表達自己,並藉此發展出分析兒童的方法。身為一位兒童分析師,克萊恩能夠直接接觸到兒童心智發展的本質,也有機會修正精神分析理論中某些關鍵概念。她相信嬰兒從生命之初就會主動與母親發展關係,然而在最開始的時候,嬰兒用的是一種片斷碎裂的方式來感知母親,無法覺知母親是個完整的人,這種片斷碎裂的感覺,源自嬰兒早期在身體上接受母親照顧的種種不同層面。這種觀點挑戰了過往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不再同意嬰兒與外在世界發展關係之前是處於「原初自戀」(primary narcissism)階段。克萊恩在與幼兒工作時,也發現證據支持早年型態的超我已然存在。超我是佛洛伊德提出的心智批判的功能,且被佛洛伊德認為在兒童約莫五歲時成形,與度過伊底帕斯階段密切相關。克萊恩則生動描繪出幼童已經受早年型態的暴虐良知折磨,引發嚴重的焦慮與罪疚感,與此相連的是,她也發現更早期的伊底帕斯情結。對於精神分析理論中的生理基礎,她其實有深切體認,包括同意佛洛伊德的重要發現,認為在幼年時期,「性」已經存在。

克萊恩以開放的態度去探索心智更原始的根源,因此認識到幼兒種種強烈的愛恨情仇。她的論點震驚不少當代同行,也的確,她描繪的嬰幼兒內心之景,至今仍能令讀者震懾不已。

在較晚期的作品中,她以史上首位幼兒分析師的身分,修正精神分析對心智發展的見解。在臨床工作中,她特別關注焦慮反應,繼而提出心智中有兩大類焦慮與防衛機轉,根據發展順序,第一類稱作「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第二類是「憂鬱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選用「位置」一詞,旨在強調這些結構是涵蓋整個心智生活且持續不斷的。偏執─類分裂心智狀態的核心是為自己感到焦慮,擔憂自身的生存與快樂,至於在憂鬱心智狀態下,個體也開始關切與他情緒連結的對象會有什麼命運,尤其憂心他的家庭成員會被自己的敵意傷害。克萊恩相信,人格是根據個體和其主要客體不斷交互變化形成,而所謂「客體」,在精神分析理論中指的是個體情緒世界裡的重要他人。這種交互變化主要涉及「投射」(projection)──指將自己的部分經驗推給他人,以及「內攝」(introjection)──將他人的情緒經驗攝入自身。克萊恩在與幼兒的實務工作中,詳實地瞭解投射歷程,因此提出「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成為當代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

其他重大的理論貢獻,則包括她在許多主題上的見解,像是哀悼與憂鬱、狂躁狀態、求知慾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將嫉羨與感恩視為人類互動關係中的重要特色。

從克萊恩在理解人類心智上發展的敘述中可明顯看出,她非僅在實務生涯中不斷做出重大發現,更持續根據新的臨床經驗修正早年推論。其中最重要的例子是,她晚期強調在嬰兒對母親的關係中,「愛」從最初一開始就是絕對必要的元素。如果閱讀她早年的文章,會因她鉅細靡遺地描繪嬰兒暴烈的潛意識幻想而感到錯愕,但這種充滿憤恨與施虐的圖像,若同時有和對母親的愛和渴望併進,嬰兒整體的情緒生活就會呈現出另一番景緻。在《兒童分析的故事》(Narrative of a Child Analysis)一書中,她逐日記錄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一則分析案例,很動人地展露她實務工作的穩健均衡。她修正理論的能力很強,特別在她早期與晚期書寫伊底帕斯情結的著作當中表露無遺。

本書的目的,是藉著大量引用克萊恩的重要著作來呈現她的思路,我們會加以評述,並簡要指出她的觀點是如何啟發其他精神分析思想家。我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能引動讀者更完整探觸她精采作品的興趣,書末我們也附上延伸閱讀,包括許多取材自於英國威爾康圖書館(Wellcome Library)克萊恩檔案庫的重要學術著作。克萊恩的文風常被喻為艱澀難懂,讀者必須知道,大部分的英文作品是從德文翻譯過來的,不過,我們在籌備本書的過程中重讀她的作品時,燃起了深刻的景仰之情。

我們將這本書分成兩部,一部以年代順序概覽她在臨床與理論上的發展,另一部則去檢視她的觀點如何影響精神分析對倫理、美學以及社會和政治議題的理解。我們相信克萊恩對心智的見解,遠遠超出治療室中對兒童與成人所進行的精神分析,尚有更深遠的意義。本書的第二部凸顯了我們的這樣的看法。

生平簡歷  

梅蘭妮‧克萊恩生於1882年。她的父親莫里斯‧瑞齊茲(Moriz Reizes)來自正統的猶太家庭,因捨棄猶太神學投入醫學而成為一位醫師;母親莉布莎‧道區(Libussa Deutsch)則生於自由派的猶太家庭,兩人的年齡有懸殊差距。她父母在1875年結婚後定居維也納,育有四子,梅蘭妮排行最小。她與三姊希朵妮(Sidonie)感情特別親,因此希朵妮年幼早逝時她悲痛不已,哥哥艾曼紐(Emanuel)也在她很年輕時便過世。這些痛苦的早年失落,很可能讓她對哀悼本質產生濃厚興趣,並且意識到手足在精神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Sherwin-White, 2014)。

克萊恩對學習和學校生活充滿熱愛,在學業上頗具企圖心,父母對此都予以支持。不過,她原本計畫要讀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卻因為在1903年與亞瑟‧克萊恩(Arthur Klein)的婚事而停擺。

這段婚姻並不美滿,但克萊恩和亞瑟很快有了兩個小孩,分別是梅莉塔(Melitta)和漢斯(Hans),幾年後她又生下艾瑞克(Erich),在這些年間,克萊恩幾度陷入嚴重憂鬱症,並覺得與居住的小城鎮總是格格不入。1910年,他們舉家遷到布達佩斯,活潑的社會風氣讓她大獲紓解,她開始接受費倫奇(Sándor Ferenczi)分析,而費倫奇是匈牙利精神分析學會最重要的分析師。這段治療不僅幫助克萊恩調整個人狀態,她也在費倫奇的鼓勵下,開啟兒童分析的專業生涯。1919年,她與丈夫離婚,兩年後帶著孩子來到柏林。當年在布達佩斯時,她已是匈牙利精神分析學會的一員,到了柏林,精神分析的社群資源更加豐沛,1925年她接受亞伯拉罕(Karl Abraham)的分析,只不過由於亞伯拉罕驟逝,這段分析持續不到一年。旅居柏林期間,她大量與兒童工作(Frank, 2009),並在此階段開始寫下許多精神分析著作。

克萊恩不久後造訪倫敦,為英國精神分析學會講了幾堂課,令會員們刮目相看,接著就應厄尼斯特‧瓊斯(Ernest Jones)與其他同業之邀,於1926年赴倫敦定居。早期數年她的理論創造力極其澎湃,可是當納粹勢力崛起,許多維也納分析師流亡至倫敦,英國精神分析學會對她的支持也隨之動搖。克萊恩與安娜‧佛洛伊德在兒童分析上的分歧,早在1920年代就浮上檯面成為公開辯論的議題,此時更是幾乎將英國精神分析學會分裂。維也納陣營認為,克萊恩修正理論是在挑戰正統佛洛伊德學說;這令克萊恩痛苦難當,她認為自己是詳實地延續佛洛伊德的基礎,種種理論延伸也都忠於精神分析的探詢精神。

英國精神分析學會內部分裂的危機,最後是透過幾場科學討論而達成協議,這在《佛洛伊德─克萊恩論戰1941-1945》(The Freud-Klein Controversies 1941-45, King and Steiner, 1991)一書中有詳細記載。在這段期間,克萊恩與她陣營中最親近的幾位分析師有大量精闢創見,刺激了一波理論創新的浪潮。二戰後,克萊恩發表了幾篇重要論文,並持續寫作至生命最終,19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