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格

> 隐性格

大卫·德斯迪诺
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4
9787508638997
46.00

让道德感偏离轨道

约翰和本决定参加一项了解他们观点的实验。观点实验听起来有意思,因为,谁不想说一下自己观点呢?“我们想了解你的世界观,”他们进入实验室后,卡洛对他们说。“所以你将看到电脑上会出现一些问题,你所要做的,就是告诉我们,在备选答案里你认为哪个是对的,或哪个是最能够接受的。”小菜一碟,约翰和本想。卡洛接着说,“我们正在就电视节目搜集观点,所以在你见到问题之前,你得看一段视频,告诉我们你是怎么想的。”对于约翰和本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啦,有电视看,还有报酬拿。

卡洛让约翰和本坐在电脑前带上耳机,播放了视频。视频结束后,假想的情境出现在屏幕前。绝大多数情境都是不痛不痒的,例如“如果你被困沙漠,你是宁愿要一罐花生酱还是一盒火柴?”只是,约翰和本不知道的是,其实第三个场景才是要害:

你站在人行天桥上,下面是电车的轨道。沿着轨道,有一列电车在行驶。如果电车一直往前开,它就会撞上五名正在前面轨道上的工人。在你身旁有一名大汉。唯一能够让电车停下来的方法,就是把大汉从桥上推到轨道上去。这样他会被电车压死,但同时也会让电车停下来,挽救另外五个人的生命。你会把他推下桥吗?

这天,约翰快速果断地回答了问题:不会。但本的回答也很轻松:会。同样的伦理困境,完全相反的答案(我们已经排除了约翰和本不同年龄、背景和其他根本性区别的可能,因为他们经过了挑选)。为什么会不同呢?答案在于他们所看的视频。

本,在遇到伦理困境之前,正好所看的视频是喜剧《周六夜现场》。约翰则相反,看到的是沉闷的纪录片,讲的是西班牙边远乡村的生活。“那又怎样呢?”你或许会问。“像看电视这种小事,不可能让我们这些大无畏的志愿者们在‘是否能在道义上接受送某人去死’的问题上大相径庭,对吧?”

事实上的确会有影响的。实际上,当我们分析了75名包括约翰和本的实验参与者的结果后发现,那些看了《周六夜现场》的人比别人高出了三倍的可能性,要“把那个人推下桥”。这乍一看很费解。毕竟,他们的视频和死生大事、伦理道德毫不相关。但就是这样!观看这些视频并非改变了人们深植于心中的道德准则或是信仰,而是,改变了情绪——重点在这儿!如我们所说,指引着我们作出伦理选择的通常是情感的直觉和冲动。因此,任何能煽动的感情的事物,都有可能让我们的道德理性偏离轨道,不管我们有没有注意到。

这就是为什么像本这一类人,会做出把那个陌生人推下桥去的选择。他们并不是冷酷无情的杀手,也不是毫无感觉的逻辑学家。他们的性格没和约翰们有太大差别,只是他们的直觉因为一点儿实验的介入而变得失去了作用。

近几十年的实验研究表明,情感能够让我们所有的行为和决定染上“感情色彩”——即使这些行为和决定在一开始的时候和情感毫无关系。你和老板吵架了,回到家里见到自家的狗就想去踢一脚(虽然我们希望你不要踢)。你对一个新的升职机会很着急,会突然害怕自己很有可能患上癌症。简单点,就是我们都不知不觉地用情感状态来作为未来事件发生的信号和提示,从而引导着自己的决定。感到悲伤时,我们不自主地觉得倒霉的事情随时有可能发生。

可以理解,在这个个案中,那些观看搞笑《周六夜现场》的人比观看催眠纪录片的人要轻松和愉快。所以,推人致死所引起的恶心感觉被暂时压抑了。没有了这种恶心的感觉,掂量这两种行为的结果变得更容易,他们会很合情合理地认为,牺牲一个人换取五个人的生命,在道义上是可以接受的。

要全面地理解情感在这种伦理决定中的作用,请看一下,稍微修改过后的情境中有发生了什么。在新的场景中,轰隆隆的电车仍旧沿着轨道滑过来。可这次有两个办法可供选择。如果任凭电车前行,它会直接撞死五个轨道工。但是,如果你按一下道岔按钮,电车就会转到另一条轨道上,撞死一个工人而不是五个。你会改变主意吗?如果你仍然决定以一名换五命,现在唯一的不同是:不需自己身体力行把那个人推到轨道去。你会去按按钮吗?在我们以及其他的实验中,回答几乎是一致的“会”。按按钮被认为是正确的做法。能救五条命总比只救一条命好啊。

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什么无数的研究都显示,同是救五个人,高达90%的绝大多数人(假设他们事先都没被逗高兴过)相信亲自动手推人下桥是错误的做法?从逻辑上讲所换的人命数量是一样的。此答案,无论如何和逻辑无关。道理非常简单:两种情形感觉上不同。想象一下吧,你的双手正缠着另一个活生生的、呼吸中的肉体,他正在高高的桥边摇摇欲坠;他拼命挣脱你的手臂,你能看见他眼中的恐惧。假设你没有变态的癖好,此时也没在笑,推开他人的情景(即使救了五个人)一定让你心底郁闷难受。它来自于直觉的蚂蚁的叫喊,“不要!”对大多数人来说,本能的冲动通常会赢。

人类心理形成了一种对伤害他人的本能的反感(除非面临威胁)。即使推人下桥看似合理,往往也就是这种本能的反感或恐怖感,防止了人们做出把陌生人推下桥去的选择。在这个案例中,至少在本能这一层面上,以进化论的角度而言,蚂蚁的这一方就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对故意伤害无辜者的行为说“万万不可”!因为对战争以外的致人伤害,长远来说是对人生有影响的:它对名誉的损害,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一想到要推人下桥,即便理由充分,我们还是感到不安。然而,如果换做是按按钮,即便死生数量相同,该行为就不会激起蚂蚁这么大的反应。想想吧,虽然结果相同,轻触按钮不会像推搡致死那样令人难受得肠胃翻涌。

近期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支持了关于决策形成的观点:是否推人下桥是由本能的情感反应决定的;是否按动按钮是由理性的意识决定的。在这一开创性的实验中,心理学家约华•格吕和他的同事们用大脑成像技术观察了人们在纠结于这些道德对错的决定时人脑的活动。他们发现,当人们在考虑是否应该推人下桥时,大脑中和情感体验有关的部位相对比较活跃,而在考虑是否按键时,这些部位则不那么活跃。在桥上的时候,在本能的层面上,蚂蚁使劲儿把我们从“推倒壮汉”的念头中推开。而面对按钮的时候,由于根本不存在原始的本能反应,蚂蚁这个理性心理用不着和最初的这一闪念斗争。如前文所述,即便目的相同,有时候直觉和理性的选择结果还是不一样的。由于直觉的体系数千年来一直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避免直接伤害某人),当现代人遇到祖先们没有经历过的新情况时,直觉的土办法就不一定灵验了。毕竟在古代,要想干掉某人,你必须得亲自上场;哪里来的按钮可以用呢?

既然我们人类早已走出原始的大草原,一系列问题扑面而来:我们的心理能适应吗?我们是否注定要做出感觉上正确、但结果理性上、甚至在道德上错误的决定?好,让我们回到第一个带视频的实验。如果我们深究那些相对较少的、看过搞笑视频后决定推人下桥的案例,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了——他们做决定时所用的时间,比起那些不愿意推人下桥的大部分人来,明显时间更长。从这个现象中,可知本能心理和理性心理之间的拔河战是多么激烈。推倒一人、救起五命,做出这个决定的时间要多一些,正是因为人们的心理要努力地去克服本能“不要去直接伤害别人”的冲动。实际上,他们心中正和艾略特•斯皮策、拉什•林堡和其他“伪君子”一样,为自己的行为决定编理由。但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和“伪善”的案例不同,轨车难题中不包含直接的私利;因此思路更为中肯。在做决定时,因短期之内无利可图,蚱蜢绝对不会跳出来和蚂蚁作对。

这些实验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首先,这些发现明确地指出,我们的道德判断,不仅仅是由思考决定的,还是由感觉决定的。第二,由于感觉能够、而且经常快速地、毫无预兆地变化,因此我们的道德判断也是变幻莫测的,性格也是变幻莫测的。心理机制有不完善的地方,绝大多数时候运作良好,但在某些情况下则犯糊涂。更令人烦恼的是,心理变化往往不是任意的;他们极易受到蓄意操纵的影响。毕竟,如果看看视频或听听笑话这种小事都会影响我们的道德判断,那么,像政客、律师、公关、前男友这些试图改变我们的是非观点的人,如果他们故意操纵、煽动我们的感情,那么,我们是多么容易就上当啊。现在我们知道了,道德的天枰摇摆不定,别人轻而易举就能拨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