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智慧与慈悲

> 心理治疗中的智慧与慈悲

苏珊·博格尔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3

前言

导言

Christopher K. Germer

Ronald D. Siegel

我们会期待治疗师具有怎样的个人特性和资质呢?当我们处于情感的痛苦中时,答案可能不是理论知识、某些特殊的训练方法或生活经验。相反,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充满慈悲(能够带着善意共情我们的痛苦)和智慧(对于如何生活有深刻的理解)的人。的确,很难想象可以从一位缺乏智慧和慈悲的心理治疗师那里得到帮助。虽然精神健康专家一般不讨论慈悲和智慧,也不直接在自己和来访者身上培养这些品质,但是我们认为,智慧和慈悲是所有治疗的重要元素。

不过,究竟什么是慈悲?什么是智慧呢?2009年5月,在哈佛医学院召开了一个开创性的会议——在心理治疗中培养慈悲和智慧——与会者有全美的杰出禅修者、治疗师、科学家和学者们。这是个令人着迷的交流,充满了善意的笑声、疑问以及对如何与痛苦一起生活的深刻洞察(这是心理治疗的必要条件)。有很多问题被不断提出,以至难以在会议中全部得到回答。

例如:

慈悲和智慧确实是心理治疗师有价值的属性吗?

智慧和慈悲真的可以培养吗?如果可以,怎样培养呢?

号称能够发展慈悲和智慧的古老传统是否可以为现代的临床治疗师提供有益的帮助呢?

慈悲和智慧对于心理幸福重要吗?如果重要,应该将它们与治疗计划和目标相结合吗?

在治疗中有可能让来访者学习智慧和慈悲吗?

心理学现在对智慧和慈悲的研究现状如何?临床上可以从研究中学到什么?

是否有专门的慈悲和智慧的神经生物学?

有客观地测量慈悲和智慧或在咨询室中识别这些品质的方法吗?

慈悲和智慧是治疗得以改变的媒介吗?如果是,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什么会妨碍治疗师在工作中表达或实施慈悲和智慧?什么会妨碍来访者在他们的生活中培养这些品质?

慈悲和智慧与特定的临床特征——例如,抑郁、焦虑、创伤、物质滥用或人际关系冲突——是怎样的关系?

这本书致力于回答这些问题。作者们都是各自领域内的专家。每个人都需要接受挑战,用相当短的章节来展现他对慈悲和智慧的认识。很多人努力表达他们的想法,而不是把他们自己描绘成慈悲和智慧的专家——没有人觉得有资格,这是真正的主体精神。作为编辑,我们希望你会认为作者们完美地实现了他们的目标。

智慧和慈悲作为佛教心理学和其他内省传统的基石存在至少2500年了,是帮助人们从痛苦中解脱的核心概念和实践方法。在过去的20多年里,佛教心理学和现代心理治疗有了很多的交叉,首先它是以实证支持的基于正念和接纳的治疗方法的形式。当很多治疗师在个人和专业上的正念实践日趋成熟时,他们开始有兴趣寻找新的方法来理解和认识我们穿越复杂生活环境的道路(智慧)和对痛苦敞开心扉(慈悲)。的确,智慧和慈悲可以被看作正念练习的成果。

这本书由佛教心理学的洞察和实践以及西方心理学和科学的发现所组成。正如我们在会议中所体验到的,这些不同的世界观之间的交流充满激动、疑惑并富有成果。

心理治疗和佛教精神训练具有共同的目标:克服精神痛苦。慈悲和智慧是精神品质,有助于我们忍受、接纳痛苦并得以成长。例如,当我们共情来访者的痛苦,但同时不怀有积极、利他的慈悲态度,或将我们自己排斥在慈悲范围之外时,那么我们可能会出现同情疲劳;智慧也有帮助,它允许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认识到情况是不断变化的,理解我们如何与我们的体验联结(温柔地——苛刻地,接受——排斥,好奇——回避)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这种影响甚至超过我们的生活条件。有慈悲和智慧,就会有希望。

智慧和慈悲是不可分割的,其中一个无法独立于另外一个而存在。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注意到,当我们对来访者的问题有多层次的理解时,我们的心会更开放。反过来,当我们亲切地面对来访者时,我们的心可以看到更多的治疗可能性。这本书探索智慧和慈悲如何在相对层面(日常的治疗体验)和绝对层面(在我们基本的、绝对的本性中)相互结合。我们可以说,慈悲来自智慧或智慧来自慈悲。不管怎样,这两个品质在最深的体验和理解层面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令人惊讶的发现是,智慧和慈悲是我们可以有意识培养的技能。例如,在正念禅修中安静地凝视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发现关于心是如何工作的智慧以及我们的个人习性。我们注意特定的想法和情绪如何阻碍我们的觉察,将我们拽入无意识的、常常是带有压力的冥思苦想。通过特殊的练习,我们也能发展慈悲——从自我批评的对话转换为自我鼓励。这本书介绍了很多练习方法。有趣的是,在治疗关系的亲密舞步中,智慧和慈悲经常同时出现于共情同调的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头脑和心灵中。通过探索这些能力的本质以及它们是如何发展的,我们可以学习在我们的个人和职业生活中进一步培养它们。

佛教精神训练的一个独特之处是菩萨理念。菩萨是献身于他人福祉的人。大多数心理治疗师也符合这一范畴,至少有时候是这样。菩萨的传统“誓愿”是承诺不仅让自己开悟,还要继续直到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因为当我们遇到遭受痛苦的人时,我们怎么能够远离痛苦?因此,慈悲和智慧之路是一个群体的努力。我们也是基于这种精神将此书献给我们全世界亲爱的朋友和同行们。

愿我们带着智慧和慈悲开放地面对痛苦。

愿我们能如其所是地接纳我们自己和他人。

愿我们能知道我们深层的本质。

愿我们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