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困惑

> 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困惑

苏珊•福沃德
吉林出版集团 2012-6

序言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求助者是对情感或其他人际关系产生困惑的人们。他们多半心力交瘁,对自己诚心付出却换不来对方的接纳而深感无力和伤痛。最经常听到的倾诉是“我把什么都给他了,怎么就换不来一点点……”,不知何故的,他们周围的白眼狼特别多。不少求助者叙述自己在没有遇到某个特定人之前如何滋润地生活着、潇洒地工作着、轻松享受着,然后出现了让她前所未有的心动之人,而这个人随即就引她进入“火坑”。遭受伤害的方式很多,毫不相干的人之间用来描述自己的感受的词汇惊人雷同——“伤自尊”“自感渺小”“时常提心吊胆”“屈辱感”……如果再伴有家庭暴力,上述的词汇出现的频率更高。有些求助者甚至说“只要我对谁上心,谁就会这么对我”。

这样的描述最让我感到痛心。

痛心的原因是,那些雷同的词是别人给我们的感受,但允许别人带给我们这些感受的人,却是我们自己!

两性关系是人际关系的缩影,其中几乎涉及人际关系所有的理论和技巧。相爱伊始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我们不惜精心打扮、小心装扮,尽量掩饰不足并展示美好,以为这样的修饰能长久维持我们珍惜的好感。然而,让人失望的是,任何激情都会趋于冷静,双方真实的面目都将不可避免地暴露无遗。随后那些伤心的话儿、刺痛的事儿便一桩桩、一件件地袭来了。是我们彼此不爱了吗?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是我们彼此爱得不够吗?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否定的。

那么到底为什么相爱的人之间,要彼此伤得那么重,以至于让人“痛不欲生”呢?

我国有句大智慧的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似乎是才过了7年就可以对一个小家伙漫长的人生定性了似的。如果深入琢磨这个岁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7岁是大部分人结束封闭的家庭小环境,走入学校,开始接触社会的岁数。于是,我以自己愚钝的头脑尝试诠释古人大智慧的总结,那就是:真正影响你一切的、真正能将你定性的,是你的家庭。所以,或许我们停止眼前自感受伤的自怨自艾和对他人的幽怨,回望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童年,或者我们再使使劲,追溯我们的上一代或更上一代,比较那些长久地在家族内部代代相传的待人之道、处世之道,我们会更有收获,我们没准还能获救。

《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困惑》这本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心理工作者,自身的经历和睿智的思考使她对人性、情感有很多独到的阐释。如果您虽深受情感所伤,却依旧对其满怀期待;如果您回望自己的现实生活,发现虽然热爱却不知道怎样与爱人相处,就是需要看看这本书的时候了,它会帮助你重新整理思路,重新换个方式去爱。

毕金仪(心理学家,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北京闻心斋咨询中心主任)